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学士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调研类毕业论文范文 跟传统村落核心利益相关者利益协调以苏州市三山岛为例相关论文范例

主题:调研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18

传统村落核心利益相关者利益协调以苏州市三山岛为例,本文是关于调研自考开题报告范文与利益相关者和苏州市三山岛和村落相关自考开题报告范文.

调研论文参考文献:

调研论文参考文献 中国传统文化的论文亚太传统医药杂志社传统文化论文1500字亚太传统医药杂志

随着乡村旅游在我国兴起,传统村落凭借其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特有的历史底蕴,迎合了都市人回归自然追求淳朴的心理需求,逐渐成为一个新兴的旅游热点.然而,传统村落在进行旅游利用中,牵涉的利益相关者众多,主要是旅游地居民、企业、政府与游客.各利益相关者内部都存在着不同的利益诉求,从而引起各种潜在的矛盾,利益不能协调极易导致冲突事件.因此,本文关注传统村落利用所引起的复杂矛盾,以苏州三山岛为例,对传统村落旅游利用中的核心利益相关者为实现各自利益诉求所进行的博弈行为进行分析,并基于共生理论提出传统村落旅游利用与保护的政策性建议.

传统村落是具有历史、美学、旅游等价值的文化遗产,保护古村落就是保护历史记忆、延续历史文脉和保存旅游资源.传统村落保护一直是个难题,一方面是它规模大,内含丰富,又是活态,现状复杂,对它的保护往往与村落的发展构成矛盾;另一方面是它属于地方政府的行政管辖,若要保护,必然牵涉政府各分管部门的配合,以及管理者的文化觉悟.这两个原因继续深究,是传统村落的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的竞争、合作、冲突等利益关系导致.当地政府、居民、外来旅游企业和旅游者作为核心利益相关者,他们的利益关系最复杂,对旅游的影响也最显著.必须让核心利益相关者全方位的参与到传统村落的利用中来,广泛征求、听取其意见,理解其利益诉求.从村落作为生产单位及其主体利益出发,建立适合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生产性支持体系,传统村落保护才符合实际并能够持续发展.

作为种群生态学核心理论之一的共生理论,可以较好地兼容传统村落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提供有针对性的处理方法.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实质上是在共生环境中,共生单元 (即不同的利益相关者 )协调利益关系,建立一个和谐、稳定的共生系统的过程.目前我国大部分学者是基于共生理论研究区域旅游竞合和边界共生,例如集群性旅游景点的竞合、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和城乡共生,但是只有少部分学者基于共生理论研究利益相关者.传统村落的利益相关者是控制其发展和利用的关键因素,从他们的利益为切入点来研究传统村落,是解决利用和保护问题的新方向.鉴于此,我们试将共生理论与利益关系相结合,找出问题的来源以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一、三山岛基本概况

三山岛隶属于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是太湖中的一座小岛和古代的驿站.目前岛上有256户居民,800多人口.三山岛旅游开发最初以政府主导为主.政府组建的苏州市吴中区三山旅游开发公司,是集体所有制的企业,村民委员会作为企业的股东,在开发中起着关键的作用.随后在2013年,政府和苏州市三山岛农业生态旅游专业合作社共同成立了苏州三山岛集团有限公司.该公司进行文化旅游项目和湿地项目的投资开发以及建设、管理;推广食用农产品的种植、销售;出台一些政策和规定来管理农家乐,提供农业生态观光旅游服务等.这些举措使三山岛的旅游业务向文化和体育活动方面拓展,延伸了三山岛的旅游产业链.

三山岛具有特别优越区位,融湖岛自然风光与文化科学于一体,涵盖休闲度假、生态旅游、参与旅游、保健旅游等多种功能.政府自2011年开始筹备三山岛传统村落与建设规划项目,规划范围为大山与行山之间的桥头自然村,并通过将农业与旅游休闲产业结合保护,增加必要的公共设施与基础设施,提高村民居住水平.三山岛目前仅存30多座明清古建筑,其中清俭堂、师俭堂等民居保存完好.三山岛的民居建筑在唐朝至清中期达到艺术高峰,房体带有精致的石雕和木雕图案.但在清后期,为提供修建颐和园所需的太湖石而遭到第一次破坏,之后又经历了太平军的烧毁.在时,人们对窗户、石门上的人物雕像进行铲挖,破坏了传统文化的完整性.

本小组成员选择10月6日至7日两天前往苏州三山岛进行实地考察,为研究提供数据支撑.由小组成员分别对岛内游客,经营者,当地居民,政府人员四个主体进行调查访问,采用调查问卷分发和在四个主体中选择代表进行访谈的方式收集数据.问卷共80份,其中有效问卷为78份,主要涉及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及其对三山岛开发模式、保护现状、经营状况、利益需求、利益矛盾和矛盾产生原因的看法.我们对问卷数据和访谈内容进行分析,得出一些结论,并从中寻求一些协调各方利益矛盾途径.

二、传统村落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博弈分析

根据调查问卷的数据和访谈结果可知,35.3%的旅游者希望获得优质的旅游服务;70%的企业希望获得盈利,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38.7%和33.9%的当地居民分别希望改善生活条件和保护传统村落.35.3%的旅游者认为政府的基础设施不完善;32.4%和23.5%的旅游者认为居民和企业提供的服务不到位.42.9%的政府人员认为居民和旅游者影响传统村落的保护.29.6%和25.9%的居民认为政府和企业阻碍经营权掌控,影响旅游收益.表1是对三山岛四个利益主体的利益需求、矛盾对象和矛盾的简单归纳,以下做出详细阐述.

(一)利益需求

游客主要的利益需求是优质的旅游服务,如能够被提供标准化的服务和优化的工作流程等.其次是休闲放松,如文艺节目和户外活动等.政府的利益需求主要是增加旅游带来的财政收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其次是增加当地居民就业和通过旅游来保护传统村落.虽然政府工作人员都认为政府有保护传统村落的需求,但并不认为这是最主要的.外来旅游企业主要利益需求是获得盈利,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其次是希望企业建立的民宿、商店不受当地居民的排斥,而保护传统村落,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并不是外来旅游企业所关注的重点.当地居民最想获得的利益需求是改善生活条件,增加收入,其次是增加就业机会和保护传统村落,传承文化.

(二)利益矛盾

旅游者主要的利益矛盾对象是外来旅游企业,次要矛盾对象是当地居民和政府.三者都对村落生态、人文环境进行了一定的改造,原真性有所丧失.三者提供不同的服务,其质量也不达标.当地政府主要的利益矛盾对象是当地居民,居民希望改善居住环境,但是政府希望将有历史的建筑保护起来,同时拒绝审批新建设用地,尽可能地将空闲土地用于开发新的景点.二者在保护传统村落这一方面有了利益分歧.次要矛盾对象是外来旅游企业和游客,主要影响政府的旅游经济效益和旅游形象,外来旅游企业直接影响政府的旅游收入.企业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为了使投入成本尽早收回,在政府不干涉的情况下,企业将在环境保护问题上采取非合作博弈.而在旅游过程中发生的不文明的现象则直接影响旅游村落形象.

外来旅游企业主要的利益矛盾对象是当地政府,他们和政府成立的旅游企业存在着合作与竞争的关系.次要矛盾对象是当地居民,居民会影响企业的收益分配.当地居要利益矛盾对象(政府)和次要矛盾对象(其他居民和游客),都影响其经营权和旅游收入,实际影响的侧重点不同.

(三)利益矛盾产生原因

传统村落旅游利用之中各利益主体追求的利益是不同的,有的甚至是截然对立,例如政府和企业.在传统村落旅游利益主体构成的系统中,其中任何两个利益主体间都存在着既冲突又合作的关系,这种关系的综合,就构成了一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网络.

从表1中可以看出利益矛盾的产生源于利益需求的冲突:外来旅游企业、居民、政府为了增加自身的经济利益而降低所提供的旅游服务和设施成本,不能满足游客追求高质量服务和体验的需求;居民改善生活条件,提高生活水平的需求和政府保护历史建筑的需求相冲突;外来旅游企业和政府在收益分配方面存在利益博弈;游客对基础设施质量的需求与政府的降低成本的需求向冲突;居民和外来旅游企业在收益分配方面也存在利益冲突,影响双方的经济收入;居民与居民之间就经营权展开争夺.各利益主体的诉求集中在经济诉求、文化诉求、社会关系诉求、环境诉求、政治诉求等方面.

将这些原因归纳为三方面:一是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的抉择,四个利益主体为了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会破坏对方的这两种利益.二是对保护传统村落的注重程度不同,四个利益主体保护意识有强弱差别.三是收益分配不公平,四个利益主体在旅游开发和保护中是相互联结的,但由于他们参与地位的不同,导致在约定俗成或者协议规定中能获得的收益是根据参与地位来分配的.

三、基于共生理论建立的利益协调机制

共生是种大概念,它不只包含竞争和冲突,还强调在竞争中相互理解和尊重、相互补充和进步,使共生系统或者共生关系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同时共生理论中的竞争是通过共生单元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创新促进其竞争能力的提高,而非共生单元间的排斥和自身状态的丧失.

(一)应用共生理论的前提

将共生理论应用于传统村落旅游的前提条件是这种旅游具有形成共生系统的要素,即旅游共生大环境下,多个共生单元在不同的共生界面传递共生基质.

在传统村落旅游中,各个利益相关者作为旅游经营的主体,他们分别是一个共生单元.以三山岛的政府和当地居民为例,这两个共生单元共同具有保护传统村落、增加收入的利益需求,并由此形成领导与被领导关系.每个核心利益相关者所投入的资源例如交通、住宿,都能被一方或多方参与者获取,这种互补性的资源就是共生基质.利益相关者在旅游中各司其职,相互传递信息,进行、商品的流通等,这些形成了共生界面.共生界面的确立是传统村落共生系统建立的核心,也是共生关系成立的必要条件之一.另外,像三山岛这样的传统村落,其所具有的生态环境、政治经济环境和环太湖流域的集聚性村落共同组成了一个共生环境.

(二)利益协调机制的发展模式

在具备上述共生要素后,传统村落旅游这一共生系统要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和提高增值能力,需要向更稳定更优化的模式发展.

1.互惠共生模式

目前大部分的传统村落旅游利益处于非对称互惠共生的状态.即由于共生机制的非对称性导致进化的非同步性,缺乏效率且不稳定.而三山岛的之所以开发的较为成功是因为它在互惠共生的基础上从非对称转向对称,尤其是政府、居民、旅游者、外来旅游企业这四个核心利益相关者在一定程度上都考虑到对方的利益,存在多边多向的利益交流,更重要的是这四个共生单元具有同步性的进化特征,他们相互满足利益需求,同步前进和发展.

2.一体化共生模式

目前传统村落旅游共生系统的普遍模式是间歇共生和连续共生,所追求的是一体化共生.三山岛旅游的组织模式是连续共生,表现为核心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长期的(自旅游开发以来便存在)、连续的(旅游交互时时发生)、稳定的(主体间利益关系确定)联系,这是连续共生的表现.要实现传统村落的一体化共生,需要让这些共生单元发挥全方位的相互作用,形成一个牢固的,具有独立性的整体,占据共生系统的核心地位.

(三)实现利益协调的途径

为实现传统村落旅游的对称互惠一体化共生,除了强化共生环境,还要协调共生单元,政府、居民、企业、旅游者四大核心利益相关者,需要采取全面的措施表达利益需求和解决已存在的利益矛盾,促进利益的同步和全面的发展.

1.完善利益需求的表达和协商途径

利益表达是利益相关者向外界表明自己利益诉求以实现利益要求的行动,是形成传统村落利益相关者互惠共生的重要前提.首先核心利益相关者可以建立制度化的利益表达体系.类似三山岛农家乐理事会的居民团体组织或者居民推选出来的代表与政府、旅游企业进行两方或者三方的会议讨论,及时提出自己的利益需求;而旅游者通过信箱、等平台将意见和建议一对一地反馈给不同的对象.

其次,利益需求的满足与否取决于利益相关者的磋商是否成功.利益相关者需要对主要需求和次要需求做出取舍,弱势的一方例如当地居民应充分发挥社区优势,明确自身在旅游共生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强势的一方在维护基本利益的前提下,适当满足对方的要求.

2.解决利益矛盾

(1)较公平地分配利益

三山岛旅游由政府主导经营,与其他三个核心利益相关者相比,它的利益份额占绝对比例,利益分配不合理.

首先,三山岛政府所成立的旅游企业应增加参股人数和种类,调整控股比例结构.一是将当地居民的参股人数从5人增至20人,并在未来逐渐吸纳更多居民入股,提高居民的主人翁意识,在获得旅游成果的同时更好地保护传统村落.二是吸引外来企业入股,给予5%的入股空间.其次,政府应实现股份形式的多元化.当地居民拥有古建筑的所有权,可将其折合成股份(按古建筑的经济文化价值综合计算)入股,在提高自身经济收入,减少维护修缮压力的同时有利于政府对古建筑进行科学、统一的保护.外来企业除了资金入股外,还可以技术入股,例如古建筑修复技术.最后,政府应拓宽与居民、外来企业、旅游者的合作渠道.政府可以为居民的农家乐、采摘活动、篝火晚会等出谋划策,并提供宣传的途径,提高传播影响力.政府可以和企业签订合同,让其直接入驻三山岛进行旅游经营活动,例如建高星级酒店、手工艺培训等.这可以改善岛上农家乐千篇一律、游娱活动单一的状况.同时外来企业需要文化素养高的员工,可以吸引外出工作的年轻人回岛就业,缓解岛上劳动力质量下降的情况,同时也为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储备人才.政府也可以创建一些众筹项目,例如建设精品民宿、艺术空间等,吸引当地居民、旅游者、小微企业的投资.

(2)补偿和保障利益

利益相关者在协商过程中必会因妥协而丧失一部分利益.在政府主导型的传统村落旅游中,这部分利益可以以其他方式获得.旅游者多元化的休闲体验受到其他利益相关者的限制.政府可以和外来企业合作,增加户外运动项目,开展蔬果采摘活动,举办摄影比赛等.此外建立小型博物馆,陈列和展览三山岛的石器文化、传统手工艺品、古建筑历史等,它既是旅游者文化体验的场所,也是传统村落文化传承、传播的载体.

政府可以面向外来企业、当地居民推出优惠政策补偿受损利益.建立本地的农村银行,设置略高于一般银行的存款利息,略低于一般银行的贷款利息(为旅游经营进行的贷款),增加居民收入,减轻居民或微型企业的经营压力.对于外来企业具有公益性质的旅游项目,政府可以适当减少征税,同时还可增加对外来企业的投资.同时拿出50%的旅游收益,一部分用于对当地的农家乐进行统一的规划,包括外观的设计和内部设施的配置(逐渐达到星级酒店标准);一部分根据居民的消费水平和生活条件以及文化遗产保护状况进行补贴,最低标准是每人每年500元的补偿.

旅游者的利益保障取决于其他三个核心利益相关者所提供的旅游服务是否到位,政府需要创造更好的生态环境;企业和居民需要提供更优质的旅游产品和更专业的服务态度.在这一过程中,三者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也得到了保障.此外,政府和居民要保护传统村落,可以逐级申请文化遗产,建立保护基金,在解决保护资金不足这一困难的同时能按照规章制度系统保护.

从充分表达利益诉求到公平分配利益再到全面提供利益补偿和保障,需要内外部的监督,可以成立内部监督机构和外部信息反映机制,协助条例、协议、合同的顺利实施.四个核心利益相关者应加强合作,完善各个环节以实现利益的良性竞争和同步性发展,创造和谐的共生系统.

四、结语

旅游在改善了传统村落所在地偏僻落后、交通闭塞的状况,为当地经济注入活力的同时,也影响着当地的生态环境,改变了社区结构.核心利益相关者为获得更多的利益导致冲突频发,包括显性和隐性的竞争.这种竞争有别于共生理论中竞争的概念.四类主体应进行良性共生,最重要的是建立高效、全面的共生机制.因此,在传统村落旅游利用过程中,核心的利益相关者应在利益表达、分配、补偿和保障四个环节做好协调工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共生单元的优化、共生界面的平衡和利益的协同发展.将传统村落的旅游主体整合为一个有机体,发挥整体优势,增强传统村落的保护力度.

(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综上资料,上文是关于对写作利益相关者和苏州市三山岛和村落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调研本科毕业论文调研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茶叶产业链参和主体利益协调机制以福建省安溪县为例
苏锦涛(泉州市委党校 办公室,福建 泉州 362000)摘 要茶农、茶商、茶企是茶叶产业链上三个最重要的参与主体,三者之间利益分配格局的变化对茶叶产业链的整体运行绩效产生了重要影响 通过大量的实.

中国传统村落:晋城市泽州县拦车村
拦车村,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晋庙铺镇,距晋城市区26公里,四周峰峦叠嶂,沟壑纵横,由多处险隘、要塞组成,是山西通向中原的南大门,更是南起福建、北至恰克图万里茶路上“山西第一站&rdquo.

鄂西南土家族传统村落环境的文化特征
鄂西南地区是指湖北宜昌市除了当阳和枝江的大部分地区以及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与渝、湘两地接壤 世居的土家族顺应山地环境依山而居聚集成村,其村落环境经长期生产和生活实践形成了具有土家族韵味的文化特征 一.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