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文献综述>材料浏览

地理专业相关毕业论文模板范文 与基于问卷调查的地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究方面论文范文素材

主题:地理专业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01

基于问卷调查的地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究,该文是地理专业相关论文范例和人才培养和问卷和地理相关毕业论文模板范文.

地理专业论文参考文献:

地理专业论文参考文献 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动物医学专业论文国家人文地理杂志计算机科学和技术专业导论论文

张红侠,周 楠,张孝存,刘 燕

(商洛学院 城乡规划与建筑工程学院,陕西 商洛 726000)

摘 要:论文通过对商洛学院地理专业三届本科毕业生网络问卷调查,从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认识、课程结构与课程设置及实践教学环节三方面进行了相应问题的分析,提出了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改革和优化课程设置、重视实践环节与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等三方面的建议,以期为地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供相应理论参考.

关键词:问卷调查;地理专业;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1-0099-03

收稿日期:2015-08-31

基金项目:商洛学院校级教改项目:就业导向下地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14jyjx129);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SGH12442);商洛学院校级教改项目:《土壤与植物地理学》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15jyjx133)

作者简介:张红侠(1978-),女,陕西咸阳人,副教授,硕士,从事土地资源利用与区域发展研究.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也随之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已经由精英教育进入到大众化教育阶段,高等教育已经由规模的扩张开始转向以内涵建设为主,注重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模的质量[1].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顺应了高等教育这一发展趋势[2-3].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既是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要求,也是教育发展的要求,有利于更加合理地调整高等教育的结构[4-6].教育部在《、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也明确提出;“21世纪的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如今,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及研究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我国高等院校关注的热点问题.

地理作为一门跨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学科,以综合性和区域性为特色,再加之现代地理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地理更具有特殊性.在新时代如何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地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满足新时代新需求的人才,是地理专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7].

一、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通过问卷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展开相关研究.首先进行前期文献资料的搜集和整理,结合相关问题进行问卷内容的设置,涵盖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认识、课程设置与课程结构及实践教学环节三个方面;然后利用网络发送电子版空白问卷给往届毕业生并做好数据的回收和归类工作,完成初期整理与后期统计;在此基础上通过Excel图表方式完成样本问题分析.笔者供职的商洛学院地理专业自2008年开始本科招生,至开展问卷调查活动时已有三届毕业生.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87份,收回87份,经初步检查均符合问卷要求.论文以问卷结果为基础数据,进行相应的分析工作.

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一)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认识的分析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认识的分析通过“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专业课程学习的收获及在校期间学生应加强哪些方面的学习和提高应对毕业后的发展”等三方面设置选项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见下文.

将问卷调查中涉及“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答案一一摘录于Excel表格中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存在的主要问题依次为“实践教学环节不足(20%)”“缺乏专业实验研究设备(15%)”“忽视个性培养(13%)”“教学方法单一(12%)”“培养目标定位不准(11%)”“教学质量不高(7%)”“教师教育观念更新速度缓慢(6%)”及“教学计划不合理(4%)”.由此可见,地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质量未能让部分学生满意,人才培养具有滞后性.

将“专业课程学习的收获”这一问题的答案进行统计分析,主要体现在“理论和专业知识(44%)”“专业技能(19%)”“文献阅读与研究论文与写作(17%)”“研究方法(9%)”“创新思维(6%)”与“实验技能(5%)”.从各项所占比例可得出在专业学习中课程内容重理论轻应用.

将“在校期间学生应加强哪些方面的学习和提高应对毕业后的发展”这一问题的答案进行统计分析,毕业生认为应加强的能力为“实践经验(13%)”“组织与协调能力(13%)”“基础和专业知识水平(13%)”“计算机应用水平(10%)”“创新能力(10%)”“专业技能(10%)”“学习能力(9%)”“相关科技知识水平(8%)”“科研能力(7%)”“身体素质(6%)”和“其他(1%)”.基于毕业生的角度,实践经验、组织和协调能力、基础和专业知识是在校期间学生应当掌握的最为重要的能力,计算机应用、创新能力、专业技能次之,之后应掌握的能力依次是学习能力、相关科技知识水平、科研能力、身体素质和其他.

(二)课程设置与课程结构的分析

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方案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前提.现今高校地理专业面临的问题是:什么样的课程体系是合理的,又是学生所需要的.在对课程设置与课程结构进行分析时,通过“当前的课程设置满意程度、实用性较强的课程、各学期开设课程门数与每周上课时间安排的合理性、教师的教学倾向、理论课程的教材版本、专业课程的考核”这几个问题设置选项并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如下.

从表1可以看出毕业生对地理专业当前的课程设置满意程度表现为:8%很满意,53%一般满意,38%不满意,1%非常不满意.由此可以看出地理专业课程设置仍存在问题.基于此又提出“如果对课程设置不满意应该提出什么建议”的问题,按照毕业生所选频次依次为“改动现有课程设置,增加实践教学环节(50票)”“在现有课程基础上,提高学生参与和动手能力的培养(42票)”和“多参与实际调研,根据社会需要及时调整课程设置(32票)”.调查结果表明地理专业当前的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践教学环节不足,不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专业课程设置未能做到紧跟社会需求发展.

表2为“毕业生认为实用性较强的课程”,因该问题设置为多项选择,故统计方法是将一门课程所得票数与所有课程票数总和进行对比得出.

在表中可以看到地质地貌学、自然地理学、测量与地图学、人文地理、地理信息系统及中国地理是毕业生认为实用性较强的六门课程,其中地质地貌学、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中国地理也是地理专业的基础或主干课程;测量与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属于地理专业的新兴应用型课程.但同时从表中也可以看出地理课程覆盖面较广,缺乏针对性;同时实践课程开设较少.

对“各学期开设的课程门数是否合理”这一问题进行分析时,结果显示68%的毕业生认为合理,32%的毕业生认为不合理.同时,在“每周上课时间的安排是否合理”这一问题中,84%的毕业生认为合理,16%的毕业生认为不合理.可见毕业生对地理专业课程设置与课程结构基本组成较为满意,但仍存在部分不满意的情况.

将“地理专业教师的教学倾向”这一问题的答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毕业生眼中教师的教学倾向分别为“理论讲解透彻但与实际脱节(47%)”“照本宣科(38%)”“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效果良好(15%)”.可以看出地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课堂教学理论与实际脱节,重教轻学、重知轻能,影响学生学习质量,这样的结果会导致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不足.

教材是在课程设置的基础上,依据教学大纲及教学实际而选编的教科书,同时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直接载体.把问卷中“地理专业理论课程选择的教材版本”这一问题进行统计分析,即毕业生选择的理论课程的教材版本,分别为最前沿版(49%)、最经典版(48%)、其他(2%)和历届使用版(1%).在毕业生选择的教材版本中,其中最前沿版具有实效、紧跟学科发展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最经典版教材则具有代表性,聚集专业最核心内容.

表3是关于“学生期望的专业成绩考核方式”这一问题的调查分析,统计方法同表2.结果显示毕业生选择的课程考核分别是社会实践(22%)、课程实验(21%)、试卷测评(18%)、课堂问答(17%)、平时作业(13%)及课程考勤(9%).从而可看出学生期望的专业考核形式为多方兼顾,以实践和实验环节考核为主的同时,试卷测评与课堂问答也可占据较大比重.

(三)实践教学环节的分析

实践教学环节是指课堂教学之外的实践教学活动,是课程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证教学质量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对理论教学的意义、对教师带队的实地考察形式是否满意及如何增加本科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这三个问题进行相应分析.

分析“实践教学对理论教学的意义”这一问题时,得票数多少分别为:“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59票)”“使学生走出校门接触社会,为将来工作积累经验(51票)”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4票)”.由此可知,实践教学环节是提高专业知识技能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更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以及扩宽就业门路的必由之路.

在表4中,“对教师带队的实地考察形式是否满意”这一问题进行分析(统计方法同表2),毕业生表示“很满意,有助于理解专业知识,扩大知识面,开阔视野(18%)”“比较满意,虽然理论和实践有差距,但有助于接触社会,积累经验(72%)”和“不满意,老师太多敷衍,走马观花(11%)”.总体上可以看出,地理专业实践教学形式多样,但组织实践教学比传统的课堂教学更为复杂,而且在实践性教学中注重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取,容易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独立自主的实践能力.

将“如何增加本科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这一问题的答案进行统计分析,三届毕业生选择的地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方法依次为“增加实践课程(19%)”“增加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环节,减少验证性实验(17%)”“增加实践能力的考核(16%)”“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或社会调查(15%)”“增加小组课题的研究(13%)”“加强教师在实践活动中的指导作用(11%)”“实践教学尽量与实际需求相结合,学以致用(9%)”.针对地理专业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不足的状况,必须调整教学计划,在加强实践教学的过程中,遵循实践能力培养的基本原则.

三、相关建议

在学校对专业的定位中,地理专业主方向为师范专业,这就要求在教学中需要重视学生教育教学技能的培养,开设师范教育课程如心理学、教育学外,还需设置地理教学论与现代教育技术等课程及毕业前综合教育实习环节,为培养学生的备课、讲课、说课和地理课件制作等教师基本技能奠定坚实基础.而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实践教学环节是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训练,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但是在现有的课程设置中,实践性教学是整体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实践性教学体系还不够完善,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也有待于提高,亟须一个科学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做指导,因而提出以下建议.

(一)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首先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理论和实践教学之外,还应加强学生的素质拓展,既让学生成才,又让学生成人,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其次构建合理的理论课程体系与实践课程体系,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改革和优化课程设置

第一,提炼理论课程,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第二,在教学计划中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加强设计实践性教学课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第三,改进教学评价制度,科学的教学评价制度是发现创新型应用人才的重要方面,要合理制定人才评价的标准,采用多种考核评价方式;第四,整合教学内容,满足学生地理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需要,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对教学内容中理论与实践的部分进行精简和整合,选编出适合专业需要的教材.

(三)加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首先,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是实现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由之路和有效途径,需要更加理性地认识实践教学环节的意义以及重要性;其次,针对实验室建设滞后于学科发展,不能满足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加大经费投入,加强实验室建设;再者,提倡教学改革、转变教学观念,学生根据实验的要求,自主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最后,增加野外实习与实地考察形式的实践环节,促进学生的实践意识,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晶.地方院校地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J].经济研究导刊,2011(19):295-296.

[2]茌家飚,郭逢胜.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问题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08(15):50-51.

[3]汤道湘.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8(2):126-129.

[4]王刚.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三重视界[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7):10-11.

[5]刘晓保.“应用型本科教育”辨析[J].上海电机学院学报,2005,8(4):28-31.

[6]陈小虎.“应用型本科教育”:内涵解析及其人才培养体系构建[J].江苏高教,2008(1):86-88.

[7]姜乃力.强化实践与应用的高师地理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构建[J].教育科学,2008,24(4):74-77.

上文汇总:这篇文章为关于地理专业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人才培养和问卷和地理相关地理专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基于OBE理念的测绘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摘要“学习产出导向(OBE)”理念是创新应用型人才模式构建理论和方法支撑 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在对我国测绘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基于OBE 内涵.

地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罗君波(湖南科技学院体育学院,湖南永州425000)摘要当今社会发展迅速,对于人才的需求标准也随之相应提高,为顺应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相关政策,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地方高校迫切需要改进体育教育专业人.

以就业能力为导向的电子商务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摘要以就业为导向进行电子商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才能保障人才培养的质量 本文从制定以就业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以就业能力为导向加强实践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学科竞赛活动和一些商.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