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硕士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个人主义相关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 和浪漫主义的延续:美国个人主义教育思想的诞生类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个人主义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10

浪漫主义的延续:美国个人主义教育思想的诞生,本文是关于个人主义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跟浪漫主义和个人主义和教育思想类毕业论文范文.

个人主义论文参考文献:

个人主义论文参考文献 思想政治教育期刊孔子的教育思想论文思想政治教育类期刊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方补课,高原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上海200062)

摘 要:美国的个人主义教育思想源自于欧洲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在原有的个人主义思想萌芽的基础上,借助于超验主义运动在教育领域得到充分发展,并影响了美国之后的教育理论和实践.针对于当前新自由主义教育改革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有必要重温这种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个人主义教育传统.

关键词:浪漫主义;个人主义;教育思想;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G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5-2232.2016.03.002

收稿日期:2016-03-20

作者简介:方补课,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高原,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通讯作者:方补课,E-mail:bkfang@ yahoo. com

美国的教育思想具有强烈的个人主义传统.这一传统来自于萌发于欧洲的浪漫主义思潮,并在传人美国后得到本土化的发展,进而融入教育思想当中.梳理这一历史过程,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个人主义思想如何应对当时美国教育所存在的问题,而且有助于我们重新审视今天的教育现实.

一、浪漫主义与个人主义的逻辑契合

美国很年轻,因而很有活力,也很开放,能够随时接受新的思想而不受传统的桎梏,也能够对多元化的思想予以包容而不相互排挤,所以“美国人的生活哲学永远不会融为一体”.位于纽约的自由女神像又称为“自由照耀世界”,代表了美国整个国家对于自由的向往与信仰,这种信仰标志着对于个人价值的认可与尊重:每个人在这里都能够获得存在的意义,每个人都有平等权利实现自我.无论是好莱坞电影里个人英雄主义式的拯救世界的桥段,还是校园中学生无拘无束的交谈争论和别出心裁的各种社团活动,都充分彰显了美国对于个体的人的包容、承认与尊重.这种个人主义的精神在社会日常生活当中得到了升华,成为这个国家的“理想与信仰”.美国的教育也以其自由、个性化的特点而著称.曾经的哈佛大学校长艾略特先生在其就职演讲中曾提出:教师的责任不是为学生解决哲学或政治学中的争议,也不是向学生推荐、灌输任何观点,而是尽量客观地阐释各种观点,让学生了解人们对问题的各种看法.他还于1869年在哈佛大学推行了课程选修制度,保障了学生自由学习、个性化发展的权利.美国教育对于个性的尊重还体现在《东方早报》曾经的一则报道之中,一位名叫王楠子的上海学生,在国内他被教成水泥脑袋,被认为是一个“标准的差生”,却在美国被教育成一位年轻天才.他成了全美动画比赛个人组冠军,并被老师表扬“是个天才”.几年之后,王楠子进入费城艺术学院学习,是该校动画专业最出色的学生之一.从某种程度上说,美国教育是要使学校适应学生,而不是让学生适应学校,追求学生之间形成合理的差异,彰显个性,而不是追求统一与服从.这些实例与理念都是个人主义在美国教育当中的具体表现.

对于“个性”的发现以及“个人主义”的宣扬,与德国浪漫主义的诞生与发展是并驾齐驱的.歌德创造了个人主义的艺术,而施莱尔马赫则奠定了其形而上学的基础,为个人主义提供了情感上的经验依据.“个性”一词在德国首先是个人的天才和创造力,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冲突,以及主观、独处和内省的无上价值.浪漫主义的思潮随着美洲大陆的发现而被欧洲移民带人美国,从此在此生根发芽,逐渐成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共同追求的一种精神和信仰.托克维尔的《论美国的》一书对“个人主义”作了较为透彻的概括,其含义是“对自我的强烈自信,或者对自己的实力和智慧的信赖”和“全体公民为追求他们自己的财富与个性而进行的斗争”.詹姆斯·布莱斯则更直接地指出,个人主义,对事业的热爱,对个人自由的自豪,不仅已被美国人视为他们的最佳选择,也是他们的祈求.

美国个人主义的兴起同欧洲一样,也伴随着一场浪漫主义式的思想文化革命,这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密切相关.19世纪初,爱默生、梭罗、霍桑、惠特曼等人在文学、艺术、哲学等领域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浪漫主义运动,这是开始于18世纪末的欧洲浪漫主义运动的延续.正如有人评论到,“理性时代震撼了欧洲社会,也摇晃了新大陆东边的新拓居地,因为正好是在学术革命早期,第一个美国殖民地产生了.在十八世纪中叶,法国的社会舆论波及到美国,增强了美国社会的不满情绪与战斗精神”.在教育方面,衍生自浪漫主义思潮的个人主义理念也发挥了巨大的影响作用,冲击了当时沉闷压抑的教育氛围,作为一种“强烈信念和基本看法”的个人主义基因在美国教育思想中得到了转录和表达,其影响直至今天.

西方的教育思想与其背后的哲学思想是天然联姻的,因而也继承了西方哲学思想中对于人的问题的关注这一特征,考察对于人的问题的关注情况是理解教育思想的一个切人点.西方哲学发展的一条线索就是沿着对于人的价值与能力的发现、承认和肯定而展开的,这条线索关系到人的自我解放.个人主义就是人们在承认个体价值和能力的基础之上的对于自身认识的产物,它也作为一种标志把一部分哲学思想串接在了一起.正如阿莱维所言,“正是个人主义使得在其他方面大相径庭的卢梭、康德和边沁之间的哲学具有了相似性”.再后来,个人主义通过浪漫主义运动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在19世纪前后传人美国,并经由美国的本土化的融人、改造与发展,最终成为了美国精神的象征,也成为美国教育的标志性特点之一.这种融入与改造,顺应了美国当时的社会现实,其在教育领域所产生的影响也对当时存在的教育弊病起到了诊疗作用.

二、从欧洲浪漫主义到美国个人主义的思想继承

以一种传统中国文化的眼光来看待“个人主义”这一概念,往往会让人将其视为“自私自利”的代名词,等同于“个人中心主义”.然而在西方,美国所继承的在欧洲大陆上形成与发展的个人主义,作为一种人生哲学或是一种政治理论,与“平等”的观念一脉相承,而且伴随着人对于自我权利和能力的认识的发展而发展.回溯欧洲思想发展进程,古代希腊罗马思想可谓是个人主义的开端;到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与神的关系得到重新审视进而复归了人性;在此之后,对于人权平等的关照又体现在世俗领域的斗争当中,在包括“光荣革命”“法国大革命”等运动当中,矛头指向了人在阶级框架中的不平等;而在20世纪以来,特别随着后现代思潮的爆发,人作为个体存在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得到了重视.正如此前所述,西方的思想发展可以看做一部个人主义的发展史.而对于美国来说,在殖民地时期,通过对于欧洲思想的吸收,已经出现了个人主义思想的萌芽.在建国之后,面对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个人主义有了发展的可能,进而,这种茁壮成长的思想也渗入到了教育领域当中.总体而言,在独立前的18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以地方主义和自治为特征的美国,并不具备现代意义的个人主义色彩,美国人奉行的价值观是公共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即便是在革命时期,普遍的观念仍是,“对个人利益的追求超越公共或集体利益之上是不足取的;公共利益虽然不是最终目的,但其意义远在社区选民特别的或短期目标之上.”因此,我们可以判断,美国的个人主义精神主要来自于对于欧洲相关思想的继承.

如果说文艺复兴发现了人,那么卢梭则发现了儿童,而卢梭对于儿童的发现实际上是“人的发现”自文艺复兴以来在教育领域的延续.正是儿童的发现,人的能力在教育过程当中才得以被认可.人的发现意味着每个人都有权利和能力为自己负责,儿童的发现则意味着每个受教育者都有能力和权利成为自己愿意成为的那种人.这种带有浪漫色彩的观点是伴随着法国大革命产生的.很难说浪漫主义的源头到底可以追溯到何处,但是不可否认的一点就是在欧洲产生发展的浪漫主义思潮被带到了美洲大陆,并且进而影响了美国个人主义思想的形成.

浪漫主义作为体现在哲学、文化、艺术、文学、教育等诸多领域的一种影响广泛的思潮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洲,尤其以德国最为系统的哲学和文艺思想为代表.这一时期,在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的直接影响下,直接诱导了浪漫主义思潮的兴起.工业革命结出的繁花硕果使人们对自身的能力有了更为自信的认识.人们不仅要求像文艺复兴时期的人那样从肉体方面进行解放,更重要的是从精神上、个性上进行解放.对个人的肯定使得自我意识得以彰显,然而工业化社会的负面影响却导致个人“自我”的诉求无法得到满足.为挽回丧失的天真淳朴的和谐状态,睿智的贤哲与敏感的文人试图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中寻求.与此同时,法国大革命的共和精神彻底击垮了专制、等级和特权.然而,在拿破仑通过个人努力获取功名的榜样令人热血沸腾的同时,他的侵略扩张政策也使得欧洲各国人民有所忌惮,从客观上唤起了欧洲各民族的爱国心和民族自尊心,这其中表现最明显的就是德国.18世纪末,法国革命进一步的深入,雅各宾派时期阶级斗争的尖锐化,以及革命恐怖,引发了歌德、席勒、维兰德、赫尔德等人脱离了革命阵营.在思想方面,摈弃了启蒙运动思想方向并占领了一切文化领域的浪漫主义,不仅代表着德国新的思想方向,而且在法国、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广为传播.浪漫主义在德国系统发展的时期,康德重新强调了用知识主体性来综合对世界进行认识,费希特强调了“自我”在认识、实践、道德诸领域的能动性,黑格尔则提出了通过“绝对的精神”认识世界,肯定了真理的主观性……正是在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下,“永恒理性”在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上都走下了神坛.浪漫主义思潮从德国传播到英法等国之后,更多的是以文学作品的形式继续发展.比如在英国有以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等人为代表的湖畔诗人以及拜伦、雪莱等诗人,在法国则有雨果、夏多布里昂等人.19世纪之后,伴随着在美国独立战争时期中断的美英贸易关系的恢复,文化思想也重新从欧洲、尤其是英国传人美国.对于浪漫主义来说,其中对于自然、个人、民族的崇尚,也符合当时美国的社会背景.

实际上,在似乎天然的继承的背后,美国本土思想传统中的个人主义萌芽也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这一思想萌芽同样强调个人的自由与权力,只是一开始并没有能够得到充分表达.在宗教思想方面,受到英国清教主义思想的影响,大多清教徒认为,“自由和社会并行不悖,只有高度的社会秩序作保障,个人才能享受真正的自由”.18世纪美国新英格兰代表人物塞缪尔·戴维斯也曾说过,“不要为你自己活,要为公众利益而活.并让你个人的安逸、快乐和利益让位于公众的利益.”同时,包括很多美国建国的政治家们,也从政治权利的角度呼吁个人的价值,这在富兰克林、杰斐逊和潘恩等启蒙主义思想家有关历史的著作中都有明确的反映.他们依据《理性》和《常识》而认定必须极力维护和争取的社会发展根本原则和必要条件就是天赋人权、人类平等和社会契约等.这些原则,正是富兰克林在他的许多政治文章和重要历史专著如《宾西法尼亚宪法和政府历史概要》中,杰斐逊1776年在《独立宣言》草稿和1787年在《弗吉尼亚札记》中以及潘恩1776年在《常识》和《美国危机》中作为最重大的历史中心主题而反复加以论述说明的.甚至在18世纪末,美国精英阶层当中也曾出现过极其类似于欧洲浪漫主义的有关理性的认识,“在理性和天性之间不存在冲突,理性的自由与自愿的约束相似,但必须受制于个人和公众的更高层次及更为理性的需求”.然而由于受到客观时代社会背景的限制,这些思想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甚至带有很强的局限性或者存在漏洞.因此,作为一种思想而受到美国民众广泛认可、信仰的个人主义,直到接受了欧洲浪漫主义的影响之后,才真正得以发扬.

三、美国个人主义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超验主义者的努力与影响

(一)个人主义在美国从文学领域到教育领域的拓展

同样标志着一种“思想启蒙”和“文艺复兴”,超验主义产生于美国19世纪30年代的新英格兰地区,其中最为著名的代表当属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此外还有亨利·戴维·梭罗、玛格丽特·富勒以及纳撒尼尔·霍桑等人.美国超验主义也叫“新英格兰超验主义”或者说“美国文艺复兴”,是美国的一种文学和哲学运动,它追求人的自由的精神而成为美国文化当中的重要一部分.这种思潮发源于单一神教,同时又接受了浪漫主义的影响,强调人与上帝间的直接交流和人性中的神性,其结果是解放了人性,提高了人的地位,使人的自由成为可能.超验主义者强调个人的重要性,他们认为个人是社会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社会的革新只能通过个人的修养和完善才能实现.因此,人的首要责任就是自我完善,而不是刻意追求金玉富贵.理想的人是依靠自己的人.超验主义的思想学说同浪漫主义思潮具有很多相似的核心内涵,包括在对于理性批判的同时提出超理性的感知作用,宣扬人对于自然的崇拜和复归,在这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则是对于个人重要性的强调.1831年,美国超验主义的代表爱默生到欧洲旅游,其间,他会见了不少当时的文学名人,诸如英国诗人、散文家瓦特·兰德( Walter Sage Landor),诗人柯勒律治( Samuel Taylor Coleridge),华兹华斯( William Wordsworth)和苏格兰散文家、历史学家卡莱尔( Thomas Carlyle).特别是他在苏格兰乡间会见了卡莱尔之后,开始了两位文学家之间的终生友情和通信联系.正是由于爱默生在其自身的经历当中多次与欧洲浪漫主义代表过有过接触,因而受到他们的影响,将他们的思想融入到自己的著作当中,进而形成并推动着美国超验主义运动,也促成了美国个人主义的形成.

美国超验主义运动从一开始就是一场遍及宗教、哲学和文学等领域之中的思想变革,而在文学领域当中体现得最为集中.而文学方面的变革也同时伴随着教育上的改变,最初表现为浪漫主义的文学作品传人美国的大学.

19世纪20年代末,英国和德国的浪漫主义作品源源不断地到达美国,尽管年长者对华兹华斯的过分感伤、歌德的放荡、康德和柯勒律治的含糊不屑一顾,但是他们在年轻人中间却拥有了一大批仰慕者.在浪漫主义的影响下,以哈佛大学为代表的美国各大学学生开始反抗死记硬背式的课堂教学体制和僵化的教学大纲,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各大学学生组织的各种自由、开放的文学学会.开放的学风使得欧洲浪漫主义的文学作品打破美国传统、传人进而影响美国思想成为可能.在此之后,斯塔尔夫人《论德国》等作品使得年轻的波士顿人意识到欧洲大陆哲学领域发生的巨大变化,她那生动而精辟的风格改变了玄学论文的枯燥乏味,她对个人尊严和道德自由价值的强调深深吸引了受唯一神教人文主义影响的美国人;柯勒律治的两部散文作品《文学传记》和《助思录》在美国得以出版;同时,卡莱尔对德国文学的介绍在美国引起了一股德国热,美国人乐意接受来自德国的一切,从歌德的抒情诗到各种形式的超验哲学.这些欧洲浪漫主义思想深深地影响到了美国超验主义思想,而这种思想的表达最先体现在超验主义者的文学作品当中.不难发现,大多超验主义者都不是系统的思想理论建构者,也谈不上是严谨的哲学家,因而他们的超验主义思想都弥散于他们的散文、诗歌和小说当中.当然,超验主义思想当中浓厚的个人主义精神也因而得到了表达.

同样是这些超验运动的代表,无论是爱默生还是梭罗,又亦或是霍桑以及富勒,他们都做过教师,对当时僵化的教育体制、陈旧的教育方法感到痛心疾首,并坚信社会的进步与完善必须建立在个人教育和道德自我完善的基础之上.他们积极投身到开启民智的教育改革洪流中,锐意进取,勇于创新,造就了新英格兰地区教育文化繁盛的局面.与此同时,超验主义教育思想也成为美国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在这些人当中,当属既是师徒也是友人的爱默生和梭罗二者的教育思想最为丰富,他们在各自的文学著作当中对于教育都有所提及.他们通过一种文学的语言书写着超验主义的作品,同时表达着个人主义的教育思想.我国就有学者评论了爱默生和梭罗对于将浪漫主义以及超验主义的思想引入教育领域所起到的作用:“爱默生的独特之处在于:他既延续了施莱格尔等人的浪漫哲学的核心精神,又比施莱格尔等人浪漫主义更接近现实生活并由此提出了更容易为人接受的政治哲学和教育哲学”;“梭罗深受超验主义思想的影响,一生独立特行,倡导不屈从固有社会生活模式的新生活,他分析社会,建议严肃对待生活;把批判的思维方式引入了教育”.应当说,正是有了爱默生和梭罗对于教育问题的思考,才使得超验主义当中的个人主义精神真正地从文学领域拓展到了教育领域之中,使得个人主义成为之后美国教育精神的显著特征.

(二)早期个人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

爱默生与梭罗等超验主义者的代表,推动了美国建国初期个人主义在教育思想当中的表达.虽然他们个人的很多教育思想没有即刻得到重视,教育实践的尝试也没有取得成功,但是却对之后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使得个人主义教育思想有了更为丰富、更合适宜的发展.

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受到这一时期的个人主义思想的深刻影响,进而在教育领域形成了个人主义的教育思想.对个人精神的强调形成了实用主义思想当中对于个人直觉与认知的重视,对个人行动实践的强调则形成了实用主义思想对于做中学、主观经验的重视.其中,美国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最为重要的代表杜威在其1903年的演说《爱默生——的哲学家》中,将爱默生称为美国的柏拉图,认为爱默生刻意未成体系的哲学是今后美国制度可能建立与固守的先知和先驱者.而针对美国片面的教育目标局限于课本知识的状况,之后的赫钦斯、艾略特等人则进行了通识教育的改革尝试.艾略特率先在哈佛大学尝试了自由选课的制度实践,赫钦斯更是在担任芝加哥大学校长的时候全面推行以培养“全人”( Mankind)的教育改革,注重学生人文素养和思维品质的培养.

虽然说,早期的个人主义的教育思想带有非常明显的空想色彩,而此后的杜威等人也都只是提出了一个教育的乌托邦,他们的改革实践也都大多以失败而告终,但正是有了这样一批人的努力,使得个人主义成为了美国教育的文化符号,甚至是整个国家的思想精髓.个人主义教育理念虽然有其弱点,也一直以来受到批判,但是确实给长期受到精神桎梏的人们以必要的思想解放.也许一种教育思想作为一种宏观的理念最可贵的价值并不是指导人们应当具体怎样做,而是让人们从混沌中清醒过来,知道要去做点什么以改变现实.美国个人主义思想的重要性正是体现在对于全民族振聋发聩的精神震撼当中!

四、结语

对于当前的教育领域而言,新自由主义思潮正在主导着新世纪以来全球教育改革.比如,同样是2001年,美国出台了《不让一个孩子落后》( NCLB)法案,德国因为“PISA震动”而开始制定能力取向的国家教育标准,中国则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这些改革都带有明显的新自由主义的色彩,为的是提高教育质量,将教育直接作为提升本国全球竞争力的工具.但是,新自由主义影响下的教育改革并未取得确凿可信的绩效改进,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教育的公共性,违背了社会正义,更重要的是忽视了教育的人性关怀.这是因为新自由主义教育改革片面地理解了个人(自我)与社会改善的关系,教育的意义和功能在过分追求效率这一理念的影响下被窄化了.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现实,笔者认为应当重温这种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个人主义教育传统,从而赋予当前功利化的教育以人性的关怀.美国个人主义教育传统历史悠久且影响深远,不仅对于美国自身,而且对于我国乃至全世界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责任编辑:鞠玉翠,宋一婷)

(责任校对:宋一婷,刘洋洋)

此文结论:本文是一篇关于浪漫主义和个人主义和教育思想方面的个人主义论文题目、论文提纲、个人主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教学:彰显情感教育的魅力
曹军梅1,付博文2(1沈阳工业大学商贸学院,辽宁辽阳111003;2沈阳工业大学文法学院,辽宁沈阳110870)摘要情感本质上是一种价值意识,产生于并调节着人的认识和活动过程 “思想道德修.

平等地感知:朗西埃艺术教育思想简论
摘要当代欧陆左翼思想家的代表雅克·朗西埃的艺术教育思想以其平……主义思想为底色 通过宣扬理想中的“被解放的观众”和“无知的教师”,朗西埃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人之思想中构建和平
2017 年11 月14 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行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缔约国大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中国以128 票当选世界遗产委员会委员,任期4 年 当选世界遗产委员会委员,有利于中国进一步加.

无锡:强化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引领
无锡市委老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离退休干部工作的生命线,不断增强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是全面系统学习十九大精神和新党章 紧紧围绕“学习十九大精神,紧跟新时代步伐&rdq.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