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硕士论文>材料浏览

中小学类有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跟中小学名师成长规律与其有关论文如何怎么撰写

主题:中小学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05

中小学名师成长规律与其,该文是中小学类有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与启示和名师和成长类自考开题报告范文.

中小学论文参考文献:

中小学论文参考文献 成长杂志中小学管理杂志中小学音乐教育期刊成长论文

杨寿固

(清远市清城区教研室,广东 清远 511500)

摘 要:名师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和名片,无论是教育信念、教学风格、教育智慧、教学成就抑或学术水平都是普通教师难以企及的.研究名师的集体性特征、解读名师成长的轨迹、寻找名师成长实现途径,对造就基础教育更多的学科领军人物,促进新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普通教师要想成为名师就应当遵循名师成长规律,严于律己,志存高远,追求卓越,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自我努力、自我批判、自我完善和自我超越,最终实现自我价值.

关键词:名师特质;专业能力;实现路径;成长规律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8)12-0036-04

如果说教师是一支队伍,那么名师就是这支队伍的一员,只是相比之下,名师无论从人格魅力、教学风格、教育智慧、教育信念、教学成就抑或学术水平都是普通教师难以企及的,尤其是名师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更是普通教师无法比拟的.因此,研究名师的集体性特征,寻找名师成长实现途径,让更多有理想的中小学一线教师成为名师,为新课程改革服务,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名师的同性特质

名师成长是一个复杂的自主发展过程,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和非线性”,但名师成长并非无迹可循,解读名师成长轨迹,会发现中小学名师成长具有一定的同性特质.

(一)高远的教育理想

肖雪慧在《教育:必要的乌托邦》中指出,乌托邦是对未来的一种思考或者设想,包含理想、希望和梦想,而教育是一种体现着人的理想的活动,因此,教育是必要的乌托邦.而现实中的学校,由于受到经济大潮的浸染与冲刷,已不再是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教师是一个高尚的职业,但同时教师也是普通人中的一员,需要承担来自社会、家庭乃至学校等方面的压力.毋庸置疑,当前许多中小学教师由于工作任务重、授课压力大而深感力不从心、焦虑沮丧,以致失去了教育者应有的情怀,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教师的专业成长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挫折乃至失败都在所难免.为此,普通中小学教师需要树立高远的教育理想,持有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并且在成就名师的漫长征途中,坚定信念,不忘初心,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焕发生命的活力,坚持以事业为己任、以育人为己乐,攻坚克难,成就职业梦想.

(二)充盈的教育智慧

“教育就是解放心灵”,其本质就是“从内部将人的能力展开”,培养人的生存技能和生活智慧,为其“遥远将来”作准备.为完成教学目的,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精湛的教学技艺,而且需要具备启发学生智慧的能力.由此可以推断,一个专业能力低下、教育智慧缺失的教师,其教学必然是捉襟见肘、顾此失彼的.翻开我国当代教育史,我们不难发现:于漪、钱梦龙、程红兵、于永正等中小学名师的成长历程,就是其广学、精思、博览、不断增长教育才干的过程,就是其在自身教学的实践中不断将知识技能内化为教育智慧的过程.他们都是以其日益增长的学识、人格、智慧,传授知识,教化人心,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幸福人生奠基.

(三)良好的创新品质

良好的创新品质是每个名师必备的基本素质,创新品质是教师实施创造性教学的前提,也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学生的基础.只有具备良好的创新品质,教师才不会盲从权威、因循守旧,才能摆脱教条,摈弃僵化,激发创造力,进而焕发创新热情,探寻教学新思路、新途径和新策略,使课堂永葆创造的活力和灵气.良好的创新品质,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坚持以生为本,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创新和创新兴趣,并且多层次、多角度、多形式地发掘与发展学生的创造潜能与个性特长.透过窦桂梅、吴正宪、钱守旺这些为人敬仰的名师成长过程,可以发现,他们成功的最大秘诀就是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坚持自我反省、自我审视、自我否定、自我创新,不断地培植创新品质,练就创新能力,重建自己的知识技能体系和教育教学思想.

二、名师成长的启示

名师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长期性和周期性的,从这一特性出发,能够挖掘名师的成长轨迹,探寻名师的实现路径,对更好、更快、更多地造就基础教育名师有着借鉴和启迪意义.

(一)教师专业精神的发展

教育作为一种关涉人的精神和人的旨趣的活动,无疑具有明确的目标追求和价值取向,这就意味着教师在授业、解惑的同时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意和人格的发展.所以,名师需要具备系统的学科专业知识、娴熟的教学技巧,并且要善于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道德观和价值观,无微不至地建构着莘莘学子的心灵.而要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公民,教师就必须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和专业精神,如此才能洞悉教育的现象,揭示教育的真谛,预见教育的未来,让教育充满智慧、充满人性的光辉;才能站在人的发展角度,站在中华民族复兴的高度去审视当今教育的本质与发展方向;才能既清楚自己学科教学的价值、意义,又能跳出学科的局限,致力于课程建设,推进课堂改革,践行立德树人的责任,为学生的内心世界打下亮丽的底色.所以,优秀教师必然会把专业精神的发展放在专业成长的首位,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否则必然会带来教育思想的荒芜和灵魂的缺失.

(二)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谱系,因此,中小学名师专业知识的建构,不能一劳永逸,而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发展、不断完善自我,并努力构建一个与本学科覆盖无遗的完整知识结构,唯其如此,教师才能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舒卷自如,游刃有余.这种知识结构,也不应当局限于“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的传统模式,而应是一个由条件性知识、本体性知识、扩展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四个层次组成的知识网络系统,并且这四个层面的知识,不是简单的叠加或延展,而是相互渗透,有机整合,融汇共生,呈现多元性、整体性和发展性的特征.

不仅如此,随着新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新时期的名师,不仅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还需要具备高品位的人文修养和敏锐的艺术美感,形成饱有学识的师者气质.在新课程改革中,中小学教师既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课程资源的开发者,也是学生人格发展的导师,肩负着“授业解惑”、引导学生道德品质健康发展的职责.倘若教师科学素养缺失、人文知识浅薄,就难以洞察知识所承载的价值观和心理结构,并且不能创造性、批判性使用教材.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有助于引领学生和谐、健康且全面发展.现如今,新课程改革是一项任重道远、承前启后的伟业,其间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因而教师已不再是课程教材的被动执行者,而是新课程建设的主体和生力军,教师要开展多角度、深层次的研究,实现有效以至高效的教学,提升教学质量,并且尽可能准确地把握课程改革的走向和教育教学的规律,打造高品位教育,创造更为丰厚的教育教学成果.这一切都是需要以教师宽广的专业知识、丰厚的人文底蕴作为基础与支撑的.

(三)教师批判意识的发展

人类数千年来的文明史,就是一部在批判中继承、在扬弃中创新的人类发展史.哥白尼否定了托勒密“地心说”,促进了近代科学的蓬勃发展,开启了人类认识宇宙太空的篇章;爱因斯坦也因怀疑牛顿的经典力学而创立了相对论,不仅使物理学在逻辑上成为完美的科学体系,而且将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推进了一大步.教育作为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它“没有成比例的因果关系和确定的显性目标,而是浸透着人文精神的一种不间断的无止境的探索完善过程”,因此,作为基础教育的领军人——中小学名师,固然要遵循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核心价值,以虔敬的情怀学习、继承和借鉴前人的优秀成果,但切忌人云亦云、墨守成规;要学会独立思考、自我反省和自主选择,不轻信、不盲从、不唯书、不唯上,敢于突破习俗、传统以及思维惯性的束缚,反思和审视各种教育现象、教育事实,要善于以探索的心态和批判的勇气检视和反省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地发展、完善和超越自我.只有这样,教育才可能摒弃陈旧与落后的陋习,超越世俗与功利的羁绊,激发学生思维的独特性和思考的批判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只有这样,教师才会解放心智、舒展个性、不懈进取、永续追求,以批判意识和时代精神烛照教育,革故鼎新,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

(四)教师实践能力的发展

教育的生命力在于教师的成长,而教师的生命力在于课堂实践.教育作为一项实践活动,从教育目标、教育内容的编制到教育评价体系的建立乃至完善,都需要经验的积累和实践的检验.国内外大量研究结果显示,与普通教师相比,名师不仅拥有更为丰厚的文化底蕴、娴熟的教学技巧和敏锐的教育洞察力,而且还具有大量依靠个人实践与顿悟而获得的缄默知识.这种缄默知识,由于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被审视、被修正、被强化,进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内化为教师强大的理性力量和教育智慧,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挥出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指出:教师成长等于经验+反思.可见,优秀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对教育行为的反思和对教学经验的反刍.经验也告诉我们,从一般教师成长为名师,可能时间长短不一、路径千差万别,但都离不开持之以恒的实践和探索.否则,教育智慧的培育、教育研究能力的提升都成为镜中之花、水中之月.我们所熟知的语文教育家李吉林,之所以成为了中国基础教育实践与改革的标杆和典范,就是因为她始终行走在教改的最前沿,上下求索,锐意进取,身体力行,实践不辍,用爱心、童心、诗心和慧心构成其自成高格的“情境教育”和“情境课程”.所以说,实践才是名师成长的必由之路.

(五)教师健康心理的发展

教师的一言一行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样,教师积极向上的心理会于无形中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心理素养的形成.语文教育家魏书生曾经说过:“教师应具备进入学生心灵世界的本领,不是站在这个世界的对面发牢骚、叹息,而应该在这心灵世界中耕耘、播种、培育、采摘,流连忘返.”在现代中小学教育中,教师不仅担任“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而且应成为学生人格发展的导师,以及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和幸福成长的守护者.教育作为一项人道主义事业,其终极目标就是解放学生心灵,帮助学生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价值,为其幸福的人生奠基,而这一目标的达成必然需要教育者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感化与熏陶.教师只有情绪饱满、精神充实,心中洋溢着幸福美好的情愫,才可能眷注内心、珍视人性,自然地流露出对每个生命的关爱和呵护,才可能舒展学生自由的心灵和独特的精神世界.故而,在走向名师的道路上,教师尤其需要注重打造良好的心理品质,悦纳自我,乐在其中,自觉“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让自己的心灵变得丰富与深刻,让自己胸怀变得开阔与博大,从而拒绝职业倦怠,体验和享受职业发展所带来的乐趣与快感.

教师要想脱颖而出,成为梦寐以求的名师,就必须志存高远,放飞梦想,追求卓越,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自觉地、不断地自我努力、自我批判、自我完善和自我超越,舍此别无他途.

参考文献:

[1][印度]吉杜·克里希那穆提.教育就是解放心灵[M].唐超权,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10.

[2][美]约翰·杜威.经验与教育[M].姜文闵,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黄甫全.新课程中的教师角色与教师培训[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肖 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M].长沙:岳麓书社,2002.

[5][苏联]瓦·阿·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编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该文点评,上文是一篇关于经典中小学专业范文可作为启示和名师和成长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中小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南宁市职业教育名师成长工作室运行现状和优化措施
【摘要】本文阐述南宁市职业教育名师成长工作室运行的现状和成效,针对运行过程中管理不到位、制度不完善、培育效率不高……问题,提出强化管理服务、完善相关制度、提高培育成效……措施,以促进南宁市职业教育名师.

中生代名师的成长规律与价值苏派教学的重要成果点评
随着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学研究的新课题层出不穷,如教学流派的研究、“苏派”教学的研究、“苏派”中生代名师的研究……,开始进入研究者的视野,通过对其成长.

守破离:名师成长的必经之路
纵观古今中外,大凡在学术上或事业上造诣精深、终成大器的人物,其成长历程似乎都要经过“守”“破”“离”这三个阶段、三个层次或者是三.

在寻访中浸濡于亲近中成长也谈碑帖在中小学书法教育中的意义
【摘要】碑帖在书法艺术传承、中华文化传播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因其繁杂精深并不适合中小学生普及学习 但中小学生可以在书本、校园、名胜古迹的寻碑访帖中亲近传统,亲近国学,于拓碑体验、经典临摹的浸濡学习中打好.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