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硕士论文>材料浏览

人才培养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和转型视域下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路径以赤峰学院为例有关参考文献格式范文

主题:人才培养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26

转型视域下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路径以赤峰学院为例,该文是关于人才培养大学毕业论文范文与法学专业和转型发展视域和人才培养相关论文范文.

人才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人才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法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法学专业导论论文法学专业论文法学专业毕业论文

摘 要:面对高校发展的新形势,法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该具有其自身特有的、并且适应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求的全新路径.赤峰学院应结合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自身特征和原有的培养方法,从赤峰学院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视角,探寻转型发展视野下的全新法学人才培养路径.

关键词: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法学人才:赤峰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259~ 2017) 11- 0156- 04

高等院校的一项重要目标就是培养人才,为社会发展输出大量的可用人才,但是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却出现了高校培养的毕业生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之间相互脱节以及人才供给与需求在人才培养规格上错位对接的现象.面对地方本科高等院校普遍存在的诸多问题,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于2015年出台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地方高等院校转型发展的具体任务,以引导高校解决教育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同质化倾向严重、毕业生就业难和就业质量低的问题.

根据2015年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以下称《指导意见》)的相关内容,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思想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全面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在该指导思想的指引下,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应当完成的任务包括:地方本科院校应当做到明确办学类型定位:地方本科院校应加快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抓住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技术发展机遇:建立行业企业合作发展平台: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创新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改革:加强实验实训实习基地建设:促进与中职、专科层次高职有机衔接: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升以应用为驱动的创新能力: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完善校内评价制度和信息公开制度.

《指导意见》中所列这些具体要求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提供了非常具体的思路,同时也为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新路径的探索提供了指引和启发.转型发展的背景下法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新路径应当以《指导意见》中的以上具体任务和要求作为指引、进行创新.

《指导意见》从诸多方面为地方本科院校提供了转型的总体方向以及解决问题的路径.在此指导意见的具体任务的指导下法学专业人才培养应当有相应的新的培养模式和路径,转变以往的培养路径,从而解决法学人才培养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一、明确专业培养的目标定位

法学作为一个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其培养目标应当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因此,法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从整体上来说是:培养系统掌握法学知识,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能在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关和法律服务部门从事法律工作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专多能的高级专门人才.

赤峰学院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这一法学本科人才培养的整体目标定位之下,定位应当结合赤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地区对人才的需求和要求来确定.赤峰市是内蒙古自治区下辖地级市,辖3区、7旗、2县,是一个以蒙古族、汉族为主的多民族城市,是内蒙古第一人口大市,内蒙古东部中心城市.赤峰是中华文化发源地之一,境内有红山文化遗址.赤峰地处环渤海经济区和东北经济区的腹地,京津冀协同发展辐射区.2015年GDP总值为1861.27亿元,是中国50家投资环境诚信安全区之一.在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发展较快的地区,对于法学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工作人员,各企业、事业单位法律顾问、律师、高校法学教师等等.除此之外,赤峰地区也有较多蒙古族,因此实践中也需要大量的蒙古语法学人才以及双语法学人才,但目前由于原有的以理论教学为主的培养模式下培养的法学毕业生实践应用能力较弱,很难满足各个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

在此背景下,赤峰学院法学人才的培养目标应当定位在为赤峰地区以及内蒙古东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具有较高素质的具备法学专业知识和实践应用能力的法学人才以及蒙汉语双语法学人才,同时强调拓宽就业途径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和能够投身最基层的法学人才.

二、融入区域发展和地区实际需求

正如《指导意见》中所强调的,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必须以服务地区经济社会为其出发点和落脚点,赤峰学院的法学专业人才培养也应当融入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才培养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作为依据.

(一)司法系统的人才现状

根据对赤峰地区北部旗县的调研所收集到的数据,司法系统的人才现状存在以下问题:

1.普遍缺乏蒙古语判案法官、书记员以及律师.作为蒙古族较为集中的阿鲁科尔沁旗和巴林右旗,严重缺乏蒙古语办案的审判人员以及书记员,并且现有蒙古语书记员也存在蒙古语输入难等事实困境.相对蒙古人较少的巴林左旗则将涉及蒙古语案件的书面材料都发送给巴林右旗法院或阿鲁科尔沁旗法院代为书写.

2.法官队伍年龄结构和学历层次不合理.赤峰北部旗县法院法官队伍年龄层次偏老龄化.以巴林左旗为例.50岁以上的法官占法官总人数的60%左右,中年法官尤其缺乏,存在法官年龄层次上的断档,而近几年新进法官虽然都是法学专业本科生或者硕士生,但由于缺乏工作经验,具体办案仍然存在问题并依赖老法官.而且由于我国高考制度等等历史遗留问题的原因,法官队伍中大部分都不具有法学本科学历,甚至有很多不是法学专业或者不是本科学历.基层法院普遍的反映则是急需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法学专业人才.

3.共他司法工作者中法学专业毕业的专门人才缺乏.司法工作者除了法官、检察官之外还包括人民调解员以及律师等.就目前赤峰市北部旗县的总体状况来看,人民调解员中90%左右都是高中以下学历.虽然人民调解案件不同于法院判决案件那样需要较高的专业水平,但人民调解员每年调解案件高达两三干件,对于较复杂案件仍需要较高水平的法学专业人员.除此之外,律师队伍中大部分律师也并非法学专业人才.这对于当事人的利益而言仍然较为不利.

4.法学专业毕业生司法考试通过率较低,无法具备司法工作者准入条件.目前而言,司法领域中的大部分工作包括法官、检察官、律师等都需要通过司法考试,获得任职资格.但法学应届毕业生以及法院检察院中原有的法律工作者司法考试通过率较低,因而无法从事紧缺的法官、检察官工作.

(二)赤峰学院法学专业人才培养重点

以上这些旗县基层法院的诸多问题对于赤峰市区基层法院而言同样是存在的.基于这些地区实际情况,赤峰学院法学专业人才培养应当着重强调以下几方面:

首先,应当注重法学人才培养质量,使大多数应届毕业生可以达到毕业即通过司法考试的水准,达到就业最起码的职业资格水平.这就要求在法学专业人才培养中注重体素质,既要让他们掌握扎实的法律理论基础,也要具有理论的实际应用能力.所以,任课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通过司法考试或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作为重点加以考虑,以在普通法律课程教学中多引入司法考试真题进行案例讲解或者以专门司法考试培训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司法考试通过率.

其次,利用少数民族地区的优势,多培养双语法学人才.赤峰学院是内蒙古东部地区一所综合性的高等本科院校,起招生范围基于整个内蒙古地区,因此蒙古族生源资源比较丰富,赤峰学院也具有很多优秀的蒙古语教师和蒙汉语双语教师,可以保障蒙汉语双语人才的培养.面对蒙汉语双语人才缺乏的现状,多培养蒙汉语双语法学人才应当是赤峰学院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并且应当成为特色,,

三、深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改革

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改革应当以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地区需求作为依据.赤峰学院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必须改变以国家知名法学院校的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作为参考的原有方案和设置,立足自身的特点和地区的需求进行改革.

(一)确立准确的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确立应当以法学人才培养目标作为指导.赤峰学院的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当是为赤峰地区以及内蒙古东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具有较高素质的具备法学专业知识和实践应用能力的法学人才以及双语法学人才,同时强调拓宽就业途径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和能够投身最基层的法学人才.因此,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当强调在本科教学头两年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而后重点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二)在培养方案确定的基础上进行新的课程建设

1.首先应当合理设置学科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往往是围绕着教育部规定的法学16门核心课程展开.这16门核心课程作为法学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对于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尤为关键,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个学校都必须将这16门课程作为学科基础或专业必修课.赤峰学院法学专业人才培养在确定学科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时应当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增加民族法学、区域自治法等区域特色课程和诊所法律、模拟法庭等实践类课程,适当减少作为内陆地区较少涉及的国际经济法等课程.

2.通过专业选修课划定学生可选的方向,引导学生确定就业方向.目前国内众多院校都通过选修课划定模块儿的形式使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特长以及今后的职业规划来选择模块,避免学生盲目选课,浪费时间和精力.这种方式同样可以应用于赤峰学院的法学人才培养.我们可以根据学生今后职业生涯的规划,将选修课划分为理论法学模块、司法法务类模块、经济法务类模块等,再根据不同模块的具体培养目标确定具体课程设置.

3.增加实践类课程的比重,改革以往效率低下的实践类课程的教学方法.实践类课程的增加包括两种方式:一种是在现有理论课程中多引入实践教学方法.这种方法现有的赤峰学院法学人才培养方案中即有所体现.但是,这种实践课时的要求往往流于形式,没有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因此,理论课程中的实践教学时间的规定应当得到切实的履行,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们可以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中进行真正的案例探讨或者通过给学生放送与法学理论相关的电影等探讨其中与课程相关的内容,丰富课堂内容的同时使学生进行独立思考,锻炼其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另一种则是开设专门的案例教学课程或者实践实训课程.法学教学领域中有很多案例教学课程,例如刑事案例分析及探讨、民事案例分析及探讨、行政案例分析及探讨、经济案例分析及探讨等等.这类课程以案例探讨形式巩固之前所学的基础理论课程,并且提高学生自己分析案例能力,从而达到锻炼其实践应用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开设实践实训类课程,如诊所法律教育、模拟法庭、校园法律援助等实践活动.

(三)改进和完善课程体系

赤峰学院法学教育现有的课程也包括上述案例探讨类课程和实践活动,但这些课程的实际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例如案例探讨课程中案例资源有限以及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能力欠缺等:模拟法庭则主要是通过事前准备已经完结的真实案例,之后以表演的形式完成等:法律援助实际解决问题不尽如人意等诸多问题是现有阻碍这类课程取得较好效果的阻力.因此,必须改进和完善此类课程.

首先,我们应在今后的法学教学中尽量加大投入使得老师可以在讲授案例课程时有更加丰富的案例资源.

其次,应当在基础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多加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理论知识的掌握能力,使其在之后的案例探讨课程中能够发挥其己掌握知识,实际解决问题.

再次,充分利用模拟法庭,让学生在没有事先准备的状态下临场发挥或者寻找尚无定论的疑难案件进行具体案件的审判,考验和锻炼其应变能力以及知识的掌握.

最后,应当尽快完成诊所法律教育.目前诊所法律教育是法学实践教育中比较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学生可以通过诊所法律教育真正接触真实的案件,通过老师学生的协作解决真实的案件,参与真实的案件审理和办案程序,能够极大的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四、加强实验实训实习基地建设

实践教学离不开实验实训场所和设施,也离不开实习基地的建设.目前赤峰学院法学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设施仅限于模拟法庭以及依托市妇联和社区等平台的法律援助类服务.这种实践教学硬件设施的缺乏会严重阻碍教学效果.因此,在法学实践教学中应尽快建设诊所法律教育和法律援助的相关配套设施,为实践教学的开展提供充足的条件,也可以参考中国政法大学等知名高校,建立法院资源的传送与联系,学生可以在教师观看法院审判案件的现场直播或点播以往审判案件的视频,直观的了解法院的审判程序.与此同时,还应当加快实习基地的建设,在现有的赤峰市松山区法院、红山区法院、阿鲁科尔沁旗法院以及内蒙古赤峰市兴和律师事务所等实习基地的基础上扩展实习领域,将实习实训扩大到检察院、企业、机关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等不同的领域.

五、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强调教师学历与能力并重

教师队伍的建设永远都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没有具备较高素质和能力的教师队伍也就无法保障法学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重学历,轻能力”的现象同样存在于赤峰学院.在此背景下,应当加强提高法学教师队伍的能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首先,应当鼓励法学教师在外从事律师及其他法学实践领域的工作,并对此提供一定的便利.理论与实践往往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教师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并不意味着能够熟练的运用这些理论知识.教师只有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才可以进一步提高自身理论水平,也可以在教学中引入更多的自己接触过的案件,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

其次,完善教师进修培训机制.双师型法学教师既要响应又能预见社会的需求,通过知识更新的进修培训,与时俱进地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加强课程内容的适切性.进修培训方式可以是国内外的访学,可以是短期的某一特定领域内的培训,也可以邀请法学领域的知名专家为校内法学教师进行短期培训等等.

第三,邀请法律实务工作者任课.法官、检察官、律师等法律实务者有着丰富的法律实践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法学教师实践能力的不足.因此,邀请优秀的法律实务工作者任教师,使其承担模拟法庭、合同起草、律师实务、法律文书写作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可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及社会对法学毕业生的满意度.

《指导意见》的出台为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提供了较系统的指导,也为赤峰学院这类地方院校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契机.在这一有利的背景下,赤峰学院的法学人才培养应当抓住这一契机,转变以往不适合于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路径,结合《指导意见》中的有关内容,完善已有的合理的人才培养方式方法,探索全新的更加有利于服务地方的、具有自身特色的法学人才培养模式,力求在新时期培养更具竞争力的法学人才.参考文献:[1]孙结才.“法制中国”视域下创新法律人才培养 机制探究.长春大学学报,2017,(5).[2]张文显.法理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3]李海娟.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法学教师培养 路径探微.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14,(12).[4]那顺乌力吉.蒙汉双语司法人员短缺及应对措 施——以内蒙古基层人民法院为视解.内蒙古 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5]付淑娥,娜仁图雅.蒙汉双语模式下民法实践教 学改革研究.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7,(5).[6]那顺乌力吉,宋丽弘.蒙汉双语司法人员短缺及 应对措施——以内蒙古基层人民法院为视角.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5,(6).

(责任编辑徐阳)

该文结论:该文是关于人才培养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法学专业和转型发展视域和人才培养相关人才培养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分析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国际化路径
刘江海国际邮轮产业的发展需要大批优秀的邮轮乘务管理人才,本文分析了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国际化路径,对于实现人才的有效培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国际邮轮产业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国际邮轮产业产.

GIS专业人才培养的多元化路径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由地理学、测绘学、信息学、系统学科……学科交叉而成的学科,也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较强的技术学科1 随着地理信息产业与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的广泛融合,要求人才培养需要向.

论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途径
【摘 要】在当前社会发展环境下,为了确保艺术设计专业能够提供更多优秀的创新型人才,当下就需要考虑到艺术设计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途径 然而很多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在开展教学过程当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这主要是由.

地方高校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转型的困境和突破
【摘 要】要解决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地方高校音乐学专业必须向培养“应用型”人才转型 既要广泛调研、制定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加强监督管理,保证方案的贯彻执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