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学士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美学相关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和文字禅的时间美学与其当代美学价值相关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主题:美学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25

文字禅的时间美学与其当代美学价值,本文是美学类在职毕业论文范文与文字禅和时间美学诠释和美学价值有关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美学论文参考文献:

美学论文参考文献 美学原理论文医学美学论文医学美学美容杂志美学论文

邓绍秋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湖南 长沙 410205)

关键词:文字禅;时间美学诠释;自由时间;本真时间;游戏时间;当代美学价值

摘 要:从马克思、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等人的时间美学理论来看,文字禅作为禅师和士大夫在自由时间内的精神生产活动,是由个体顿悟到文本传播的时间美学重构,也就是“当下即是”的时间超越与“绕路说禅”的文字呈现的有机融合.因此,文字禅具有丰富的时间美学意义.此外,文字禅对当代人的启示,表现在时间生态智慧与文字生态智慧两个方面.

〔中图分类号〕I0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535(2018)-007-08

DOI:10.13399/j.cnki.zgwxyj.2018.01.002

从马克思的“自由时间”、海德格尔的“本真时间”和伽达默尔的“游戏时间”美学理论来看,文字禅作为禅师和士大夫在自由时间内的文字符号生产活动,是由个体顿悟到文本传播的时间美学重构,也就是“当下即是”的时间超越与“绕路说禅”的文字传播的有机融合.文字禅的时间美学重构是文字禅当代美学价值的基础.文字禅不仅具有时间美学意义,而且对当代人来说,还具有时间生态智慧与文字生态智慧.

一、文字禅的审美特征

文字禅是禅师和士大夫在自由时间内的相当于艺术的自由精神生产活动,是“当下即是”的空寂之美与“绕路说禅”的文字呈现.文字禅的审美生产性,是指文字禅作为生产主义美学基础上的精神生产活动,既具有文字符号的生产性,又包含禅悟体验的审美性,两者合而言之便是审美生产性.

文字禅的审美生产性特征具体表现于文人化的倾向、绕路说禅的方式和公案解读的典范性三个方面.

1. 文字禅的文人化

所谓文字禅,是诗与禅合一的禅宗形式,包括拈古、代别、颂古、评唱四种形式.所谓拈古,是指以散文形式评议公案的体裁;代别是对公案的补充说明;颂古是用韵文形式对大德公案的赞誉性解释;评唱则是结合经教对公案进行考证、引申、发挥,如圆悟克勤法师编著的《碧岩录》.文字禅是禅宗发展历史即禅宗生态系统的重要一环,是唐朝口语化禅宗方法向书面语禅宗方法的转向.文字禅的参禅者有两类:

一类是禅师,欲闻名于世间,受宠于朝廷,想在僧团中树立威望,必须具有超人本领和较高的艺术修养,的确这些参禅者绝大多数是工于诗文、著作等身的诗僧;另一类是文人,他们一般喜好研读《华严经》《楞严经》等审美性强的经书,同时改变了早期的宗教信仰形式,化为一种文雅超脱的心灵自觉(精神生产),颇似艺术的自由精神活动.北宋文坛巨子苏轼、黄庭坚等人投身参禅活动,大大提升了文字禅的地位和声誉.在北宋后期士大夫的社交圈子里,几乎出现了“不谈禅,无以言”的状况?譹?訛.这样,文字禅作为审美化的参禅活动给士大夫带来了精神自由和解放.

因此,文字禅的文人化,特别是禅师的艺术修养,充分体现了文字禅的审美性.

2. 绕路说禅的遮诠方式

文字禅的“绕路说禅”,是禅师在文字运用过程中选择的机智态度与绝妙方法.佛教禅宗往往对事物作出否定的回答.例如,圭峰宗密曾在《禅源诸诠集都序》中这样解释:“如说盐,云不淡是遮,云咸是表.说水,云不干是遮,云湿是表.”?譺?訛因此,禅宗对待语言的观念超越而灵活的,在口头禅阶段强调“不立文字”,而到文字禅阶段则提倡“不离文字”.那么,“不立文字”与“不离文字”之间是否矛盾呢?禅师们在口头禅阶段倡导“不立文字”,是就般若本体不可说来讲的;而文字禅阶段的“不离文字”主张,则是从禅宗传播角度说的,两者目的并非两样,这恰好体现了文字禅在精神生产过程“不即不离”的灵活性和创造性.这种对待语言的灵活性,可从“香严上树”公案去理解:“如人上树,口衔树枝,脚不踏枝,手不攀枝,树下忽然有人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禅师认为,最好在“未上树时”回答他.?譻?訛因为“未上树时”,就是不受逻辑限制的时候.那时它超越了世俗功利和逻辑束缚的自由时间.在这种状态下,人的思维非常活跃,根本不需要问什么祖师西来东来意,也没有什么佛法不佛法的问题.文字禅常用“绕路说禅”的方式,说明文字禅具有精神自由性.

3. 公案解读的典范性

文字禅中的公案,作为历代禅师参禅经验的表达范例,后来的参禅者只能以己之“意”逆先辈禅师之“志”,即在前后时段间隔中重新体验与重建心理状态.参禅者分享到文字中的禅意(空寂之美)和禅意中的文字(符号呈现),克服了“不立文字”的瞬时性、不可传播性.这里的公案获得了审美艺术共同的性质,也可以说公案体验类似于一种审美体验.

文字禅中的公案,不是有限的法则、抽象的公式,而是生动、灵活、开放、可再诠释和再生产的实践范例,为后代学者提供参禅的暗示和形式指引的标准.文字禅不再是印度佛教话语体系的宗教信仰模式(封闭之境),而是以笔砚为佛事的审美生产范型(开放之境).公案不是时间之外的抽象法则,更不是逻辑论证的框架,而是让参禅活动涌入时间之流,即公案解读是参学者与祖师的视野相互超越与有机融合的实践过程.

二、文字禅的时间美学诠释

文字禅不仅具有文人化、绕路说禅和公案解读的典范性特征,而且还具有时间美学意义,以下从马克思的“自由时间”、海德格尔的“本真时间”和伽达默尔的“游戏时间”理论分别对其作出时间美学重构,即证明文字禅具有精神自由性、诗意可能性、文本开放性的时间美学特点.

1. 文字禅的文人化与马克思的“自由时间”

我们从马克思的自由时间观解读文字禅的文人化倾向即精神自由性

所谓自由时间,马克思把它分为休息娱乐时间、精神文化和社会交往及实践活动的时间以及全面发展的时间三个方面.其中,自由时间的核心是用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时间.马克思还为我们分析了与上述三种时间相对应的人类活动,特别指出人类创造性生命活动包括物质生产劳动与作为“自由时间”中的自由活动.马克思在讨论“自由时间”时指出:“自由时间”可以“用于发展不追求任何实践目的的人的能力和社会的潜力(艺术等等,科学)”我们还要进一步理解马克思提出的自由时间的基本特征:

一是自由时间的社会性,是指自由时间建立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基础上;二是自由时间的闲暇性,指的是劳动者拥有区别于异化劳动的闲暇时间;三是自由时间的自主性,是指关注社会现实中的人的自主与公平;四是自由时间的积极性,指的是关注个人和人类的全面发展.马克思认为,“时间实际上是人的积极存在,它不仅是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的发展的空间.也就是说,到了共产主义社会,财富的尺度绝不再是劳动时间,而是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可见,人类自由时间的获得关系到人类全面发展和解放.

文字禅作为禅宗发展的新形式,标志着参禅者(僧人和士大夫)文化水平的提高,标志着中国诗歌文化传统精神渗透禅宗领域.从马克思的自由时间观来看,文字禅则是游离于物质劳动之外的具有自主意义和全面发展空间的精神自由活动.换句话说,是宋代士大夫、僧人作为精神生产者与农禅身份相分离的结果.文字禅的文人化倾向,体现了参禅者身份的转变:由物质生产者向精神生产者身份的变化.禅师的文人化的实质,其实就是人类必要劳动时间的节约,从事精神活动的自由时间的延长.文字禅的自由时间结构与马克思“自由时间”的自由性具有神奇的相似处.在自由时间内,禅师所从事的文字禅活动是自主自由的,不受自然必然性和客观理性逻辑的限制.禅师在文字审美活动中参禅体验的时间,乃是禅师休歇的当下生命本来面目的呈现.灵云志勤禅师观桃花悟道的公案:“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自从一见桃花后,直到如今更不疑.”?讁?訛宋代黄龙派和杨歧派弟子参究这个著名公案而开悟.如觉海法因写下悟禅诗:“岩石桃花开,花从何处来.灵云才一见,回首舞三台.”?輥?輮?訛由此,文字禅作为禅宗的文人化产物,其宗教色彩淡化,而作为精神生产的美学禅属性充分彰显出来.苏轼、黄庭坚等与禅师交往并亲自参与修行活动,进一步打破了文字审美与禅宗修行之间的界限,或者说在精神自由时间层面两者简直没有区别了.

因此,文字禅是文人和禅师在自由时间内的自由精神活动,具有审美生产性,它接近于马克思所说的“艺术”的审美生产活动.文字禅是不以实用为目的的人的精神自由活动.正如马克思所言,“整个人类的发展,就其超出对人的自然存在直接需要的发展来说,无非是对这种自由时间的运用,并且整个人类发展的前提就是把这种自由时间的运用作为必要的基础.”?輥?輯?訛从马克思自由时间理论来看,文字禅的文人化倾向,其实就是朝着马克思所提出的“自由时间”的不断接近.

2. 文字禅的绕路说禅与海德格尔的“本真时间”

文字禅“绕路说禅”所追求的诗意可能性与海德格尔提出的“本真时间”存在相关性.

从认识论角度来看,人类把握世界的方式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功利的,如科学、技术、理性;另一类则是诗意的,即非功利的方式,如文学、艺术、诗化哲学、宗教.文字禅显然属于诗意的方式.从现象学来分析,事物的可能性高于现实性,所谓诗意和禅意均是对精神主体无限可能性的领会与把握.诗意可能性是指向可能性的诗意与蕴涵诗意的可能性的完美结合,是指此在(具体的人)当下向世界敞开的回到原初生活世界的可能性.诗意可能性是对世俗时间的打断(过去被收摄于当下,未来被架空到现在),这样每个瞬间都有可能成为禅悟和诗意境界的入口.文字禅通过绕路说禅,而不是直路说禅,就是为了跳出现实认识论的框架、道德规范的约束、功利目的的限制,与其他人和事物“相遇”?輥?輰?訛,追求纯粹自由的诗意栖居.文字禅凭借“绕路说禅”获得的诗意可能性,可从海德格尔“本真时间”去领会.

在海德格尔看来,传统时间观缺乏人的存在,是一种“非此在式的时间”.他提出新的时间观,即本真时间,是此在在生存中将来、过去和现在三维一体的时间.海德格尔提出的本真时间概念,揭示了非常重要的哲理:现在的我不是孤立的,它不但包含过去的我,也在设计着将来的我.过去的我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将来的我影响着现在的我和过去的我,并且将来高于现在和过去,具有优先的地位——将来即我的选择具有压倒一切的意义.只有当过去和现在对于将来的能在有意义时,过去和现在才真正成为时间.海德格尔把将来、过去和现在三者之间的统一称为时间性,即此在(具体的人)所理解的存在的意义,他说:“时间性根本不是‘存在者’.时间性不存在,而是‘到时候’.”?輥?輱?訛“时间性在本质上是绽出的.时间性源始地从将来到时.”海德格尔认为,这种本真时间就是天、地、人、神四位一体的世界.

我们用海德格尔的“本真时间”来阐释文字禅的“绕路说禅”(诗意可能性)的根源:

著名佛学家方立天先生认为,禅宗“不立文字”与“不离文字”两种主张、两种声音一直是相伴存在的.“人的根性有愚智之别,智慧高超的人,可以不假文字而顿悟成佛,而缺乏智慧的愚人则需要经过经典文字的学习、理解才能有所觉悟.”?輥?輳?訛所以,文字禅中的“禅意”对于不同根性的接受者来说,存在“不能直说”与“需要道说”两种情况.

一是禅(诗意可能性)不能直说(定义).

文字禅之所以采取“绕路说禅”的方式,那是因为“禅”(超越时间的佛性)不是实体存在(客观现实性),而是相对于现实存在的边缘地带和虚无境界(诗意可能性),因此难以用文字直接把握、界定.换言之,“禅”不是现成的存在者,而是此在(参禅者)在本真时间内(刹那)对“存在”的领会和理解.文字禅中的“禅”不能直说,正如海德格尔的“存在”不能直说一样.

二是禅(诗意可能性)需要道说(显示).

所谓“道说”,是海德格尔对语言本质的认识,是召唤“存在”的显现.语言是海德格尔由“时间”界定“存在”过渡到由“诗”界定“存在”的关键.他多次提到“任何存在者的存在寓居于词语之中,即“语言是存在之家”,“道说与说话不是一回事”.“道说”意味着:“显示、让显现、让看和听.”?輥?輴?訛“我们把语言本质之整体命名为道说.”?輥?輵?訛海德格尔强调指出,人只有通过语言(道说)才能倾听到存在的声音,获得人的本质.可见,海德格尔的“语言”不同一切传统中的工具性的语言内涵,而是带有“不可说之说”的“道说”.海德格尔的“道说”,近似于文字禅的“绕路说禅”,即文字禅中的“文字”既不是形而上学的虚妄之说,也不是一般逻辑意义上的清晰之说,而是让人随时聆听“存在”的诗意召唤.文字禅中的这些“文字”作为“道说”的文字,渊源于“未被言说者”(静寂的禅境),提升了禅宗的诗意层次和参禅者的诗意可能性.

三是文字禅的运作时间与海德格尔本真时间的交互关联.

文字禅的运作时间,是指文字禅中禅师或参禅者建构起禅悟经验的操作时间,也就是禅师悟禅与说禅之间的生成时间.法国语言学家居斯达夫·纪尧姆在《时间与动词》中提出了“运作时间”的概念,是指人的心智用来实现时间-图像所需要的时间.?輥?輶?訛我们由此受到启发,文字禅的文字与禅悟之间存在差距,因为作为时间-图像的文字依附于禅师建构起悟禅经验的运作时间.这种运作时间大概就是禅悟时间,它处于完成状态与未完成状态的张力地带(生成境域),与海德格尔的“本真时间”起码存在三个方面的相关性:一是文字禅所依附的运作时间与海德格尔的本真时间都在直觉经验中存在,并非逻辑推理的结果;二是内在性,文字禅的运作时间与本真时间不是日常时间之外,附加上的一种时间,而是日常时间内的某一出神状态、绽开时刻;三是文字禅所从属的运行时间与海德格尔本真时间都是立体的,过去被统摄于当下,未来也被现时架空,一切过去和未来同归于一(开悟的瞬间,即当下本真状态),对于顿悟的禅师或敞开的此在而言,所谓线性一维向前流逝的流俗时间完全消失.文字禅的运作时间,用海德格尔的话说,就是诞生真理的时间,即真理被置于文字禅文本之中,让参禅者领会真理.

因此,文字禅“绕路说禅”(诗意)与海德格尔的“本真时间”之间的契合,两者都是从世俗时间(匀速的线性时间)走向本真的时间(立体的非线性时间).所谓“绕路”是为了超越世俗时间的干扰,所谓“说禅”,意味着人的生活世界的回归、存在的敞开和诗意的栖居.

3. 文字禅的开放性与伽达默尔的“游戏时间”

我们从伽达默尔的游戏时间来理解文字禅的开放性.

伽达默尔指出,人类有两种活动,一种是以使用为目的的活动,另一种就是不以使用为目的的活动.伽达默尔利用游戏概念来阐述艺术的存在方式,认为游戏和艺术就是不以使用为目的的活动.他的游戏时间概念是在海德格尔的本真时间概念基础上提出的,它是不以使用为目的来来回回的运动,是为了自身被实现的时间.伽达默尔所指的“游戏”,只是一种不受主体意识控制的往返重复的运动.?輥?輷?訛在伽达默尔看来,游戏活动具有三个基本特征:

一是无目的性,就是超越日常活动的实际目的,不受主体意识控制的来回运动;二是规则性,是指游戏由一定规则组成,要求参与者遵守这些游戏规则,否则无法玩下去;三是自由开放性,是指游戏活动作为纯粹自我表现的存在方式,将自身带入出场的活动.如节日时间,在节日设计之初就有被庆祝的意向,节日到来之际正是实现的时间.当节日被庆祝时,就是本身被实现的时间.所以,节日的时间是自我实现的真正的时间,即游戏自由的时间.伽达默尔认为,艺术也是不以使用为目的的游戏活动.游戏的内涵和特点运用到艺术活动中来完全吻合.正如游戏只有在被玩中才有具体存在一样,艺术作品只有在被欣赏时才存在.艺术这种游戏只有在观众面前展开,才有可能向“构成物”转化.?輦?輮?訛艺术在向观众诉说的时候,观众也就成为构成物(被再创造的作品)的一部分.游戏和艺术在每一次被玩或被欣赏的过程中都取得了不同的存在.

以下运用伽达默尔的游戏时间理论对文字禅做出两点解释:

第一,文字禅的游戏性.

在伽达默尔游戏时间理论看来,文字禅就是以文字参禅的游戏活动,其游戏性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文字态度上的灵活性.文字禅强调参活句,不参死句,具有游戏性的特征,禅宗所谓“游戏三昧”的境界就包含这层意思.二是超越逻辑,反对理性.禅宗公案与理智逻辑是针锋相对的,凡是有公案的地方,就不能有理性逻辑.三是对原作的误读.禅宗思想就是以儒道哲学对印度佛教的误读.每一个禅宗公案都隐含着潜在的读者,即它们有待于读者以自己的亲身体验去补充公案文本的“空白”.假如没有唐末宋初士大夫对南宗禅的误读,就不会产生宋代的文字禅.而且公案的接受史也可以说是误读史.

第二,文字禅的开放性.

文字禅中的公案具有文本开放性的特点,主要是由如下两个因素所形成的.

一是汉字本身潜藏的个人性、公共性视域.

因为汉字造字过程中既包含了造字者的个人视域,同时汉字传播发展过程中也包含公共视域.从伽达默尔的诠释学理论看,人们理解一个汉字的过程,就是理解者与造字者之间视域融合的过程,即前后时间回环往复的过程.因此,用汉字书写的禅意,既可“不立文字”(不执著于文字的共性,强调个人视域),亦可“不离文字”(不局限于个人的理解,强调公共视域).

二是禅宗公案摆脱理性逻辑,主要运用直觉思维.

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比较更具有开放性和创造性.这恰好与汉字的模糊性和多义性相吻合.文字禅中的公案的开放性是有限制的开放,因此对于参禅者来说,公案具有积极功能和消极功能.从消极功能看,公案要求参禅者突破二元逻辑和文字系统,否则就会被文字表层意义和逻辑所束缚.从积极方面看,公案为了启发后人悟道,给不确定的读者留下广阔的空间,即具有诠释的可能性.参禅者将自身的体验,重新建构先辈禅师的参禅体验状态.所以后学者理解公案的过程,就是与先辈禅师对话的过程,这一对话必须超越时间隧道,实现禅师与参禅者视域的融合.如僧问:“如何是古佛心?”师曰:“三个婆子排班拜.”问:“如何是不迁义?”师曰:“一个野雀儿从东飞过西.在禅师看来,所谓佛道即此在生活状态,并不存在一个柏拉图所谓的永恒不变的“理式”——抽象的“道”.所以,道就在具体直观的自然生活之中.禅宗公案为中国人提供了一种新的审美经验,即从实体化自然观转化为心灵化的空境.禅宗公案的视野具有开放性,正如伽达默尔所言,人类生存的历史运动(时间)在于这个事实,即它绝不会完全束缚于任何一种观点,因此绝不会有真正的封闭的视野.既然禅宗公案解释者的视野具有开放性,那么,禅宗公案随着解释者视野的变化而变化.?輦?輰?訛因此,禅宗公案的秘密,其实是以文字为*将过去带入当下的时间体验,也即对延续的世俗时间的超越过程.

综上所述,从马克思、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的时间观来看,文字禅作为以文字参禅的体验形式,是一种人类精神自由活动(马克思生产论视域中的文字禅)、蕴藏着诗意可能性的存在论事件(海德格尔存在论视域中的文字禅),也是文本开放的传统与当下相融合的游戏活动或艺术经验(伽达默尔诠释学经验视域中的文字禅).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三种理论视域中的时间观虽然分别阐释了文字禅的三个特点,但我们还应该进一步探究它们之间的异同.

第一,马克思是从生产实践的视角来探讨自由时间的内涵的.他将自由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区别开来.马克思认为,人的劳动具有必然与自由的二重性.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动物是和它的生命活动直接同一的.它没有自己和自己的生命活动之间的区别.它就是这种生命活动.人则把自己的生活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他的生活活动是有意识的.”?輦?輱?訛意思是说,有意识的生命活动区别于其他动物,自由时间是人所独有的.海德格尔认为,此在的生存是以自身对自己存在的先行领会和筹划为前提的,也就是说人具有超越性.在人的自由意识、超越性方面,马克思和海德格尔的观点是一致的,只不过前者强调自由意识源自物质生产基础,后者则强调自由源自个人的领会和筹划.

第二,从马克思的生产美学观来看,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的时间美学观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只是从人的生活世界即此在的维度提出本真时间和游戏时间,这两种时间概念本质上都是唯心主义的存在时间,只强调个人的善良意志和语言自身力量,却否定了人类发展的进步性,带有一定的非理性色彩和幻想性.同时,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的时间美学观对于发展马克思的自由时间理论又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例如,海德格尔提出的本真时间,有助于对审美自由和艺术本体的认识,而伽达默尔反复强调语言的对话性,则有利于各民族、各阶层的文化艺术精神交往和人类自由时间的扩充.如果说马克思是从人与事物的物质实践关系来探究自由时间的话,那么,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则是在人与事物的精神关系层面把握自由时间的整体性与生成性.两者可以相互补充、阐发,使人类在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获得更大的自由.

第三,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师徒间既存在思想一致的地方,同时也有差别:海德格尔侧重于可能性——重视将来维度的优先地位,认为语言的本质是道说(让显现).伽达默尔则注重游戏和对话,即文本作者与读者跨越时间距离的视域融合——重视理解的历史性.

三、文字禅的当代美学价值

文字禅时间美学思想对于当下生活与美学研究的价值如何?这是撰写本文的终极目的.文字禅对当代人的启示,可从时间与存在关系以及语言与存在关系两种角度来看,即体现为时间生态智慧和文字生态智慧两个大的方面:

首先,从时间与存在的关系角度来看.

借鉴文字禅的时间生态智慧,防止现代时间的功利化、碎片化,引导现代人走向“生态人”的境界.现代多数人是时间碎片化、功利化、技术化的人.而“生态人”是指人与环境融为一体的进入和谐生存状态的人.文字禅对待时间的态度,就是生态人的态度.按照曾繁仁先生的观点,生态文化是中国古代“原生性文化”,现代生态文化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原生性文化有着天然的衔接性.西方现代生态理论中包含中国元素.?輦?輲?訛由此观之,文字禅是中国古代生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现代“生态人”的建构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禅宗对时间的关注,这是学界所公认的.铃木大拙指出:“对禅来说,时间和永恒是一个东西”?輦?輳?訛;李泽厚也认为, “禅宗的哲学秘密之一”即是“对时间的某种神秘的领悟”;?张节末博士则从禅宗时间观的变化来考察意境的内涵以及比兴传统的退场?輦?輵?訛.这样看来,“时间”是禅宗美学关注的重要问题.文字禅作为禅宗在宋代的发展,坚持和发展了禅宗顿悟时间观.用生态学术语来说,文字禅的圆融时间观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其一,三际回互.

所谓三际回互,就是打破过去、现在、未来三向度的界限,即由世俗的一维的线性走向变为同时性的三维立体状态,主张三者的相互融合与同时发生.“黄昏鸡报晓,半夜日头明.惊起雪师子,瞠开红眼睛.”这就颠倒了日夜、早晚的时间顺序.

其二,一念万年.

所谓一念万年是指文字禅打破时间的长短差别.如“万古长空,一朝风月”,瞬时即永恒.宋代普济的文字禅典籍《五灯会元》记录了许多类似的说法:“一念见道,三世情尽”?輦?輷?訛;“一念万年,千古在目”.

其三,时空圆融.

时空圆融其实是指时间的空间化、当下呈现.离开花草树木,就没有时间的变迁,也不存在所谓的春夏秋冬、早晚快慢这样的外在时间实体,即时空为一体.如有人问:“和尚年多少?”答曰:“始见去年九月九,如今又见秋叶黄.”?輧?輯?訛文字禅中的时间与空寂那互摄圆融,只有春华秋实、青天白日等自然景象,哪有脱离当下境的抽象时间概念?

其四,生死一如.

人们对时间的焦虑,莫过于生死大关.在禅师看来,生死一如,生即是死,死即是生.如僧问:“生死到来时如何?”师曰:“遇茶吃茶,遇饭吃饭.”?輧?輰?訛

文字禅的圆融时间观,比起现实社会中“时间就是金钱”的功利时间观更富有诗性智慧.从现代生态学看,这是一种自由的生态时间体验.生死困境是现代人无法回避的头等大事,文字禅对时间问题的态度给我们很深刻的启示,让我们重新调整个人与社会、自然的关系,刷新对宇宙生命的看法,并最终实现对时间悖论的超越.

其次,从语言与存在的关系角度来看.

借鉴文字禅的“不即不离”的文字生态智慧,避免现代语言的碎片化,走出当下图像化的迷宫,恢复本源性的生命存在状态,即由“图像人”(能指符号)走向“境界人”(所指韵味)的生存状态.以下就文字禅的文字生态智慧,发表四点看法.

一是图像时代人们多数处于“图像人”的状态.

所谓“图像人”,是现代人迷恋于图像的生存状态.著名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把在社会生产中,因图像技术与身体器官紧密结合而产生的现代人称为图像人.“其突出特点就是对技术的无意识,把技术经验当作了身体的存在经验.”?輧?輱?訛而“境界人”则是摆脱技术依赖,进入非观念的、混沌的、变动不居的感性生存状态.图像人要怎样才能转变为“境界人”呢?文字禅对待文字(图像)的态度给我们以较大的启示.

二是文字禅协调“不立文字”与“不离文字”的生态关系.

文字禅就是以文字呈现生命本体的存在.唐代内证禅的“不立文字”,到北宋文字禅的“不离文字”,两者看似矛盾冲突,其实两者目的都指向佛禅本体:明心见性.唐代“内证禅”强调“不立文字”,是从文字的个人视域以及禅的本体而言的;而宋代文字禅主张“不离文字”,则是从文字的公共视域以及禅悟传播意义上说的.可见,“文字禅”并未脱离禅宗的根本思想,它坚持了禅宗“明心见性”的一贯思想.根据禅宗体用不二的观点,这恰好体现了文字禅“不即不离”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即在文字(确定)与非文字(不确定)的间隙处,体现了“不立文字”又“不离文字”的文字生态智慧.宋代文字禅脱离了唐代农禅那样的生活场景,而蕴藏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渗透于文字里面的“文”的精神,帮助后学者深入体会、把握本真时间性的存在.

三是文字禅蕴藏“文”的精神与禅的境界.

文字禅的意义回旋往复于文字与非文字之间.一方面,文字禅的文字本身富有诗意;另一方面,文字禅还具有非文字的意义,即连续性的“文”的精神与敞开性的禅的韵味.赵炎秋教授在比较诗画界限时曾经指出,文字是通过所指来构建世界.赵先生进一步指出,“图像用能指表征世界,能指是其所表征的世界表象的精确或近似的反映.”?輧?輲?訛我们认为,文字禅主要是以所指来建构禅悟世界.文字禅中的文字所指构建的世界,正像黄庭坚所言:“如虫蚀木,偶成文耳”?輧?輳?訛,具有生成可能性.现代人处于“文字”和“图像”的矛盾迷局之中而不能自拔,可从文字禅所建构的禅悟世界获得启示.如鼓山祖珍禅师示众云:“大道只在目前,要且目前难睹.欲识大道真体,不离声色言语.”卓拄杖云:“这个是声.”竖起拄杖云:“这个是色.唤甚么作大道真体?直饶向这里见得,也是郑州出曹门.”?輧?輴?訛这段禅语给我们带来深刻的启示:离开目前的声色言语,哪有抽象的大道真体?根据历代文字禅记录整理,不少禅宗大师的上堂说法,都是不离当下,而且是诗、乐、舞的合奏,不仅是禅的世界,也是诗、乐、舞交相演出的世界?輧?輵?訛.现以宋代圆悟克勤法师在湖南夹山寺编著的文字禅典籍《碧岩录》为例作出简要说明.著名哲学家任继愈先生在《宗教词典》中说《碧岩录》是“中国禅宗临济宗的主要典籍”,张耀南先生在“宗门第一书”《碧岩录》导 读中说:“实际上《碧岩录》影响了整个中国文化史的发展.”“《碧岩录》是中国文化的转折点.”?輧?輶?訛由此可见,文字禅并非削弱了禅宗的力量,而是提高了禅宗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如果没有文字禅(《碧岩录》为代表),南宋以后中国文化转型就难以成功.《碧岩录》在“诗禅一味”、“字禅一味”、“茶禅一味”、“教禅一味”、“儒禅一味”五个方面均有开先河之功.此外,文字禅还具有国际影响.《碧岩录》被韩国人称为“天下第一奇书”,日本人的“茶道”来自《碧岩录》中的“茶禅”?輧?輷?訛.《碧岩录》作为文字禅的代表,无论是从“文”的精神还是禅的境界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四是文字禅使人深刻.

美国著名批评家波特曼指出,图像容易使人肤浅,文字容易使人深刻.?輨?輮?訛因为在接受图像时人们主要靠视觉,而接受文字时则必须沉思与内省.因此,文字禅中的文字所指让人迈进大道的境界,图像作为能指符号容易使人迷恋感性世界.现代人若能借鉴文字禅智慧,以文字来悟道,则能领悟文字而不执著于文字,观图像而不被图像所迷惑,进而体验“境界人”的精神自由.

该文总结:上述文章是适合不知如何写文字禅和时间美学诠释和美学价值方面的美学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美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品读中国人的时间美学读余世存新书《时间之书》
钟芳2016 年11 月30 日,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的“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申遗成功之际,著名学者余世存.

论漫瀚调民歌的艺术内涵和美学价值以内蒙古准格尔旗为调研中心
金禹轩 单明华 王 菁 孙雨琼 (大连民族大学 106600)摘要在风起云涌的时代大潮里,文化软实力成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竞争的有力武器 重视传统文化自身的发展意义以及本民族优秀的文化逐渐成为了重中之.

维吾尔族舞蹈的美学价值
【摘 要】维吾尔族是我国能歌善舞的民族之一,特别是该民族的舞蹈是我国优秀舞蹈文化重要组成部分,舞蹈中包含美学价值非常高 对其美学价值进行分析,对于传承我国民族文化有着重要意义,文中从维吾尔族舞蹈的种类.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