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硕士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高职院校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 与高职院校实施专本套读主要影响因素与类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高职院校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26

高职院校实施专本套读主要影响因素与,该文是关于高职院校毕业论文范文和高职院校和影响因素和对策研究方面论文参考文献范文.

高职院校论文参考文献:

高职院校论文参考文献 专升本毕业论文专升本论文专升本论文答辩绘本教学论文

高职院校实施“专本套读”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直接影响了“专本套读”人才培养模式的效果.目前,高职院校实施“专本套读”的形式不尽相同,但是其内在本质却是一致的.我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不同,导致高职院校实施“专本套读”的情况出现了不同变化[1].高职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各方面体系不够健全,教育条件和资源优势不是很明显,导致“专本套读”模式取得的效果不尽如人意[2].为了更好地推进高职院校“专本套读”工作的开展,搞清楚影响高职院校实施“专本套读”的主要因素,并采取相应对策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高职院校实施“专本套读”的现状及影响

高职院校是我国开展职业教育的重要阵地.由于高职院校本身制度和体制存在着不少问题,导致人才培养质量出现了一些偏差,同时,也给人才培养工作的改革和创新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3].“专本套读”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改革的一种形式,为学生提升学历层次、增强职业技能提供了一种途径.然而,该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一种近些年兴起的比较新颖的模式,难免存在不少问题.

(一)高职院校实施“专本套读”现状

“专本套读”作为高职院校可以选择的人才培养模式,因其具备了专科和本科性质,导致其实施过程和效果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4].高职院校实施“专本套读”开始的时间不长,在具体操作中存在着一些难以预料的偏差.

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应该是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要突出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的培养.“专本套读”模式因为具有本科因素,如何使其与专科因素融合起来,显得比较重要.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往往是以培养高端技术人才为出发点,这就形成了与专科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一个“矛盾”点,从而导致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在“本”和“专”之间产生误区.有些高职院校在实施“专本套读”过程中可能会走到偏向一个方向的情况,从而不能发挥出该模式的作用,也就凸显不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高职院校“专本套读”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主要表现在课程设置不合理,不能有效发挥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人才培养规格过高,超出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出现不切实际的人才培养进度,有时会影响到高职院校正常的人才培养工作.在“专本套读”模式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堵塞了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通畅之路,给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改革和创新蒙上了一层阴影,也不利于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更不利于高职院校培养出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给高职院校提升社会地位造成不利影响.

2.形式多样,难以选择合适的形式

“专本套读”模式作为高职院校可以选择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虽然起步较晚,但其实践形式却是多样的.在此情况下,高职院校的选择有时很盲目,不能结合自身的教育资源条件进行甄别运用,不能发挥该模式应有的作用.面对形式多样的“专本套读”模式,高职院校不能做出有针对性的处理,不切实际地运用甚至故意夸大该模式的作用,导致一部分学生陷入困惑之中,从而丧失了学习兴趣.高职院校没有本科教育资格,采用“专本套读”的目的主要有两个: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稳定生源.这两个目的所追求的效益是不同的,前者是要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较大贡献;而后者主要是从学校自身出发,从追求较大经济利益的角度看待人才培养工作,将“专本套读”看成吸引学生的“工具”,此时,高职院校往往倾向于选择吸引人眼球的“专本套读”形式.有些高职院校实施的“专本套读”模式是政府主导的,有些是结合自学考试演变而来的.政府主导型的由于要求条件严格,数量有限,学校不具备一定的条件是不可能获批的,因此,高职院校往往结合自学考试做出一些选择,有时也与国外大学联合开展本科教育.不管是何种模式,对学生吸引的程度不同,实施过程中产生的预期效果也就有所不同.

3.实施过程比较困难

高职院校实施“专本套读”的初衷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而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然而,由于“专本套读”是一种比较新的育人模式,还没有完全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高职院校实施“专本套读”的过程是比较困难的.首先,课程设置上不能完全顾及专科和本科教育的需要,导致整个课程教学过程比较混乱.其次,“专本套读”的搭接过程比较繁琐,难以做到无缝对接,造成学生学习知识的困难.再次,难以做到善始善终,高职院校实施“专本套读”刚开始的时候,无论是领导、教师和学生,都是比较积极和热心的,但是随着时间推移,“专本套读”难免会出现一些困难,此时领导、教师和学生往往不能及时针对这些困难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这种情况下,问题会越积累越多,从而导致领导、教师和学生慢慢地失去当初的热情.最后,“专本套读”的效果可能不如预期,使参与者对此产生消极看法,导致整个实施过程困难重重.

(二)产生的影响

高职院校实施“专本套读”的人才培养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但是也产生了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给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1.教学秩序发生混乱,导致教学工作不能有效开展

一般而言,“专本套读”模式是本科和专科的结合体,具有本科和专科的各自属性,高职院校教学工作应体现出这些属性.但因人才培养目标不同,专科教学和本科教学采取的方式和课程教学要求有所不同.目前,高职院校“专本套读”没有成熟的模式,导致在实施过程中对学校教学工作产生一定的干扰.例如,高职院校为了提高本科课程考试通过率,往往压缩专科课程教学内容、降低课程教学要求,对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的完善形成一定的消极影响;即使在实施专本贯通培养的高职院校,专科教学内容也不能很好地满科阶段教学需要,造成专科与本科贯通之处出现“裂缝”,从而导致教学工作的偏颇.在“专本套读”模式下,高职院校组织教学有时很疑惑,一时寻找不到合适的专科与本科的教学契合点,因此,不能合理设置课程、安排教学工作,导致教学秩序发生一定程度的混乱,分不清是本科还是专科教育,单纯追求学科知识传授和学术能力培养,而忽略了学生职业素质、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在实施“专本套读”过程中,高职院校往往在原有教学环节上对本科阶段教学计划做简单处理,对课程开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未进行充分论证,“因人设课”现象比较普遍,导致课程理论与实践的衔接严重脱节.

2.不能有效进行各项管理工作,导致效果不佳

高职院校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是保证“专本套读”顺利开展的有力保证,但是有不少高职院校领导不重视管理制度的制定,导致出台的管理制度可操作性不强,给该模式的各项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阻力和障碍,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不能形成严格管理的氛围.采取与自学考试本科相结合的高职院校,过分看重考试通过率,对学生心理动态不进行科学论证,导致学生认为课堂学习只是一种形式,从而产生厌学情绪,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困难.部分高职院校不能根据专业情况和“专本套读”要求安排课程教学工作.高职院校教师在专科层次课程教学上具有丰富的经验,但对本科要求的授课内容有时感到力不从心,经验不足,对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不能充分把握,从而给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因此,高职院校有必要研究“专本套读”的实质性问题,制定出保障有力的各种规章制度,为“专本套读”的各项管理工作提供有利条件.

3.实施作用有限,无法获得社会广泛认可

目前,高职院校实施“专本套读”受到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制约,从而出现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对其是否认可有很大关系,在社会上,一部分人认为高职教育不是高等教育,认为就读高职院校“低人一等”.高职院校实施“专本套读”有改变这一尴尬局面的目的,然而,高职院校对“专本套读”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没有比较成熟和理想的模式可以借鉴,往往是“摸着石头过河”,取得的效果有限,无法获得全社会的广泛认可.主要表现在:首先,学生和家长认为该模式不能满足学生学历和技能双提升的目的,无法与普通本科教育相媲美;其次,社会人士认为该模式就是自学考试的变形,是高职院校为了生存的权宜之计,没有什么新鲜之处;再次,高职院校对“专本套读”模式的政策、内涵及优势宣传不到位,导致部分社会人士无法真正理解高职院校实施该模式的良苦用心,产生一些不客观的误解,从而无法提升高职院校的社会认可度.

二、影响高职院校实施“专本套读”的主要因素

“专本套读”在促进高职教育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高职院校对其实施过程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从理论上讲,应用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5],但是在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下,我国高职院校实施“专本套读”还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6].

(一)社会层面因素

高职院校“专本套读”的顺利开展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虽然高职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但由于人们受到长期计划经济思维的影响,对职业教育存在不正确的价值取向.“专本套读”是职业教育范畴内的育人模式,国家职业标准与就业的关系,企业行业参与该模式的热情等,都会对该模式实施产生影响.

1.教育等级价值取向根深蒂固,职业教育难受青睐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社会、家长、学生、用人单位,甚至是政府将职业教育看成“次等教育”,导致职业教育社会地位低、文凭不被广泛认可,在整个教育体系中低于本科教育,这种教育等级价值取向限制了高职教育发展,导致高职院校不受青睐.高职院校实施“专本套读”的对象是学生,没有学生的支撑,该模式的实施将是一句空话,然而,社会上不正确的教育等级价值取向导致高职院校不能像本科院校那样招收到知识基础良好的学生,造成实施“专本套读”达到预期的效果困难较多.传统教育等级价值取向也会导致高职院校不能有效吸引高层次的人才从事高职教育,而人才质量是“专本套读”模式成功的重要因素,没有专业的教师队伍,培养不出高质量的学生,就会对“专本套读”在社会上的认可度提升产生消极作用.

2.国家职业标准与就业质量关系定位不清,“专本套读”缺乏必要支撑

专科和本科教育尽管同属于高等教育,但在培养目标上有着层次上的区别,专科教育重点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而本科教育重点培养高端应用型人才,“专本套读”首先是专科和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衔接,也就是学生工作岗位的对接.然而,工作岗位定位于国家职业标准.但是,在我国,国家职业标准存在不少问题,从而不能全面指导专科和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衔接.另外,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也没有明确规定职业教育层次与报酬之间的对应关系,因而导致企业行业在用工和支付报酬时,并不考虑工作人员的受教育程度,从而破坏了专科和本科教育在系统内的有效合理衔接.目前,国家有关高职院校“专本套读”的政策还不完善,导致学生就业不能很好地享受相应的待遇.没有国家层面顶层设计的完善,高职院校实施“专本套读”的源动力将会大大减弱.

3.企业侧重经济效益,参与热情不高

高职教育发展离不开企业的支持,“专本套读”涉及内容较多,参与的学生大多是为了以后获得较好的工作岗位才参与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高职院校尽管重视校企合作办学,然而,企业为了自身经济利益,往往不会真心实意地参与校企合作办学.针对“专本套读”中的学生职业技能培养问题,高职院校需要企业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然而,企业未必会拿出自己的优势资源配合高职院校,从而导致学生通过“专本套读”不能很快地适应工作岗位,因而学生和家长会对该模式的作用产生一些负面看法.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还会导致高职院校在“专本套读”课程理论与实践比例的设置上失调,从而不利于学生形成完善的知识结构,导致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缺乏.

(二)学校层面因素

“专本套读”的主要实践场所是高职院校.高职院校自身条件不完善,使得“专本套读”不能顺利开展.高职院校实施“专本套读”需要课程体系、师资力量和管理制度,课程体系是基础,师资力量是关键,而管理制度是保障,它们能否科学合理地发挥各自作用,是“专本套读”模式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前提,因此,高职院校能否设置科学合理的“专本套读”课程体系、建设符合要求的师资队伍、确立合理的管理制度成为关键.

1.课程结构不合理,“专本套读”缺乏基础支撑

课程结构合理是高职院校实施“专本套读”的核心,高职院校“专本套读”能否有效顺利推进,关键取决于专科和本科课程结构上的合理衔接.从理论上讲,本科阶段教育应在专科教育课程设置的基础上,按照专业对口原则设置课程,做到“专业对口、课程对应、内容有所区别”,但是从实践层面看,“专本套读”中专科和本科课程衔接不合理,分别自成体系,专业课程结构严重错位,专业课内容重复、人文素质课程脱节、教育资源使用不合理.例如,目前大多数专科院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选择对学生真正有学习价值的课程,而自考本阶段课程却没有及时更新,导致学生无法学习到最新的本科所要求的知识,尤其是一些实践性比较强的专业,本科阶段几乎没有实践活动的安排,“专本套读”丧失了本来的价值,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几乎没有什么作用.

2.师资力量薄弱,“专本套读”效果发挥乏力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受到传统思维模式影响,其发展受到多方制约,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师资建设问题.师资力量是制约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没有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专本套读”是没有办法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的.高职院校教师长期从事专科教育,对其比较熟悉,但高职高专教学计划和方式与本科教育有着很大的区别.受制于教师资源的有限,“专本套读”经常出现教学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在“专本套读”中,高职院校能进行本科课程教学的教师寥寥无几,师资力量薄弱.如果由高职院校教师从事本科阶段课程教学,会产生很多问题.随着“专本套读”的推进,高职院校在匹配该模式教师队伍上显得乏力,然而师资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专本套读”的质量.高职院校师资队伍中存在着不重视教师师德的情况,导致教师不按照科学规律开展教学工作,教学方式老化,不能很好地吸引学生学习专业,从而导致高职院校实施“专本套读”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因此,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是“专本套读”成功的关键因素.

3.管理制度不完善,“专本套读”实施困难

管理制度是保证高职院校实施“专本套读”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专本套读”模式提出的时间并不是很长,各项管理制度还不是很完善.首先,在学生管理方面缺乏与“专本套读”相适应的制度,教学、日常生活管理不能有效适应专科向本科转变的需要,陈旧的管理制度给学生适应本科教育的要求造成一定的困难.其次,按照专科教育内容约束从事“专本套读”本科阶段教育教师的行为,导致教师教学行为产生专科教育的“变异”,不能有效凸显“专本套读”的优势.再次,缺乏科学严谨的监督机制,主要表现在不能很好地约束教师行为,没有很好地解决教师过分看重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的问题,导致“专本套读”不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师用不责任的态度教学,影响了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完善“专本套读”的各项管理制度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任务和工作.

三、高职院校实施“专本套读”的对策

为确保高职院校实施“专本套读”顺利推进并取得预期效果,必须在分析高职院校实施“专本套读”主要影响因素基础上,寻找可行性对策,为“专本套读”成功实施提供基础与保障.

(一)社会层面

针对社会层面因素中的教育等级价值取向、国家职业标准与就业关系和企业参与程度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以解决.

1.从教育原理出发,提高全社会对“专本套读”价值的认识

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培养社会人、全面发展的人和对社会有价值的人.应从这一观点出发,提高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类型的认同,大力宣传“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同价值”的思想,树立高职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大力宣传高职院校“专本套读”的意义及实现该模式文凭与普通教育文凭等值的意义;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经济与社会地位,增强“专本套读”的吸引力;创造条件,打通高职高专教育与本科教育之间的通道,为学生获取高层次学历提供有效平台;无论是普通高教毕业生还是职业教育毕业生,用人单位应该一视同仁,给予同样的发展机会;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专本套读”的政策扶持力度,大力支持高职院校对该育人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社会也要从轻视职业教育的观念中解放出来,提高对高职院校“专本套读”的认同感.只有全社会公平地对待高职院校实施“专本套读”,接受和认同职业教育,才能真正提升“专本套读”的吸引力,为高职院校实施“专本套读”取得预期效果奠定理论基础.

2.改革和完善国家职业标准、行业就业机制,为“专本套读”提供机制保障

改革和完善国家职业标准、行业就业机制,是高职院校实施“专本套读”的外在需要.国家应站在国家战略发展的高度审视职业标准,在制定行业标准的过程中,认真倾听各行各业的声音,充分考虑各行各业的实际需求,提高职业标准的技术水平、覆盖率及权威性,并形成精细化和动态的职业标准制定过程,为“专本套读”人才培养目标的合理定位提供基础;政府有关部门应制定符合“专本套读”要求的行业就业准入制度,建立技能和学历相对应的用人制度,提高高职学生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待遇,实现“专本套读”中的专科与本科的有效衔接.

3.校企深度融合,为“专本套读”提供实践环境

企业是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必不可少的参与者,在推进高职教育改革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校企深度融合,是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的结果之一.高职院校实施“专本套读”是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的融合,其中不能忽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在“专本套读”育人模式中,学生的职业能力理论上应该比在单纯的高职教育中获得的职业能力有很大提升.实现这一目的,高职院校可以与企业深度融合,根据“专本套读”的要求,将企业引入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针对企业看重经济利益的特点,高职院校可以在不影响“专本套读”实施宗旨的前提下,给予企业较多的经济利益.政府有关部门也应该发挥政策、财政等方面的作用,鼓励企业参与此过程.在获得满意的经济利益后,企业应该充分提供“专本套读”模式中所要求的实训条件和环境,切实照顾学生的利益,为企业未来得到满意员工创造条件.在实施“专本套读”的整个过程中,高职院校和企业只要真正做到了深度融合,学生、学校和企业都可能获得各自所需要的利益.

(二)学校层面

高职院校在实施“专本套读”过程中,要考虑到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和管理制度的重要作用,根据其给“专本套读”带来的影响采取相应对策,以实现“专本套读”内部环境的优质化.

1.科学论证课程设置,推进“专本套读”内涵发展

“专本套读”是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制度设计,需要科学的课程体系予以保障.在课程设置中,专科阶段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就业与升学的需求,对就业意愿强的学生,可采取分流方式实现其与就业岗位的衔接;对升学意愿强的学生可强化其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实现与升学的衔接.在“专本套读”中,课程设置要按照系统性、层次性、实用性及融合性的原则进行论证.

2.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为“专本套读”取得实效奠定基础

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提高“专本套读”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高职院校应选派德才兼备的教师从事“专本套读”教学工作.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双师型”教师培养促进教师综合素质提升,这样可以建立一支具有扎实理论水平、职业水平和职业道德的教师队伍.应鼓励教师通过研究“专本套读”提高业务水平和教学技能.高职院校可以让专任教师参加职业资格考试,取得相应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也可以聘用企业人员讲学和授课,充实教师队伍,增加与企业的互动交流,切实提高任课教师驾驭“专本套读”的能力.要十分重视教师师德建设,将师德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突出位置,对德行欠缺的教师,要进行强化培训,提升其德行水平.

3.完善管理制度,为“专本套读”顺利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为了有效地实施“专本套读”,高职院校必须要完善各项管理制度.首先,要成立专门机构负责“专本套读”的教学、管理和评估,这样可以有效保障“专本套读”所需资源的集中和分配.其次,要构建学生管理制度,促进学风建设.高职院校必须配备专门辅导员负责“专本套读”学生管理工作,做到学习上和思想上双管齐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学风.要注重学生参与积极性,多给予学生鼓励,从而减轻他们的学习压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处理好专科与本科课程学习的关系,要在“专本套读”实施过程中,营造人文教育、素质教育和三全教育的氛围.再次,要制定严格规范教师行为的制度.将教师在“专本套读”中的表现作为考核教师业绩的重要标准,将其与教师奖励、职称晋升挂钩;同时,要采取更加人性化的措施,通过人文关怀感化教师,从而为“专本套读”顺利实施提供基础和保障.

参考文献:

[1]陈晓曦,曹青,陈鹏,等.专本衔接一体化协同育人模式探索——以广东开放大学为例[J].广东开放大学学报,2016,25(5):5-9.

[2]李春静.专本协调发展中的专业衔接研究与实践[J].同行,2016(9):410.

[3]秦玉权.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探索专本衔接新路径[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10):63.

[4]周文佳,刘明生.美国“2+2”专本衔接学分转换制度述要及其启示[J].当代教育科学,2016(9):53-57.

[5]罗辉.新形势下工业工程专本衔接专业人才素质和就业能力的专业培养模式研究[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9(4):37-39,44.

[6]国燕萍.高职专本衔接教育中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具体方案研究——以会计专业为例[J].科技创业,2016(12):73-74,77.

(责任编辑:王恒)

上文汇总:这篇文章为一篇关于高职院校和影响因素和对策研究方面的高职院校论文题目、论文提纲、高职院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高职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专本衔接和实践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例
摘要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经济社会对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需求规模不断扩大、需求层次不断提升,完整合理的高……职业教育体系需要构建、探索高职专科教育通向应用技术型本科教育之路 关键词专本衔接;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实施人文教育的实践和
摘要作为我国高……教育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培养了一大批具有特殊技能的人才,但高职生的就业质量并不高 其中高职院校的人文生态恶化,人文精神不足,人文教育缺乏,致使培养的学生人文素养低下是.

休闲农业市场供求规模和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赵仕红 休闲农业市场供求规模与主要影响因素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2016,44(7)587591 doi10 15889j issn 10021302 2016 07 0163休闲农业市场供求规模.

高职院校实施现代学徒制的
刘振波(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吉林吉林 132000)摘 要 现如今社会在不断发展,人类也在不断进步,各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都需要高技术、高素质、高标准的创新型应用人才,现阶段很多高校为了培养适.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