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学术论文>材料浏览

改造有关论文范文素材 和全国政协礼堂为迎接八大改造主席台有关论文范文集

主题:改造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20

全国政协礼堂为迎接八大改造主席台,该文是改造有关论文如何怎么撰写跟全国政协和主席台和礼堂类论文如何怎么撰写.

改造论文参考文献:

改造论文参考文献 全国三大财会刊物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国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八大是中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全国胜利后召开的首次全国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1026人,候补代表107人,代表全国1073万名党员.由于当时人民大会堂尚未筹建,作为新中国较早的重要建筑之一,于1956年竣工的全国政协礼堂,顺理成章成为八大的主会场.全国政协原行政处处长苏林云曾撰文回忆了政协礼堂从建造到成为八大主会场的经过.

政协地址原是大帅府

1949年底,全国政协机关成立,我们从中南海搬到王府井大街南口路东的三层小楼国际饭店办公,这是政协机关成立后的第一个办公地点.在国际饭店办公不到两个月,由于人员增多,搬到南河沿南口路西的怡园饭店.不到三个月,又搬到中南海东花厅办公.1950年9月中旬,全国政协机关与政务院政法委员会互换办公地点,又由中南海搬到现在的办公地点,当时叫赵登禹路32号,后改为太平桥大街23号.这里原是清代顺承郡王府,建于清顺治初年.民国后,顺承郡王的后代将府第卖给入据北京的张作霖,成为大帅府,张学良曾在此居住数年.新中国成立后,政务院政法委员会使用这所宅院办公.

政协机关搬来不久,就与张学良的好友于学忠洽谈购买这所宅院的事,于学忠代表张家*了卖房手续.顺承郡王府曾被北京市政府定为市级文物单位,1994年全国政协机关因要在这里建现代化的办公大楼,北京市政府已将顺承郡王府按原样搬迁至北京朝阳区朝阳公园东隅.

周总理指示建造政协礼堂

1954年春,政务院副秘书长齐燕铭找到全国政协常务副秘书长、统战部副部长徐冰,对他说,总理指示要为全国政协盖一个大礼堂,能容纳1200人开会.(建筑面积为1万平方米,造价300万元.)经政协秘书长办公会决定,政协成立了建设政协礼堂小组,由政协秘书处副处长连以农任组长,我任小组秘书,做具体的联系和安排工作.

这项工程实际上是受齐燕铭领导的.而他主持的两次会议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第一次会参加的单位有北京市建筑设计院、建筑工程局、电业局、广播事业局等,都是负责同志参加.齐燕铭在会上传达了总理的指示,然后讨论了选址问题和各单位分工协作问题.关于选址问题,有的人认为这样重要的活动场所应建在长安街,我们认为既然是政协礼堂,还是建在政协办公地点为好.会议还决定了由北京市建筑设计院总工程师朱兆雪、赵冬日负责设计,市建筑工程局第一工程公司负责施工.考虑到礼堂建成后除政协使用外,和国家机关还会有一些重要活动要在这里举行,因此在设计方面要有翻译室和译意风装置.

第二次会议是讨论设计方案,这次会议除第一次会议参加单位负责人外,增加了建工部副部长宋裕和.设计方案为大会场上下两层,可容纳1300余人开会,几个休息厅都比较大,一楼设五个会议室,其中第二会议室可容纳200人开会,三楼有一个800平方米的大厅,既可开各种会议,也可举办各种文娱活动和茶会、酒会等.礼堂开东西南北四个门,北门正对着政协机关,南门是正门,南门外开一条马路.对于开马路问题,政协持不同意见,认为这样不安全.几经讨论并与有关部门交涉,最终还是因为开马路是北京市的规划,也就同意了.

由于建设政协礼堂是直接抓的项目,参加建设的各个单位都非常重视,派出最著名的工程师设计,最优秀的施工队伍施工,所以政协礼堂的施工质量堪称一流.政协礼堂从设计到施工完成,前后共一年时间,这在当时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1955年下半年礼堂建成不久,总理来查看,我陪着总理从一楼走到三楼,各厅室他都仔细看了一遍,没有说什么,看样子是比较满意的.当走到二楼西侧的小翻译间时,他侧身走了进去,详细询问了广播局机要室的同志有关译意风设施的情况.

现场查看会场布置

1956年春,秘书长和主任杨尚昆到政协礼堂第一会议室,把连以农和我找来,小平同志对我们说,“第八次代表大会要在政协礼堂召开,约有1500人参加,上主席台的有270人,这次大会米高扬要来,得给他准备个休息的地方,你们有什么困难没有?”我们听了以后,十分兴奋,当即回答:“没有困难,保证完成任务.”

第八次代表大会要在政协礼堂召开的消息激励着全体礼堂员工,大家都纷纷表示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和大会服务工作,保证大会的顺利进行.我们从人员调配、安全保卫、会场布置、招待服务等各方面进行了精心的安排,还组织服务人员到外单位学习和操练.由于八大有1500人参加,礼堂的座位只有1300个,为此在一楼把所有座椅都移动位置,增加了两排桌椅.

解决270人上主席台的问题,同时还要求代表能看到主席台上的人,当时确实感到困难.因为主席台口只有16米宽,每排最多只能坐30人,需要坐9排.我们不得不向有关单位请教,还请了一些能工巧匠,最后是这样解决的:第一排座就在地面,从第二排起每排高出20厘米,共做了8排高大地坪,每排都设有固定的栏板以保证安全,这样共设计制作了80多块挡板.在两侧和后排还留了走道.至于米高扬的休息问题,第一会议室是和主席台同志休息的地方,前厅好几个会议室,须穿过代表的休息厅,不好去.最后是把主席台西侧的道具间装修一新,临时作了贵宾休息室.这些问题的解决,和杨尚昆都表示满意.

(摘自《纵横》苏林云文)

上文总结:此文为一篇关于全国政协和主席台和礼堂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改造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改造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闭幕
新时代 新坐标 新改革 新成就——2018 年全国圆满闭幕策划 本刊编辑部·2018 年全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

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在京召开
策划 本刊编辑部初春的北京,暖意融融、生机盎然 伴随着新时代的步伐,肩负着13 亿多人民的期待,2100 多名全国政协委员和近3000 名全国人大代表齐聚首都,共同为改革发展献诤言、谋良策 3 月3 .

父亲载涛:从贝勒爷到全国政协委员
溥仕爱新觉罗·载涛(18871970)是光绪皇帝的胞弟、末代皇帝溥仪的七叔 他一生历经晚清、民国乃至新中国成立,直到1970年病逝于北京,堪称这一时代变迁的特殊历史见证人 新中国成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