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学位论文>材料浏览

经济发展方面有关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与经济新常态下中国食糖市场运行新特点分析有关论文范文文献

主题:经济发展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05

经济新常态下中国食糖市场运行新特点分析,本文是经济发展方面有关论文范文文献和食糖市场和常态和经济发展方面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经济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经济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中国市场杂志中国市场杂志社新经济期刊新经济杂志

莽九刚1 马光霞2

(1.中国农业出版社北京10 0125 2.农业部信息中心北京100125)

摘 要:中国食糖供需现状:当季产不足需、食糖消费继续增长、当季产不足需缺口扩大、食糖进口远超过配额,总供给远大于总需求、食糖库存庞大.中国食糖市场运行新特点:食糖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高价差、超配额进口的情况经常性存在、制糖企业亏损严重、蔗农收入不断下降、食糖的能源属性、金融属性越来越被彰显、国家调控市场的难度加大.根本问题是中国糖业缺乏竞争力,根本出路是必须提升产业竞争力.

关键词:经济发展;中国食糖;市场运行;特点

DOI: 10. 13856/1. cnll-1097/s. 2016. 04. 019

1 中国食糖市场供需现状

1.1 当季产不足需,总供给远大于总需求

1.1.1中国食糖产量进入减产周期

(1)糖料种植面积大幅下降.受天气和糖料下调影响,2014/2015榨季全国糖料种植面积大幅下降,降幅为11.3%.其中甘蔗种植面积降幅为10. 4%;甜菜种植面积降幅为21%.全国糖料人榨量为8 834.5万t,同比减少2 440. 5t,减幅21. 7%.甘蔗品种以台糖系列和粤糖系列为主,甜菜品种以德国KWS系列、比利时安地系列、瑞士先正达系列为主.1978年以来中国糖料种植面积情况见图1.

(2)甘蔗单产有所下降.2014/2015榨季甘蔗平均单产降幅为8. 04%,甜菜平均单产增长为3. 61%.整个榨季加工糖料8 834.5万t,比上榨季

(3)食糖产量在三连增后转为下降.2014/2015榨季全国食糖产量为1 055.6万t,同比减少276.2万t,减幅为20. 7%.其中,甘蔗糖产量为981.8万t,同比减少275.4万t、减幅为21.9%.甜菜糖产量为73.8万t,同比减少0.8万t,降幅为1.1%.居历年产量第九位.

1.1.2食糖消费继续增长

(1)食糖消费三连增.2014/2015榨季中国食糖消费,为1 510万t.比上榨季增加30万t,增长2.0%,但增速放缓.为历年食糖消费总量的第一位(图2).

(2)食糖消费结构稳定.在中国食糖消费总量中民用消费占36%,工业消费占64%.

(3)消费量与糖价呈负相关.消费量继续增长,但增速放缓.主要是2014/2015榨季糖价虽低位运行,但较2013/2014榨季有所上涨(图3).

1.1.3当季产不足需缺口继续扩大

当季产需缺口增加2.1倍:2014/2015榨季中国食糖当季产需缺口为454.4万t,比上榨季增加306.4万t,增加2.1倍(图4).

1.1.4 一般贸易净进口量连续4个榨季超配额

加入WTO后中国每年食糖进口的配额为194.5万t,配额内关税15%,配额外关税为50%.低价的外糖,即便加上关税和损耗,其到岸价也比国内糖便宜.这也是外糖大量涌人中国的主要原因.大量的进口糖导致并加剧了中国食糖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2011/2012、2012/2013和2013/2014榨季的一般贸易净进口量分别是410.5万t、346.1万t和348.2万t;分别是配额的2.1、1.78和1.79倍(图5).

但可喜的是,食糖进口在连续3个榨季超过缺口后,迎来第一次小于缺口.2014/2015榨季一般贸易方式净进口食糖310.3万t,同比下降10.9%,是配额的1. 60倍.主要是由于在全国原糖进口加工企业开展行业自律的基础上,国家将关税配额外食糖进口纳入了自动进口许可管理货物目录,食糖进口管理加强,原糖进口得到了较为有效的管理.

1.2中国食糖库存大幅下降

由于2014/2015榨季食糖产量大幅下降、一般贸易净进口量的大幅下降、消费量的持平略涨,使得中国食糖在2 013/2 014榨季库存创历史新高后大幅下降.

2013/2014榨季中国食糖总供给,仅总产量1 332万t加上一般贸易净进口量348.2万t,就达到1 680.2万t,远大于1 480万t的国内总消费量,多出200万t,再加上期初库存等,2013/2014榨季末中国食糖库存继续扩大,突破900万t,再创历史新高.

2 014/2 015榨季中国食糖总给供给中,产量1 055.6万t加一般贸易净进口量310.3万t,为1 365.9万t,国内的消费总量为1 510万t,144.1万t的缺口应该是对减少库存的实在贡献.但库存量仍巨大,在800万t以上.

根据近期各主产区的情况汇总,2015/2016榨季,中国食糖产量将继续下降,预计在1 000万t左右,预计进口量与2 014/2 015榨季持平,消费量将继续保持增长.鉴于此,2015/2016榨季中国食糖库存将进一步得到大幅消减.

2 中国食糖市场运行新特点

2.1 食糖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

国际食糖市场对中国食糖市场的影响越发显著,国内食糖市场再不能“独善其身”了,再不能关起门来自己说了算了.国内糖价不仅仅由国内的生产成本、食糖供求等因素所左右,同时受国际市场的影响程度越来越大.

2.2高价差、超配额进口的情况经常存在

中国糖价没有竞争力.国内食糖生产成本与主产国差距越来越大,进口糖到岸完税价,近4个榨季以来,经常低于国内,且价差也呈现扩大的趋势.巨大的价差,带来巨大的利润空间,使得中国食糖进口量超配额的情况经常性存在.

2.2.1 2012/2013榨季国际、国内价差扩大

2012/2013榨季国际食糖产量增加,供大于求加剧,国际食糖总体延续了2011/2012榨季的震荡下跌的态势,国际糖价仍远低于国内.

2012/2013榨季,国际糖(泰国白糖)到岸价,每月都比国内低(上榨季只有两月是高于国内的).均价为每吨4 618元(2011/2012榨季为每吨6 477元),比国内均价为每吨5 513元(2011/2 012榨季为每吨5 792元)每吨低895元(2 011/2 012榨季为每吨686元),同比每吨的价差扩大了209元,比国内糖每吨便宜16. 2%(图6).

价差最大的月份(2012年11月)每吨比国内低1 270元,价差最小的月份(2013年3月)每吨也比国内低689元.

这正是2012/2013榨季中国食糖进口虽有所下降,但绝对量仍庞大的原因.

2 012/2 013榨季中国食糖一般贸易净进口,同比2 011/2 012榨季虽大幅下降了15. 7%,但346.1万t的绝对量,相对于中国本来就供大于求的食糖市场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2.2.2 2013/2014榨季国际、国内价差明显缩小

2 013/2 014榨季国际食糖产量继续增长,供大于求继续加剧,国际食糖总体呈波动下行的态势,国际糖价继续低于国内.

2 013/2 014榨季,国际糖(巴西白糖)到岸价,仍是每月都比国内低.均价为每吨4 269元( 2012/2013榨季每吨为4 618元),比国内均价每吨4 699元(2 012/2 013榨季每吨5 513元),每吨低430元(上榨季每吨895元),同比每吨的价差缩小了465元.比国内糖每吨便宜9. 2%.

价差最大的月份(2013年12月)每吨比国内低1 043.2元;价差最小的月份(2014年9月)每吨比国内低49.7元.

在2013/2014榨季国际、国内价差明显缩小的情况下,2013/2014榨季中国食糖一般贸易净进口量同比仍是持平略增的,为348.2万t.

2.2.3 2014/2015榨季国际、国内价差再次扩大

(1)国际糖价每月都比国内的低.2014/2015榨季,(配额内的)国际糖到岸价,每月都比国内低(表1).

(2)价差较2013/2014榨季扩大.价差最大的月份(2015年9月)每吨比国内低2 022.O元;价差最小的月份(2014年11月)每吨比国内低319.0元(图7).

(3)庞大的库存及低价的国际糖,仍是压在中国食糖市场上的两座大山.

2.3国际糖价经常性低于国内糖价的原因分析

2.3.1 2002年以来有两段时间国际糖价经常性低于国内糖价

(1) 2006年9月至2007年11月.这15个月,国际糖价经常性低于国内,价差最大为每吨848元、价差最小为每吨17元;仅有1个月,国际糖价高于国内(每吨40元).

(2) 2011年8月至2015年10月.这55个月(4年零7个月),国际糖价经常性低于国内,价差最大为每吨2 022元、最小为每吨50元.这期间仅有2个月,国际糖价高于国内.

2.3.2国际糖价经常性低于国内的原因分析

(1)期货投机拉动.2006年1月6日郑州白糖期货开市,社会游资涌人糖市,利用2005/2006榨季国内食糖减产、国际食糖供求有缺口以及甘蔗能源概念,对糖价进行炒作,不断推高白糖期价,继而带动现货.

(2)高价收储导致.2011/2 012、2012/2 013榨季,中国食糖当季产不足需.而国家分别以每吨6 550元、6 100元的高价收储,也许是不应该的.这样的收储价远远高于国产糖生产成本,也远远高于配额外进口糖成本,这样的高价收储,使得国内糖价始终高于国际糖价,并引发食糖大量进口.目前庞大的库存,将继续压制国内糖价.

(3)中国糖业生产效率低.糖料种植及企业制糖都缺乏竞争力.

2.3.3制糖企业亏损严重

(1) 2013/2014榨季制糖企业亏损严重.兑付农民糖料款出现困难.全国制糖企业累计销售平均为每吨4 633元,较2012/2013制糖期每吨下跌899元.全国制糖行业上缴税收35.1亿元,同比减少2. 06亿元.全国制糖工业企业亏损97.6亿元.

(2) 2014/2015榨季制糖企业实现大幅减亏.2 014/2 015制糖期全国制糖工业企业食糖累计销售平均为每吨4 945元,全国制糖行业实现销售收入549亿元,税金29.1亿元,全国制糖工业企业亏损18.7亿元,同比上个制糖期减少78.9亿元,减亏效果显著.受益于行业自律,全国原糖进口加工企业效益也明显好转,实现了扭亏为盈.

2.3.4蔗农收入不断下降

(1)糖料收购价继续下跌.2013/2014榨季,全国糖料与2012/2013榨季相比继续回落.其中,甘蔗平均收购价(地头价,不含运输及企业对农民各种补贴费用等)每吨为435元,同比每吨下跌34元,甜菜平均收购价为每吨478元,同比每吨下跌11元.

2 014/2 015榨季甘蔗收购价进一步下降.2014年12月初,广西2014/2015榨季糖料蔗收购价方案出台,普通糖料蔗收购首付价定为每吨400元,比上榨季每吨下调40元.在此基础上,各市根据各自情况,每吨可上下浮动10元.柳州每吨普通糖料蔗收购价410元与每吨一级白砂糖平均含税销售5 270元挂钩联动,挂钩联动价系数维持6%.并持续实施优良品种加价每吨30元、劣质减价每吨30元的政策.而北海市以每吨400元的糖料蔗价与每吨5 100元的糖价联动.

湛江甘蔗收购田头价每吨360元,对应市场糖价每吨4 800元;海南省糖料蔗收购价有两个分别是每吨400元和380元,与5 300元的糖价联动.

(2)糖农收入下降.2013/2014榨季全国糖农收入493亿元,同比减少39亿元.全国制糖企业尚有22. 83亿元糖料款没有兑付给农民.这主要是由于糖料收购价下调所致.糖料收购价连续3年下调,主要是由于糖价连续3年下跌所连带的.以主产区广西为例,2011/2012、2012/2013、2013/2014榨季的收购价分别为每吨500、470和440元;2014/2015榨季的甘蔗收购价仍继续下调,为每吨400元.2014/2015榨季糖农收入385亿元,同比继续下降.2 014/2 015榨季全国制糖企业尚有近10亿元糖料款没有兑付给农民.

2.3.5食糖的能源属性、金融属性越来越被彰显

国际糖价低位运行,除全世界食糖供大于求这一主要因素外,还受油价连续下跌、美元升值、巴西货币贬值等因素的影响.

2.3.6国家调控市场的难度加大

(1)国家储备政策,是国家在加入WTO初采取的针对国内单一食糖市场的宏观调控措施,随着受国际市场的影响的增强,调控难度越来越大、调控成本越来越高,效果持续减弱甚或为负.

(2)控制食糖进口也是中国“救市”政策之一.2013/2014榨季进口总量基本控制在预期内.2 014/2 015榨季,在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通过严格打击、采用配额外食糖进口自动许可登记制度、规范进口糖配额管理、实行糖企行业自律等多种措施,原糖进口得到一定的管控.维持了国内糖价连续8个月不同程度的回升,走出了连续背离国际糖价走势的独立行情.但是,总是让人不够踏实.

(3)国内食糖市场仍然异常脆弱.现行打击、进口自动许可、糖企行业自律等临时性措施面临越来越大压力,糖企自律也面临企业能否经得住短期利益诱惑的考验,进口自动许可登记制度也面临国际社会的质疑,一旦这些措施中有哪一项失守,国内糖价很有可能再次出现大跌.2014/2015榨季中国食糖一般贸易净进口310.3万t,虽然同比下降10. 9%,但绝对量仍然是大的,远超过194.5万t的配额量.

目前,无论是蔗农还是制糖厂,对国内糖市仍然信心不足,甘蔗面积大幅下滑.

3路在何方

3.1根本问题:中国糖业缺乏竞争力

3.1.1 中国糖业生产效率低

(1)农业生产方面.糖料种植这一环节,生产效率就低.糖料生产成本过高;要提高制糖行业的竞争力,最关键是提高糖料生产效率,必须解决长期制约糖料生产效率的良种、水利、机械化和规模种植等根本性问题.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些问题仍实实在在地存在着.

(2)制糖企业方面.制糖成本高.对企业升级、行业发展没有上升到战略层面,食糖生产较为短视和粗放.大家最关心的还是问题,不好找政府、企业亏了,更要找政府,本该顺应市场化的东西,至今仍处于政府包干的怪圈中.这是导致中国食糖生产成本高,没有竞争力的根本.在没有外糖“威胁”、没有外糖“侵入”的10多年的时间里,糖企是否是高枕无忧了,在利润丰厚的年景是否忽略了对食糖生产第一车间——糖料生产的重视和投入,对企业自身的升级、行业发展有没有战略研究和长远规划,食糖生产是否存在较为短视、粗放的生产模式,企业制糖成本高、企业的制糖成本到底有多高.

(3)政府相关部门.一旦糖价大跌、利润下滑甚至亏本,企业最先想到的是什么?最关心的是什么?是一味地关心的问题、眼下的盈亏问题,还是依赖政府临时的救市政策,是处于希望抑或就是政府托底、包办着,还是本该顺应市场、去研究整个产业链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不好找政府、企业亏了,更要找政府.而有时,简单的扶持或救市手段只能是貌似缓解了、掩盖了当下的问题,实则是贻误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有利时机,所带来的却是对整个产业长远发展的不利.

3.1.2根本出路:必须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1)中国糖料及食糖生产亟待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需加速土地流转,促进规模化、机械化的生产进程等;糖企也过了10来年的好光景,目前虽处于史上最艰难的时期,但笔者以为这也正是企业找问题、改革增效的好时机.不能一有问题就找政府:临时收储等手段都是暂时的、短期的,都不能治本,有时甚至还会掩盖问题的本质、贻误企业挖潜、改进、改革的时机.要勇于面对,最终中国糖业还是要走提升产业竞争力这条治本之路的.虽然这条路走起来会很难、也很漫长,但是绕得过去吗,绕不过去!我们的产业总是得成长,得强大的.否则,一出问题总希望国家保护,或者一出问题就希望国家能给兜点.那么,长此以往,中国的糖业在这样的国际竞争中连生存都谈不上、更何谈强大.

(2)中国糖业的根本出路:必须提升自身的竞争力.要整个产业健康稳步的发展,还得从根本上提升自我的产业竞争力,这才是长远的根本的方向.因为事实是中国的食糖市场、食糖,不仅仅是产业自己说了算的.一方面,如果产品质次价高(或同质价高),那么不管愿意不愿意,在客观上就为(虎视眈眈地瞄着中国市场的)外糖(质高价廉或同质价低)提供了涌入的机会.另一方面,中国食糖的消费还受淀粉糖等替代品的挤压,如果糖价过高,那么对食糖消费会产生一定的抑制,将促进淀粉糖等替代品的使用.

3.2他山之石

印度马邦首席部长呼吁产糖商不要再依赖政府扶持,同时,也表达出政府该做什么,以资借鉴.

道琼斯消息,马邦首席部长2015年3月8日对糖生产商说,不要一面对问题,就指望政府能帮助他们脱困.

这位首席部长称,政府承诺通过引入新技术帮助食糖行业提高生产率,但该行业需要的是5~10年的路线图,能使自身免受作物收成波动和国际趋势的影响.

马邦首席部长亦表示,政府决定对甘蔗采用微喷和滴流灌溉技术,并将很快发布通知. “不但是制糖业,今后所有行业都不要指望通过政府扶持来生存,”他强调说,联邦和地区政府将帮助制糖业提高产能,使之提高利润.

结束语:上述文章是关于食糖市场和常态和经济发展方面的经济发展论文题目、论文提纲、经济发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一带一路环境下经济新常态
摘要“一带一路”战略环境下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发生了历史性的实质变化,已经进入了一个经济发展的新阶段 在这个新阶段中,将发生一系列全局性、长期性的新现象、新变化 经济发展将走上新轨.

如何更好地解读中国经济新时代
十九大报告提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报告还提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由于今天的中国经济体量已经位居.

民办高校经济新常态下人才培养模式
民办高校“经济新常态”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吴贝贝 曹文燕(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摘 要高……教育是科技生产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助推器 我国的政治经济….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