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研究生论文>材料浏览

武术教育相关论文范文数据库 跟杭州市少儿武术教育状况调查方面论文怎么撰写

主题:武术教育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25

杭州市少儿武术教育状况调查,本文是武术教育类论文范文数据库和调查研究和武术和少儿方面论文范文数据库.

武术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武术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师德教育论文教育杂志社医学教育管理杂志教育教学论坛期刊

谢 烽

浙江理工大学体育教研部, 浙江 杭州 310018

摘 要:通过对杭州市部分少年儿童的武术教学状况的调查研究,反映出在少儿武术教育中少年儿童对武术的认识,武术教学内容与方式,教师自身方面的一些问题.建议多将武术文化内容融入技术教学中,教师应遵循少年儿童心理生理特征,套路教学与攻防技击相结合,创造出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使自己成为少年儿童的典范和良师益友.

关键词:武术教育 少儿武术 现状调查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6)05—0068—05

随着武术运动的不断普及和发展,国家将武术列为七个重点扶持体育项目之一,少儿学习武术的热情越来越高,学习人数也越来越多,这对促进少儿武术教学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长期以来,对于少儿武术教学的科学研究一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以至影响了武术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武术事业的发展.因此,迅速提高少儿武术教学的质量对于促进武术基础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义.

了解学生是搞好教学的首要条件,要搞好武术教学,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必须了解和分析少儿对武术运动的了解程度,他们是否对现行的武术训练内容感兴趣以及少儿武术教师的教学情况,只有了解了少年儿童对于武术运动“怎么想”、“想什么”并且知道教师在“做什么”,我们才能有的放矢,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在少年儿童武术运动开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更能够较好地指导少年儿童武术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选取杭州市学校及俱乐部的160 名练习武术的少年儿童为调查对象.其中男106 人,女54 人.年龄范围8—16 岁,习武时间从6 个月到5 年不等.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研究

通过图书馆和中国学术期刊网电子全文数据库等搜索引擎的检索,以“学校武术、武术教育、武术训练、少儿武术”为检索词,收集有关方面的论文和专著进行整理分析,为本调查奠定理论基础.

1.2.2 问卷调查

问卷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学生对武术的认知,武术教学训练情况及对教师的评价.共发放问卷160 份,回收有效问卷154 份,有效回收率为96.2%.问卷反馈采用自主或在问卷发放者讲解帮助下匿名填写的方式,回答内容根据个人经历如实填写.

1.2.3 数理统计

运用Spss17.0 和Excel 统计软件对回收的154 份有效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处理,采用描述性统计和多维频数分析等方法,分析调查数据所反映的少儿学习武术实际状况,为研究提供实证.

2 结果与分析

2.1 学生对武术的认知分析

2.1.1 少儿习武动机

心理学认为,动机是激励一个人去行动的一种心理状态或心理倾向,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动机是一种很有效能的动力因素[1].它能促进和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少儿习武是一种学习的动机.从功能或作用来看,学习动机就是学习的动力,它对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都很有影响.一个学生,如果有了强烈的习武愿望,那他对学习武术就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积极的态度,在学习过程中,他会表现出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同时,他也会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少儿的习武动机是推动他们学习的根本动力,教师应把激发、培养少儿的习武动机作为搞好武术教学的首要工作.

从调查统计来看(见表1),被调查者中大部分(61.7%) 少儿学生学习武术的动机是“为了锻炼好身体”.这是少儿习武的最直接、最根本动机,和武术研究院对全国学生武术教育调查结果一致[2].很多少年儿童想通过武术运动来锻炼身体提高体质,这就需要我们少儿武术教师应本着“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这一根本的教学原则来安排教学和训练内容,以好而安全的方式来发展儿童体质,提高儿童的活动能力,努力满足少儿习武的这一根本要求.由此次调查得知,我们的武术教师在这一方面是有一定成绩的,从被调查者反馈信息来看,有50.7% 的少儿学生认为在练习了武术之后“身体比以前更加强壮了”.只有他们在武术运动中寻得了“锻炼好身体”的满足之后,他们才会更有兴趣、更加努力的去学习、练习武术.上述统计中还有一项比较突出的动机——防身自卫,不少少儿认为他们习武的原因是为了更好的保护自己.“防身自卫”是武术的本质属性,也是吸引少儿习武的重要原因之一,认为练习武术之后就可以无所畏惧,遇到困难和危险就能够很好的保护自己.有这种想法的少儿,其初衷是好的.此所谓“艺高人胆大,走遍天下都不怕”,能够有一技之长,在他们将来成长过程中,为了自身的发展而走南闯北时有所帮助.然而,少年儿童思想单纯,他们这个时候对武术的认识还比较简单,如果教育不好,引导失误,就可能走向另一个极端,认为只要学了武术,就可以解决很多麻烦,可以以暴制暴.从另两个动机来看,培养意志品质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动机因数人数较少,只有13.6% 和7.8%.因此,对于我们的少儿武术教师来讲,不能只懂得教学生练,尤其针对少年儿童,更应当加强思想教育,正确引领,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仁、爱、礼、义、信、勇来熏陶学生,因势利导,逐渐从技术动机转化成文化动机,培养少儿学生勤修苦练、见义勇为、自强不息等精神.在这一点上,从调查中还是可以看到成绩的,47.1% 的被调查少儿在遇到冲突发生时认为“暴力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但也有24.3% 的少儿认为,如果不用暴力解决,他们学的武术就没有用了.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应对这些学生引起重视,多做正向引导,使他们树立正确的武术价值观和良好的思想人生观.

总之,少儿的习武动机是推动他们学习的根本动力,教师应把激发、培养少儿的习武动机作为搞好武术教学的首要工作.作为教师以及家长,应当着重启发自觉性,培养少儿学习武术的直接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和“我为什么学”,使少儿具有积极主动的正向习武动机.

2.1.2 少儿如何认识武术

本次调查发现,被调查者中许多少儿认为武术与其它运动项目不同(见表2).问其原因,有的学生认为武术比其它运动项目更能锻炼身体;有的认为学了武术可以受到别人的尊敬;有的认为武术可以帮助他们考上好大学;有的认为武术能使他们结交更多的朋友;有的认为武术动作像舞蹈动作一样漂亮;有的认为,比起其它的运动项目,武术不是很容易受伤等.

从调查结果来看,多数学生虽然也知道武术运动与其它运动项目不同,但是认识的层面较浅也不够深刻.武术作为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广博的内容丰富的表现形式、深厚的民族底蕴和悠久的历史传承文化.作为教师,在言传身教武术技术的同时也应尽量给少儿学习和了解武术文化的机会,使他们更多地了解武术,只有他们了解武术多一点,他们对武术的学习兴趣才能多一点,而兴趣与动机一样,也是一种心理倾向,它是一个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3].少年儿童思维单纯,可塑性大,往往一个人在小时候对某种事物形成的观点和认识会影响到他以后对待此物的态度.如果少年儿童在这个时段只是简单或片面的认识和了解武术,那么常此下去,他们只会是肤浅的认为武术不过是锻炼身体的手段,是保护自己的工具,是考学的助手,是交友的媒介,是艺术舞蹈.他们也就不能通过武术学习而达到正确认识武术的目的.如果武术都是以这样一种情形开展下去的话,其前景是可想而知的.所以使儿童少年理解什么是中华武术,正确地认识武术的概念,领会武术的精神,是学习武术的首要任务.在进行武术教学之前,应对学生系统地讲解中华武术的起源和发展,使学生认识到武术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活与斗争实践中逐步积累和丰富起来的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因此,拓展少儿习武的知识面,提高少年儿童对武术的认识程度是十分必要而且亟须解决的问题.

2.1.3 少儿对武术的认知途径

从调查结果来看(见表3),少儿学生了解武术的渠道较窄,多数集中在武侠影视剧和小说,分别占总人数的81.8% 和43.5%,和黎桂华对我国中小学武术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中77% 和38% 相似[4].随着全国学校武术联盟的成立和武术段位制进校园等系类活动的推进,学生从学校体育中了解武术的也占有一定比例,为23.4%,但与预期效果还存在差距.此外还有通过体育比赛、报刊书籍、网络信息浏览和长辈介绍等方式来认识武术,但比例较少,都在15% 以下.

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快速发展,影视文化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日益显著,这种影响在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表现尤为突出.影视已经成为少儿认知、娱乐的首选媒体.影视媒体作为除家庭、学校、同龄群体之外,影响青少年社会化过程的第四大重要因素[5],对他们的成长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调查表明,武术影视文化对少儿习武的要求、积极性和对武术的认识方面有非常大的影响,从之前33% 的学生习武动机为“想成为武术电影明星”可见一斑.只有23.4% 的学生认为通过学习武术,知道电视里的功夫是被夸张了的.这部分学生一般是已经有了长时间的习武经历,并且年龄较大,他们知道影视剧里的武术动作和现实中的武术是不一样的,他们已经有了对武术较稳定的认识,这些学生一般受武术影视的影响较小.而大部分学生则认为,他们会更加努力,争取成为像影片里的那些武林高手一样.这些少儿学生一般是学习武术时间不长,且年龄较小,好的武术影视作品对他们可以起到促进其学习和训练,提高其习武积极性的作用.对于这部分少年儿童,教师应抓住良好时机,在学练过程中用优秀的武术影视作品来激发他们的习武兴趣,使他们保持高涨的积极性,在对武术最富热情的时候多学、多练.但需要注意的是,功夫片中的武术动作是经过事先设计和特技表演的,它和我们现实中的武术动作是有区别的,这部分学生可能受功夫片的影响,对武术产生神往,于是学习的积极性大增,一旦他们在练习过程中发现“现实武术”与自己“理想武术”有差距,很可能心灰意冷,产生厌学情绪.因此,教师首先应在满足这些学生求知欲的基础上,用正确的思想积极引导,灌输正确的武术技术和理论,用现实科学的技术塑造学生,用优秀的武术文化作品鼓舞学生,以免在他们发现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时而大失兴趣,甚至放弃习武.

2.2 武术教学竞赛情况分析

2.2.1 少儿武术教学内容与方法

调查结果显示(见表4),当前少儿武术教学内容还是以拳术和器械套路教学为主,分别占总人数的97.4% 和62.3%,套路教学主要包括基本组合动作、初级长拳、规定拳、青年拳、国际规定长拳、刀术、剑术、棍术等.随着全国校园武术段位制的大力推广,段位制套路教学内容也占有一定比例,为35.7%,说明推广还是卓有成效的.突出武术技击性质的搏击格斗和对练教学内容反而所占比例不是很多,总共只有26.6%.通过进一步的调查反馈显示,教师一般在课的开始时安排一些游戏活动和基本功进行热身准备,在正式训练时安排许多重复性的套路练习,这些练习也多以集体或分组练习为主,对单独一个人的练习要求的不是很多,而且对抗性的练习也是不多安排.这可能是因为单独练习不方便指导,而对抗性练习不安全,所以教师对这两方面的学练要求不多.另一项调查内容则反映,少儿学生不是很喜欢“单一重复性练习”,支持率只有14.7%.他们对“对抗性练习”还是有一定的认可度的,支持率为69.4%.他们大多认为“重复性练习”虽然可以巩固技术,但枯燥乏味,“对抗性练习”则很有趣且实用,当前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与少儿学生的意愿出现两极分化状态.

从本次调查来看,只有15.3% 的小朋友认为教师安排的训练“很好”,而其他少儿学生中28.1% 的认为“好”,38.6% 的被调查者认为“可以更好”,更有19.0% 的少儿认为“不好”(见图1).这说明目前我们的教师给少年儿童安排的武术训练内容还不能满足大部分少儿学生的要求,教学内容与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和完善.教师应多掌握一些有关少年儿童心理和生理的知识,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将武术攻防技击内容有机融入传统的套路教学中,其次多给予学生们个人展示的机会,以满足其自尊心和表现欲,在学习与训练时多给予他们肯定的表示和言语的奖励等.这样才可以使他们更有信心,更加自觉地去学、去练,而不至于他们在单调重复乏味的课堂上找到消极逃避的理由.

2.2.2 少儿参加武术比赛情况

在武术教学中,少儿还有一种明显的特征——竞争心理.即少儿在习武过程中,往往表现出自己要比其他小朋友练得好,自己要把其他小朋友比下去的心理状态.产生这种竞争心理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少儿的好胜和自尊在发生作用;另一方面,是由于少儿的虚荣心较强,自己如不比其他小朋友练得好,就会得不到家长、特别是教师的表扬.竞争心理是推动少儿练好武术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此次调查后发现,在被调查的少年儿童中能够有机会参加武术比赛的学生并不多.

由图2 可知,仅有极少数的少儿学生(2.8%)可以“经常”的参加武术比赛,而绝大多数的少儿是 “很少”和“从没参加”过武术比赛.然而,从另一项调查反馈来看,66.7% 的少儿学生是非常希望参加比赛的.心理学家认为,竞争是引起从事某项活动的兴趣和使其继续从事之的重要因素之一[6].没有竞争,也就不会有太多的人来关注,久而久之,参与的人会越来越少,少年儿童习武的兴趣也会渐渐的变得淡漠了,这种情形是不利于武术在少年儿童群体中推广的.教师应该根据少儿喜欢竞争这一心理特征,创造竞争情境,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除了巧妙运用各种竞赛,提高少儿武术学习效率外,在平时的学练中,教师还应根据少儿大多数喜欢群体活动的特点,多组织学生进行集体练习及表演,让他们相互展开竞赛以激发习武兴趣.但是还应指出的是,运用少儿的竞争心理进行学练竞赛,固然可以提高学习效能,但若用之不当,还会产生消极的作用.少儿本来就有一定的虚荣心,如果让他们为竞赛而竞赛,就会使他们的虚荣心膨胀起来,这样反而给少儿养成了一种不良的心理品质.所以,教师在使用这一方法是,必须明确竞争只是一种手段,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每个少儿的武术演练水平,决不能为竞赛而竞赛.另外,运用竞赛也必须适可而止,过多地采用这种方法,少儿会感到习以为常,竞赛所需要达到的效果也就被淡化了.

2.3 教师教学情况分析

2.3.1 教师在少儿心目中的形象

武术教师应当有高超精湛的业务能力,一个上不好课的教师,一个不能组织,激发学生参加活动兴趣的教师不会成为少年儿童心中敬重的好老师.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有丰富的学识见识,较强的组织教育教学能力.调查结果表明(见图3),大多数教师是可以受到少儿学生喜欢的(74.6%),其中,63.2% 的学生认为,他们之所以喜欢他们的老师,是因为教师的武术技术很好,57.4% 的少儿学生认为教师知道很多关于武术的事情,这与教师们刻苦学习辛勤工作是分不开的.少儿学生评价教师的好坏,一般会首先从教师的业务能力出发,如果教师的知识渊博,技术能力强,那么教师就会很受学生们的关注和喜欢,就能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然而只是用开玩笑和随和的态度去劝导孩子们习武并不见得有效.统计得知,在学生喜欢教师的原因中,教师爱开玩笑而且很随和的方式教学,并不占主要方面,只有12.3% 的支持率.从另一方面也可以体现这一点,很多少儿学生(20.8%)认为他们不喜欢教师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教师教得太少.由此可见,教师要提高自身在孩子心中的形象,首要的方面就是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扩充知识面,增强组织教育教学能力.

2.3.2 教师处理技术问题情况

对于少儿学生习武过程中遇到技术上的问题时,从调查结果来看不能令人十分满意(见表5).只有20.1%的少儿学生反映,当遇到技术问题时,教师会主动发现并能帮助解决.52.8% 的学生寻求教师帮助才得以解决,38.9% 的学生反馈不好意思询问教师,害怕教师责怪自己学习不认真,而是通过寻求家长、朋友、多媒体等其他方式来解决问题.这样的情形对少年儿童学习武术是不利的.如果他们在技术上遇到困难,而教师不能够及时发现并给予解决,一方面,少儿会认为教师对自己不是太关注,练的好坏无所谓,久而久之,他们会在被冷漠中失掉习武的兴趣;另一方面,错误的技术不能得到及时更正,常此以往,就会形成错误的动力定型,之后再想纠正会非常困难.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时刻关注每个学生的动态,当他们在学习武术的过程中遇到技术上的困难和瓶颈时,应该积极辅助,尽早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克服困难,以便形成正确的技术动作和动力定势,为以后的提高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少儿学生对武术的认识还比较肤浅,主要通过武侠影视剧和小说来了解武术,教师在武术的教学中对少儿学生了解和认识武术的要求不多.

(2)教师给少儿学生安排的武术学练内容和方式还不能满足大部分少儿学生的要求,教学内容与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和完善.少儿学生能够参加武术比赛的机会并不多.

(3)多数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都取得了少儿学生的一致认可,但还有部分教师存在一些问题.教师教学过程中对于少儿学生技术问题的解决及时度还不够高.

3.2 建议

(1)在少年儿童武术教学过程中应当多穿插一些武术文化及民族精神方面的教育教学,在体育的同时加强智育和德育,使少年儿童尽可能多得了解武术,认识武术.

(2)充分发挥教师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遵循少年儿童生理和心理的基础上,改善少儿武术学练的内容和组织形式,注重套路教学与攻防技击相结合,尽可能多的创造竞赛机会.

(3)教师应该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和素质,增强业务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使自己成为少年儿童的典范和良师益友.

参考文献:

[1] 张力为, 毛志雄. 运动心理学[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 康戈武, 洪 浩, 等. 我国中小学武术教育状况调查研究[J]. 体育科学,2009(3):82-89.

[3] 马启伟, 张力为. 体育运动心理学[M]. 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

[4] 黎桂华. 我国中小学武术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J]. 湖北体育科技,2009(2):209-211.

[5] 马爱菊. 影视媒体在青少年社会化中的社会责任论析[J]. 电影文学,2010(7):161-162.

[6]Richard H.Cxo. 著. 张力为等. 译. 运动心理学- 概念与应用[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结论,该文是关于调查研究和武术和少儿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武术教育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武术教育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汉语实习生跨文化适应状况调查与应略分析
汉语实习生跨文化适应状况调查及应对策略分析杨 颖(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华文学院、国际汉语教育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摘 要为适应国际汉语教育事业的推广,我国每年都会向国外派出对外汉语教师、志愿者.

高校创业类实验班学生学习心理认知状况调查以湖北工业大学班为例
大学生学习心理主要是指大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1 创新班学生对国家的未来发展也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创新班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 本次研究首先根据湖北工业大学大学生学习心理.

高校非舞蹈专业舞蹈教育现状调查与
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均开设了舞蹈类选修课,但其大多是舞蹈鉴赏这一类的欣赏课 舞蹈经常被视为是素质教育的一种手段,不仅可以增强身体素质,比起体育教育来还有其自己的优势 非舞蹈专业的舞蹈教育可以促进舞蹈艺术.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