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硕士论文>材料浏览

文化遗产论文范文素材 跟武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和类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

主题:文化遗产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16

武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和,该文是文化遗产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武术和对策研究有关论文范文素材.

文化遗产论文参考文献:

文化遗产论文参考文献 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世界文化杂志企业文化杂志社企业文化的论文

摘 要:中国武术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形成了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文化色彩浓厚的我国传统体育项目.武术是人类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章从中国武术的现状及武术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入手,旨在找到中国武术申请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策.

关键词:中国武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 意义 对策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6)11—0019—03

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搏斗为主要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人类民族世代相传的文化遗产的各种文化表现形式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地也包括在内.本文对武术的现状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进行概述,以中国武术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作为补充,旨在找到中国武术申请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策,从而促进中国武术的传播和发展.

1 概述

1.1 中国传统项目在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情况2001 年,中国的昆曲被纳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世界的认可.2003 年,我国的古琴艺术也得到世界的关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中.随后的十多年以来,我国众多传统项目已经得到世界的承认,先后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达到30 项,其中包括: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广东粤剧、南京云锦、福建南音、安徽宣纸、贵州侗族大歌等.众所周知的端午节和家喻户晓的我国传统技艺—书法,剪纸,京剧和中医针灸等都位列其中.可惜的是,武术作为中国的国粹却始终在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之外徘徊.

1.2 中国武术目前的现状

中国武术目前分为传统套路运动和散打搏击运动,武术要想申请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就要发挥武术自身特有的文化功能.在2006 年,2008 年和2011 年的中国国家非物质文化名录中:传统武术中的少林拳法就有6 项,峨眉拳法有14 项,还有其他9 项传统武术也被入选.这9 项传统项目有传统功法训练项目,例如易筋经和华佗五禽戏.还有古老武术功力训练的项目,例如撂石锁.

从武术传承人方面来看,武术传承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者,是武术申请进入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 年,国家入选10 名传统武术传承人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009 年,武术类项目共有13 名传承人入选.2012 年,共有8 人入选.从目前的情况看,国家政府对武术项目比较重视,武术得到国家的认可和支持.

非物质文化遗产除了文化表现形式,还包括文化表现形式的实物和场所.就中国武术的传承基地和传承组织方面来看,传统武术相关的传承基地一直都得到相关部门的保护和重视.除了河南嵩山少林寺的武术文化遗产工作保护较好之外,上海体育学院还有专门的武术博物馆,河南陈家沟的太极拳博物馆也更名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祖国的边疆云南省所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将云南特有的苗族刀法和刀具的制作场地作为保护对象,上述国家和省上保护武术文化遗产的示例较多,不胜枚举.这样的做法有利于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从中国目前的现状来看,国家对武术给与肯定和认可,国家正在努力地让武术文化得以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2 武术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

2.1 有利于发挥武术自身的价值

武术是历代习武者的共同信仰和精神价值取向,也是人们调节、规范习武者行为的最基本手段.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传承和改造中,已经同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行为准则、道德情操、审美情趣、处事态度和风俗习惯融为一体,成为中华民族*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武术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武术发挥自身的价值.作为中国民族文化遗产的武术传统思想将会汲取精华、去其糟粕,从而与现代社会发展相联系,有选择性地吸收借鉴传统武术对社会有益的部分,对武术如何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适应中华武术文化与世界文化推广交流,促进中国文化与传统武术文化结合,有利于培养民族自豪感和有利于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促进武术的全面、健康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2.2 有利于中国文化在世界的传播

武术作为中国独有的“名片”,已经在世界广为人知.武术之所以能有这么强的魅力,根本原因在于它的文化性.武术根植于有着数千年历史的华夏文化沃土之上,蕴含着深刻的东方哲学思想.武术申请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能使更多的人们认识中华武术的哲学层次和思想渊源,从本质上把握武术的特征,从而更好地推陈出新,促进武术的文化传播,使武术不断发展并走向世界.

武术的内涵极其丰富,武术不只与中国哲学有着密切的联系,还与中国兵家、中国传统美学、中国传统医学、中国的道教、中国的艺术等有着相互统一,相辅相成的关系.在许多历史文化古迹的壁画、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中国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等都可以看到武术的影子.中国武侠文学在武术影响下产生的独特的民族文学,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学形式.武侠文学与当代电影、电视等众多当代大众传播媒介结缘,加强了武术乃至中国文化的感染力.武术丰富的内涵是其他任何一项运动无法比拟的.中国武术如果申遗成功,中国武术将逐步走向世界,中国武术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武术文化也会在世界各地传播并生根发芽,在促进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物尽其用.

2.3 有利于武术自身的传承

武术在千年的传承中难免会出现传承问题,中国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名录的保护工作上有着不足.虽然国家形成了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四级的名录保护体系,但就单个武术项目而言,还没有形成健全的保护体系.就传统武术而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只有29 项,至于省级、市级、县级则无精确和权威的统计,相关的武术项目传承人和爱好者更是无处可查.武术若能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家对武术的保护和传承将会更为重视,有利于形成健全的武术保护信息网,信息网的建立使得武术在传承方面有了清楚的记录.武术的传承人将得到更好的保护和支持.传统的武术资源将会得到充分的挖掘,武术传承人也会相应得到社会的认可,也将提高武术传承人的社会地位.

3 对策研究

3.1 建立完整的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从中国武术的现状可以看出: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存在严重的缺陷.要建立一个完整的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就应当首先建立一套严格的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系统.这个系统必须严格要求申报,可以建立一套以县级、市级、省级、国家级的系统,根据申报的规模来进行分类,申报系统的建立有利于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的真实性.

申报系统的严格执行必须依赖于严格的审核系统,严格的审核系统可进行分类审核根据申报规模的大小、历史渊源、文化遗产保存状况进行考察.根据情况设定指标,根据指标对应申报等级.对申报是否通过做出是或者否的评价,对于不能通过的项目给出建议和指导.

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必须有据可查才能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建立一套查询系统势在必行,对于申报成功的项目,应该按照等级进行分类整理,让大众能够对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查询和了解.查询系统的建立,可以让对某种武术感兴趣的人进行查询,查询系统可以包括武术文化历史的渊源、传承现状、传承场所.相关的传承场所会被受到当地相关部门的保护和重视,甚至发展成为旅游产业,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查询系统的建立,有利于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和传承,推动武术的可持续发展.

3.2 建立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法保护

武术想要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应该加强法律制度对武术非物质遗产方面的保护.早在2011 年2 月25 日,我国颁布《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同年6月1 日开始实施,就上述现象而言,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比较重视.从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还有待加强和提高.2004 年9 月6 日,李连杰主演的电影《英雄》受到极大好评,并登上北美周末票房冠军.许多人从中看到了商机,将李连杰所设计出的武术动作加上一些高科技特效几乎零成本地应用在自己开发的电影和游戏中,李连杰看到后决定为自己的1000 多个武术动作注册专利权,禁止外国娱乐媒体对中国武术的任意盗用,但最终却以失败告终.

2009 年河北省的王应发老人自己创立的一套拳法被别人不经同意作为盈利性教学.王应发老人发现后向法院起诉,但最终却以拳法是社会公共资源,王应发老人没有对拳法的版权为由,驳回了王应发老人的诉讼.经过调查,中国武术并没有纳入我国法律知识产权的保护体系之内.上述两个事件表明,中国武术还没有相关的立法保护,武术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受到相关的法律保护才能加强武术的创新发展,法律应对武术进行知识产权保护,对盗用武术知识文化产权的行为做出处罚.

3.3 加强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保护

保护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是保护武术传承人,武术传承人作为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石”,对武术文化遗产的传播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国家应出台相关的政策保护传承人:第一,为传承人提供相应的生活保障金.国家可以从体育彩票的收入,财政援助的拨款,政策进行筹资等为传承人提供一定的社会保障金.第二,保护和开发相关的传承活动场地.第三,加强传统武术活动举办的力度,对传统武术的活动给予支持和帮助.

国家每年都会在学校里培养许多武术人才.但这些人才练习的大多是套路和散打竞技运动,对武术文化的表现形式不够注重.国家可以对武术文化进行教材编订和考试,考试成为选修课或者必修课纳入学生的学业考试中.对一些具有武术特色文化的地方院校进行保护.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人们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现状搏击的擂台赛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鲜,赛事活动也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传统武术赛事可以效仿并举办自己的活动赛事,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从而普及传统武术的传播.

3.4 对传统武术的实物进行实体保护

传统武术的实物指传统武术相关的书籍、录音录像文件、图书馆、博物馆等.例如,传统武术的拳谱、磁带和光盘,上海体育学院建立的武术博物馆等.他们是实体的,是真实存在的.把这些实物进行保护,可以产生巨大文化、学术、经济价值.

对传统武术进行档案管理,方便传统武术有据可查.具体方法可参照上述第一条,建立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系统,对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信息化和数字化保护,实现传统武术的资源共享.

博物馆和图书馆具有特殊的文化意义和使命,是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我国于2007 年在上海体育学院建立武术博物馆,促进海内外武术文化交流,接待海外人员数万次.河南陈家沟的太极拳博物馆也收集了太极拳的拳谱拳经,中国历史著名太极拳大师的资料实物3000 余件,具有极其珍贵的文化*价值.

4 结语

中国传统武术是一项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中国武术的申遗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工作,需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精心保护才能引起世界的关注和认可.所谓“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中国武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光靠政府努力,还应靠个人保护.每个人都应该从自身做起,积极保护中国传统武术,加深武术的民族文化传承,使中国武术走向繁荣.

参考文献:

[1] 范铜钢, 虞定海. 传统武术传承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5(1):27-31.

[2] 贾鹏飞, 许若群. 中华传统武术保护的法律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6(11):46-48.

[3] 王 林, 虞定海. 传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困境与对策[ 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4):85-88,93.

[4] 高 明. 传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J]. 广西社会科学,2014(1):52-55.

[5] 程大力. 传统武术: 我们最大宗最珍贵的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J]. 体育文化导刊,2003(4):17-21.

[6] 岳晓光. 传统武术知识产权保护的若干问题研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视角[D]. 兰州: 兰州大学,2011.

[7] 毛景宇.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觉下我国武术的保护研究[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9):34-37.

[8] 胡 威, 张超慧. 论传统武术申请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J].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9(3):90-91.

[9] 蔡 莉, 刘良辉. 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4(5).

[10] 袁育霞.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中国武术的保护[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0(6):134-136.

该文评论,该文是关于对写作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武术和对策研究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文化遗产本科毕业论文文化遗产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城市化进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其经验基于深圳的实证
【摘要】本文分析了深圳在非遗发掘保护、传承和研究三方面取得的成效及深圳非遗保护的两大创新举措——“非地非遗”“非遗文创”,认为非.

关于对永顺县双凤村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的现状调查
【摘 要】湘西永顺县灵溪镇双凤村位于永顺县城西南方向九龙山之巅的一处凹地,至今完整保留着古老原始的土家族民风民俗,是中国土家族上千年历史文化的再现和缩影 在建国后50年代的民族识别中,国务院特派民族学.

人文生态视野下的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摘 要】非遗作为人类宝贵的资源财富,其艰难的处境是我们不能忽视的重要问题,如今仍有许多民间珍贵的非遗亟待抢救性保护 中国非遗保护与研究工作已进展十几载,高校作为传承文化、思想创新的重要载体,在非遗保.

数字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
【摘 要】将数字化技术运用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能够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转化和应用,具体表现为增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广渠道;打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域限制;还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来面貌;充分挖.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