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学年论文>材料浏览

有关跨文化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 和虚拟社区中的跨文化人际交往特点探析基于来华留学生跨文化课堂微信群的观察有关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跨文化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16

虚拟社区中的跨文化人际交往特点探析基于来华留学生跨文化课堂微信群的观察,本文是关于跨文化相关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和人际交往和虚拟社区和留学生方面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跨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跨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论文大学生人际交往论文人际交往论文

邓惠玲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安 然 华南理工大学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根据中国教育部发布的消息,2014年共有377,054名来华留学人员在775所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其他教学机构中学习,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留学生输入国,仅次于美国和英国.然而,杨军红研究指出,“人际交往适应困难,来华留学生与中国学生缺乏沟通桥梁和渠道”.直到近两年,仍有学者发现各地区的来华留学生仍存在不少人际交往问题:如出现交往频度低、交往渠道有限、交往需求不强烈问题.学生同当地社会、同校内中国学生的接触不足,造成了留学群体同本土居民的“隔离效应”.在华外国人来华后,传统媒体的使用全面减少,但是互联网媒体的使用总体却有所上升,在华外国人平均每周有24.4小时上网时间.微信交往便捷、覆盖面广、交往成本低等特点,为实现来华留学生在微信平台上的交流、沟通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这也为来华留学生跨文化人际交往问题提供一个改善或者解决的平台.

沈荟、王学成对2005-2015年的相关研究分析发现,“新媒体人际传播研究在方法应用上,量性取向的比例远远大于质性方法,缺乏人文与科学精神交融的成果”.基于此,本研究采用网络民族志的质性方法,观察来华留学生的微信群、朋友圈和个人微信互动的情况,挖掘他们跨文化交流的语言运用特点及沟通的主要内容,并探究微信如何推动他们现实中的跨文化人际交往.从理论研究层面来看,本研究为微信跨文化人际交往研究做出初步的探索;从方法应用来讲,参与式观察新媒体人际传播,既拓展传统民族志的“田野”,也推动新媒体人际传播质化研究的发展;从实践层面来讲,微信推动跨文化人际交往研究,为来华留学生融入当地社会提供有益的启示,同时一定程度上对中外学生跨文化人际交往的深入和有效性提升提出建议.

二、研究方法及其过程

本研究采用网络民族志研究方法,柯惠新指出,虽然研究者与被观察者相互看不见、听不到,但是研究者也有可能观察到一些“电子派生语言”(electronic paralanguage)中所表现出来的非语言行为或其他语言行为等,例如一些表示情绪的特殊的字符、符号(如笑脸、问号等),表示语调或强调口气的字词、字母(如Haa!, Waaaaa!)等.本研究采用参与式观察法,通过参与微信群互动、微信好友互动和朋友互动三个方面,“观察”微信群的动态或互为好友情况下,利用实时聊天方式进行自然的谈话,获得第一手资料.研究观察长达一学期(约三个月).对于观察笔记,研究者采用边观察边记录与定期追记相结合的方式,力求详尽反映来华留学生微信上的跨文化沟通情况.(一)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广州某大学跨文化适应英文授课课堂的38名中外学生.其中,中国学生3名,留学生35名,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二)观察者和观察“场所”介绍

观察者为中国人,拥有80%以上的留学生个人微信,能够发起微信群中的互动,也可以与留学生在朋友圈点赞评论.观察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时间跨度:12周,约为3个月.主要观察的“地方”:跨文化课堂成员的微信群“Intercultural Communicaiton 2015”(以下简称“IC2015”)、互为好友的个人互动、朋友圈点赞评论互动.(三)观察内容归类与说明

中外学生微信群的交流信息条数共1410条(包括微信表情),其中“IC2015”群为484条;“2014级新传汉硕班”为572条;“ECE-2014(2014级电气与计算机工程全英硕士班)”为354条.个人间的微信交流信息数超过100条的有4人.结合研究问题和观察笔记,根据语言运用特点、沟通内容及其特点三个方面对观察内容进行归类汇总.需要注意的是,本研究将保留交流内容中的拼写、省略等错误,保证第一手资料的真实和客观.

三、研究发现(一)来华留学生微信语言运用特点

微信是一种以语音信息传送为主要功能,以文字、图片等符号传播为辅助,集声音、文字、图像等符号为一体的社交媒体.但是中外学生微信中的跨文化交流却是以文字媒介为主,语音和图片等其他符号为辅.通过观察,研究者发现:1.“能指”和“所指”的联系更情境化

索绪尔从符号学的角度提出语言符号的两个方面:能指和所指.他认为,语言符号连结的不是事物和名称,而是概念和音响形象.能指和所指是语言符号的一体两面,不可分割:“能指”无法被缩减为概念(即索绪尔所说的“所指”);“所指”也不依附于一种特定的“能指”(即一个特定的语言单元).微信“能指”可以通过声音、图片、视频、文字等媒介表达,能指范围大大扩展.笔者观察发现,留学生更倾向用丰富的“能指”指向一个概念,在表达愤怒的时候,留学生有运用微信表情表达、也有用文字表达、更有用标点符号表达的,而中国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基本上不表达这种愤怒的情绪.而“所指”也不再局限于某个语言单元,中外学生在微信中交流的语言,更需要在当时的情境中理解,否则很容易出现跨文化误解或者冲突:

研究者:Are you sure “**施工大学”right?

研究者:our school chinese name **理工大学.

沙特(Saud):Yes. We wrote it intentionally. Keep it as such [呲牙]

沙特:You would find the same character in our ppt as well [偷笑]

沙特:How did you find it then [呲牙]

研究者:i first think you´re wrong.because i´m chinese.

“**施工大学”在研究者的理解里是不能等同于“**理工大学”的,因此,她指出沙特的“错误”.实际上,沙特用“**施工大学”所指“**理工大学”,而其“施工”的内涵也更显丰富,可能所指一个相关的笑话,也可能指的是他当时解释的情境.而编码和译码的人不同,理解的内涵就见仁见智,这就大大增加了能指与所指联系的随意性.2. 语言运用不规范不影响跨文化交流

任何语言中都可以看到一些明显重复的要素被省略的现象.跨文化的微信群里的文字交流,大量使用英文字母省略的情况,最常出现的如:you’re表达为ur,by the way为btw,thanks为thx等等.但这种表达不仅没有阻碍中外学生之间的交流,反而彼此交流表现得更积极活跃.另外,英文拼写错误,如photo为foto、before为bofore等等,也不影响中外学生的理解.而语法的准确性在交流中的重要性大大降低,而交流内容的理解才是中外学生交流顺畅的关键.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外学生在微信中的交流语言表达更随性,更自由:

沙特:@Rose-hl 不客气

猫头鹰(chiputa masoto2):Just one last week with one Class presentation for group topics.

研究者:hurry up! before 12

艾伯特(Albert):Tmr afternoon

...

随着网络的普及,有关网络语言的研究也随之增多,而目前国内研究的主流仍然以批判网络语言为主,如李宇明的《浅谈网络暴力的成因及应对措施》、王继余的《网络语言的变异研究》等.这些研究都是从语言规范性来看网络语言,看到的是网络语言对传统语言文字的冲击和负面影响.但本研究发现,网络语言尽管很多不符合传统语言规范,但类似标点符号错用、文字省略、中英文混用等不是交流中的问题,并不影响中外学生的交往.而且中外学生之间的跨文化交往,通过各种丰富而又自由的语言表达方式可以提高交流的有效性和增加表达的有趣性.(二)来华留学生跨文化人际交往内容及特点1. 信息传递为主,交流方式更活泼

微信群里的成员中,不同群体的人是互不相识的.第一次跨文化课堂之后,部分不同群体间成员开始认识.也正因为如此,第一天成立群的时候,群里的成员,就在群里和群成员打招呼,但是区别课堂上各群体各坐一排的情况,微信的打招呼方式比较活泼,来自巴基斯坦的学生开场白是这样的,“welcome to group.nobody welcome me so that is why I welcome myself [呲牙] [呲牙] [呲牙]”另一位马来西亚的同学接着打招呼,“Helloooo…everyone where are the other clasates? ”微信可以通过语音、文字、表情、图片以及视频传播信息和进行即时沟通,表达形式多样.有了第一位同学的带动,紧接着群里其他成员浮出“水面”,不再保持沉默,群里就开始“热起来”.

在微信中,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是基于工具性的目的——获取最新的课堂信息.再者,由于彼此不够熟悉,几乎看不到中外学生在微信群、朋友圈进行互动交流.但微信中的跨文化人际交往是基于现实生活关系形成的关系网络,随着交往时间的加长以及课堂交流的增加,微信中的跨文化人际交往很有可能从工具型转向情感型交往.2. 朋友圈、个人微信互动为跨文化深入交往提供可能

卡瓦诺(Kanaugh)研究发现,原先基于现实社区的社会网络,也可以从线下进入到线上,并重塑个体间的社会关系.因为跨文化课堂而组建起来的微信群,以及群里成员互为好友也是从线下走向线上,随着线下认识的深入,“IC2015”群成员在朋友圈中相互点赞评论的情况开始出现.微信朋友圈丰富了群体行为的法则,“先集中再分享”拓展为“先分享再集中”.这种互动可以从朋友圈延伸到个人微信间互动,互动的内容就不再仅仅是围绕作业而展开,聊天的内容从朋友圈发的图片和文章延伸到各自国家的风土人情等.微信朋友圈通过照片或内容发现彼此,之后又连接起来,逐渐形成一个相当于熟人社区的圈子文化.

来自泰国的一位女同学(苏)和研究者(邓)的部分对话:

苏:明天我们打算去莲花山.很好玩,我去过一次.你要去吗?一起去.[呲牙][呲牙]

研究者:我没去过,也想去.但能后天去吗,我明天有点事.

苏:那你去过岭南吗?离这里很近.

研究者:岭南博物馆?

苏:是啊

研究者:你很喜欢玩吧.

苏:我去过很多地方.

除了聊天内容扩展外,随着在微信的点对点的沟通的深入,中外学生现实的交往和沟通的可能性会更大:

汗:下次,你跟谁要去看电影?

研究者:还没确定呢.

汗:要不要跟我们班一起去?

研究者:好啊.

汗:是、可以、因为我觉得我们多聊天、多关系那就好

研究者:多联系

...3. 微信群中的跨文化冲突更倾向直接表达并易于解决

在这个跨文化微信群中,沟通者和被沟通者之间,由于生活方式、历史传统等的不同,他们文化中的精神体系、思维体系也会不同,也就是编码和解码的规则常常不是同一规则.在微信群中,俄罗斯女孩邀请其他群成员和她一起成立Presentation小组时,她与其他同学发生了跨文化误解:

俄罗斯女孩:Who want to make group with me and Olya? We need more one person.

过了一会,她接着问,Guys can you be more activity[抓狂].

有同学开始问她,她的小组有哪些成员,当有同学说,想加入她的小组时,她问了一句话:

Can you send me you foto?

过了不久,一位巴基斯坦的留学生连续发了三条微信,内容如下:

“I dont why all of you request to anyone to join a group we are all friends but i am afreed one of our class fellow searching guy after watching his photo.”

“So please do respect to each other.”

“If you respect someone then everyone give respect to you.”

跨文化沟通“只有实现文化对接, 才有双方对一致意义的认同,从而达到理解和沟通”.值得注意的是,微信群上的交流沟通由于即时性,尽管双方因编译码规则不一致出现跨文化冲突,却能够得到及时的解决.更为重要的是,微信群相当于小型的社区,群里的成员发现这种冲突,也会争取双方冲突的解决:

来自巴基斯坦的另一名*学:“hold on man this goup is for final prentation and assignment.”

来自俄罗斯的另一名女同学:“I think that you think a wrong way, we ask about foto just to know with whom we are going to make group. And of course you can join our group.”

紧接着其他同学也来支持他们的看法,“yes, for our assignment.”、“Definitely”…

最后,这位巴基斯坦的同学说,“thank you to clearify this[微笑][微笑]”

俄罗斯女孩回复:“Don’t worry about that guys, we are all friends.”

在微信中,我们表达感情的符号由微表情、图片、文字等代替,传受双方处于不同社会环境中,彼此不能面对面交流,个人无法对对方传播的信息做出准确的判断.但是,微信中的跨文化误解事件,无论是误解双方还是群里其他成员,文字+微信表情,弥补了不能面对面的缺陷,丰富语言表达形式,使得沟通更为准确和有效.

四、讨论(一)线上沟通逐渐深入重塑人际间的交往关系

作为虚拟的线上联系的交互工具,微信为用户提供了一个维持社会关系的虚拟场所,它将现实生活中的社会网络延伸到虚拟的世界里的同时增强了实际的人际关系.前期该群成员对群的功能认知为信息传递,这种认知也延续到中后期.但是,随着课堂交流逐渐增加,如小组成员间进行的作业交流、课堂上的互动等,成员间的交流互动开始频繁起来.渐渐地,局限在群体内的交流扩展到三个不同群体间的交流.成员间互为好友、私信的情况增多,朋友圈互为点赞评论的情况也开始出现,并且聊天的话题逐渐扩散到个人爱好等方面.

此外,文化距离的远近也影响跨文化沟通的深入.由于汉语国际教育的留学生本身是学习汉语的,他们在和中国学生交流的时候,选择的是用汉语互动,而非英文交流.汉语国际教育的留学生大部分是来自亚洲的,与中国的文化距离比较小,因此,在和中国学生的交往中,他们更容易和中国学生由浅层的为作业而交流往更深层的朋友交流发展.(二)微信是留学生获得良好社会支持的新兴手段

朋友圈贵在分享,“IC2015”群成员在朋友圈分享的内容和图片既有出行的图片和,也会分享文章或某一刻的心情,这种分享通过其他成员的评论或者点赞,分享彼此的快乐、彼此的温暖,不仅加强了成员间的联系,更为重要是的是,越分享,越开放,成员间对各自的文化、生活和观点的理解也就越深.帕凯(Paquet)把这种分享的快乐称之为“简单得可笑的群体构建”( ridiculously easy group forming).这种简单的群体构建有助于留学生获得良好的社会支持,对他们减轻跨文化适应的压力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按照跨文化适应U型曲线的阶段划分,跨文化适应会经过开始的新鲜感到情绪的低落,再到情绪的回升.实际上,“IC2015”群半数以上的留学生来到中国也就七八个月,新鲜期也就是蜜月期早已过期,他们目前正处在危机期,尤其是电气与计算机工程全英硕士班的同学,由于语言上的障碍,他们并不能用客居国所使用的语言,只能通过第二语言——英语来和周围的同学沟通,这种语言上的沟通障碍,伴随的是一些迷失、不快的情绪.若没有得到正确的处理,这些情绪会给他们的跨文化适应增加难度.但是微信群、朋友圈互动等,能够起到社会支持的作用,增加中外学生或者不同留学生群体间交流的机会,一定程度上减轻他们的适应难度.(三)微信群、朋友圈的互动沟通:社会资本培育的催化剂

虚拟社区中的交往不仅使留学生获得情感上的支持,而且能够增加他们与外部世界的现实交往的机会,使他们在跨文化适应过程中,可以适当释放部分负面情绪,在彼此交流中获得一种安全感.

课程开始之时,跨文化课堂的同学也仅仅为普通的同学.当他们成立微信群,交流的“场地”和机会增加.线下的交往延伸到线上的交往和互动,逐渐改变原来现实交往中普通同学关系,逐步转变为朋友间的交往.罗伯特?帕特南把社会资本定义为“产生社会网络、互惠规范和信任的个体之间的连结”.“IC2015”群、成员互动、朋友圈互动,都有助于这种社会资本的培育.应该注意的是,对于留学生而言,这种社会资本不仅有助于其融入当地社会,还能够扩展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样,对于中国学生而言,和留学生的互动,有助于形成多元文化的认知,也同样能够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五、结论

在信息全球化时代,微信在人际传播方面正发挥着更加快速、广泛、深远的作用,成为一种习以为常的大众生活方式.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不仅成为中外学生跨文化交往的信息和情感纽带,对该问题的研究更有助于把握中外学生跨文化交往的特点和作用,促进来华留学事业发展,推动中外沟通和相互友谊.未来研究希望能在此基础上从多角度探讨微信对来华留学生融入当地高校或社会的影响,如微信语言对来华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影响;微信作为一种来华留学生的社会支持手段,是如何发挥其作用的;微信推动跨文化有效性的可能性;微信和全球化等等.

(版面所限,本文略去作者所加注释.)

责编:李倩

本文总结:该文是关于对写作人际交往和虚拟社区和留学生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跨文化本科毕业论文跨文化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与
随着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的发展,留学生教育工作也面临更多挑战 其中很多来源于中外文化差异 加强对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分析留学生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差异及文化冲突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以跨文化的角度加.

人际交往视角下的新媒介技术应用
【摘要】与传统媒体时代相比,新媒介技术下的人际交往呈现出更为场景化的特点 本文探讨了新媒介技术对于人际交往的影响,认为新媒介技术在人际交往方面创造出了新的生态环境,并在维系强关系、发展弱关系以及进行社.

社区舞蹈在群众文化工作领域中的运用
群众文化,是以群众为主体,将文化娱乐作为主要内容,使广大民众的精神需求得到满足,具有广泛性、表达形式多样性、包容性、通俗性,并且对民间的文化活动和日常的文化生活进行一定程度的传承和创新 群众文化是文化.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