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学位论文>材料浏览

千姿百态的蜀南竹海方面有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 与千姿百态的蜀南竹海类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千姿百态的蜀南竹海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16

千姿百态的蜀南竹海,本文是千姿百态的蜀南竹海毕业论文范文跟千姿百态和蜀南竹海相关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

千姿百态的蜀南竹海论文参考文献:

千姿百态的蜀南竹海论文参考文献

蜀南竹海属四川宜宾地区长宁县域,仅中心景区的面积就达40 多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壮观的竹林.它曾荣获“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和“中国森林十佳”的美誉.但去之前所看过的一些资料对蜀南竹海的描绘多是“翠绿一片”“竹声呼啸”“遮天蔽日”……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竹海就是一望无际竹的海洋的印象.成都的一位朋友也说:“别去那儿了,没什么意思,到成都的望江楼公园看看竹子就行了.”我纳闷,真那么单调?可又一想:游小溪和观大海的感觉能一样吗?再说,蜀南竹海所获得的那些殊荣,也不会只源于一个“大”字吧?所幸这瓢冷水没有浇凉我们去竹海的热情.

我们在宜宾汽车南站乘前往竹海的客车,行程约70 公里后到达长宁县.浓云越积越厚,雨滴越来越密,雨刮器艰难地摆动着,车窗外的景象越发朦胧而虚幻了.汽车驶入盘曲起伏的山区林海之中,道路两旁密集的青竿翠叶都齐刷刷地伸向路心,编织成一个遮天蔽日的翠绿色长廊,绵延数公里,被称为“竹林隧道”.之后便进入了主要景区范围.我们在竹海西大门买了门票,然后直奔位于景区中心的三合界,在一座名叫“竹园山庄”的3 层小楼前停下.

景区里高、中、低档的旅馆都很多,饭馆也不少,完全不用为食宿担心.可惜天公不作美!雨时大时小,一下就是3 天.但对游览的影响不是很大,况且有些景象在云雨中欣赏,别有一番情趣.3 天的游览,使我们对蜀南竹海有了全新的认识.它远不止是“竹的海洋”,除竹景外,其他具有独特个性的景观还真不少.

浩瀚丰饶的蜀南竹海

蜀南竹海面积之大为国内所罕见.7 万多亩竹林覆盖在大小几十座山峦上,登高远眺,一片浩渺无垠的翠绿色海洋,宏大而壮丽,令人心潮澎湃!四川的森林一般具有树种多样、组成复杂的特点;而偌大的蜀南竹海,在植物的构成中占统治地位的却只有竹类和蕨类,偶见一两株其他树种,也生长得十分艰难.这种单纯的植物组成,充分展示了竹的群体美与个体美.放眼望去,远近高低,目之所见,景致都那么葱茏、整洁、精炼、清丽!真是浩瀚的竹海!纯净的竹海!

人们常用“雨后春笋”来形容新事物的大量快速涌现,当地人告诉我们,春笋一露头,一天能长三四十厘米,一个月就长成十来米高的竹子.这回我们目睹了雨后春笋的数量之多、生长之快.

林区有规定,清明前的竹笋不能挖,它们是竹林的继承者.我们是清明后到达的,正赶上了鲜笋丰收的时节,大量的竹笋破土而出,山民们背着大竹篓、拿着锄头上山挖笋,一天背回好几筐.旅店主的父亲70 多岁了,也每天采笋不辍.他家厨房的桌上、地上的所有的盆、桶、缸等盛器中都泡满了新挖的大竹笋.竹林中不同品种、各种味道的竹笋、竹荪蛋、竹花(又叫竹燕窝)也纷纷出土.因竹的种类不同,竹笋的大小、形状有别.小的如同筷子,大的有十多斤重,状若大炮弹.竹笋的味道也有多种,仅我们在竹海吃过的就有淡味的、甜味的、苦味的,还有甜苦味的.竹的全身都有用,笋衣也可入菜.以前吃竹荪蛋时,曾感到疑惑:竹子的哪部分能长成这般模样?这次才明白它不是竹,而是生长在竹林里的一种菌类.旅馆的小厨师拿来3 个竹荪蛋,我们把它装在小竹篮内摆在桌子上,观察它的生长过程:眼看着竹荪蛋顶长出了菌柄、菌伞,伞下又长出一圈洁白的网状“裙子”,不断地伸长展开,漂亮极了,像个让人怜爱的小姑娘.但它们却只能活三四个小时,若不及时采摘,就会在地里腐烂发臭.真为这美丽而可爱的小东西生命如此短暂而惋惜!在这里,我们一连三天九顿只有竹笋这一种菜,好在小师傅厨艺很好,又跟我们合得来,变着花样做,味道都很鲜美,让我们过足了竹笋瘾.

竹林中还有多种药材,其中最好玩的叫“金毛狗”,真像一只毛色金黄的小狗.景区的商店里、摊位上,摆满了用竹子制作的工艺品与生活用品,琳琅满目.我们所住旅馆的主人就是靠制作竹工艺品挣下这座3 层楼旅馆的.许多妇女的竹篓、麻袋中都堆满了竹林里产的干货,种类繁多.这些竹产品成了当地人主要的经济来源.

真是美丽的竹海!丰饶的竹海!

蜀南竹海博物馆

在游览景区之前,最好能先参观竹海博物馆.这是一处环境幽雅的园林式建筑庭院.馆内较系统地介绍了各景区的概貌和物种资源,展示了许多竹制品,如形式新颖、做工精良的各式家具,还有竹制工艺品及竹简等,都很精美.这其中,艺术价值最高的就是那幅堪称“世界竹编巨著”的长卷《清明上河图》了.《清明上河图》全长约4 米左右,由7位竹编巨匠用薄如蝉翼、细如发丝的100 万根竹丝耗时一年精心编制而成,其画风古朴、工艺精细,若不看说明,很可能会误以为是一幅精美的蜀绣.

寻幽涤心忘忧谷

到竹海的当天下午,我们游览了忘忧谷.山谷面积不大,但比较幽深.雨天,游人稀少.只见葱翠欲滴的竹林沐浴着雨丝,涓涓清流穿行于谷底的山石之间,红褐色条石铺就的台阶在绿草中时隐时现;轻柔的流水声、雨滴声,间或传出的鸟鸣声掠过耳际.我们撑着雨伞在此间漫步.一瞬间,思维似乎停滞了,身心仿佛都融化在这清寂的山谷之中,多么难得的美妙忘我的感觉!走过时密时疏的竹林小径,我们来到了忘忧谷的尽头.一座崖壁的巨石上篆刻着“涤尘”两个大字,崖顶一帘瀑布高悬,飞流而下的水珠洒在上面,将崖壁冲刷得一尘不染,“涤尘”两字格外醒目.此景让我们自然地品味起这两个字的含义来:涤心才能忘忧!

壮美的七彩飞瀑

与幽深静谧的忘忧谷相比,七彩飞瀑却是充满了动感的别样景观.跨入景区高大的牌坊门,视野豁然开朗.极目远眺,远山石壁上的“彩练飞堑”4个红色大字隐约可见.山下一条银白色飘带似的水流呈扇型展开,蜿蜒由远而近,来到面前已成了宽达四五十米的水面.在此修建了一座巨型水坝,水流均匀地从高约十几米的坝体顶部骤然跌落,飞溅起团团水花.坝上设有汀步,是亲水观景的好位置.我们踏过汀步,拾级下至深深的坝底,回首仰望,一帘巨大而平整的水幕从天而降,落地处溅起一条雪白的涟花,飞珠卷雪,吼声雷动,而宽阔的湖面却波澜不兴,可泛舟赏景.动与静的强烈对比,将两种迥然不同的水景之美鲜明地展现在游人面前.

七彩飞瀑景区内的地形由高渐次降低,层层下切,空间也由开敞渐而闭锁,人们的心情随之变化着.这里的水景既有人工营造的,也有自然天成的,有宽阔平静的湖面,也有跳跃奔腾的湍流;有整齐、宏大的帘幕式瀑布,也有自由奔突、大小不一的飞流;有的是怒涛翻滚,有的是涟漪微泛;有的绿如碧玉,有的似层层白雪……水的各种形态美都荟萃在这里.其中最美、最具震撼力的要算最后一级瀑布.因为这里峡谷收拢,汇集了巨大的水量,且地形陡降,巨流从高处被重重地抛入谷底,白色水雾弥漫天地,震耳的轰鸣声在山谷中回响;而台阶就紧贴在瀑布旁,人行其上尽管是安全的,但看到汹涌澎湃的流水以排山倒海之势从头顶、身旁倾泻而下,仍不免心惊胆战,总怕被巨流吞没,在大自然的伟力面前,人显得那样渺小、胆怯,那样不堪一击!听当地人说,若在晴天,这里就会出现一道道彩虹,所以叫“七彩飞瀑”.可以想象,彩虹映照下的飞瀑是何等美丽、何等奇妙壮观!继续下行,最后到了谷底的天雨亭.空气中飘散着浓重的湿雾,坐在亭中,细观汹涌的飞瀑,聆听轰鸣的水声,领略大自然的壮美与威力,一种强烈的激动和敬畏之情油然而生!或许这就是崇高美的感受吧!

险峻奇特的天宝寨和仙寓洞

天宝寨和仙寓洞是悬于数百尺高、壁立山崖上彼此相连的两个景点.建造者巧妙地选择了半山崖上一条水平断裂地基,劈山、筑路、修庙、建阁,大大减少了工程量,其智慧与勇气实在令人钦佩!远望天宝寨与仙寓洞,像是在巨大的崖壁上绘制成的一幅长型画卷.进入一个在断裂带平面上凿成的高大的岩腔,这是天宝寨主景区的开端.岩腔外侧是用条石砌成的齐腰高的护墙,内壁是完整的土红色岩石,岩壁上镌刻着巨幅石浮雕组画——兵法“三十六计”.这些作品构图严谨,制作精细,从组画的内容及天宝寨险要的位置来看,这里在古代似乎曾是一处军事要塞.景区内还有巨大的石锥、石盘等自然景石,生动而有气势.山下是广阔的平原、层层梯田和一个个小山丘,还有亮晶晶的水面、深绿的树群、浅绿的稻秧、红褐色的裸壤……它们在视觉得小而纤细,被微缩成为一幅线条流畅细腻、色彩和谐的工笔画,十分奇妙!

天宝寨和仙寓洞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我觉得出了天宝寨的西门就进入仙寓洞景区了.这里的地基比天宝寨宽大些,上方是开敞的,建有大雄宝殿,还有双层楼阁等,而且体量都不小.此外,这里还有深浮雕睡佛和金身观音立像,神态自然安详,十分传神.庙内佛前烛烟缭绕,香火很旺,真有些步入仙寓的感觉.这里没有了忘忧谷的清幽,也没有了七彩飞瀑的灵动,只留下了令人久久难以忘怀的险峻和奇特.

(摘自企业管理出版社《信马由缰大西南》 作者:冯大千 王路)

上文评论:上文是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千姿百态和蜀南竹海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千姿百态的蜀南竹海本科毕业论文千姿百态的蜀南竹海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京华传真往张瑞敏的海尔33年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有些时代,常存人间 改革开放40 年,就是中华民族历史上难忘的诗篇 改革开放最初“兵分三路”,在农村保障农民的经营自主权,在广东、福建设立特区作为开放窗口,.

端方特立的海瑞
公元1587年11月13日,大明王朝的二品高官海瑞在南京都察院官邸孤独谢世,享年74岁 海瑞无亲无后,料理后事的任务落在了佥都御史王用汲的肩上 清理遗物时,王用汲发现,除了公家配置的用具,纯属海瑞个人.

前尘旧事话蜀道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蜀道,广义上指古代从四川盆地通往外界的陆路和水路总称 它崎岖难行,李白在蜀道难中唏嘘长叹,而诗人的感叹终将留在历史的回音中 但是对蜀道的探索与开拓,由古至今,从未停歇 201 7.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