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研究生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肖邦相关函授毕业论文范文 与论肖邦音乐中的诗意内涵读于润洋先生《悲情肖邦》有感方面电大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肖邦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19

论肖邦音乐中的诗意内涵读于润洋先生《悲情肖邦》有感,该文是关于肖邦论文如何怎么撰写与悲情肖邦和《悲情肖邦》和肖邦音乐类论文如何怎么撰写.

肖邦论文参考文献:

肖邦论文参考文献 中小学音乐教育期刊音乐刊物音乐期刊北方音乐期刊

摘 要:于润洋先生编著的《悲情肖邦》—肖邦音乐中的悲情内涵一书,于2008年六月又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全书共四章第一章——转折 1831年,第二章——走向成熟1832-1838,第三章——抵达巅峰1839-1846,第四章黯淡孤寂的晚期1847-1849.从历史发展的脉络梳理肖邦24首钢琴作品.除了谱面的分析和我们所能搜集到的音响分析,更加注重音乐分析中作曲家本身的人生轨迹和创作时所处的时代背景相结合.笔者从中国人的诗意审美情趣的角度来解读于润洋先生的《悲情肖邦》.

关键词:悲情中的“诗意”来源;从悲情到“悲剧性”;中西方悲剧性的差异

一、悲情中的诗意来源

我们常把肖邦比作“钢琴诗人”,但昭义先生说:“肖邦音乐中的诗意性旋律,特别符合中国人的审美”.于润洋先生从“悲情”这一角度阐述,笔者认为“诗意”和“悲情”更有包涵与被包涵的特点.

肖邦和中国人民,在祖国的坎坷命运遭遇中,应该说是非常相似的.1830年11月至1831年9月,肖邦离开祖国在去巴黎的途中在维也纳客居十个月,从于润洋《悲情肖邦》一书中是这样记载的:然而这位刚满二十一岁的青年音乐家在思想、感情上,从而在音乐创作上发生了他一生中的一次重大转折.导致这次转折的直接原因,是当他客居异乡时波兰连续发生的重大事变,先是反对沙俄统治的华沙起义爆发,祖国获得自由;继而是不到一年的时间爱国者们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之后起义的悲惨失败,祖国又一次沦亡.这促使了肖邦在创作上从华丽转向肃穆.因此音乐中常是带有“革命性”的例如肖邦的《b小调谐谑曲》、《c小调“革命练习曲》和《d小调前奏曲》.横向旋律的“美”并不是美好、舒适、安详如门德尔松那般.这般“美”中,带有强烈的“悲情”.

同样,中国近代以来列强的侵略瓜分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中华民国的成立同样是军阀割据,再经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越南战争.中国人民可谓也是饱经战争的摧残.这期间亲情、友情、爱情都被无情的割裂.美好生活的向往变得遥不可及.在战乱时期和之后所创作的钢琴曲、独唱歌曲、合唱歌曲、管弦乐曲等等,这一系列的艺术创作中,无不和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例如:《黄河大合唱》中,黄河颂悠长、绵延的横向旋律是带有强烈的悲彩和革命精神的.又例如:刘炽《我的祖国》、黄自《思乡》等等.音乐的民族性与这个民族的共同经历是分不开的.音乐家用音乐抒发自己的期盼和愤怒.优美的旋律之下充斥着矛盾和对抗.笔者读于润洋先生《悲情的肖邦》时,常在想,为何是悲情的肖邦,不是诗意的肖邦.诗意是一个比较抽象的体现,悲情则更实质性的说明了肖邦音乐被我们称为“诗意”的来源.

二、从悲情到“悲剧性”

先生认为肖邦音乐中的“悲情”具有略为广泛的含义,具有不同的层次,忧伤、惆怅、孤独、痛苦这些范围.当这些发展到更为深刻的层次时,便将其称为“悲剧性”.肖邦音乐中的悲剧性并不是单纯地倾诉悲哀和叹息,往往在矛盾和对立中宣泄情感,具有抗争性的内在张力,于润洋先生称之为“戏剧性”这也就是肖邦音乐中蕴含的更高层次的“悲情”即“悲剧—戏剧性”.

笔者认为当国家的命运不济时,作为个人其悲伤既为小我也为大我.肖邦的这种“悲情”中其中很大一部分也是如此.钢琴作为器乐来演奏,没有歌词,无法像歌曲一样有更加鲜明直白地阐释.例如号召大家团结起来、鼓励自己的斗志时也在鼓励其他同胞或者为自己的家乡忧愁时、也同样为广大同胞哀伤.因此,在肖邦的这一音乐创作阶段中,既是小我的情感宣泄,也是大我的情感凝结.不能割裂的看待,将其“悲情”简单的视为个人的多愁或者自我情感需要.

中国人民在面对外敌入侵,民族独立的问题中,所创作的音乐作品同样亦是如此.例如:贺绿汀《嘉陵江上》、冼星海《铁蹄下的歌女》、《到敌人后方去》以及改编的《黄河协奏曲》等等.相比之下,由于那一时期.声乐作品更加易于传播,大量优秀的声乐作品涌现.个人的印记在历史发展的潮流中将个人的情感与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将个人的痛苦、悲伤、愤怒上升到更为深刻的层次.因此,“悲情”色彩也不仅仅是个人情感的抒怀.

于润洋先生认为在艺术作品中,真正能使人感动或是心灵受到强烈震撼的东西,并不是那些展示幸福、快乐的东西,往往是充满着失意、孤独、悲伤、痛苦的东西.究其来源,有其深远的欧洲思想文化的历史渊源.在西方,早在古希腊时期悲剧的实践和理论已经获得很高的成就.在黑格尔的美学中,艺术作品中的 “悲”被看作是“美”.同样,在西方文学的历史中,悲剧占有重要地位,几乎成为西方文学艺术的传统.

三、中西方悲剧性的差异

西方有耶稣为了世人的罪被钉死在十字架,在我们古老的传说中,女娲为了补天也牺牲了自己.但在我们的文化中人们似乎更倾向喜剧性,就好比《梁祝》,即便在生不能一起,死后也要化作蝴蝶;罗密欧与朱丽叶就没有那么幸福了.又好比牛郎织女虽然被分开可至少一年能团圆一回还有燕子聚集为两人搭桥.欧洲文化历史中的悲剧美,或者悲剧性审美与我们并不完全符合.因此,我们的艺术作品与西方也体现出在结尾时的差异.同样具有矛盾冲突,同样带有强烈的悲彩,一个是现实,一个则更加“诗意化”,这也正是体现出人们对于美好事物求而不得的一种幻想式的“诗意”或者说是浪漫主义精神体裁.

在肖邦的创作中,夜曲是最具有浪漫主义精神体裁,在和声、旋律、音色.织体等一系列因素中都有体现.肖邦共创作了20首夜曲,夜曲的创作几乎涵盖了肖邦的一生.其中生前出版18首,去世后出版2首.例如肖邦升C小调夜曲(作品27之一)创作于1835年,无论在思想上还是艺术风格上都比较成熟,此曲有着浓郁的抒情气氛,且诗意盎然.将诗人的那种优雅、幻想、静谧等气质表现的淋漓尽致.于润洋先生在第二章的第六讲有详细的谱面分析和历史分析.他认为,从中国传统美学“意境”观念来审视,应该说肖邦的这首升C小调夜曲不愧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中西艺术之间在审美理想上毕竟是相同的.

虽然是用文字再现的肖邦,虽然是用谱例还原的音乐,但是我们却能在此书中感受到一个极具个性、形象生动的音乐家.作者基于准确的历史资料然后加以合理的联想,将自己对肖邦的理解述著于笔下,运用生动的文字,刻画出一个活灵活现的肖邦.仅仅是通过文字,我们便能真实地感受到肖邦的“波兰情节”、“爱情波折”、“悲情音乐”,以及他的那些悲伤、难过、惋惜.可以说,虽然是最简练质朴的文字,但是却刻画了最生动、最与众不同的“悲情肖邦”.

小结:上文是适合不知如何写悲情肖邦和《悲情肖邦》和肖邦音乐方面的肖邦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肖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乡愁里的肖邦》
经过多年的风雨磨砺,我们突然意识到那些曾在生命中抚慰过我们的精神驿站,那些曾温暖和光明过我们的贫寒童年的火光,却在不经意间,渐渐地离我们远了,模糊了——譬如母亲、譬如童年的老屋.

李渔《闲情偶寄》的戏曲音乐思想刍议
雷东霞(中国音乐学院旅游管理系 北京 100101)【摘 要】李渔是明末清初的戏曲剧作家和理论家,一生著述丰富,代表作品有闲情偶记笠翁十种曲无声戏…… 其中,闲情偶寄是中国古代戏剧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

若里维《里诺之歌》音乐风格和演奏
一、作曲家简介(一)作曲家生平 安德烈·若里维(Andre Jolivet)于1905年8月8日出生于法国巴黎蒙马特 在他14岁时就已经学会绘画和大提琴 先后师从福莱姆、瓦雷茨…… 19.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