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学位论文>材料浏览

文化发展开题报告范文 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文化之路论文化的丢失、回归和全面类开题报告范文

主题:文化发展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05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文化之路论文化的丢失、回归和全面,本文是文化发展硕士论文范文跟小康社会和发展之路和丢失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文化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文化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建成小康社会论文2000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论文企业文化的论文和谐社会论文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是当今世界的一个重大壮举,其以惊人的速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不仅在短短三十多年的时间内解决了13亿人口的温饱问题,而且很快就向小康社会迈进并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蜕变.中国经济社会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也令世界各国震惊,甚至让某些发达国家“害怕”,并企图以中国大国崛起和中国“威胁论”来遏制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崛起.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对文化的忽视所产生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在小康社会建设过程中,中国社会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那么,文化的发展状况又是什么样子?其发展规律是什么?与经济发展是否有什么内在的关系?这些问题不仅仅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也是任何一个贫困落后国家在从脱贫走向小康进而向中等发达国家迈进中需要正确审视和解决的问题.

一、文化实际发展路径无形中与发展指导思想发生“偏移”

文化的概念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的文化就是人化.人化是非自然的,经过人改造并被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和物的文化,或是人为创造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文化则主要是精神层面的,哲学、宗教、道德、政治、文艺等.

《周易》中“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观蠃是对文化一词最早的表达,而西方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出自马林诺夫斯基,他将文化分为三类,第一类叫器物文化,第二类叫制度文化,第三类就是观念文化.龙应台对文化的论述比较经典,她理解的文化其实就是这种活的文化,体现为人的言行举止等行为方式.她是这样解读的:文化体现在一个人如何对待他人,对待自己,如何对待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在一个文化厚实深沉的社会里,人懂得尊重自己,而品位、道德、智能是文化累计的总和.从这个层面理解,文化的核心就是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这恰好印证和观照文化在不同时期社会进程中的作用,具体到我国在小康社会建设过程中,我们观察和研究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所体现出来的走向,即是文化发展的走向,也是文化在这个时期的发展规律.

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初,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建设的基本方向,即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这一思想一直成为我国几代领导人集体执政的基本思想.尽管上层领导提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并通过各种政策领导以实现鱼和熊掌兼得的局面,全面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事实上在小康社会建设的过程中这一指导思想却在无形中发生了“偏移”,即从某种程度上讲当前的文化确实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精神文明建设却并没有像物质文明建设那样“顺畅”,而是在实际的发展中无形走过了一条丢失一迷失一回归之路.目前,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或者说文化建设正在走回归之路,大力发展文化,以文化的发展去促进经济的发展,甚至通过发展文化来提升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品质.

改革开放之初,发展经济成为国家和社会的头等大事,发展是解决我国当时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物质基础.而“不管白猫黑猫逮住耗子就是好猫”的认识,不仅仅是在解放思想,鼓励人们大胆创新以发展经济,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也是在指导思想上的“离”,“丢失”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统一、协调发展规律.当然,当时的国情和基本情况就是要摆脱贫困,想通过大力发展经济来带动精神文明建设.比如环境问题是任何一个国家发展现代工业都必须要面临的问题,都必然会走过一条先大力发展工业,同时必然会污染环境,然后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和环境污染到一定程度后,开始整治环境.这个过程必然会进入“丢失一选择回归”的道路.经济成为当时的主旋律,社会一下子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和“割资本主义的尾巴”思想中走出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全面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通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的经济获得迅猛发展,国家的经济实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获得极大的提高和改善,并提前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目标,并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毋庸置疑的是在经济建设发展的过程中,精神文明、文化建设等也获得了~定程度的发展.

这里的“文化丢失”,严格上讲不是真正的丢失,而是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一种趋势和走向,这种趋势和走向尽管大家都知道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在实际过程中尽管也会加大管理和调控力度,但在社会发展和进步过程中却又无法调控或者无法避免会出现丢失文化的问题.比如对优秀传统文化和道德问题,这两个方面的问题是最近几年社会关注得相对较多的问题,根本原因就在于我国在小康社会建设之初无形中走上了忽视、偏离甚至抛弃优秀传统文化之路,从而导致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甚至在有意无意地舍弃、破坏;但是,当经济建设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蓦然回首,发现当初丢失的这些东西是非常珍贵的,人们的幸福指数需要这些文化因素,于是抓紧时间进行保护和回归.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或无形影响下,才会看到当前社会掀起一股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热、国学热、复古热、文化繁荣热等,根源就在于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偏离甚至抛弃后的回归.这种回归,是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或者说在人们解决了基本的生存问题后必然要思考或回归的问题,这是人性所在,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二、文化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必然选择理性回归

当前,社会比较热门昀一个问题就是人们不读书的问题,其实,从这个问题背后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对文化的偏离到现在经济建设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文化回归.为什么这样说?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一般县城都有文化馆和图书馆,乡镇都有文化站和图书室,然而发展到80年代中期后,以前很吃香的文化馆或者文化站几乎难以维持,于是,乡镇文化站纷纷倒闭,很多县文化馆也只能勉强维持,以至于很多人下岗、提前退休、转岗等,难以回到昔日的辉煌.理由很简单,人们都去关注经济发展,甚至很多人纷纷下海经商,文化尽管很可贵,然而文化在当时的时代不值钱、不卖钱,再好的东西也没人关注,必然注定要被经济原因和生存问题所“淘汰”.记得当时笔者的一个堂哥在镇上做个体裁缝,在文化站隔壁租了一个小摊位,尽管只有赶集天才去,但时间久了也就成了熟人.当时文化站因难以为继而关闭,于是处理一些杂志和书籍,堂哥因此带回了很多文化站“抛弃”的书给侄子看,当然笔者也因此而看到不少免费的书.反观当前,社会上不时有专家学者高唱人们不读书,推动读书,甚至还出现了读书节,其本质就是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重拾文化,即对文化的理性回归.于是,现在我们看到在农村每个村民委员会所在的地方,都建设有“农民书屋”,给农民创造一个读书的环境,以引导农民利用现代知识推动农业发展或者提高自身的精神文明程度.当然,这种回归还有更深层次的因素,那就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人们需要文化来丰富自己的生活和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从另外一个角度上讲,文化在这个阶段“值钱”了,值钱的东西当然会有人追捧.比如,各地在进行经济建设的时候,都会采取“经济搭台、文化唱戏”的做法,以此促进经济的发展.又如,1993年,重庆万州教师谭传华创办谭木匠有限公司,把一把2元钱的木梳赋予传统文化后,梳子身价陡然增长几百倍.再如,当前国学掀起了一阵风,根源就在于中国的基础教育走过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基本的建设人才阶段,现在发展到需要提供创新型、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时期,这必然要求这一代孩子要在各种素质和素养上得到全面的学习和发展,才能适应未来的社会,当然,国学也成为其中之一的文化素养而需倍加关注.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根源就在于物质生活相对富裕的人们需要文化彰显自己的地位和身份,当然,这些文化的价值也就得到了彰显.

除开这个现象之外,我们还可以看到另外一个现象,在20世纪70年代末或80年代初,县城文化馆和很多乡镇文化站基本上都会有一个川剧团.随着经涛建设不断推进,这些地方的川剧团逐渐没落,甚至很多从业人员相继失业,以至于发展到最后连很多县城的川剧团都难以为继,只有一些县以上的大城市才有剧团,且都是艰难地“熬”着.记得儿时赶集,很多时候都会有川剧团来演出,门票也不贵,笔者也非常喜欢看,甚至很多人纳闷:一个初中生、小青年怎么会喜欢老年人喜欢看的川剧呢?但不久这种局面就越来越少,甚至销声匿迹.记得我们生产队有这样一个家庭:父亲是镇医院的院长,喜欢川剧,也是川剧团二胡手.当时川剧很吃香,他让儿子学川剧,唱得也不错,儿子在剧团娶了一个唱川剧的媳妇.后来,乡镇川剧和川剧团没落,老爷子玩不了川剧,儿子和媳妇也不能以此谋生,后来下海做生意去了.这是当时很多从事川剧人员的真实写照,其实,这与当时经济建设最初阶段人们对文化的丢失有关.在20世纪80年代初,每年春节镇上都会有文娱节目,如玩龙灯;端午节时镇上也会有一些文化活动,如划龙舟等.后来,这些文娱活动也基本上销声匿迹,只有在每年春节期间县城才会有龙舞表演.不论是川剧还是其他文娱表演,最近几年开始得到不断的重视和发展,其都是因为搭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快车而获得新生、重生,以及最近几年因经济发展后备地都在“打造”特色文化,而把以前那些丢失的各种文化再“翻”出来,打造本地的特色和名片.这种没落是在无形中丢失,重生则是一种理性的选择与回归.所以,总书记说:“我很不希望把我们一些非常经典的古代的诗词文化、散文都给去掉,加入一堆什么西方的东西,我觉得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这些诗词都好.从小就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终生的民族文化基因.”总书记表面在谈古诗词问题,实则在谈教育问题和传统文化问题.因此,我们看到,在这之后,各大媒体、各种政府官员或者教育权威人士,都会在不同场面谈传统文化问题,都在强调传统文化问题,这实则就是对传统文化丢失后的一种理性选择与回归,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问题,而回归也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必然会出现的问题.当然,这种回归肯定是基于人们蓦然回首,发现丢失传统文化严重影响或制约着当前社会经济和社会文明发展.

优秀传统文化与道德,都属于精神文明层次,其看似不相关的两个方面,实则两者又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旦丢掉优秀二字,文化、道德就可能会随之而淡化或堕落;一旦重拾优秀道德,文化必然会受到高度重视并在人们生活中“唱主角”.当前社会,我国社会经济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但道德问题却又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几年前佛山“小悦悦”事件和网络流行语“我不讹你”事件,是道德滑坡或沦陷的缩影,或者根本就是道德缺失最好的脚注.这些事件展现出来不仅仅是道德沦陷、人性冷漠,还有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这些都是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社会各个阶层的人们过度关注经济而在无形中忽视了道德层面的东西而出现的必然结果,或者忽视了内心的“善”或人性.这不是一个人,不是一个地域,也不是一个行业,而是整个社会都反映出这一普遍的问题,以至于2008年7月20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广东考察与企业家座谈时说:“企业家不仅要懂经营、会管理,企业家的身上还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提到的“道德的血液”,不仅仅指的是企业家应担当的责任,更多的则是指企业家们甚至各行各业的人们在从事自己的职业时要坚守自己的职业底线、道德底线.这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温家宝总理之所以要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其根源还是在于人们对文化的丢失所造成的后果,因为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很多企业或个人都没有坚守好自己的职业道德底线.马克思曾说:“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百分之十的利润,它就保证被到处使用;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纹首的危险.”这是资本家的本性,也是大多数人的“人性”,而在这里我们可以视为职业底线和道德底线.从当前的各种食品安全问题、人情冷漠等来看,道德问题从丢失到迷失已经出现了比较严峻的问题,于是,才有当前经济建设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对道德问题的回归,立德树人这样的问题自然就出现在公众视野里.因此,这本身就是一种自然的选择和必然的回归.

从传统文化、道德和农村这三个问题的分析,看到的实质是文化在小康社会建设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必然的规律,这种规律就是小康社会建设之初的丢失、到选择的迷茫、再到理性回归.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保持文化传承且长盛不衰,而且在遭受外族的入侵后依然能保持文明的连续性.我们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经典是维持中华文明长久生命力的根本,而国学典籍是我们的文化之根,是中华民族保持长盛不衰的力量源泉,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的精神支撑.因此,中国文化不仅博大精深,而且也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具有连续性的文化,其不仅有历史文化价值、精神价值,而且在当代的适用价值也是非常巨大的、不可低估的.现在,很多外国人为什么非常喜欢中国的传统文化,根源就在于这种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魅力不断地吸引他们,以至于裉多留学生就是因为痴迷中国传统文化而前来学习,让这种文化润泽其生命和灵魂.因此,从前面的分析中不难看出,任何时候忽视文化或者丢失文化都是一种“慢性自杀”.丢失文化发展经济,其发展方式必然是“野蛮”的、不科学的,发展速度尽管会很快但也在不断地种下“慢性自杀的毒瘤”.因此,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兼顾文化发展,甚至充分调动文化的各种因素去发展经济,必然会让经济发展变得更科学、更健康、更持续、更高效.

三、文化发展理性回归与文化发展路径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各个领域大力发展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但同时也在不断地丢失属于自己的东西,也在丢失或丢弃一些属于中国元素和符号的东西.这是一条探索、丢弃、迷茫与重建之路,但如何重建与回归,当前已经从迷失中找回自己的发展之路.2016年5月和6月,总书记又连续两次对“文化自信”加以强调,指出“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持文化自信”;要引导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那么,何谓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因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因此,这也是当前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自然会选择回归传统文化的根源,自然会从传统文化上面去探寻更多可供发展的元素符号.这也是一种历史的选择、一种自然的选择,更是一种理性归回.总书记文化自信的提出,是对发展选择和回归文化道路的一种肯定,更是一种坚定不移的发展道路.

我们关注研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文化发展之路,不仅要探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也要利用这个规律来指导经济建设,或者用这个规律来指导或影响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小康社会建设之路.小康社会经济建设对文化的理性回归,肯定不是简单的回归,在理性回归之后还要对文化的发展做出重新的选择,即对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发展,对当代文化的开拓与创新,以及对外来文化的接纳、融合与发展.

现代世界经济发展表明,发达程度越高,文化产业作用越明显,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大.从我国情况看,近年来文化淌费需求日益旺盛,文化产业得到迅猛发展,文化已渗透到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历史、传统、民俗等文化资源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创意、设计、构思等文化创新日益成为价值创造的重要支点,品牌、形象、信誉等文化形态的无形资产日益成为市场竞争的关键所在.理性回归文化对经济建设的巨大的智力支撑作用,是小康社会建设的必然选择.

当经济发展走过了粗放型经济阶段,即以资源产业为基点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方式,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即在即将要解决温饱问题或已经解决温饱问题的节点,必然要做出另外一种选择.而这种选择不仅仅是人们对生活方式、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选择,更是一个社会或国家继续在高品质发展过程中必然要走的转型升级之路,即向集约型经济发展,而集约型经济的发展之路是以科技为支点、以文化为半径进行文化产业发展之路.因此,文化产业发展必然会成为未来经济社会的重要支撑点,文化越来越被社会重视,其作用越来越大,对人们生活影响越来越深,对经济的促进也越来越广.

文化发展规律所呈现出来的理性回归,不仅表现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其会自然选择回归,而且上层建筑也会从政策层面不断完善政策、加强引导,充分发挥文化在小康社会建设过程中的臣大作用并理性回归,改变和扭转文化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实际发展路径与上层建筑的指导思想所发生的“偏移”,改变那种不健康、不科学的发展之路.科学发展观的反面就是以前发展不科学,哪里不科学?根源就在于丢失传统文化所呈现出来的一种“病态”的、不健康的发展方式,因此要倡导科学发展观,理性回归,重拾文化,重视文化.对于这一点,从国家的一系列政策中可以明确看出.1996年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完善文化经济政策的若干规定》.2000年,在“十五”计划建议中明确从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两个方面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更为重要的是,提出了要“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和管理,推动有关文化产业发展”.这是第一次在党的文件使用“文化产业”这一概念,标志着在强调文化的事业属性的同时,正式确认了文化的产业属性.十八大报告强调增强文化实力和竞争力,这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报告还提出了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概念,特别强调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深化文化体制改革.2014年,国务院出台了《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意见》.“十三五”规划建议在十八大提出“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的基础上,提出“人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的新要求,明确指出在增强文化软实力方面,让中华文化影响持续扩大.这即是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对文化的理性回归,通过不断强化管理以引导文化的理性回归.

近年来,各地对发展文化事业越来越重视,纷纷加大文化设施建设投入,积极推动文化体制改革,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培育新型业态的重要措施来抓,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这一点,从我国产业文化发展的数据中可以看出端倪.2014年4月,社科院文化建设蓝皮书《中国文化发展报告(2014)》在北京发布.蓝皮书援引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创造的增加值突破1.8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3.48%;而文化产业大国美国的文化产业产值占GDP比重达24 010,同在亚洲的日本的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超过10 010,韩国的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也超过7 010.2013年我国的文化产业增加值为21351亿元,占GDP比重3.63u/0;但在2004年的时候占GDP的比重为2.15%.以北京的文化产业发展为例,2014年北京的文化创意产业初步核算实现增加值是2 794.3亿元,占GDP比重达到了13.1%,创历吏新高.文化产业及相关企业的户数达到了17.1万户,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员达到109.7万人.当然,北京在发展文化产业这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毕竟北京文源深、文脉广、文气足、文蕴盛.因此,在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转变和升级的过程中,重视文化和文化产业发展是这个过程中重要的支撑点.比如杭州宋城主题公园就是一个以古代文化元素符号成功打造的典型案例,其主要是以著名画作《清明上河图》为原型打造的一个古城.通过宋城主题公园可以了解宋代的文化和浓浓的古典气息;其以“建筑为形,文化为魂”为经营理念,园区内宋河东街、土豪家族、胭脂巷、非来巷、美食街、市井街六大主题街区华丽升级,热闹非凡;大宋博文化体验馆、柳永风月阁、七十二行老作坊等崭新亮相;活着的清明上河图、聊斋惊魂鬼屋、步步惊心鬼屋、客栈听音室等高科技体验项目惊喜不断;土豪家族尝现打年糕、览古法木榨油、吃手工豆腐、饮乌毡帽酒,寻找父辈的记忆;更有新春大庙会、火把节、泼水节等节庆,一年四季活动不断.其以创意文化发展为产业,并经营到上市,其实现了在传承传统文化和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的同时,提升城市形象,更促进经济发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以创意文化为核心.进行全面的文化建设,提高软实力,扭转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转化,文化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培育新经济的增长点.当然,在重视文化发展和全面发展文化事业的过程中,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一是要正视并重视文化在经济建设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经济建设和发展要尊重文化发展规律,充分认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充分尊重和肯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价值,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始终坚守民族文化立场,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二是要开发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价值.然而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很少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以至于许多人对我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文化元素熟视无睹,没有开发出其在当代社会的价值.比如《花木兰》故事,被好莱坞加工成动画片后,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票房丰收.当然,这几年这个现象有一定的改观.因此,通过发展文化产业等途径,把我国令人称羡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文化产业优势,这是未来创意文化产业非常重要的发展项目.三是外来文化的融合与发展.在当今世界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的背景下,要正确对待和汲取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以更加理性、科学的态度进行文化反思、比较、展望,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和融合世界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四是形成文化发展创新的新格局.文化发展,不能固守,也不能一味地学习、模仿、移植外国的文化发展思路,而是要充分利用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以及世界各国人民钟爱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这个基本特征,把开发传统文化与创新传统文化和创意文化产业相结合,是当前需要的一个课题,也是文化发展之路.

文化产业不仅是典型的“低碳经济”“绿色经济”“朝阳产业”,而且也是人们经济提高和生活水平提高后必然会发生和进行的生活变化与消费转型.这应该是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也是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自然选择的结果.因此,为了“配合”人们的这种生活变化与消费转型,不论是国家层面的宏观引导还是实际生活中发展的自然选择,必然会在文化产业方面出现蓬勃发展之势,只是国家政策的宏观调控和引导,会让这种选择发展得更快、更科学、更理性.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要求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全面推进,也要有充分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尤其是以文化自信为根本的国家精神和气质.文化建设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正在孕育着新的经济增长点,文化的发展水平、繁荣程度必将影响着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

该文评论,上述文章是一篇关于对写作小康社会和发展之路和丢失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文化发展本科毕业论文文化发展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以五大理念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河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郑州450046)摘要五大发展理念是以为核心的党深入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尤其是我国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经验与教训而提出的,是新时期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重大升华.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再建新功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2017年新年前夕,国家主席的这句平实有力地新年贺词通过电波、报纸、网络传向世界,彰显了中国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心和信心 事实上,最近五年,在30.

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我们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有力推动我国发展不断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前进 我们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推动改革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的崭新局面 我们坚定不移全面推进.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