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硕士论文>材料浏览

形象方面开题报告范文 跟诸葛亮形象三辩相关参考文献格式范文

主题:形象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26

诸葛亮形象三辩,该文是形象方面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跟三辩和诸葛亮和形象方面参考文献格式范文.

形象论文参考文献:

形象论文参考文献 人物形象论文人物形象分析论文提纲

在《三国演义》塑造的众多人物形象中,诸葛亮无疑是塑造得最为成功、影响最为深远的一个.可以说,他是全书的真正主角,是维系全书的灵魂.罗贯中满怀挚爱之情,倾注全部心血,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将他塑造为一个高雅、睿智、充满理想色彩和艺术魅力的艺术形象,一个光彩照人的不朽典型,诸葛亮因此成为古代优秀知识分子的崇高典范,中华民族忠贞品格和无比智慧的化身.

近几年来,有关诸葛亮的评议层出不穷.其中,严谨的探讨、具有启发意义的见解固然不少,而无根之谈、轻率之议、轻薄之言却也颇多.要区别这两类看法,得出有根有据、有说服力的见解,关键在于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一切从事实出发,从真实可信的材料出发,以公允的态度做出有分寸的评析;还要坚持“同情之理解”的精神,尊重历史背景和特定语境,设身处地地理解前人,“既要体现当代意识,又要注意尊重历史;既不盲目地对古人顶礼膜拜,又不以‘后来居上’的优越感而藐视前贤”.为此,特撰本文,就人们议论较多的三个问题,略加辨析.

一、《隆中对》究竟对不对?

汉末建安十二年(207),当时依附荆州牧刘表、屯兵新野的刘备三顾茅庐,向年仅二十七岁(虚岁)的诸葛亮请教.诸葛亮提出著名的《隆中对》,精辟地分析了天下大势,为刘备拟定了“两步走”的战略:第一步,先夺荆州,再取益州(“跨有荆、益”),形成天下三分.第二步,外结孙权,内修政治,等时机成熟,从荆、益两州分兵北伐:一路直捣政治腹心地区宛、洛一带,夺取东汉首都洛阳;一路夺取西京长安和整个关中地区;两路夹攻,以图实现兴复汉室的目标.在刘备的恳切敦促下,诸葛亮慨然同意出山辅佐.从此,这条“卧龙”冲天而起,在历史的舞台上夭矫腾飞,大展宏图,而《隆中对》也成为刘备集团发展的战略蓝图.罗贯中充分发挥艺术家的天才想象,用了三回半的篇幅(第35回—38回前半),将“三顾茅庐”的由来和过程写得曲折有致、摇曳多姿、情韵深长,令人悠然神往.特别是第38回前半,集中写刘备见到诸葛亮后的精彩对话,更使《隆中对》深入人心.

千百年来,人们对《隆中对》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它正确地预见了政局的基本走向,堪称刘备集团的最佳发展战略.年仅二十七岁的诸葛亮能提出如此英明的战略规划,实在令人惊叹.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便情不自禁地赞颂道:“孔明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万古之人不及也!”(嘉靖壬午本、周曰校本、李卓吾评本;毛宗岗评本第38回末句作“真万古之人不及也!”)

不过,历代也有人对《隆中对》不以为然,有人批评诸葛亮“不能与曹氏争天下,委弃荆州,退入巴蜀……此策之下者.”(北魏崔浩语)然而,这其实是对《隆中对》的歪曲.诸葛亮说得很清楚:当时曹操已经统一北方,且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孙权据有江东(扬州大部),根基已经稳固.在此形势下,要寄人篱下、势单力薄的刘备盲目地“与曹氏争天下”,实属迂腐之见;刘备首先需要拥有自己的地盘,才能与曹操、孙权鼎足而立,进而联合孙权,讨伐曹操.而综观天下版图,全国十三州,当时尚未被曹、孙两家控制者,仅剩荆、益、交三州(张鲁割据的汉中本是益州的一个郡).其中交州远在荆州、扬州之南,刘备无法夺取(建安十五年,孙权控制了交州),剩下的就只有荆州和益州了.所以诸葛亮向刘备明确提出“两步走”的战略:先跨有荆、益,再伺机两路北伐.应该说,这是对当时形势最正确、最可行的判断.至于何时夺荆州、怎样夺取,这当然要看机会.三顾茅庐的次年(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秋天,曹操南征,刘表病死,其子刘琮向曹操请降,诸葛亮就劝刘备攻打刘琮,一举夺取荆州;可惜刘备未能采纳,错过了大好时机;直到赤壁大战后,刘备才夺得荆州江南四郡.当然,在诸葛亮看来,由于地理环境不同,益州比荆州更适于立国建都.这是总结了汉高祖刘邦以巴、蜀、汉中为根据地,打败项羽,终成大业的历史经验,而且是许多杰出人物的共识.例如庞统后来也曾对刘备提出:“荆州……东有吴孙(指孙权),北有曹氏,鼎足之计,难以得志.今益州国富民强,户口百万,四部兵马,所出必具,宝货无求于外,今可权借以定大事.”刘备入蜀时,以庞统随行辅佐,诸葛亮留镇荆州;只是当庞统在雒城(今四川广汉)中流箭而死后,诸葛亮才率兵入蜀增援,而留头号大将关羽镇守荆州,可见他对荆州始终是重视的.而作为刘备的股肱之臣,刘备后来称王称帝,诸葛亮也必须在其身边辅佐,只能让其他得力人员镇守荆州,这哪里是要“委弃荆州”呢?

现代有的学者因为《隆中对》提出的两路北伐的目标未能实现,便怀疑诸葛亮的整个战略规划行不通;有的学者认为“跨有荆、益”与“结好孙权”这两大原则之间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矛盾,只有等孙权夺得荆州,刘蜀方面承认既成事实,才能与孙权重新修好,因而《隆中对》的基本国策是错误的.我认为,这些看法是片面的.刘备在“三顾茅庐”之前,奋斗半生而屡遭挫折,此后忠实执行《隆中对》,仅仅用了七年时间,即到建安十九年(214),便完成了由没有立足之地到“跨有荆、益”的巨大转折,形成了三分鼎立局面,实现了第一步战略目标;建安二十四年(219)夏又夺取汉中,其势力达到鼎盛.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证明《隆中对》完全符合当时的实际.至于第二步战略目标未能实现,那是由于后来荆州失守,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能因此认为当初的规划不对.古今中外,重大的战略规划,在执行过程中往往需要随时调整,甚至发生重大改变,这是稍微熟悉历史的人都应该懂得的,如果因后来情况的变化而否定当初的设想或规划,就成了“马后炮”式的看法.诚然,夺取荆州,全据长江,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乃是孙吴集团的建国方略,这与刘蜀集团的利益确有冲突.但是,这种冲突是可以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的.建安二十年(215),孙、刘两家以湘水为界,中分荆州,已经形成了战略平衡.这种平衡,既可以维持相当长的时期,也随时可能被打破,就看三分鼎立的大局如何演变,孙、刘双方如何处置了.如果关羽忠实执行“东和孙权,北拒曹操”的方针,使曹操难以拉拢孙权而偷袭关羽之后;如果关羽善于安抚和激励部下,使镇守江陵的麋芳、镇守的士仁(《三国演义》误作“傅士仁”)忠于职守、不怀二心;如果刘备、诸葛亮在关羽北伐襄阳时能够及时配合和支援,那么,荆州未必失守.而在刘蜀集团牢牢控制自己那部分荆州的情况下,承认既成事实的就该是孙权了;面对曹操这个强敌,双方既需要、也完全可能继续联手.由此可见,荆州之失系由多种因素导致,绝非“命中注定”,它恰恰从反面证明了《隆中对》战略构想之正确.因此,我赞同罗贯中的评价:“孔明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万古之人不及也!”

二、诸葛亮是“愚忠”吗?

在诸葛亮的诸多优秀品格中,最突出的有两点:一是智慧,二是忠贞.

多年来,一些人谈到诸葛亮的“忠”时,每每贬之为“愚忠”.我认为,这是一种片面之见.

什么是“愚忠”?就是对国君个人盲目的、毫无原则、毫无主见、逆来顺受,因而是愚昧的“忠”.不管国君善恶如何,行事是非怎样,一律俯首帖耳,唯唯诺诺,亦步亦趋,不敢有任何怀疑,更不敢有任何违忤;即使国君荒淫残暴,滥杀无辜,也不敢谏阻指斥;哪怕毫无道理地杀到自己头上,也只知低头受戮,还要说什么“天子圣明,罪臣当诛”的昏话;甚至国君腐朽亡国,仍一味追随,以死效忠.在漫长的封建专制社会里,最高统治者为了一己私利,总是不断地集中权力,不愿受到任何制约;同时又总是要求臣民对自己无条件地效忠,鼓励愚忠.特别是专制主义恶性膨胀的明、清两代,统治者更是以各种手段灌输愚忠意识,以至愚忠成为一般臣民普遍的道德信条,严重地阉割了民族精神,阻碍了社会进步.因此,现代人反对愚忠,批判愚忠,是完全应该的.

然而,任何问题都必须具体分析.尽管封建时代国君通常是国家的象征和代表,尽管封建统治者竭力提倡愚忠,但千百年来,总有许许多多的志士仁人,信奉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把对国家、民族的忠诚与对国君个人的盲从加以区分,在不同程度上摆脱愚忠的桎梏;或对国君的恶德劣行予以批评抵制,直言极谏;或勇于为民请命,不顾自身安危得失.

那么,《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是怎样处理与其君主刘备、刘禅父子的关系呢?认真阅读作品就可以看到:诸葛亮确实忠于刘蜀集团;但这不是不分青红皂白的“愚忠”,而是以帝王师的身份,忠于自己的理想和事业,自有其积极意义.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因为刘备“三顾”之诚和“先生不出,如苍生何”的含泪恳请,才同意出山的.罗贯中把诸葛亮写成一开始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大权在握,指挥一切的统帅,竭力突出他在刘蜀集团中的关键地位和作用.他既是刘备的主要辅佐,又是刘备的精神导师:“玄德待孔明如师,食则同桌,寝则同榻,终日共论天下之事.”(第38回)“玄德自得孔明,以师礼待之.”(第39回)他出山不久,曹操大将夏侯惇便率领十万大军杀奔新野.在这初出茅庐第一仗中,刘备将指挥权完全交给诸葛亮;诸葛亮胸有成竹,一一调遣众将,甚至连刘备也要接受他的安排.火烧博望后,诸葛亮在刘蜀集团的指挥权牢不可破,从未受到过质疑.每遇大事,刘备总是对他言听计从,文武众官也总是心悦诚服地执行他的命令.赤壁大战期间,他出使东吴达数月之久,刘备方面积极备战,一切准备就绪后,仍然要等待他赶回去指挥调度:

且说刘玄德在夏口专候孔明回来……须臾船到,孔明、子龙登岸,玄德大喜.问候毕,孔明曰:“且无暇告诉别事.前者所约军马战船,皆已办否?”玄德曰:“收拾久矣,只候军师调用.”孔明便与玄德、刘琦升帐坐定……(第49回)

诸葛亮的命令,谁也不能违抗.就连身份特殊的头号大将关羽,由于违背军令私放曹操,诸葛亮也要下令将他斩首;只是由于刘备出面说情,希望容许关羽将功赎罪,“孔明方才饶了”(第50回~51回).这些描写,大大超越了历史记载,使诸葛亮始终处于刘蜀集团的核心.刘备得到诸葛亮之前屡遭挫折,而得到诸葛亮辅佐之后则节节胜利,两相对照,读者不由得深深感到:刘蜀集团的成败安危,不是系于刘备,而是系于诸葛亮.

在刘备面前,诸葛亮总是直抒己见;如刘备言行不当,或正色批评,或直言劝谏,刘备则总是虚心听从,甚至道歉认错.惟拒谏伐吴是一例外,但随后便“吃亏在眼前”,刘备自己也承认:“朕早听丞相之言,不致今日之败!”就连在过江招亲这类大事上,他也干脆代刘备做主,刘备尽管心存疑虑,仍然一一照办.如此举止,正反映了其“帝王师”心态,哪有一点畏畏缩缩的猥琐?哪有一点“愚忠”者的卑微?

刘备临终,慨然托孤于诸葛亮,并遗诏训诫太子刘禅:“卿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刘禅即位后,谨遵父亲遗命,对诸葛亮极为敬重,充分信任,“凡一应朝廷选法、钱粮、词讼等事,皆听诸葛丞相裁处”(第85回).此后的十二年间,尽管他早已成年,完全可以自作主张,却一直把军政大权都交给诸葛亮,十分放心.诸葛亮治理蜀中,发展经济,与吴国恢复同盟关系,他总是乐观其成,从不干预;诸葛亮亲自南征,几度北伐,他总是予以支持,从不掣肘(《三国演义》第100回写诸葛亮气死曹真,打败司马懿,后主却听信宦官传奏的流言,下诏宣诸葛亮班师回朝,纯属虚构).如此放手让辅政大臣行使职权,不疑心,不捣乱,不横加干涉,在整个封建时代实不多见.当诸葛亮在五丈原病重时,他派尚书仆射李福前去探望,并咨询国家大计;诸葛亮推荐蒋琬、费祎为接班人,他又虚心采纳,先后任命蒋琬、费祎为执政大臣.当诸葛亮逝世的噩耗传来,“后主闻言,大哭曰:‘天丧我也!’哭倒于龙床之上.”(第105回)诸葛亮的灵柩回到成都,“后主引文武官僚,尽皆挂孝,出城二十里迎接.后主放声大哭”(同上).不仅如此,刘禅对诸葛亮始终追思不已.诸葛亮逝世九年之后,他又招其子诸葛瞻为驸马,后来还下诏为诸葛亮立庙于沔阳(今陕西勉县定军山前).这证明他确实是真心诚意地崇敬诸葛亮.比之许多薄情寡义,功臣一死(甚至还没死)便翻脸不认人的最高统治者,这也是非常难得的.诸葛亮呢?也一直恪守“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的诺言,既是支撑蜀汉政局的擎天栋梁,又是拥有“相父”之尊的刘禅的精神靠山.首次北伐前,他上《出师表》,谆谆叮嘱刘禅:“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宏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第91回)而在《演义》虚构的那个刘禅听信流言,下诏宣诸葛亮班师回朝的情节里,诸葛亮面见刘禅后,先是戳穿“朕久不见丞相之面,心甚思慕,故特诏回”的托词,指出:“必有奸臣谗谮,言臣有异志也.”接着不无愤慨地质问:“今若内有奸邪,臣安能讨贼乎?”对此,刘禅始则“默然无语”,继而赶快认错:“朕因过听宦官之言,一时召回丞相.今日茅塞方开,悔之不及矣!”最后,“孔明将妄奏的宦官诛戮,余皆废出宫外……拜辞后主,复到汉中……再议出师.”刘禅则恭恭敬敬地完全听其处置(第101回).在这里,刘禅没有君主的威风和霸道,诸葛亮则有辅臣的自尊和“恨铁不成钢”的遗憾,这哪里像“愚忠”者在君主面前的乞哀告怜呢?

诚然,诸葛亮最终为蜀汉献出了全部智慧和心血,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里当然有报答刘备知遇之恩的心愿,但绝非不问是非地忠于刘备父子,其中更有兴复汉室,拯救黎庶,重新统一全国的宏图大志.正因为这样,千百年来,诸葛亮的忠贞得到了人们普遍的肯定和崇敬.综观他与刘备的关系,既有“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的史实依据,又经过罗贯中的浪漫主义改造,寄托了历代志向远大的士大夫对“君臣遇合,谊兼师友”的理想关系和“帝王师”的人格定位的向往和追求.这实际上已经包含了对“君尊臣卑”“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主奴关系的否定和批判,具有历史的进步意义.由此可见,“愚忠”二字,是扣不到诸葛亮头上的.

三、如何看待“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现代一些学者对诸葛亮艺术形象有所批评,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鲁迅先生的这段话:“至于写人,亦颇有失……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对此应该怎么理解呢?

我认为,鲁迅先生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他按照严格的现实主义文学标准,指出《三国演义》表现诸葛亮的“多智”有过头之处,这是有道理的.所谓“近妖”,是指作品个别地方对诸葛亮的谋略夸张过甚,表现出神化倾向;然而,这并非《演义》的主流,绝不意味着作品对诸葛亮形象塑造的根本失败.从总体上来看,作品对诸葛亮形象的塑造仍然是非常成功的.这里特别要强调这样几点:

第一,全面把握《三国演义》的创作方法.我曾经在一本书中强调指出:

在创作方法上,《三国演义》既不属于今天所说的现实主义,也不属于今天所说的浪漫主义,而是古典现实主义精神与浪漫情调、传奇色彩的结合.

综观全书,罗贯中紧紧抓住历史运动的基本轨迹,大致反映了从东汉灵帝即位(168年)到西晋统一全国(280年)这一历史时期的面貌,这一历史时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罗贯中都予以关注,都大致按照史实的基本框架和发展趋势,作了不同程度的叙述与描写.这一历史时期的一系列重要人物,罗贯中在把握其性格基调时,都力求实现艺术形象与其历史原型本质上的一致.这样,就使作品具有厚重的历史感,表现出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这是人们普遍承认《三国演义》“艺术地再现了汉末三国历史”的根本原因.然而,在具体编织情节、塑造人物时,罗贯中却主要继承了民间通俗文艺的传统,大胆发挥浪漫主义想象,大量进行艺术虚构,运用夸张手法表现出浓重的浪漫情调和传奇色彩.

作品中的诸葛亮形象,正是既实现了“与其历史原型本质上的一致”,又进行了充分的理想化,“表现出浓重的浪漫情调和传奇色彩”.这种浪漫情调和传奇色彩,不仅体现了罗贯中本人“好奇”的审美倾向,而且继承和发扬了中国古典小说“尚奇”的艺术传统.从这个角度来看,《三国演义》对诸葛亮的智慧和谋略的竭力渲染便是可以理解的了.

第二,《三国演义》对诸葛亮智谋的夸张和渲染,可谓由来有自.早在西晋末年,镇南将军刘弘至隆中,为诸葛亮故宅立碣表闾,命太傅掾李兴撰文,其中便写道:

英哉吾子,独含天灵.岂神之祇,岂人之精?何思之深,何德之清!……推子八阵,不在孙、吴;木牛之奇,则非般模.神弩之功,一何微妙!千井齐甃,又何秘要?!

这里已经为诸葛亮的才干和谋略抹上了神秘的色彩.而且,裴松之还引用多条材料,对诸葛亮的谋略加以渲染.及至唐代,诸葛亮已被称为“智将”.到了宋代,大文豪苏轼作《诸葛武侯画像赞》,更是对诸葛亮的谋略大加颂扬:

密如神鬼,疾若风雷;进不可当,退不可追;昼不可攻,夜不可袭;多不可敌,少不可欺.前后应会,左右指挥;移五行之性,变四时之令.人也?神也?仙也?吾不知之,真卧龙也!

“人也?神也?仙也”的赞叹,更加突出了诸葛亮的“神奇”.沿着这一思路,元代的《三国志平话》又进一步写道:

诸葛本是一神仙,自小学业,时至中年,无书不览,达天地之机,神鬼难度之志;呼风唤雨,撒豆成兵,挥剑成河.司马仲达曾道:“来不可□,□不可守,困不可围,未知是人也,神也,仙也?”(卷中《三谒诸葛》)

这就完全把诸葛亮神化了.

罗贯中写作《三国演义》时,对《三国志平话》中的诸葛亮形象作了大幅度的改造,删除了“呼风唤雨,撒豆成兵,挥剑成河”之类的神异描写,使诸葛亮形象复归于“人”本位——当然,是一个本领非凡的、具有传奇色彩的杰出人物.书中对诸葛亮智谋的描写,大都有迹可循,奇而不违情理.在政治谋略方面,作品写诸葛亮的“隆中对”、智激孙权,基本上是依据《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的记载加以叙述,并无多少夸张.在军事谋略方面,作品写诸葛亮火烧博望、火烧新野、草船借箭、安居平五路、七擒孟获、空城计等事,尽管颇多虚构,但要么早有野史传闻或《三国志平话》的相关情节作基础,要么是对史实的移植与重构,即使纯属虚构,也编排有度,大致符合情理.这样的智谋,虽有传奇色彩,却并非神怪故事;虽非常人可及,却符合人们对传奇英雄的期待.这与全书的浪漫情调和传奇色彩是一致的.

第三,应该承认,《三国演义》在表现诸葛亮的智谋时,确有少数败笔.一是作品的后半部分,个别情节违背历史和生活的逻辑,勉强捏合,夸张过甚.如第101回《出陇上诸葛装神》中写魏军“但见阴风习习,冷雾漫漫”,却无法赶上诸葛亮,并借司马懿之口称诸葛亮“能驱六丁六甲之神”,会“缩地”之法,便明显带有神异色彩.二是罗贯中出于对诸葛亮的热爱,有时对其失误之处也苦心回护,导致个别情节不合情理.如第105回“遗计斩魏延”,本来想表现诸葛亮料事如神、早有先见之明,却无法完全掩盖诸葛亮对待魏延的不当之处,结果欲益反损,反而使读者感到难以信服.这种情节虽然不多,却有可能让人产生“近妖”的感觉.

第四,应该注意将《三国演义》与其衍生作品加以区别.几百年来,在《三国演义》广泛传播的过程中,人们不断地对其进行改编与再创作,从而产生出大量的、各种门类的衍生作品.这些衍生作品,一方面大大增加了《演义》的传播渠道,扩大了它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对《演义》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有所强化、有所发展,有所变异.例如,《三国演义》写诸葛亮的装束,初见刘备时是“头戴纶巾,身披鹤氅”(第38回);赤壁大战后南征四郡,也是“头戴纶巾,身披鹤氅,手执羽扇”(第52回);首次北伐,与王朗对阵,则是“纶巾羽扇,素衣皂绦”(第93回).这些描写,来源于东晋裴启所撰《语林》对诸葛亮衣着风度的记载:“乘素舆,著葛巾,持白羽扇,指麾三军,众军皆随其进止.”“鹤氅”亦为魏晋士大夫常用服饰,《世说新语》等书中屡见不鲜.而在明清以来的某些“三国戏”和曲艺作品中,诸葛亮动辄穿上八卦衣,自称“贫道”,言谈举止的道教色彩越来越重,其计谋的神秘意味也有所强化.如果有人从这类作品中得到诸葛亮形象“近妖”的印象,那是不能都记在《三国演义》的账上的.

总之,尽管《三国演义》对诸葛亮的描写存在少数不当之处,但只能算是白璧微瑕.从总体上来看,诸葛亮形象仍然是全书塑造得最为成功、最受人们喜爱的不朽艺术典型,永远启示和激励着后人.

(选自《明清小说研究》)

上文点评:上文是适合三辩和诸葛亮和形象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形象本科毕业论文,相关形象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诸葛亮因游学而成名
诸葛亮因游学而成名李开周诸葛亮游学,主要在荆州 东汉末年,十几岁的诸葛亮跟随叔父诸葛玄来到荆州,投奔军阀刘表,从此开始了他长达十几年的游学生涯 刘表在荆州建有官学,诸葛亮的叔父与刘表是旧交,得以进入官.

一个部门改变企业形象
摘自作者博客侯美玲 文当初,福特率先实行8小时工作制和最低5美元的工资标准,在美国社会竖立了一个标杆 随后,亨利·福特决定在公司增设一个特殊部门,社会学部 对于新设立的部门,公司内部几.

空城计不是诸葛亮的专利
一般人以为“空城计”是诸葛亮的专利,其实,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成功使用空城计的案例,出现在春秋时期,记载于左传·庄公二十八年 鲁庄公二十八年(公元前666年)秋,楚.

从孙少平形象反观当下青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内容摘要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是路遥先生笔下着墨刻画的人物形象之一,文本中的孙少平生活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经历了国家的动荡和社会的变革,更是尝透了贫困的滋味,但他对待人生的态度和所追求的生活价值,令我.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