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学术论文>材料浏览

特色方面在职开题报告范文 与南林北果特色产业铺出致富路类论文例文

主题:特色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06

南林北果特色产业铺出致富路,该文是特色方面论文例文与特色产业和南林和致富方面在职开题报告范文.

特色论文参考文献:

特色论文参考文献 农村文化产业概论论文产业经济学论文北核期刊目录意林投稿

汶川,相信大部分中国人对这个地名都不会陌生.九年前,汶川因“5·12”大地震而备受全国乃至全球的关注.很多人对汶川的第一印象是闭塞、贫穷、自然环境恶劣.在全国多方力量的援助和汶川人的奋力自救下,近年来,汶川不断传出好消息:映汶(映秀至汶川)高速建成通车、映卧(映秀至卧龙)公路全面完工、汶马(汶川至马尔康)高速加快建设,川青甘高原物流产业园等项目有序推进,成功举办2016年中国四川大熊猫国际生态旅游节暨首届汶川(卧龙)大熊猫节、第二届世界水谷论坛暨首届汶川论坛、西*汶川分会场等活动……汶川知名度和美誉度正日益攀升.

听说汶川今年就要提前摘掉贫困县的帽子,记者一行驱车前往,看看九年前出现在电视上那些贫穷落后的画面如今变成了什么样.

产业调整“李”村脱贫攻坚进行时

从成都出发,车子逆岷江而上,两个小时便抵达汶川.离汶川县城不远的绵镇半坡村,就在岷江江畔.听说半坡村是贫困村,记者有些惊讶,河谷地带土地肥沃、交通方便,离县城也近,怎么会贫困呢?

半坡村大学生村官尚泽永告诉记者,半坡村村民本来都住在高半山,2008年“5·12”地震后,很多房子震坏了,不适合居住了,于是很多人就搬到河坝居住,但他们的耕地都在高半山.

车子上坡、转弯、再上、再转……上到了海拔1600米左右的地方.这里视野开阔,脚下是大片在山坡上开垦出来的错落有致的耕地.

“这些地都是村里的,全部种的是青红脆李.”尚泽永告诉记者,“茂县有人曾经想要流转这里的土地,当地老百姓不愿意,给1000元一亩都不愿流转.因为一亩地种上青红脆李,挂果后每年至少能收入上万元.”

尚泽永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亩地能种60株青红脆李,每株能产几十斤,有的甚至上百斤,每斤至少能卖两三元.

“我们村有450亩承包地,399亩退耕还林地改良后种上了果树,还有160亩集体土地流转给专合社,村里有91户340人,人均约3亩地.”半坡村党支部书记陈惠群笑着说,“等到今年丰收的季节你们再来看,满山遍野都是水果.”

陈惠群告诉记者,半坡村今年有四个项目——1100头猪的养猪场建设、水沟涵洞、田间灌溉蓄水池和人畜饮水道路,基本都是涉及村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的.此外,还有四个贫困户要修房子.每户有两万元藏区新居建设资金,村集体经济出一部分,帮扶单位、帮扶企业再支持一些,多方力量帮扶.

今年43岁的半坡村村民杨树兵,腿脚有些残疾,家里有5口人,母亲患了肺气肿,大儿子读“9+3”中职,小儿子读小学三年级.家里因病因学致贫.

杨树兵告诉记者,他家有9亩地,在“5·12”地震之前种的是海椒、白菜、萝卜,一亩地年收入一两千元,除农药、化肥、人工等成本,每年收入一万五六千元,只能勉强糊口.

2009年,看到有些村社种甜樱桃发财致富了,杨树兵和半坡村的很多村民也种上了甜樱桃,种了四五年,发现不适合,就换品种.2013年,杨树兵家的9亩地种上了青红脆李,林下还套种了豌豆、土豆、黄豆等矮杆植物,自己吃不完就拿出去卖.

“去年上半年我在桃关工业园区打工,每月1800元.”杨树兵告诉记者,村里还为他妻子安排了公益性岗位,做保洁工作,每月1300元.他们夫妻二人去年工资收入21600元,卖蔬菜收入8500元,母亲每月领新农保900元,低保、天保、退耕还林、粮食直补等政策性补贴11564元.此外,还有政府给贫困户的到户项目补贴15000元.通过自身努力和国家的帮扶政策,杨树兵家去年就脱贫了.

“今年青红脆李就能挂果了,” 杨树兵望着地里的李树,喜滋滋地说,“日子只有越过越好的!”

陈惠群告诉记者,半坡村以前被评为弱村,前几年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最初选择的是甜樱桃,因为它经济价值高,但后来发现半坡村不适合种甜樱桃,于是再调整,改种了青红脆李.

“去年村里(采收青红脆李)四五十万斤,今年很多李树都逐渐进入盛果期了,预计挂果量会比去年翻一倍,估计至少能产100万斤,按每斤3元来算,就能收入300万元.”陈惠群说,“我们村还劳务输出了六七十人,在汶川的桃关工业园区和一些茶楼、餐馆打工.此外,村上还有公益性岗位可以帮扶贫困户,我们还是有决心有信心今年脱贫.”

汶川县委书记张通荣告诉记者,近年来,汶川按照域内地貌的差异,确定了“南林北果·绿色工业+全域旅游(康养)”的战略布局.汶川绵虒、威州、克枯、雁门等北部乡镇,气候条件优越,适宜发展果业经济.为此,汶川县始终将发展果业作为北部产业布局核心,在北部片区推动以“汶川三宝”(甜樱桃、脆李子、香杏子)为主的特色水果提质增效.全县甜樱桃种植面积达2.3万亩、青红脆李达2.3万亩.近年来,每到水果采摘季节,大量游客来汶川采摘樱桃、杏子、李子等,“北果”产业发展红利鼓足了老百姓的腰包.

而汶川县南部片区生态环境优越,林业资源丰富,适合发展特色茶叶、猕猴桃、速生林木、花卉、林下中药材、林下养殖、森林康养等产业项目.现在,全县猕猴桃种植面积达3万亩、中药材达2万亩,南部片区富民产业覆盖面正在扩大,河坝村和高半山村发展“两重天”问题正逐步得到解决.

三资融合科学培育集体经济助民增收

汶川县城北面的克枯乡木上村,比半坡村条件更为艰苦,平均海拔2200米,最高处2700米.最困难的是,村里缺水.

木上村第一书记季浩告诉记者,木上村有92户321人,1100亩土地,“5·12”地震后,由于地壳变化,原来的出水点不出水了,村里用水十分困难.很多年轻人也因此而离开村子外出打工.现在村里仅有60余人留守,大多是中老年人.

“2016年6月,我第一次来这个村的时候,看到的是大片大片的荒地,全村只有400多亩地在耕种.”季浩说,由于缺水、缺乏劳动力,当时村里撂荒地很多,条件十分艰苦.

季浩告诉记者,现在村里用的水是在县里的支持下从相邻的大寺村引过来的,管道铺了27公里,有一部分还在悬崖峭壁上,维护很困难.这个从邻村引来的水源是木上村唯一的水源,非常宝贵,全村生活生产用水全靠它了.但由于管道太长,且沿途地貌复杂,所以这唯一的水源还时不时地不出水.而有些时候,出水太多,村里的两个水塘装不下就只能浪费了.

“所以,我们今年要兴建大水塘,此外,要维修村里的小水池,再新修70口小水池,增至190口,提升蓄水能力.”

今年,县上给每个贫困村发放了45万元产业发展资金,木上村决定用这笔资金种植青红脆李,发展村集体经济.决定作出了,接下来就是具体实施.流转110亩土地、从茂县采购13500株青红脆李种苗、开垦土地、建设管网,前期工作相继就绪.正月十二那天,木上村正式开工种植青红脆李.新年伊始,这个高半山贫困村种下的是脱贫致富的希望.

好消息接二连三.今年一月,南充市顺庆区政府给木上村提供了帮扶资金197万元,用于水源点改善、道路硬化与扩建等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

“以前村民们大多种土豆、莲花白等作物,经济价值不高,一年下来挣不了多少钱.”季浩告诉记者,“5·12”地震后,有些村民种起了青红脆李.木上村很适合种植青红脆李,因为海拔较高,李子每年10月中旬成熟,比低海拔地区要晚熟,错季上市,经济价值更高.目前全村已经种植了800多亩青红脆李,下一步还打算套种一些土豆等矮秆蔬菜.

“村里现在有9户贫困户35人,其中7户是因病致贫,还有两户是年老体弱的孤寡老人.每个贫困人口有3000元产业扶持资金,村里打算让这些贫困户入股村集体经济,以后可以多分红,带动他们致富.”季浩说,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要靠政策兜底,但是没有产业,这些贫困人口始终无法致富.所以,村里打算帮这些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代管土地,地里产出归他们所有,以后等他们的家人亲戚来接收.

现在村里的荒地越来越少,看到了希望的老百姓干劲越来越大.“村里今年还打算用‘木上村’注册商标,成立青红脆李专合社,”季浩说,“我们还是很有信心脱贫的.”

汶川县南部的三江镇龙竹村,虽然与木上村分别在县域的一南一北,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模式很相似,而且更为成熟.

“我们这里是高半山,以前村民们种玉米、蔬菜,除了自己吃的,卖不了多少钱,村里很穷.”龙竹村党支部书记赵勇告诉记者,龙竹村有91户288人,但因为山高路远,交通不便,很多年轻人都下山打工去了.现在村里60%是留守老人.

这几年,赵勇家发展旅游致富了,他没有忘记乡亲们,要带着大家一起脱贫致富.

赵勇告诉记者,以前,龙竹村集体经济几乎为零,村两委考虑将贫困村产业发展基金45万元、旅游发展配套资金65万元,以及南充市顺庆区人大捐款3万元等资金整合在一起,流转土地、修建6幢小木屋做旅游接待,发展村集体经济.

村里有贫困户23户63人,今年要全部脱贫.每个贫困人口有3000元产业扶持资金.“贫困户拿着这笔资金不知道干什么好,村两委就让他们入股村集体经济.”赵勇说,经过估算,6幢小木屋预计每年纯利润为10-12万元,贫困户先分配产业扶持资金入股的10%,剩下的90%中,50%由全村村民(包括贫困户)二次分配,还有40%用作村设施设备维护、管理人员工资,以及村集体经济后续发展.

近年来,汶川县立足市场导向,发挥资源特色,选准优势产业,突出“一村一品”,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全面推行股权量化改革,将财政扶贫资金和支农资金量化到村到户,鼓励村民入股集体经济.提升脱贫攻坚金融服务水平,大力推行“公司+基地+贫困户”模式,支持农民合作社和其他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流转、牲畜托养等方式,带动贫困户增收.此外,汶川还广泛开展农技培训,推广线上线下销售模式,不断优化集体经济发展环境.

“资产、资本、资源三资融合是汶川发展集体经济的特色.”汶川县委书记张通荣告诉记者.

电商助残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

习总书记强调:“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在这场脱贫攻坚战中,那些因病因残致贫的群众无疑是最困难的,也是最不容易脱贫的.

听说汶川县城所在地威州镇有一个电商助残空间.这是怎样的一个空间?记者一行驱车前往一探究竟.

电商助残空间就在威州镇政府办公大楼里,与镇文化宣传站嫁接在一起.“因为宣传站有现成的宣传设施设备,有互联网,很方便,所以把电商助残空间设在这里.”威州镇委书记何科黎告诉记者,威州镇辖区内共有12个村和4个社区,2827户9243人,其中残疾人有662人.全镇有精准扶贫人口285人,其中残疾人有32人.近两年,威州镇积极探索“互联网+助残+精准扶贫”模式,以解决残疾弱势群体创业难就业难的问题,实现残疾人同步小康为出发点,通过开展“圆梦的翅膀”电子商务培训活动,为汶川特色农产品和民族手工艺品的推广、销售创建了新的平台,为残疾人就业创业提供了更便捷的服务,让残疾人也能实现“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理想.

“威州镇政府与四川阳光绿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组织非智力残疾的残疾人培训电商知识,首期培训班有12名学员,都是身残志坚、愿意自食其力的残疾人.电商助残空间对他们进行一对一的帮扶,让他们掌握电商销售技能,销售汶川三宝等当地农产品.”何科黎说,汶川每年五月到十一月都不断有水果上市,是电商销售的黄金季节.

“目前,第一期12名学员已经孵化出来,他们都开了网店,去年,他们网上销售额达6万多元.”电商助残空间负责人蒲应超,自己本身也是残疾人,他告诉记者,汶川县和威州镇都很重视电商助残空间,给予了不少支持.

何科黎告诉记者,对于残疾人来说,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是最重要的.有信心就有勇气面对生活,有勇气去开创美好的未来.

“对于第一批孵化的学员来说,要先固化他们的稳定收入,帮助他们打开营销途径.”何科黎说,现在,已经有一些学员通过培训正往培训师方向发展,以他们自己的经历传、帮、带其他的残疾人.学员罗秀华、陈思源、郭蕾分别获得了由四川绿源公司主办的电商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和两个三等奖,一等奖奖金为8000元,三等奖奖金为1000元.

陈思源告诉记者,他是威州镇南桥社区人,家里有3口人,以前因为残疾心里自卑,不爱说话,不想交流,靠父母养着.参加电商助残空间的培训班后,陈思源去年在网上销售了1000多元的农产品,终于能够自食其力了.更重要的是,通过参加培训,他变得自信了,愿意与人交流了,参加阿坝州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还拿了三等奖.“我今后的发展方向是当讲师.”陈思源说,他希望让更多的残疾人能够自信起来,能够自食其力.

威州镇铁邑村精准贫困户郭志军,小时候因为意外致残,失去了左臂,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年幼的时候收到了人生的下岗通知书”.面对命运的打击,郭志军没有放弃自己,他干过很多活儿,耕作自家的土地,做过泥水活、停车场工作、厨房帮工等等,不停地与命运抗争.

去年,郭志军报名参加了电商助残培训活动,第一次接触了电子商务.经过第一阶段电商初期培训后,在威州镇的村干部和通吃小站电商综合服务站工作人员的协助下,郭志军开通了121分享家微店分销甜樱桃,上线推广几天时间,就销售了200多单,同时还有爱心企业也直接对接通吃小站,提前预定了郭志军的甜樱桃团购.“去年,我(通过)电商销售了一万多元.”郭志军笑着告诉记者,电商很适合残疾人创业,希望以后能通过电商销售更多的农产品,让自己和家人生活得更好.

电商托起了残疾人的创业梦.威州镇探索的“互联网+助残+精准扶贫”模式,开启了残疾人“指尖上的创业之路”,依托本地特色农产品,利用电子商务和移动电子商务进行网上销售,扩大了汶川农副产品品牌的影响力,实现就业创业增收,为贫困残疾农户寻找到一条致富门路.

(责任编辑/凌云 设计/毛豆)

总而言之,本文是适合特色产业和南林和致富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特色本科毕业论文,相关特色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海城地区南果梨产业建议
任 斌(海城市青山保护局,辽宁 海城 114200)南果梨是整个辽南地区农业的优势资源,海城地区是南果梨的原生产地和主产区,对生长地的立地条件要求标准较高 目前全市南国梨栽培面积28万余亩,年均产量达.

舍南舍北皆春水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杜甫诗里,难得一回小清新,说的似乎就是我从前的家 房前的那个大池塘,名叫许家塘 许家塘那边,是一片平阔田野,金黄的油菜花田和紫红的紫云英田错.

基于毫州中药材特色产业下包装设计课程教学
一、亳州中药材产业资源与包装设计教学(一)中医药文化资源 亳州是神医华佗和道教鼻祖老子及庄子的故乡,这里是道教文化中心,以及中医药文化的发源地 中医药产业和道教的清静无为思想相互切合,对人们的生活和生.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