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硕士论文>材料浏览

军事思想有关论文范文例文 与青年军事思想价值观类论文写作参考范文

主题:军事思想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08

青年军事思想价值观,该文是军事思想方面有关论文写作参考范文和青年*和军事思想和价值观相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

军事思想论文参考文献:

军事思想论文参考文献 军事思想论文大学生军事理论论文儒家思想论文2000字军事理论论文2000

[ 摘 要] 青年军事思想价值观是思想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军事思想形成发展的坚实基础.本文着重论证青年军事思想的直接源流、萌发形成、战略价值以及青年对古今中外军事思想的运用发展.

[ 关键词] 青年;军事思想价值观;研究

中图分类号:K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53(2016)010-0004-05

军事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国防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人民及其军队长期军事实践经验的总结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同时也多方面汲取了古今中外军事思想的精华.军事思想作为一个科学体系有着极其丰富的内容,主要包括人民军队思想、人民战争思想、军事战略战术思想、国防建设思想、战争观和军事方法论等.青年军事思想价值观主要指军事思想的战略价值,同时包括青年军事思想的直接源流、萌发形成以及青年对古今中外军事思想的运用发展.

一、青年的军事实践

(1)投笔从戎,生平第一次体验军营生活.1911年10 月10 日,辛亥革命爆发,武昌起义胜利.新成立的湖北军政府派代表赶到长沙,要求湖南革命党人立即举义响应.一位代表还到湘乡驻省中学武昌起义的情况.这是一次激动人心的讲演,20 多年后仍记忆犹新,他对斯诺说:“当场有七八个学生站起来,支持他的主张,强烈抨击清廷,号召大家行动起来,建立民国”.自己更是兴奋异常,觉得正在进行的激烈战斗需要更多的人投入进去.他断然投笔从戎,于10 月底报名参加了长沙新军,在第25 混成协第50 标第1 营左队当一名列兵.参军后,操课很认真,接受了一些军事课目的训练.后来,他在提起这段经历时说:“辛亥革命的时候背过几天,什么立正、稍息、托四把还相当可以.不是吹牛皮,单个教练、排教练、连教练、营的野外演习也搞过.”革命形势发展很快.1912 年1 月,中华民国宣告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在中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因清王朝宣布退位,和许多人一样,认为革命已经成功,于1912 年春退伍,终止了历时半年多的军营生活.这是生平第一次军事实践活动.

(2)通身是胆,平生第一次指挥军事行动.退伍后,重新回到学校读书.1913 年春考入5 年制的湖南省第四师范,翌年春,第四师范合并于第一师范.1917 年11 月护法战争期间,北洋军队从湖南衡宝一线沿着粤汉铁路向北撤退.长沙市民非常恐慌.第一师范位于长沙城南,紧靠铁路,是溃军必经之地,随时可能遭受劫掠.学校当局决定将师生疏散到城东暂避.时任学友会总务兼教育研究部部长的提出,可以让正在受军事训练的学生志愿军负责守卫.校方同意了他的建议.11 月8 日,一支3000 多人的溃军因为不知长沙城的虚实,在第一师范南边的猴子石一带徘徊.将全校学生志愿军分成三队,拿着木,趁着夜色悄悄攀上猴子石周边的山头,并联络附近的所,让他们鸣呐喊,学生志愿军大放鞭炮.在这种突然袭击下,本已张皇失措的溃军不敢抵抗.前去交涉,溃军全部缴了.长沙城免去了一场兵祸.这是平生第一次指挥的军事行动.事后,全校师生称他“通身是胆”.他的大胆并非盲目蛮干,而是基于对情况的明了和事先的深思熟虑,谋定而后动.同班同学邹薀真问他:“万一当时败军开还击,岂不甚危?”回答说:“败军若有意劫城,当天必定发动,否则,必是疲惫胆虚,不敢通过长沙城关北归,只得闭守于此,故知一呼必从,情势然也.”还有同学问他为什么会如此敢为?他说:“要有‘明知’的‘识’,才有敢为的‘胆’;胆从识来,识从行(即实践)来.”

二、青年军事思想的萌发形成

最初本是学者、文人,是具有远大抱负的政治家和才思敏捷的思想家.然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殊国情和国民党反动派叛变革命后对人斩尽杀绝的残酷现实,迫使他拿起武器,走上武装斗争的道路.从此,他的人生与军事斗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秋收起义建立第一支人民军队开始,他一直没有离开过部队,从率领几千几万红军进行反“围剿”战争到指挥百万大军与敌人进行伟大的战略决战,经历了成千上万的大小战斗,创造了战争史上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1919 年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和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在中国迅速传播.逐步摆脱了军国民思想,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暴力革命的学说.1920 年12月,他在给蔡和森的信中指出:“我看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单要采这个恐怖的方法.”“历史上凡是专制主义者,或帝国主义者,或军国主义者,非等到人家来*,决没有自己肯收场的.”“用和平方法去达共产目的,要何日才能成功?”1921 年元旦,他又在新民学会新年大会上说:“温和方法的共产主义,如罗素所主张极端的自由,放任资本家,亦是永世做不到的.激烈方法的共产主义,即所谓劳农主义,用阶级的方法,是可以预计效果的.故最宜采用.”

1925 年的五卅运动将大革命的风暴迅速从上海扩展到全国.在这场风暴中手无寸铁的民众遭到帝国主义及其封建军阀的武力镇压,而国民革命军却在工农武装的配合下用武力统一了广东根据地.血与铁的事实进一步启迪了,使他加深了对武装斗争及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武装力量的重要性的认识.1926年,他在中国国民党政治讲习所指出:我们对敌人仁慈,便是对同志残忍.各同志要鉴往知来,惩前毖后,千万不要忘记“我们不给敌人以致命的打击,敌人便给我们以致命的打击”这两句话.

1926 年3 月20 日,在广州制造了“中山舰事件”,编造谎言,借以镇压革命.事件发生后,坚定地主张给以坚决回击,以武力对武力,逼蒋,削去他的兵权.在人被迫离开指挥的第一军之后,他提出把这些同志派到其他军去建立叶挺式的部队.5 月,在广州农讲所给学员讲课时指出,搞革命就要刀对刀,对,推翻地主武装团防局,建立农民自己的武装,刀把子不掌握在自己人手里,就会出乱子.1927 年3 月,在《湖南农动考察报告》中指出:“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是,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要“推翻地主武装,建立农民武装”.

1927 年3 月,向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提交并由全会通过的《对农民的宣言》指出:农民应有自卫的武装组织.封建地主阶级的武装均须解除,交与农民.同时,应设法使农民廉价购得武器,使农民有足以保卫其自己利益的武器.于4 月至6 月主办的武昌农讲所,专设训练委员会,聘有军事教官.学员实行军事编制,过严格化的军事生活.半年后,农讲所的许多成员成了全国各地农民武装起义骨干.1927 年4 月12 日,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员和革命人民.在7 月4 日举行的党常委会议上,指出:农民自卫军必须保留,必要时可以上山,“上山可造成军事势力的基础”,“不保存武力则将来一到事变我们即无办法”.

8 月7 日,在汉口召开“八七”会议,作了重要发言:“秋收非军事不可,此次会议应重视此问题,新政治局的常委要更加坚强起来注意此问题……须知政权是由杆子中取得的.”“八七”会议开完后,瞿秋白征求的意见,要他到上海机关工作,回答说:“我不愿跟你们去住高楼大厦,我要上山结交绿林朋友.”8月9 日,临时政治局第一次会议决定以特派员的身分,回到湖南传达“八七”会议精神,改组省委,领导秋收起义.在此之前,搞过学生运动、工人运动、农动和统一战线工作,基本没有做过军事工作.现在,他却勇敢地挑起了领导武装起义的重担.30 多年后,他在谈到这个转变时说:“1921 年,中国成立了,我就变成了员了.那时候,我们也没有准备打仗.我是一个知识分子,当一个小学教员,也没学过军事,怎么知道打仗呢?就是由于国民党搞白色恐怖,把工会、农会都打掉了,把五万员杀了一大批,抓了一大批,我们才拿起来,上山打游击.”“他要打,我就打.这个方法就是从反动派那里学来的.我们就是从那里学来的.打我,我就打他.他可以打我,难道我就不能打他呀?”

通过对武装夺取政权思想形成过程的回顾,和对这一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的揭示,20 世纪初期中国社会的一系列变革是军事思想萌发形成的社会基础.从投笔从戎到提出“政权是由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对武装夺取政权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革命斗争的需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社会的一系列变革,是军事思想萌发形成的外因条件;本人的丰富阅历和非凡的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以及他对中国革命道路的不懈探索,是军事思想萌发形成的内因条件;亲自参加中国革命斗争的实践,则是使内因与外因有机结合,最终成为军事思想的桥梁和纽带.

军事思想正是在领导秋收起义之后,形成于井冈山斗争和苏区建设的实践中,其基本观点反映在《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斗争》《红军第四军前委给的信》《给林彪的信》、《中国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历史文献中.而军事思想形成的标志则是《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因为该文是对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科学总结.

三、青年军事思想的战略价值

1.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大构架

青年反潮流的性格和创新精神,使他在设计中国革命战争的总体战略时别具一格.他既不照搬苏联首先在城市举行武装起义进而夺取全国政权的模式,也不采用中国北伐战争由南向北长驱直入以占领城市为主的方式.他透彻地分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特殊国情和不平衡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构筑了独特的军事战略大构架——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种以农村为中心的战略,要求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开赴广大农村,进行武装斗争,实行游击战争;发动农民,实行土地革命;建立根据地,实行武装割据;在白色政权的空隙中建立一块块红色政权,由少到多、由小到大连成片,以逐步包围、孤立反动统治的中心城市,进而夺取城市,取得全国政权.

由于白色政权间的长期分裂和战争,不仅削弱了反动统治阶级自身的力量,而且不能联合起来一致对付红军,因而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奇事”发生了,即“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的领导的红色区域,能够在四围白色政权包围的中间发生和坚持下来”.将此称为“怪现象”,处于四周白色政权中间的红色政权坚持和发展的结果,便形成红色政权对白色政权的反包围,即领导的广大农村对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城市的包围,这一形势的根本转变就是革命胜利的时候.

而在实践上的构筑要比理论上的构筑更困难、更复杂.可是,以超人的智慧和胆略,采取巧妙的手法,在大革命失败后的短短几年里,就使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布局得以实现.首先,在秋收起义之后,机智而大胆地使工农武装割据最先在江西、湖南交界的边缘地区发生,建立了第一个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其次,抓住军阀混战这一契机,迅速扩大革命根据地,开辟了赣南、闽西根据地,以瑞金为中心连成一片.再次,将武装斗争与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紧密地结合起来,坚决反对流寇主义倾向,使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构架建立在牢固的基础之上.

抗日战争时期,仍然实行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方针,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游击战争,对日寇占领的城市及交通进行战略包围,终于取得了全民抗战的胜利.解放战争时期,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发展到最后夺取城市的阶段,终于取得了全国政权,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思想得以实现.

2.人民战争的理论与实践

以弱胜强的秘诀创立了人民战争的总体战略思想,即以人民军队为骨干,依靠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战争,通俗地说就是“群众战.”这种战争,不但有人民群众在政治上经济上的支持,而且有人民群众的直接参与,是军队和老百姓共同进行战争,打击敌人.这种战争,实行主力兵团与地方兵团相结合,正规军与游击队、民兵相结合,武装群众与非武装群众相结合,有了这样的结合,人民军队如虎添翼,陷敌于灭顶之灾.如果将人民战争的总体战略思想以数学中的不等式表示,那就是:弱小的人民军队+人民群众>强大的反动军队.从量上比较,反动军队再强大也不过几百万人,而人民群众则是涵量无限的概念.

如何实践人民战争的总体战略思想?首先在“三湾改编”中建立了一支完全新型的人民军队,这是实施人民战争的主体和支柱.其次,动员、武装广大人民群众参加革命战争,使之成为淹没强敌的汪洋大海,这是人民战争的显著特征.1928 至1930 年,、朱德以少于敌人数倍的兵力,取得了三次反“进剿”、三次反“会剿”、三次反“围剿”的胜利.再次,实行游击战和带游击性的运动战,这是人民战争的主要作战方式.在井冈山时期,总结出“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游击战基本原则.此后又总结出“分兵以发动群众,集中以应付敌人”的方针以及诱敌深入、集中兵力、歼灭战、速决战、带游击性的运动战等作战方式.游击战的最大优点在于其灵活性,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具有主动权.井冈山时期,正是运用游击战争,出其不备地打击敌人,因而保卫、巩固并发展了革命根据地.

3.积极的战略防御

防御有两种,一是积极的防御,一是消极的防御.积极防御是为保存自己打击敌人的防御,消极防御则是专守防御、单守防御,摆开阵式挨打的防御.的积极防御思想将防御与进攻辩证地统一起来.防御是从整个战略上、全局上而言的,而在局部、具体的战役战斗中则是要求进攻的.这就将防御与进攻在战略与战术两个层面上辩证地统一起来.据此,进一步提出了“防御中的进攻战、持久中的速决战、内线作战中的外线作战”的积极防御思想.这就是“在战略的防御战之中采取战役和战斗的进攻战,在战略的持久战之中采取战役和战斗的速决战,在战略的内线作战之中采取战役和战斗的外线作战”.这就将战略的防御、持久、内线转变为战役战斗中的进攻、速决、外线.变战略上的被动为战役战斗中的主动,是积极防御战略思想的核心.

积极防御的目的是以弱胜强.中国革命战争在总体上是敌强我弱,敌处于战略攻势,我处于战略守势.但通过积极防御,改变强弱对比及攻守地位,使弱小的红军能够战胜强大的敌人,最终粉碎“进剿”“会剿”“围剿”.

积极防御战略思想的内涵十分丰富:①诱敌深入,后发制人,是运用得最多的一种战略方针.②险地设伏,打伏击战,是将全局的防御转变为局部进攻的一种有效的战术.③避其主力,打其虚弱,是积极防御中以弱胜强的又一战术.④声东击西,出其不意;以逸待劳,疲惫敌人,是在积极防御中采取的又一灵活机动的作战原则.⑤迂回运动,调动敌人,指挥敌人,是在积极防御被动为主动的有效方式.

四、青年对古今中外军事思想的运用发展

1.对《孙子兵法》的传承发展

博学多才的早在1913 年就研读了《孙子兵法》,他在《讲堂录》中有多处记述和发挥.在井冈山指挥红军进行的第三次反“围剿”作战就运用了孙子兵法.他以积极的战略防御,采取灵活机动的作战原则——声东击西,出其不意.这种作战原则就是军事上的“欺诈术”.孙子说:“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此即以“诡道”、“欺诈”造成敌方错觉或判断失误,即所谓“示形”,“兵不厌诈”即此意.说:“错觉和不意,可以丧失优势和主动.因而有计划地造成敌人的错觉,给以不意的攻击,是造成优势和夺取主动的方法,而且是重要的方法.他列举的“示形”于东而击于西,即所谓“声东击西”就是造成敌方错觉的一种方法.

为了总结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而写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时,多处引用《孙子兵法》中的理论.如《军事篇》中的“以逸待劳,以饱待饥”和“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始计篇》中的“攻其不备,出其不意”;《谋攻篇》中的“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创造性地将这些军事基本原则与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使古代兵家的军事理论升华到一个更新的高度.

2.对西方军事思想的超越发展

在青少年时代就受到西方资产阶级军事思想的影响.他曾对斯诺说:“在一部叫做《世界英杰传》的书里,我也读到了拿破仑、俄国叶卡德琳娜女皇、彼得大帝、惠灵顿、格莱斯顿、卢梭、孟德斯鸠和林肯”.

西方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提出了“积极防御”的概念——“防御这种作战形式决不是单纯的盾牌,而是由巧妙的打击组成的盾牌.”克劳塞维茨的机智之处是使防御带有了进攻的意识,已显现出辩证法的光芒.对“积极防御”的概括更高明,提出了“攻势防御”、“决战防御”、“防御中的进攻”等全新的概念,赋予“积极防御”以更深刻更科学的内容.然而,充分肯定克劳塞维茨克服了战争的不可知论,阐明了战争中进攻与防御的辩证统一关系,其战争“盖然性”之说符合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法思想.曾多次引述克劳塞维茨的军事观点,如“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战争的目的是保存自己和消灭敌人”.他对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进行了反复深入的研究,还在延安时期成立了专门的研读小组.

由于中国革命战争具有敌强我弱的特点,特别注意拿破仑在战略指挥上以弱胜强的经验,称赞他是“以少击众、以劣势对优势而获胜”的战略大师.还引用英国蒙巴顿将军认为能解决战争的错误观点,来说明应正确地看待人与武器的关系.

3.对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继承发展

青年对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继承发展有两个转折点:一是1920 年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暴力革命学说,二是1927 年秋收起义后全面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军事理论.1920 年春夏,读了许多关于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苏俄的书,特别精心地研读了《宣言》《阶级斗争》《社会主义》这三本书,政治、军事思想发生了根本变化.是年12 月,他在给蔡和森等的一封长信中,系统地批判了那种主张用和平手段和教育方法改造社会的改良主义思想.他赞成蔡和森等提出的中国革命必须要走俄国人的道路、组织、实行无产阶级的主张,认为要实现“改造中国和世界”的目的,必须采取俄国式的暴力革命方式,指出“教育救国论”等所谓的“温和革命”是“理论上说得通、事实上做不到”的空中楼阁.

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战争问题的基本观点,科学地考察战争的本质及其根源,揭示出战争如何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提出“战争——从有私有财产和有阶级以来就开始了的、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的斗争形式.”无产阶级进行战争的根本目的在于消灭战争,“消灭它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用战争反对战争,用革命战争反对反革命战争”.关于战争与政治的关系,他认为,“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战争是流血的政治”.他充分认识到武装斗争的重要性,告诫全党“须知政权是由杆子中取得的”.他把建立人民军队作为武装斗争的首要问题,认为“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关于党和军队的关系,他提出“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而决不允许指挥党”.他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战争的理论,明确指出:“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他认为,兵民是胜利之本,战争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他把人民群众看成是战争力量的源泉,总结了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在国防建设上,根据马克思的国家学说和列宁、斯大林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国防建设的理论,他认为“国防不可不有”,指出强大的国防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可靠保障,并提出了实现国防现代化的伟大设想.

[ 参考文献]

[1] 早期文稿[M]. 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580.537.

[2] 斯诺西行漫记[M]. 三联书店,1979.116.114.

[3] 思想形成及其发展[M]. 军事科学出版社,1984.9.

[4] 高菊村, 等. 青年[M]. 文献出版社, 117-118.

[5] 书信选集[M]. 人民出版社, 1983.6-7.

[6] 新民学会资料[M]. 人民出版社, 1980.23.

[7] 选集(第一卷)[M]. 人民出版社,1991.17.28.48-49.204.224.171.174.136.

[8] 诗词鉴赏大全[M]. 南京出版社,1998.19.

[9] 年谱〈1893—1949〉(修订本)上卷[M]. 文献出版社,2013 年12 月第1 版.203.

[10] 军事文集(第一卷)[M]. 军事科学出版社,1993.2.

[11] 传(一)[M]. 文献出版社, 2011.142.159.144.

[12] 国民党委员会: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第二十二卷)[M]. 台湾出版,63.

[13] 选集(第二卷)[M]. 人民出版社,1991.408.

[14] 远谋自有深韫略[M]. 人民出版社,1980.453.

[15] 战争论[M]. 商务印书馆,1978.475.

(责任编辑:黄涯)

结论:本文论述了适合不知如何写青年*和军事思想和价值观方面的军事思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军事思想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军事思想是赢得未来高技术战争的制胜法宝
军事思想是在指导人民军队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在同国内外强大的敌人殊死斗争中,并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而辉煌的胜利中,产生的科学的完整的先进的军事理论体系 这一科学的军事理论,不仅远胜孙子兵法,更远超克劳.

军事思想和人民军队
军事思想是思想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军事思想是在中国人民军队的诞生、发展及壮大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同时,军事思想又指导着中国人民军队的建设与不断发展,并在此实践中予以不断的丰富 值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

文化自信视角下青年群体核心价值观培育机制问题
现今,国家的发展与民族的复兴均与文化软实力存在着密切关系,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增强,不仅依靠着政治制度及经济水平的发展提升,而且与本国人民对本民族优秀文化自信也存在着密切联系 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在一定程度上.

的青年爱国思想
摘要关于爱国主义的讲话精神内容丰富、寓意深远,从内容上对的青年爱国思想进行梳理,既对青年的个体成长提供了有力指导方向,同时也是为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凝聚力量 关键词青年爱国思想The Sp.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