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硕士论文>材料浏览

队伍建设方面有关论文怎么写 跟必须大力加强新型智库人才队伍建设福建省社会科学院员魏澄荣访谈录本刊记者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

主题:队伍建设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05

必须大力加强新型智库人才队伍建设福建省社会科学院员魏澄荣访谈录本刊记者,该文是队伍建设类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跟本刊记者和魏澄荣和队伍建设有关论文怎么写.

队伍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队伍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库文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企业人才管理论文

编者按:总书记多次提到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重大意义,并将其上升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主要内容与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战略高度.各地方社科院按照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要求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在智库建设上取得可喜的成绩.当前,新型智库人才队伍建设是新型智库建设的短板,新型智库人才短缺是制约新型智库的原因之一.在第二十届全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联席会暨智库论坛上,福建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魏澄荣就加强新型智库人才队伍建设做了发言.本刊将魏澄荣研究员的发言以访谈形式刊发,以飨读者.

记者:魏老师,您在发言中提到人才是智库的核心竞争力,建设新型智库的关键.人才短缺是当前地方社科院发展的瓶颈,加强新型智库建设,要从全局性发展的高度,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智库人才.请您先谈谈智库人才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魏澄荣:作为智库人才,首先应该具有奉献精神和责任感.对公共政策的研究是做奉献的,不像发明家,得到专利可以有很多钱.公共政策的思想成果是社会公共的,给政府的,所以智库人才应该是政策专家,要有一种奉献精神.其次,必须具备深厚的研究功底,是某一领域的专家,有很强的专业理论造诣.第三,要具备丰富的阅历和经验.智库比拼的是智力水平,智库人才不仅需要高学历,更需要他们具备广泛的社会阅历.对于决策而言,经验相对更加重要,与大学普通研究机构的社会科学学者不同,智库专家的阅历要求高于学历.智库人才的培育,需要跨领域的实践经验,而不是在塔内修炼的.现在地方社科院智库专家主体是从事学术研究学者组成,少有在决策部门任职的经历,阅历不足.这是今后提高智库人才素质应该特别关注的问题,要采取多种措施丰富智库人才的阅历,提高决策研究的水平.

记者:当前智库建设急需哪几种人才,怎样培养教育智库人才,提高智库人才素质呢?

魏澄荣:当前智库建设急需的人才有以下几种:一是领军型人才.能够引领智库高效运行的“掌门人”是智库建设的一个重要条件,智库思想创新主要是由领军人物带领研究人才完成的,目前,智库最缺乏的就是领军型人才.二是战略型人才.智库要围绕大局,服务中心工作,提高综合研判和战略谋划能力,就应该具备“领导的视野高度”,即具备战略思维和全局意识,能从党委、政府的重大工作部署中寻求决策咨询课题.三是复合型人才.随着公共决策科学性、专业性、系统性的增强,智库急需一批能够开展跨学科研究的复合型人才,既有学理思维和思想深度又能从调研实践中研究得出具有科学性结论,既深刻了解国情、省情,又具有坚实学术功底.

加强新型智库建设,就要注意智库人才队伍建设,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加强智库人才培养教育,把高端人才吸引来,把中端人才培养成高端人才;尤其要善于发现、培养、吸引专业领军人才,将研究视野宽阔、专业背景深厚、有话语权和影响力的学者引入智库,并激励他们充分发挥聪明才智.要着力打造一支事业心强、对党忠诚、甘于奉献、业务精湛的智库专业人才队伍,必须采用针对性、阶段性、接续性的人才培养工程计划,培养一些在专业性和区域性上有独到之处的人才,着重提升智库人才复合的能力和国际化视野,着力培养学术领军人物和学科带头人.加大对应用性人才的培养力度,对新型智库人员的研究视野、政策理解度、科学研究方法、实际调查能力和行文写作能力等基础技能做专门的培养培训.努力造就一批懂政策,善调查的应用对策咨询专家;一批学贯中西、博通古今,善于运用互联网、决策模型和大数据等研究方法开展工作的技术型人才.对智库人才的培养,既要加强业务基础知识、基本功训练,又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爱岗敬业精神教育,倡导研究人员具有优良的精神品质,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秉持“唯实求真、守正出新”的政策研究价值;培养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品质,树立科学严谨、客观务实的思想作风.

记者:任何单位和组织要完成既定任务,实现既定的目标都需要有专门的团队协调一致、协同作战.智库建设是否也需要建设专业研究团队.

魏澄荣:智库建设必须建设专业的研究团队.有了专业研究团队才能保持智库决策建设具有专业性和长期性,才能保持智库机构的稳定.智库必须有一个团队来经营或者运作.团队经营、团队合作越来越重要.团队里要有各种学科的人.在这个团队里,多学科交流碰撞,人们各抒己见,为了共同利益,发挥个体最大的长处,每个成员都有职业操守.通过这种团队的合作,既多学科合作解决问题,保证研究成果的质量,又构建团队的精神和气质,形成有特色的团队文化.因此,团队合作是一个出成果和出人才并重的一种方式.要加强对智库人才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建设,建设政治素质好、能力水平高的智库专业团队.

智库应大力培育专业团队.智库的机构职能作用决定了智库研究的目的是服务决策咨询,而不是学科问题.决策咨询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社会领域,需要有更多的专业团队来研究战略性问题以及各个专业领域的难点问题.因此,要使各个层面的专业智库团队协调发展,就必须要培育智库专业团队,提高决策建议质量水平.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智库贴近决策层的体制优势,让智库成为新形势下,党和政府提高治理科学化水平的重要智力支持和主力.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和支持各类民间智库发展,培育客观、全面的智库群体.此外,还应培育并拥有专业学术服务团队,有了学术服务团队,才能保证学者专心研究,提升学术水平与效益.

一个团队要有领军人物,领军人物是指具备前瞻引领思想,以及强大管理和运营能力的智库代表人物,是智库思想的灵魂人物.智库领军人物不仅要具备深厚的研究功底,还要能够面对媒体和公众进行思想的传播,具备影响力和感染力.在领军人物的带领下,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的智库队伍,夯实智库发展之基.目前我国智库发展很大的一个瓶颈就是缺乏领军型人才,其结果是思想僵化和创新不足.要以更加开阔的眼界和更加宽广的胸怀广纳英才,面向全国乃至全球引进智库高端人才,建立引进智库高端人才“绿色通道”,并给予经费等配套支持.

除了领军人物外,智库还需要一个有梯次的队伍,整理资料,形成基本观点.领军人物在此基础上提炼观点,反复推敲,形成一整套完整的观点.因此,团队梯队建设是新型智库建设的关键,智库既需要有中青年人才,也需要有经验的老年人才,做到老、中、青结合,要发挥传帮带作用,加大科研骨干,尤其是中青年科研人员的培养力度,对于具有战略研究和政策咨询研究潜质、潜能的年轻人,要放手使用,敢压担子,鼓励大胆创新,宽容对待出现的不足甚至失误.要实施中青年智库人才提升计划,完善中青年智库人才的进修、培养和选拔制度,努力造就一批具有国际视野、有实力争取话语权的中青年学术英才.要改变论资排辈的模式,大胆启用学术背景各异、年龄不同的综合型人才.为拓宽智库的研究视野,要加大研究团队多学科交叉和整合力度.发挥我国人才众多的合成优势,集聚专业智库人才,在国际智库舞台上形成中国的“集团军”.

记者:据说美国智库之所以能推出高质量的产品,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得益于“旋转门”制度,政府、军队、工商界和智库之间有规律地流动,其角色不断转换.魏老师,“旋转门”制度是不是一种人才流动运行机制?我们在智库建设中应该怎样建立人才流动运行机制?

魏澄荣:“旋转门”制度就是一种人才流动运行机制.“旋转门”制度能够扩大人们的视野,开拓思维.而我们至今仍未把智库作为交流输送人才的平台和“旋转门”.一批优秀的智库骨干人才得不到去市县任职“接地气”的机会,职能部门的人才也不愿意到研究部门来.因此,我们需要建立智库人才流动运行机制,要探索推动智库与其他智库以及党政机关之间的人才有序流动,畅通官、商、学人员交流“直通车”,吸引地方党政机关智库人才(包括退休的党政领导干部)和国内外一流政策研究人才到各类智库工作或者;智库精英能直接进入党政机构任职,积极推荐中青年智库骨干专家到各级党政部门挂职任职,强化他们对国情、省情、市情的认识和研究,提高研究能力和水平.要建立智库与党政机关的“旋转门”机制和双向交流平台.一是建立灵活的选人进入机制.对于急需、紧缺型专门人才,要实行绿色通道制度;对于高端拔尖创新型人才,要建立快速直通车制度.二是实施“智库人才专项培养计划”,通过支持挂职锻炼、定向委培、跨学科培训等多形式、多渠道进行能力培养.鼓励中青年科研骨干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定期选派骨干研究人员到国外一流高校和智库访问研讨、做访问学者,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理论功底扎实的学科带头人.三是推动智库优秀骨干到党政机关交流任职.组织人事部门要将智库人才纳入党政人才的选拔视野,将智库作为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基地,更多地将智库中复合型优秀骨干选拔到市县党政领导岗位上任职,提高地方领导的战略性、全局性思维;有组织有计划地将智库人才选送到党政研究室培养锻炼1~2年,在熟悉党政机关运作后再选派到地方任职,真正实现人才“接地气”.四是在遵守党政干部廉洁从政的规章下,允许党政机关部门原领导干部设立智库,根据实际研究项目需要,通过特聘顾问等形式,参与重大战略问题研究.探索以专题聘任等方式吸收部分学者型官员参与智库研究项目,包括聘用退休官员和专家、企业高管和行业资深人士.应建立并完善有关智库专业人才流动转化、福利待遇等方面的一套制度体系,以及公务员与智库人员之间身份转换的相关政策办法,进一步打通人才流动机制和“身份”转换制度,完善智库人才引进和流出的制度保障.如公务员到智库工作,可将原来享有的一些福利和待遇转化为一定的收入或资产随身份转换带着走.

记者:在建立人才流动运行机制的同时,是否也应完善人才激励机制,以调动和激发智库人才科研积极性.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您有哪些建议呢?

魏澄荣:调动和激发智库人才的科研积极性,必须完善人才激励机制.要创新智库人事管理制度,统筹人员的引进、培养和考核,注重研究人员学术背景的多样化.人才可以直接调入单位,也可通过挂职、建立博士后工作站等举措引进人才.发挥智库平台作用,通过项目吸收专业人才参与研究工作,以高品质的选题来集聚各方面的优秀专家.要完善智库人才评价,建立科学公正的评价考核杠杆,激励科研人员从事应用对策研究.要把研究成果的实际效果作为智库人才重要评价依据,改变片面将论文数量、项目和经费数量、专利数量等与智库人才评价和晋升直接挂钩的做法.制定智库人才评价办法,在待遇、职称、选拔任用中,把智库人才与理论研究人才同等对待.支持智库研究人员到国外调研考察,培养能够进行全方位中西比较研究的智库专家.

要改革人力资源配置,打破人事制度壁垒.强化智库人才激励,形成人尽其才的竞争局面.完善智库专业人才的职称评定和人才遴选制度;保持适度的薪酬待遇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大力推行研究人员评聘分开制度,考核合格才能聘任相应的研究岗位;研究岗位分成不同等级并与薪酬待遇挂钩,不合格者则聘为下一等级岗位;完善以实际贡献、工作业绩和岗位职责为主要考核指标的收入分配机制.允许智库对研究成果转化实施股权和分红激励.建立体现劳动价值、市场规律和科学研究规律的薪酬制度和智库人才的智力报偿、决策咨询费、讲课费、演讲费等辅助薪酬体系,探索智库高端人才协议工资制、课题工资制等多种分配形式.统筹各类人才奖项设置,对作出突出贡献的智库人才予以重奖.

记者: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得到了以总书记为核心的党的重视,这既是对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的鼓励,也是鞭策,不仅激发了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积极性,还增强了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在各地方社科院和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努力下,新型智库建设的体制机制会更加完善,智库人才队伍会更加壮大,正如您所说的我国智库人才队伍一定会成为国际智库舞台上的“集团军”. 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再见.(责编:玉山)

本文汇总,本文是关于本刊记者和魏澄荣和队伍建设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队伍建设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队伍建设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探析
编者按2013年4月,总书记就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做了重要批示“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形势的发展,智库的作用会越来越大 要高度重视、积极探索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

积极推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健康
2017年,中国智库的前进步伐越发稳健,独特作用愈加彰显 这一年,依托不断改进的决策咨询体制,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中国智库整体行动起来,一面谋求自身成长强健筋骨,一面聚焦发展命题孜孜精研 虽然发展.

改革开放40年:新型智库对外传播的高质量
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智库建设取得飞跃式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总书记为核心的党高度重视科学决策,对我国的智库建设和人才队伍提出了明确要求,专门出台相关政策文件着力推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与发展 我.

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新新型智库建设
在党的十九大上,总书记所作的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站高谋远,博大精深,气势恢宏,亮点纷呈,是面向新时代的政治宣言,是走向伟大复兴的顶层设计,每学习一次就受.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