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硕士论文>材料浏览

武汉大学相关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 跟高校人文通识课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以武汉大学《四书》导读课程为案例有关论文范本

主题:武汉大学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31

高校人文通识课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以武汉大学《四书》导读课程为案例,该文是武汉大学相关论文写作资料范文跟理念和《四书》和教育理念有关专升本论文范文.

武汉大学论文参考文献:

武汉大学论文参考文献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论文人文素质教育论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结课论文安全教育结课论文

摘 要:高校人文通识课教育在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促进德性与知性的协调发展,培养学生的道德自律与情感诉求诸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武汉大学开设了“《四书》导 读”精品通识课.在教学目的上,该课程介绍了研读经典的基本方法,激发学生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并系统阐发了《四书》的义理框架及其基本观念.在教学方法上一方面发挥教师的指导与示范作用,一方面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强调知行合一.在教材及其学习上强调兼顾专业性与通俗性,打好基础,循序渐进.在考核方式上采取基于原典文本的经典诠释方式,强调活学活用,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人文通识课;教育理念;教学实践;武汉大学;“《四书》导 读”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615(2017)05-0064-04

DOI:10.15958/j.cnki.jywhlt.2017.05.014

随着高校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教育界越来越认识到人格健全发展的重要性,强调想要成才先得成人,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的熏陶缺一不可.大学通识课的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并且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其中尤以人文学科方面的通识课教育意义重大.在这样的背景下,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国学院暨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联合开设的“《四书》导 读”全校通识课应运而生.自学科带头人、著名儒学专家、全国教学名师郭齐勇教授开创以来,直到我们青年教师每年在全校分头讲授此课,在教学理论与实践上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学生的普遍欢迎.本文试图总结笔者在武大讲授此课的教育理念、教学目的及其方法等方面,以供教育界参考与批评.

一、高校人文通识课的教育理念

首先,人文通识课的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与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建国以来我们长期学习前苏联的专科教育模式,将综合性大学分割成一个个专科院校,致力于培养专门人才,把学生当作参与未来建设的特定工具来培养,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如果说在建国之初百废待举急需大量专门人才的形势下,这种措施有一定的客观合理性的话,那么到了改革开放之后,随着我国逐渐与国际接轨并参与到全球化的合作与竞争之中.过早限定在专科教育的弊端就越来越显现出来.简单来说,专科教育搞得再好也只能培养出“跛腿”的专才,无法培养出具有全局眼光、宽广视野,兼具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的优秀人才.因此目前高校专业的壁垒逐渐被打破,很多高校已经开始按大类招生,在大学低年级阶段先进行统一的通识化教育,要求学生在文理诸科都必须修满一定的学分,到了高年级再结合个人兴趣发展与学术发展等因素来决定具体专攻某一领域.这样做一方面能较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一方面能为其人生及事业打下较为宽广厚实的基础,有利于其今后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人文学科尤其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有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传统文化虽自五四以来饱受批判,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看到了浸润在东亚儒家文化圈内的亚洲四小龙的崛起,更不用说从上千年以来就一直吸收中国传统文化并将其融入到民族血液中的日本一跃成为世界经济与文化的顶尖发达国家.这些事实使我们认识到传统文化并非现代化的阻力,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完成其现代性的转化,使之适应当代的社会形势,而这又以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这一过程中固然需要一些专业学者、思想家来阐发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精义,以引导国民的精神生活,但更有赖于每个人的学习和践履.大学生作为社会建设的生力军,无疑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但在我国由于高中实现文理分科,大多数学生的人文素养亟待提高,尤其是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还很不够,因此在大学中加强这方面的教学就非常有必要了.

其次,人文通识课的教学对于纠正我们轻视德性教育和道德理性而偏重知性教育和工具理性,往往把人培养成没有健全人格和思想灵魂的工具,从而导致道德滑坡、唯利是图等社会问题来说,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近代以来,伴随着列强的侵略,人们首先感受到西方科学技术的发达,纷纷进行富国强兵的实践,但后来随着对西方了解的深入,越来越意识到西方科学技术的发达是建立在其制度保障及宗教信仰、人文精神的发达基础上的.光学习科技,重视工具理性并不能真正实现国家强盛,即使富裕成为“土豪”也不可能得到它国的尊重.然而我国长期以来存在重知性教育轻德性教育的偏向,由此导致了比较严重的社会后果.事实上,具体知识的探求与道德之养成并没有直接必然联系.当今社会上高学历高智商而道德品行低下甚至犯罪者比比皆是.这就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解决问题的关键一是制度保障,一是教育改革.传统文化教育在这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以《四书》为核心原典的儒学向来提倡德性与知性、道德理性与工具理性、“尊德性”与“道问学”并重,即主张将天赋道德的涵养、扩充与具体知识的探求两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一方面要以“尊德性”为本以保证“道问学”不至走入歧路,一方面又强调“道问学”是学习和修养的入门路径.在这方面,程朱理学通过对《四书》的诠释所阐发的“尊德性”与“道问学”、“存心”与“致知”、“主敬”与“穷理”、“自诚明”与“自明诚”、“德性之知”与“闻见之知”、“博文”与“约礼”、知与行两轮并行的修养论、认识论仍然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践履.

最后,儒家以心性为本的道德践履之学对于纠正当下过分强调外在礼仪和法律约束,忽视人的内在情感诉求,缺乏精神信仰与道德律令而导致人心浮躁、道德滑坡、社会冲突等现实问题来说,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儒学是建立在天道信仰根基上的成德之学,儒家中的陆王心学将程朱所说“天理”中知识理性层面的意义抽去,只保留其道德理性的层面,又继承孟子的“性善论”和“四端”说,认为吾人之本心本性先天就完备此道德理性,不假外求,所以说“心即理”(心性理合一),反对程朱求理于外的作法,强调反求诸本心,当下体认道德本体,从而将思孟学派代表的儒家道德心性之学推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事实上,这种发明本心的道德践履之学将宇宙本体与社会规范内化为根植于良心本性的道德律令,是拔本塞源式从根本上成就自己(成己),进而成就社会(成人),最终成就天地万物(成物)的进德修业、内圣外王过程.抽去其中不合时宜的内容,保留儒学传统中的合理内核,对于我们当下仍然具有其积极意义.关键在于对天道的体认与人道的践履,即将外在的道德律令内化为我们自身的情感理性,这样我们一举一动便自然会合乎道德与社会规范,从而在成就自我的同时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和谐发展.

二、“《四书》导 读”通识课的教学目的及其实践

有了上述教学理念作指导,我们在“《四书》导 读”课的教学中围绕着教学目的及其实践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需要指出的是,《四书》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载体,更是中国历史文化古籍中的宝典.《四书》翔实的记载了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最活跃时期(轴心时代)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各方面的史实资料及影响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孔孟重要哲学思想.时至今日,《四书》所载内容及哲学思想仍对我们现代人具有积极的意义和极强的参考价值,在社会规范、人际交流,社会文化等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其影响播于海内外,福荫子孙万代,是延续中华文化的千古名篇,人类文明的共同遗产.这也是我们在优秀传统文化中选取《四书》并开设此课的主要原因.

在教学目的上,首先,我们系统地介绍了研读经典的方法,强调对原典文本的准确理解,具体细化到每一个字、词的解释,这方面有点类似于高中文言文的教学,但我们更强调宏观把握与微观解释相结合.高中教学往往微观有余而宏观不足.到了大学,随着学生理论水平的提高和知识阅历的增长,更应该注重思想体系的把握,尤其是对于非专业的大学生来说,把握精神内核是最重要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结合《四书》文本,以《大学》“三纲领”、“八条目”的修己治人之道作为儒学之纲领,以之贯穿统摄儒家及其《四书》的义理体系.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纲举目张,运用起来才会得心应手.我们按照朱熹定下的《四书》研读次序,按照先读《大学》(定规模),次读《论语》(定根本)、《孟子》(观发越),最后读《中庸》(求微妙)的次序,先介绍《四书》的背景、渊源、成书及版本等基础知识.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一方面注意逐字逐句的疏解,一方面注意将文本还原到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深入探讨其思想文化内涵,以使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如讲到孔子为什么要提倡“仁”,我们将其放到商周以来由神本主义向人本主义、礼乐文明的转化,人性(主体性)的觉醒,以及士人阶层的兴起的社会文化背景上来讲解,以使学生深刻了解其背景与实质.

其次,我们力图启发学生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我们在教学中注意结合当下的一些具体事例来说明传统文化并不是博物馆里供人参观的死物,或者只是供少数专家研究的高深学问,而是扎根在我们当下的活物.比如讲到《论语·阳货》篇中孔子与宰我关于是否应该实行“三年之丧”的争论,我们指出孔子强调的是父母对子女无私的养育之恩,作为子女必须切身体会父母生养自己的不易,所以需要一种制度保障(守孝)来表达此天性之情(即孝道),并举最近发生在陕西榆林某医院的一位孕妇因不堪忍受生育的痛苦而跳楼自尽的事例来说明父母生育子女之不易,指出在今天医学发达的时代尚且如此,在古代更是困难,生育对于母亲来说往往意味着生命危险,更不用说出生之后的辛勤养育.所以我们作为子女要知道父母为了生养自己所受的苦痛和无私奉献,要懂得感恩并加以报答.又比如我们讲到《论语·子张》篇中孔子的弟子子张与子夏关于洒扫应对进退之下学与上达之道的关系的争论,我们举最近清华大学一位老师对大学新生的讲话(所谓“让我们从日常的‘洒扫、事长’做起”)为例说明干大事必须从洒扫应对这些做人做事的小事上做起,下学而上达,循序渐进方能水到渠成,如果一味好高骛远,空有理想抱负而不脚踏实地的话,最终将一事无成,所以我们不要轻视小事.这是做人的根基,基础不打牢,再高的建筑也是空中楼阁必然长久不了.又如讲到《论语·子张》篇中载子夏说“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我们结合学生的大学生活,指出要尽早明确人生目标(求道)并为之奋斗,知道自己该干什么、适合干什么.现实生活中有许多诱惑,我们也有许多的爱好(当代大学社团也越来越多),我们虽然提倡发展兴趣爱好,但不能影响专业的学习,不能玩物丧志,要分清主次轻重,合理安排自己的大学生活,以免走入歧途,并举了个别大学生沉迷于玩乐最终退学的反而例子.通过这些切身的事例,我们力图将传统文化经典与当下社会现实相结合,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亲近感.其关键在于抽取传统文化中的合理精神内核,并使之与我们当下的生活产生感应和共鸣,从而开启学生的心智,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提升道德修养与精神境界的目的.

最后,我们又系统介绍了《四书》的义理框架及其基本观念.如天道、人道、德性、三纲领(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慎独、尊德性与道问学、四端(恻隐等)、四德(仁义礼智)、性善、孝弟、王霸、义利、德主刑辅、中庸、忠恕、天命、性、道、教、习,等等.这些基本观念不是孤立的,我们注意将其放到《四书》的思想体系中加以讲解.我们参照宋明理学中语录的分类编纂(如《二程粹言》、《近思录》、《朱子语类》)形式,将《四书》予以重新编排分类,并选取其中的精华篇章予以重点讲解.如对于《论语》,我们将其思想体系与基本观念分为十一个大的方面:为学、知礼、修身、养德、君子、明仁、为政、论世、论人、身教、夫子.其下又细分为若干小的节目,如为学又包括目标、内容、态度、方法、作用诸方面,知礼又包括礼之本、礼之用、知乐诸方面,修身又包括言语、忠信、理解、自律、自强、明智、交友、行孝诸方面,养德又包括知德、尚德、有勇、正直、知耻、明志诸方面,君子又包括士、君子当为、君子不为、戒畏思变、君子与小人、义利、天命诸方面,明仁又包括夫子谈仁、弟子问仁、中庸诸方面,为政又包括政者正也、为政以德、荐贤用贤、事君以忠、其他原则诸方面,论世又包括论当世、论历史、论隐士诸方面,论人又包括泛论、历史人物、当世人物诸方面,身教又包括行为习惯、言谈礼仪、行为礼仪、生活细节、其他记录诸方面,夫子又包括自述好学、自述躬行、赞夫子、议夫子诸方面.同样对于《孟子》,我们将其思想体系与基本观念分为修身、处事、政治、教养、正统五个大的方面.其下又细分为小的节目,修身又包括做人、为士、君子、修养诸方面,处事又包括中庸、处世、交道、品鉴诸方面,政治又包括人才、民本、经济、务政、治国、论兵、史论诸方面,教养又包括学习、教育、人性诸方面,正统又包括争鸣、圣迹诸方面.这样我们在教学中力图做到纲举而目张,使学生对《四书》的义理架构及其基本观念都有一个完整而清晰的认识.

三、“《四书》导 读”通识课的教学方法、教材与考核

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强调一方面要发挥教师的指导与示范作用,一方面要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即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首先,我们教师要发挥自己的学术专长引导学生进入《四书》的世界,将其中的重点和难点讲解清楚,并力图做到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统一,把最新的科研成果融入到教学之中,又用教学来激发科研的灵感和发现问题,实现教学相长,同时要“授人以渔”,将学习的方法(如何利用工具、如何查阅文献,以及先后次序等)教给学生.其次,我们注重诵读与背诵,“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传统文化经典需要潜心反复吟诵并涵养于其中,“温故而知新”,这样才能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经典的熏陶,进而变化气质,实现精神的升华,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再次,我们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研讨,课上我们以讲解为主,课下我们注重研讨,我们还建立了课程群,在网络上随时就某一问题展开研讨,从而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与能动性,同时最大限度地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学有所想、学有所得,将学习与思考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理解和灵活运用.最后,我们在教学中注重体认践履(学以致用),儒学从来都不是只用于夸夸其谈的口耳之学,而是要求每个人从自己当下日常生活和身心上的一点一滴地做起,切身体认并践履之,做到知行合一、心口如一、表里如一.这样才能真正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才是真正达到了学习的目的,而不是只应付一个考试拿一个学分就完了.

在教材及参考书目的选择上,我们结合专业性与通俗性,照顾到选修通识课的学生大部分都是非哲学(国学)甚至非文科专业的学生,与专业课的教学当然有所不同.所以我们一方面以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作为专业基础教材,一方面又在今人的注释本中选取了来可泓的《大学直解·中庸直解》、杨伯峻的《论语译注》与《孟子译注》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读本.因为这几部著作都是传统国学功力深厚的著名学者所做的普及注释本,集学术性、专业性与通俗性于一炉,其学术价值得到了海内外学界的公认和好评.特别是在今天有关《四书》的各种读物汗牛充栋,鱼龙混杂,深浅不一,如果不加以引导,学生很容易迷失方向而泛滥无归.所以我们强调学习要以上述几本经典著作为本,先打下扎实的根基,建立起知识结构,在此基础上再去博览群书,不能一味贪多求快,那样会消化不良、适得其反.反映在教学上,我们也注重学术性(专业性)与通俗性的统一,一方面以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为本,旁及王阳明等其它各派的经典诠释,将《四书》文本的精义准确而全面地传达给学生,另一方面我们又结合来可泓、杨伯峻先生的著作,在字词解释、白话翻译及其义理讲解上下功夫,使非专业的学生也能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此外我们还依据教材制作了精美的PPT课件以提高教学效果.

在考核方式上,我们采取开卷考试,从《四书》中的《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中各出一道论述题的方式,要求学生紧扣原典文献进行分析、归纳乃至诠释,形成自己的观点.我们提倡在理解中加深记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2014年期末考试我们出的四道大题分别是:一是结合《大学》原文,论述“三纲领”、“八条目”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二是结合《论语》原文,论述孔子的为学主张及其现实意义;三是结合《孟子》原文,论述孟子的“王道”、“仁政”的政治思想及其现实意义;四是结合《中庸》原文,论述“中庸”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这些论述题都是开放性的活题,不设唯一的标准答案,只要言之有据、言之成理即可,要求学生对《四书》的文本及其思想体系比较熟悉,并能够准确地找到《四书》中相应的材料予以归纳、分析和总结,从而在增进对《四书》义理架构之理解的同时熟悉文本并活学活用.这种考核区别于高中死记硬背式的文言文考核方式的地方在于,虽然以学习字词解释为基础,但不拘泥于此,而是强调理解,因为只有真正理解了才是自己的东西,否则读了还是白读.而且作为重点大学的学生,其高中文言文基础一般不差,没有必要再像高中一样考一些死记硬背的东西.但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仍然很强调字词、文义的准确把握,并将学习的文本及其注释发布到网络上的群文件中,要求学生以此为基础,时时温习,逐渐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由微观上升到宏观.

通过上述“《四书》导 读”通识课的教学理论与实践,我们力图使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根植到每一位学生的身心上,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并体认、践履之,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提高其人文修养与道德境界.我们相信这不仅会使学生终生受益,而且通过学生会影响到其周边的人,在其走上工作岗位后又可为社会贡献力量,从而早日实现中民族的伟大复兴.事实上,《四书》的教学也可说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富强、、文明、和谐;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具体教育实践.核心价值观的诸观念基本都能在《四书》的文本及其诠释中找到依据.我们在教学中也时时强调并挖掘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这也与总书记所强调的要努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1]的精神是一致的.

参考文献:

[1] 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 2016-05-19(2)

(责任编辑:蒲应秋)

简而言之:此文为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理念和《四书》和教育理念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武汉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武汉大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高职院校通识课体系建设现状分析与改进
摘要通识教育作为非专业教育和思维方法的教育,是对不同专业学生普遍进行的共同内容的教育,是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就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通识课现状进行分析,对比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通识课程体系建设现.

高校通识课教学内容设计
摘要通识教育在走向成熟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了发展的瓶颈期,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试着从通识课课堂教学内容设计出发,就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贴近生活真实程度、教学效果时长、挑战空间设置四方面提出实践性的.

三位一体教育模式下通识课《正义论》课程改革分析
摘 要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是一所服务于中国崛起的信息产业商学院,在办学过程中学院逐渐开创了“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形成了“通识教育 专业教育 完满教育”.

通识教育理念下广西高校民族文化特色课程优化探析
【摘 要】推动民族地区的文化传承和创新,是民族地区教育文化功能实现的重要向度;浑厚的广西民族文化资源为广西高校民族文化特色课程的建设提供了前提基础;针对广西高校民族文化特色课程的教学实践问题,在&ld.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