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研究生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乡村旅游相关论文参考文献范文 和中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和展望以休闲农庄为例类论文范文

主题:乡村旅游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10

中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和展望以休闲农庄为例,本文是有关乡村旅游论文例文和展望和乡村旅游和休闲农庄相关论文范文.

乡村旅游论文参考文献:

乡村旅游论文参考文献 乡村旅游论文中国社会科学期刊中国美容医学杂志农业期刊有哪些

刘辉 杨礼宪

(农业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北京100122)

[摘 要]休闲农业是融合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紧密连结农业、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的新型农业产业形态.对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完善经营机制、提升成员质量效益、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休闲消费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十二五”期间,休闲农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速均超10%,成为农业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型消费业态.“十三五”时期仍是我国休闲农业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研究以全国十佳休闲农庄为例,分析了“十二五”时期我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历程、做法和经验;在此基础上,分析“十三五”时期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未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要更好地贯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着重提高经营者业务水平,健全行业准入规范,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增强集聚带动效能,加大公共政策支持,提升有效供给能力,为城乡社会发展提供更多更优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品和服务.

[关键词]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十佳休闲农庄;探索

一、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历程

休闲农业于19世纪初最早在意大利兴起,随后在欧美国家得到迅速发展[1].20世纪80年代后,欧美国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逐步趋于成熟,现代化、参与性的旅游模式替代传统型、静态休憩模式,多元化、特色化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项目得到了广泛开发和推广,成为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2-3].

近年来我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快速发展,产业类型丰富多样、产业规模日趋壮大.从上世纪90年代我国出现的以农家乐为主的休闲农家,到当前迅速发展的休闲农庄、休闲农园和休闲乡村,休闲农业发展类型不断丰富,档次逐步升级.各地逐渐出现田园农业游、园林观光游、务农体验游、乡土文化游、民俗村寨游、观光休闲教育农业园、农业博物馆、农耕文化园、农业主题公园等发展类型,发展了农耕文化依托型、农事节庆带动型、农业景观拉动型等多样化的发展模式,逐步形成了集休闲观光、养生度假、文化传播、科普教育等多功能的产业体系,成为与旅游、文化、教育、生态等行业相结合的新型交叉型产业[4].

伴随着休闲农业规模的不断增加,经营方式从早期的自发式、小型化、单一化、分散化逐步向组织化、规模化、产业化、集群化方向发展.经营主体由上世纪的农户经营为主,到目前社会资本大量进入休闲农业,形成了农户、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多元化的休闲农业投资格局,经营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结构,休闲农业经营水平得到了持续提升.

截止2015年,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超过22亿人次,营业收入超过4400亿元,从业人员790万,其中农民从业人员630万,带动550万户农民受益.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态势良好,新主体多元涌现、新机制不断探索、新功能更加拓展、新类型多式多样.“十二五”时期游客接待数和营业收入年均增速均超10%,整个产业呈现“发展加快、布局优化、质量提升、领域拓展”的发展特点,成为农业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业态、新亮点.

二、休闲农庄发展的探索

十八大以来,国家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出台了拉动内需等一系列有利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措施,各地区不断细化政策落实,创新产业发展,休闲农业发展动力持续增强.2012年至2015年,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分会在“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示范企业(园区)”中,开展“全国十佳休闲农庄”评选活动,累计评选出39家“全国十佳休闲农庄”(东北区6家、黄淮海区9家、长江中下游区22家、华南区1家、西北及长城沿线区1家),成为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典范,为“十三五”时期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积累了丰富经验.

(一)典型经验

1.村企党组坚强领导,农业农企农民协调发展.

党支部充分发挥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支部成员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团结带领村民开拓进取,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为抓手,走强村富民的发展之路.江苏蒋巷村在党委领导下,按照“农业起家、工业发家、旅游旺家”发展思路,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成立旅游发展公司,投资建设多个乡村景点、村史展馆、江南民俗馆、农艺馆、农耕实践区等旅游景点和服务设施.到2011年全村经济总产值达到12亿元,村民人均收入超2.5万元,人均股份制分红6000元.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国家级生态村、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企业(园区)等称号.

2.调结构转方式促发展,增强休闲农业有效供给.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要适应消费市场,不断转变发展方式,增强有效供给,满足消费需求.黑龙江省北大荒现代农业园是集设施农业、现代农业景观为一体的景区,通过不断完善产业功能、休闲功能、示范功能,园内南北特色珠联璧合,蔬菜栽培技术紧跟国内前沿,成为城市居民了解现代农业、享受乡土情趣,住宿、度假、游乐的最佳场所,不仅使农业职工增收,农场增效,北大荒现代农业园也成为黑龙江现代农业与休闲农业的名片,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

3.种养结合循环发展,推动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发展.

生态循环农业不仅带来了安全营养的农产品,而且形成了良好的环境,优美的景观,实现了农旅结合,成为居民休闲旅游的好去处.吉林市东福米业是一家集科技研发、水稻种植、农机服务、稻米加工、仓储销售、杂粮生产、畜禽养殖、生物肥研制、秸秆燃料于一体的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公司以生态种植为主要生产方式,坚守绿色、有机农产品标准,营造有机、绿色水稻的生长环境,形成稻田养鸭、养蟹、养鱼等立体生态循环模式.以此为基础,建设发展休闲生态农业园将“大农业”与“大旅游”有机融合,是集休闲农业、生态农业、效益农业于一体的新型综合式大型庄园.

4.科技引领创新发展,建设新型观光旅游胜地.

以农业为基础,以科技为手段,不断加快创新,推动一二三次产业融合,大力发展新型科技观光旅游.山东芳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集秸秆栽培珍稀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产业化带动、食用菌特色餐饮、科技推广于一体.公司自主研发的“秸秆栽培珍稀菇蕈类现代工厂化生产与农村产业化集成示范”和“金针菇工厂化生产及产业化示范”项目被纳入“国家星火计划”,4项科技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取得发明专利4项,申报实用新型专利7项.公司投资建设“菇仙园”集彩菇观光、观赏采摘、餐饮、休闲、购物项目于一体,日营业额达10万元以上,年接待游客100万人次,带动就业300余人,形成了综合性食用菌文化体验园.园区先后荣获全国食用菌行业优秀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等称号.

5.丰富农耕文化内涵,打造大美城乡休闲田园.农耕文化是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重要基础资源,也是休闲农业创意开发、品牌经营、园区建设的重要支撑.江西省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又名凤凰沟风景区),距离南昌市中心35公里.园区拥有蚕桑、茶叶、果业、苗木等丰富植物种类与生态资源,不仅提供了桑叶茶、无患子天然手工皂、蚕丝被、茶叶、桑果汁、桑葚冰酒、茶叶枕、蚕丝枕、蚕砂枕、美容丝茧等丰富特产,而且融合了现代生态科技亮点与传统农耕文化底蕴,形成丝绸之源、茶海碧波、百果飘香、山花烂漫等农业文化旅游景观.园区沿着“文化”、“生态”、“休闲”、“现代”的发展理念,努力把打造成集生态休闲、文化体验和旅游观光于一体的大美休闲田园.

6.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低碳生态农业园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先决条件.第五季富饶生态农庄位于北京通州区,年接待游客达30余万人.第五季采用丹麦人工湿地技术建设了生活污水景观化处理示范工程,园区采用物理过滤沉淀、生物吸附净化,污水处理后水质可达到一级A类标准,终水可用于音乐喷泉、沙滩浴场用水及农作物灌溉,实现了资源循环综合利用,以达到节能减排、生态环保的目的.

(二)重要启示

全国十佳休闲农庄,作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典范,不仅是各地区农业产业示范基地,也是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示范园区,代表了当前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先进水平和发展方向,具有很强的示范意义.

从农业产业发展类型看,39家全国十佳休闲农庄各具特色,各有所长.或以村办集体工业起家、或由国营农场起步、或以农产品加工产品为优势、或以现代农业科技示范推广为优势、或以餐饮文化和农业生态观光园为优势,或以农业生态保护和观光相结合为优势.企业根据自身自然禀赋因地制宜拓展农业多功能,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农业观光采摘、休闲度假等服务营业收入大幅增加,企业增效职工增收,带动周边农民增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推动了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

通过全国十佳休闲农庄的例子,可以管中窥豹,看出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的大趋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持续显现、发展类型与经营主体趋于多元化、文化内涵与功能更加丰富,带动了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促进了城乡生产要素的流动,推动了农村社会和谐发展.此外,在休闲农庄调研中,也发现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存在的集聚效应不足,供需关系失衡,服务水平落后,支持政策乏力等问题.

“十三五”时期,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要紧紧围绕“坚持因地制宜、彰显特色、协同发展”的原则,以维护农民根本利益为核心,深度拓展农业多功能性,持续加快要素向农村流动,为城乡居民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乡村整体面貌改善和农民就业增收.休闲农业将成为建设我国农村生态文明的坚实基础,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支撑.

三、“十三五”时期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新机遇

“十三五”时期,国家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出台了拉动内需等一系列有利于休闲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政策环境明显改善.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了转型升级的动力和支撑,休闲农业市场更加广阔,前景更加看好.

(一)美丽乡村建设持续推进

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美丽中国建设,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心建设的关键部分,没有美丽乡村,就没有美丽中国.休闲农业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十三五”时期,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将进一步推进.2014年国家出台了《新型城镇化规划》,明确提出通过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到2020年我国城镇化水平将超过60%,城市居民对自然环境、生态空间、田园休闲的需求,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带来巨大的需求和市场[5].同时新型城镇化带来的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将会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将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

指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是当前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着力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农村发展新格局;提出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推广适合精深加工、休闲采摘的作物新品种;建设一批具有历史、地域、民族特点的特色旅游村镇和乡村旅游示范村,有序发展新型乡村旅游休闲产品;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发展智慧乡村游,提高在线营销能力;对社会资本投资建设连片面积达到一定规模的高标准农田、生态公益林等,允许在符合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依法*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坚持节约集约用地的前提下,利用一定比例的土地开展观光和休闲度假旅游等经营活动.为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提供了更为宽松的政策环境.

(三)投资主体需求日益旺盛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农村产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拓宽农业增收渠道、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必然要求.与传统的种养业相比,休闲农业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吸引了多种投资主体的积极介入,成功实现了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从城市回流,为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休闲农业的快速发展和带来的高效益,不仅提高了农民投入的积极性,也使投资者看到了巨大商机,进而带动了社会资本进入休闲农业领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农业规模化经营所带来的效益,改变了农业弱势产业的传统印象,更多的投资者开始积极投身休闲农业产业将进一步推动休闲农业快速发展.

(四)后备发展空间亟待开拓

广阔的农村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和旅游生态资源,受制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基础设施条件的制约,还有很多地区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和充分利用,休闲农业未来发展还有广阔的拓展空间,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和边疆特色农区的开发依然具有巨大的潜力.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尤其是高速铁路建设和航空运输业的快速推进,居民出行半径不断扩大,为进一步开发休闲农业后备区域提供了可能,各地要根据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积极开发特色化的休闲农业模式和发展路径.

四、新时期全国休闲农业面临的新挑战

(一)农业发展基础薄弱

近年来,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虽已呈现出融合发展势头,但农业发展基础依然薄弱,融合主体带动能力总体较弱,新型业态发展面临一些特殊困难,产业链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仍面临较多困难,亟需通过试点示范,探索路径,总结经验,不断提升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总体水平[6].逐步形成产业链条完整、功能多样、业态丰富、利益联结紧密、产城融合更加协调的新格局,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农村服务业转型升级发展,进一步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增强农村发展活力,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成为农民持续较快增收的重要支撑.

(二)消费需求持续升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收入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对休闲农业产品的需求和要求随之提高.个性化、人性化、亲情化的休闲、体验、度假活动消费需求越来越强[7].从国际经验看,农家乐、休闲农业园区等只能算作休闲农业的第一代产品,以居住、休闲、度假为核心的乡村度假产品才是高端产品,代表着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从产业发展规律看,休闲农业正从单一的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游转变,从单一的观光消费向多元的体验消费转变.从实践看,富裕起来的居民对休闲农业的产品质量、文化内涵、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服务态度等要求不断提高,更加关注休闲度假游、参与体验游、健身养生游等新产品[8],消费需求档次有了较大提升,而当前的产品还无法完全满足这种新的消费需求.

(三)创新创意相对不足

创新与创意是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重点和难点.总体上,我国现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开发项目对文化资源挖掘、包装和创意开发的力度还比较小、程度还比较浅,高端化、个性化、精致化、多元化、系列化的休闲产品和服务还相对不足[9].部分地区盲目照搬国内外成功地区的发展经验,忽略了对本地自然环境、特色农业、民俗文化、区位市场等优势的利用和挖掘,加之对休闲农业规划与创意缺乏重视和投入,造成园区盲目重复建设、产品特色不足、文化内涵流失等不利局面[10],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停留在较低发展水平[11],无法突出地方特色、无法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多元化需求.

五、休闲农业发展重点

(一)提高经营者业务水平,健全行业准入规范

加大对休闲农业从事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整体业务水平.针对从业人员服务人员,在餐饮服务、客房管理、接待礼仪、导游讲解等方面进行职业化的培训,使服务更加精细化、完善化,并定期进行考核,建立起规范的服务意识和高水平的服务标准.对休闲农业经营者进行科学管理和科学经营等方面的专业培训,提升经营者的组织能力及管理技能,树立良好的经营理念,建立起科学化经营管理机制,提升项目科技含量和生产的机械化水平.根据消费市场发展的要求,调整和改善对农业项目内部的导引、休息、安全、卫生、消防、娱乐、餐饮等服务设施投入,促进休闲农业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建立健全明确的管理机构,明晰的服务与管理职能,制定和出台推进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细化行业标准和具体操作规范.

(二)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加大集聚带动效能

在产业结构上,突出特色,加强互补性,提高专业化程度,形成行业间分工机制.重视休闲农业内部各行业的专业化配置,促进行业间的合理分工,加大各个主体对自身内部资源利用率的重视,提高竞争优势,形成产业链共生关系,和行业之间的良性竞争环境.在区域布局上强化各地区共生意识,深化对市场的认识,完善共生环境形成区域合作,实现规模效益.各地区的休闲农业在区域形成良好的分工机制,做好科学的专业化分工与跨区域合作,高效利用外部资源,充分利用休闲农业产业的关联与带动性,实现区域内部的休闲农业和外部的休闲农业发生联系,构建产业区域合作,形成联合开发项目、联合促销产品,实现优势互补的良好局面.在项目建设上看,细化发展内容,突出文化内涵,强化地域特色、凸显文化特色.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规避低水平重复建设和同质化现象,丰富产品结构,开发系列化精品,健全服务功能,深入挖掘农业产业资源和民俗文化内涵,满足游客的多层次需要.

(三)加大公共政策支持力度,增加产品有效供给

2015年全国有7.7亿城镇常住人口,若按人均每年2次计算,全国休闲农业市场规模超过15亿人次,而目前全国休闲农业年接待规模约为9亿人次,接待能力尚有近6亿人次的市场需求缺口.面对庞大的市场需求,各级政府应积极推动制定促进休闲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各级政府对休闲农业的扶持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出台支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意见和办法.各地区整合各类专项资金,对休闲农业开发安排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带动农村基础设施发展.在公共服务、道路建设、示范基地建设、知名品牌创建、从业人员培训、乡土文化挖掘、精品创意推介等方面研究出台休闲农业扶持政策,在项目审批、、税收、资金、建设用地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促进各地区休闲农业平衡发展,提供更多优质休闲农业项目.

(四)盘活农村闲置土地资源,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用地应符合地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用途管制,依法*用地手续.要充分利用现有集体建设用地和村民现有宅基地,通过盘活农村土地存量,拓展休闲农业发展空间.要在保护与改造基础上,对废弃与闲置村庄进行主题化开发,充分利用村庄与院落淳朴的村容村貌,形式传统的建筑,浓郁的农家风格,丰富休闲农业的产业内容.支持休闲农业企业依法采取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取得“四荒”地(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的土地经营权,合理整治、充分利用丘陵岗地、江海滩涂、河网湿地和荒山废地等资源,拓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空间.

(五)规范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发展资金难题

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开发休闲农业项目,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鼓励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通过独资、参股、品牌连锁等多种形式,带动更多资金进入休闲农业市场.加强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支持,给予更为灵活、宽松的政策空间.鼓励民间资本和金融资本为休闲农业提供资金支持与信贷服务,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完善抵押担保机制,研究将休闲农业建筑设施等用于抵押贷款等有效办法.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确保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史亚军,秦远好.休闲农业概论[M].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

[2]刘齐光.国外休闲农业发展历程及经验借鉴[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4(8):99-100

[3]詹玲.国外休闲农业的发展概况和经验启示[J]. 世界农业,2009(10):47-51.

[4]宁启文. 韩长赋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提出明确要求: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走在前列做出样板在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中发挥先锋军作用[N].农民日报,2016.8.2.

[5]伽红凯.中国休闲农业研究综述[J].天津农业科学,2016,22(2):64-68.

[6]张胜利.中国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4.

[7]范子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升级:背景、路径与对策[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6(1):5-10.

[8]范子文.北京休闲农业升级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9]张亦弛.休闲农业供给侧改革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6(9):312-315.

[10]李娟.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北方园艺,2014(09):214-218.

[11]杨曦.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问题与创新策略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3):12-14.

此文汇总,上文是一篇适合不知如何写展望和乡村旅游和休闲农庄方面的乡村旅游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乡村旅游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省农委推荐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精品景点
金秋时节,旅游佳季 为方便城乡居民体验农耕乐趣,享受田园生活,感知民俗风情,在各地休闲旅游农业主管部门上报、省级遴选的基础上,省农委向社会推荐全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4 条精品线路和109 个精品景点,.

农业农村部:部署开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升级行动
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通知,部署开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升级行动,推动业态升级、设施升级、服务升级、文化升级、管理升级,到2020年,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营业收入持续增长,力争超万亿元,实现乡村休闲旅游高.

河南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之
【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发展迅猛,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及制约因素 要使该产业得以长远发展,除传统资金政策扶持以外,更多需要从业者创新休闲活动内容,打造一批富有内涵及地域特色的.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