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文献综述>材料浏览

新闻评论函授毕业论文范文 与中国新闻奖网络新闻评论一等奖作品分析类论文范文检索

主题:新闻评论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19

中国新闻奖网络新闻评论一等奖作品分析,该文是新闻评论函授毕业论文范文和中国新闻奖和新闻评论和一等奖方面论文范文检索.

新闻评论论文参考文献:

新闻评论论文参考文献 中国新闻总署期刊查询中国新闻周刊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国际新闻杂志社

【摘 要】中国新闻奖是全国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也是我国新闻工作者的最高荣誉.网络新闻评论自2006 年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开始进入其评奖范围,至今已评选12 届.12 年间我国社会发展突飞猛进,网络环境风云突变,这期间有哪些网络评论作品最受中国新闻奖青睐?这些作品有何特点?本文将以词频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运用NLPIR 大数据平台对一等奖获奖评论展开数据挖掘,勾划中国新闻奖网络评论获奖作品脉络,并对未来评选提出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中国新闻奖;网络评论;词频分析

中国新闻奖是全国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组织评选,每年评选一次,自1990年开始评选,至今已评选27届.[1]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新闻生产的环境发生重大变革,中国新闻奖的评选项目也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目前共设立29个评选项目,分文字类、广播电视类、网络作品类、综合类四大类参评项目.中国新闻奖于2006 年首次将网络新闻作品纳入参评项目范围,目前包括网络新闻评论、网络专题、网络访谈和网页设计四个奖项.本文分析的正是2006-2017 年获奖网络新闻评论中的11件一等奖作品以及1件特别奖作品.

一、2006-2017 年中国新闻奖网络评论一等奖(特别奖)统计分析

(一)文本特点分析

2006 年至2017 年,中国新闻奖共评选出网络评论一等奖作品11 件,特别奖作品1 件.除2015 年第二十五届出现空缺,其他年份平均每年评出1 件一等奖网络新闻评论作品,并有1 篇特别奖.而作为类比,报纸评论方面,同时期共评选出一等奖作品23 件,特别奖11 篇.

从评论字数来看,网络新闻评论获奖作品字数较少,篇幅短小.12 篇作品平均为1328 字,这符合中国新闻奖评选规则中规定的网络新闻评论2000 字以内的字数要求.其中字数最多的是《网上恶搞有悖和谐理念》为1883 字,字数最少的是《谁代表网友给小慧妈妈道歉》,全文仅仅749 字.而在报纸新闻评论一等奖获奖作品中,不乏篇幅较长的理论评论性文章,《在转变中赢得大发展——九论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一文超过3 万字.另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点题到破题》《改写历史的“北京时间”》两篇评论字数也都过万.单看字数,网络新闻评论和报纸新闻评论差异明显,前者更注重信息的及时传播,后者偏重于细致的说理.

从主题来看,主题单一,表现重大主题.12篇作品中,有7 篇属于政治性主题,以58%的比重绝对领先,另外零散分布网络生态、经济、社会民生、文化道德等其他主题.而在报纸方面,政治主题在23 篇获得一等奖的评论中占据10席,占比45%,这低于网络新闻评论的58%.可见,网络新闻评论和报纸新闻评论一样,在评选过程中都偏重于政治议题,某种程度上,网络新闻评论的宣传色彩更强于报纸.

从获奖单位来看,奖项被优势传统媒体主办网站包揽,级媒体网站优势明显.人民网、中国经济网、新华网等6 家级媒体的10篇作品获得一等奖,而地方级媒体只有荆楚网和中国宁波网2 家媒体获奖.报纸方面,媒体13 篇获奖,省市级媒体10 篇获奖.同报纸相比,网络新闻评论的获奖单位更集中于级媒体,在获奖主体上大同小异.

(二)基于NLPIR 的词频分析和情感态度分析

NLPIR 是一套专门针对原始文本集进行处理和加工的软件,由张华平博士发起,北京理工大学大数据搜索与挖掘实验室运营.[2]本文运用该平台的词频分析和情感态度分析功能对目标文本进行分析统计,列出每篇评论中词频数量前三的名词和形容词,情感态度分析用百分比表示正负态度.

词频方面,政治性词汇突出.首先是名词词频,出现次数最多的是“中国”,在全部12 篇评论中,“中国”出现在6 篇评论的高频词名词统计中,“社会”、“网络”出现在2 篇评论的高频词统计中.另外,党、改革、社会、市场等名词分别进入单篇评论高频词中.形容词中,全面、重要、和谐、爱国、团结、合理、自由、强大、公正等也分别进入单篇高频词统计中.

情感态度方面,篇章之间情感态度呈现两极特点,但总体呈正面态度.12 篇评论中正面态度最高的是《每一名党员都要牢固树立“核心意识”》(正面态度91%),负面态度最高的是《国际金融危机暴露美式经济弊端》(负面态度74%).综合全部,平均正面态度为68%,整体上呈正面评价态度.这一特点在报纸评论中更加明显,报纸评论平均正面态度为78%,负面态度仅为22%.

二、网络新闻评论一等奖作品的不足

(一)对网络新闻评论重视不够,成为传统报纸评论“配菜”

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7 年6 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51 亿,手机网民规模达7.24 亿.通过网络获取新闻信息已然成为人们生活的常态,网络上不乏读者欢迎又专业水准较高的评论作品.而在中国新闻奖评选中,不单单对网络新闻评论重视程度不够,对整个网络新闻的重视都明显弱于报纸和电视.这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评选单位重视不足.特别奖的份量和一等奖份量等同,在特别奖评选中,从2006 年网络新闻进入评选范围开始,只有《限制“公款消费”本质是制约权力寻租》一篇评论获得过特别奖,而同期报纸评论有11 篇获特别奖.一等奖评选同样如此,网络评论一等奖11 件,而报纸评论一等奖有23 件,重视程度一目了然.其次是参评单位重视不足,以2017年为例,网络新闻评论参评数量仅14 件,而报纸新闻评论参评数却达52 件之多,参评数量差距悬殊,这体现出参评单位更加注重传统报纸评论,无形之中,网络新闻评论成为“配菜”.

(二)与报纸新闻评论同质化,重宣传轻监督

网络新闻评论一等奖作品同报纸新闻评论在报道主题、获奖单位、词频统计、情感倾向等方面呈现同质化,都突出强调政治层面的重大意义,宣传色彩较浓.根据上文的统计,网络新闻评论在报道主题和获奖单位两方面甚至更窄于报纸,网络新闻评论的手脚被束缚,不利于新闻评论的多样化发展.

(三)获奖作品网络特色不明显,网络新闻评论不“网络”

中国新闻奖评选规则明确写道:“评论类作品要求观点鲜明,论点正确、有新意,论据准确,论述精辟,论证有力.网络评论要求具有鲜明的网络特色”.[3]网络特色何以体现?信息多元性、表现形式立体化、传播互动化是网络传播最显著特征,放在网络新闻评论中,就要求其能在新闻事件发生时迅速反应,通过多元个性化的表现形式进行评论,发表观点,并且要求能和受众进行积极有效的互动,在互动中激浊扬清.反观中国新闻奖网络评论获奖作品,只有《网上恶搞有悖和谐理念》《谁代表网友给小慧妈妈道歉》两篇评论体现出网络特色,其他评论更准确地说是传统报纸新闻评论的网络版.

三、对未来中国新闻奖网络评论评选的建议

(一)更新观念,加强对网络新闻评论的重视

评审单位和参评单位要更新观念,把网络新闻评论放在同报纸新闻评论同等重要的位置.首先,评审单位要多加鼓励网络新闻评论参评,在评审时同等对待网络新闻评论和报纸新闻评论,评奖时不拘一格,对优秀的网络评论作品积极奖掖,自上而下形成重视网络新闻评论的氛围.其次,参评单位要积极参与评审,鼓励多创作精品网络新闻评论.从历届参评数量来看,参评单位积极性并不高,参评作品质量参差不齐.

(二)注重区分,强化网络新闻评论舆论监督功能

舆论监督是新闻评论的社会功能之一.互联网的发展,突破了传统媒体在舆论监督方面的某些顾虑,消解权威,弱化导向,强烈地冲击着传统的舆论监督体系,使得舆论监督向更广、更深层次发展.[4]网络传播的及时便捷、互动多元特征使得其在舆论监督方面具备传统纸媒不具备的天然优势.在我国,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新闻评论作为重要的新闻载体,是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重要窗口,中国新闻奖在评审时强调评论作品的政治性和宣传效果时,不能忽视新闻评论的舆论监督功能,让网络新闻评论发挥其舆论监督的社会作用.

(三)多方面容纳网络评论作品,突出网络特色

首先是向所有优秀网络新闻评论开放.虽说目前中国新闻奖开设自荐渠道,但是可操作性并不强.正如中国新闻奖评委所说:新闻评论要大有作为,首先就要打破中国新闻奖现有的“组织”界限,开放评选对象,向更广的网络空间延伸,向一切依法成立的网站拓展.[5]其次是鼓励多种形式的新闻评论进入评审范围.网络新闻评论并不一定必须是一板一眼的作品,像人民日报微博“你好,明天”的简短微博评论,虽简短但评论有力同样可以入选.

评论:本文是一篇关于中国新闻奖和新闻评论和一等奖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新闻评论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新闻评论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网络新闻评论特色
【摘要】进入互联网时代以来,众声喧哗,意见表达进入到一个更加自由的环境 借助网络媒介,不仅普通公众获得了极大的话语权,同时传统主流媒体也利用网络的便捷性和交互性开辟出新的意见市场 新闻评论本就是媒体的.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探究新闻传播规律第27届中国新闻奖网络获奖作品述评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探究新闻传播规律——第27届中国新闻奖网络获奖作品述评文张晋升第27届中国新闻奖的网络获奖作品不仅具有鲜明的政治意识、大局观念和问题导向,也体现出媒体融合条.

中国网络影视评论
摘 要在新媒体的逐渐发展和创新中,网络影视评论也在不断的创新,逐渐成为社会参与度最高也极具个性方式,其多方位的价值也在逐渐体现 总体来讲,现实主义影视创作在稳步的提升阶段,各种形式的题材也在回暖之势中.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