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职称论文>材料浏览

景观设计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与花卉文化视域下的昆明城市街道景观设计有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景观设计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29

花卉文化视域下的昆明城市街道景观设计,本文是景观设计电大毕业论文范文和景观设计和花卉文化视域和昆明方面电大毕业论文范文.

景观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景观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企业文化期刊中国文化论文企业文化杂志社企业文化的论文

摘 要:花卉作为昆明城市特色资源之一,在发展过程中结合当地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优势和历史文化氛围,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花卉文化.本文概述了昆明花卉文化的历史、特点和发展趋势,通过对昆明街道景观现状、特点以及问题进行分析,探讨花卉文化对昆明街道景观的影响,采用资源和文化融合设计思路,将花卉文化运用到街道景观中,推动城市形象建设的完善,进一步促进城市地域文化的发展.

关键词:花卉文化;街道;景观设计;昆明

基金项目: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艺术学科规划项目 (A2015YBS005)

城市街道反映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是城市的明信片.街道景观作为城市景观的核心,体现城市的文化.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对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使地域文化在城市形象塑造中的地位愈发重要.在街道景观设计中,将地域文化融入城市街道景观,有助于增加城市的文化内涵,加强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塑造更为鲜活的城市形象.

一、昆明的花卉文化

(一)花卉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广义的花卉文化是指一种与花卉相关的文化现象和以花卉为中心的文化体系.在文化系统中将人作为系统的中心,在文化细节中体现人文精神,使文化为人服务.我国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孕育出丰富多彩的花卉文化,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物质文化主要指利用花卉而创作的文化作品,常见的有花卉工艺美术品、花卉食品和花卉疗法等,精神文化则体现在有关花卉的文艺作品上,常见的有文学、音乐和书画作品.

(二)昆明的花卉文化

花卉作为昆明地域文化之一,被广泛应用在城市形象的塑造中.昆明是我国花卉的主要产区之一,丰富的鲜花种质资源、温润的气候条件、突出的区位和产业优势,以及丰富的民族文化促就了昆明多彩的花卉文化.

1.花卉文化形成的自然条件

昆明位于西南边陲,云岭之南,地处云贵高原,当地夏无酷暑,冬无严寒,一年四季气候宜人,鲜花四季常开,具有典型的温带气候特点,以“春城”之称享誉中外.宜人的气候特点成就了“花枝不断四时春”的昆明城市景象,也促成了“春城花都”城市形象定位.

2.花卉文化形成的历史

昆明是一座拥有深厚文化背景的历史名城,昆明人自古爱花、养花、赏花、品花蔚然成风4,花卉文化融入了昆明的大街小巷,成了一种城市形象的象征.在城市历史的印记中,花卉文化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史料记载,唐宋时期昆明的庭院庙宇中便种有许多的花草植物;到了元代,就有大量种植山茶的记录;早在明朝年间,史料就记载了昆明种植的花卉植物有70多种,其中主要有滇丁香、杜鹃、垂丝海棠、枇杷、银杏等.昙华寺的优昙花,黑龙潭的唐梅、宋柏、元杉、明茶,金殿的“殿前红”山茶,曹溪寺、盘龙寺的明山茶,以及散布在不同区市的名花古树,都为昆明渲染了浓厚的花卉文化氛围 .一些古籍志书也记载了昆明花卉文化的悠久历史.民国时期开创的“花朝会”流传至今,形成了昆明四季不断、丰富多彩的花事活动.悠久、深厚的花卉文化为昆明“春城花都”形象建设奠定了文化基础.

3.花卉文化的特点

昆明的花卉文化总体来说具有闲适性、多功能性和泛人文观的特点.

第一,昆明的花卉文化具有闲适性.优越的自然环境使昆明拥有丰富的花卉资源,当地人热爱自然,享受人生,长久以来形成了爱花、养花、赏花的闲情文化.昆明花卉的闲情文化体现在生活的细节中,每年花开时节,当地都会举办丰富的花事活动,在简单的生活中流露出闲适之情.每年大观公园都会定期举办主题花展,春季“大观之春郁金香花展”;五一“大观之夏?火红的五月叶子花展”;夏天举办“大观荷花节”;秋季举办“大观金秋菊花展”;除此之外,圆通山公园的樱花、金殿公园的山茶以及黑龙潭公园的腊梅等,使人们在游览公园过程中感受自然之美,体会和花卉带来的闲情文化.

第二,昆明的花卉文化具有多功能性.花草本身具有许多实际功效,被昆明人广泛应用到食品、药材以及装饰品中.云南丰富的花卉资源与当地的民族饮食文化结合,形成了将鲜花作为食材形成独特的食花文化.昆明近郊过去就有种植玫瑰花的历史,主要用来糟制玫瑰糖,昆明特产鲜花饼就是用糟好的玫瑰花和糖作馅料制成的.不仅如此,当地的少数民族也有将花卉作为食材入菜的例子云南少数民族中较著名的食用花卉还有桂花、芭蕉花、木棉花、涌地金莲等.白族、彝族、纳西族将度杜鹃花作为蔬菜食用;傣族、哈尼族、基诺族和布朗族则是将白花树的花芽、雄蕊、嫩叶甚至嫩果荚入菜,别有一番风味.另外,花卉还有许多药用价值,如菊花可以疏风、清热、消肿;山茶花有凉血、止血、散瘀消肿的功效;海菜花既能做蔬菜,又能治疗咳血、哮喘等疾病.除此之外,昆明许多的民俗活动、文学艺术创作中也融入花卉文化.清代诗人硕庆曾以“两树梅花一潭水,四时烟雨半山云”形象地描述了黑龙潭畔的别致景色;《鸣凤山金殿行宫》中一句“冲冠一怒红颜老,满地山茶映夕曛”将金殿公园的山茶美景刻画的淋漓尽致……

第三,昆明的花卉文化具有泛人文观.中国的传统文化自古就有将个人情感比拟在花木上.《昆明行记》以一句“四季看花花不老,一江春月是昆明”将花卉人格化,形容了“春城”鲜花不断的灿烂景致……

昆明花卉的闲适性、多功能性以及泛人文观的特点,集成了昆明精彩的花事活动和丰富的文学作品,共同构筑了“春城”灿烂的花卉文化.

4.花卉文化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在全域旅游和“一带一路”战略方针指引下,云南作为重要试点和面向东南亚发展的桥头堡,经济、文化各方面飞速发展.目前,昆明建有全国最大的花卉交易市场,这里每天的鲜花交易量居全国之最,并且辐射整个东南亚、南亚地区,花卉产值占地区经济收入比重逐年增加.近年来,政府通过不断的改革创新,将花卉文化融入城市形象建中,试图在公园、广场、街道等城市景观中体现其文化特色.

二、昆明城市街道景观风貌

(一)城市街道景观的内涵

街道作为城市空间环境的构成要素,由界面、节点、植物以及街道附属物等元素构成,这些元素组合起来,形成城市的内部空间,是城市景观的框架.街道景观作为城市历史和文化的直接载体,是观赏和游览城市的重要通道,同时充分反映出城市的地域文化和环境风貌.

(二)昆明城市街道景观的现状和问题

1.昆明街道景观现状

街道景观作为我们观赏和游览城市的重要通道.作为城市形象设计的关键,街道景观的观赏性受到人们的重视.独特的地理和气候环境优势使昆明形成了四季如春花满城的美丽景致.鲜花作为昆明的城市标志,在昆明的街道景观建设中占据重要的地位.2012年,昆明政府针对22条道路进行整改,提出建设“一路一景一特色”的街道景观效果,试图以花为媒介,打造“四时有景”的街道景观名片.如今,徜徉在昆明的大街小巷,时不时会被美丽的街道景观所打动,无论是龙泉路的梅花,还是穿金路与圆通山的樱花,或是文林街和一二一大街的银杏,亦或是教场中路和盘龙江畔的蓝花楹……无不传递了昆明“花都”的信息.2017年,昆明政府提出建设“四季有彩、季季飞花”的旅游城市形象构建理念,计划在城市街道进行植物景观提升,试图展现花都特色和区域性国际中心的城市面貌.

2.昆明街道景观面临的问题

尽管昆明一些街道已经将花卉作为设计元素营造出了极具观赏性的街景,但从总体来看,昆明街道的总体形象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在利用特色文化发展建设的过程中,昆明的街道景观也面临一些问题.如特色街道景观的塑造流于形式,缺少文化内涵;许多街道空间的建设欠缺人性化考虑,不能充分满足市民的需求;街道的景观与其周围的建筑、设施等周围环境缺乏整体性;昆明的历史文化、城市特色没有在街道中充分体现,街道景观的文化性略显单薄等.总之,昆明街道景观建设尚不完善,花卉文化还未完全融入街道景观中.

三、花卉文化视域下的昆明街道景观设计

花卉文化影响下的昆明街道景观设计还处于发展阶段,在街道设计时,应结合花卉文化,对昆明街道景观的定位、空间利用、氛围营造等因素进行仔细分析,将花卉文化融入建筑、设施、景观节点中,从而更好地进行街道景观设计.

(一)基于花卉文化的昆明街道景观设计定位

花卉文化作为城市细胞的DNA,广泛地应用于城市的街道景观中,从而引导城市的特色文化建设,促进昆明花卉文化的发展,展现昆明特色地域文化.

从系统意义上讲,城市是一个复杂的体系,由多种元素组成.将城市定义为多元化的生命系统,城市文化则是活跃在这一系统中的DNA.花卉文化作为昆明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将其定位为昆明城市的DNA,来引导整个城市景观的发展,构成昆明城市景观的整体风貌.而街道作为城市生命系统内部各组织间沟通的纽带,是城市的生命通道,各个街道相互串联共同构建起城市的骨架.从昆明城市系统的角度出发,街道间相互联系,为昆明的城市生命体系注入活力,增加城市内部的流通性.

(二)基于花卉文化的昆明街道景观设计原则

街道景观决定了人们对城市的直观印象.景观设计不断地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使设计更加适应城市的发展,满足人们对环境的需求.依据昆明的花卉文化特色,结合昆明街道的实际情况,对昆明街道景观进行设计时应结合以下设计原则:第一,体现以人为本,增加细节设计.街道景观作为城市中最普遍的景观类别,在设计细节上应充分体现人性化原则.在满足市民的生活、通行和游憩需要的同时,力图采用花卉元素来开展具体设计.第二,延续地域文化,增添文化内涵.设计手法及风格的相似化使各城市景观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逐渐丧失.因此,在进行昆明街道景观设计时,应将花卉文化元素恰当地融入景观中,更好地体现城市特色文化,增加街道景观的文化内涵.第三,关注季相变化,增加街道色彩.设计中应充分利用本土花卉资源,结合植物的季节变化,合理搭配,突出季相景观,丰富街道景观色彩.

(三)基于花卉文化的昆明街道景观设计策略

将花卉文化融入昆明街道景观,从城市街道的空间和氛围中体现城市文化,有利于昆明“花都”形象的塑造.

1.街道中花卉与空间环境的关系

文化与街道景观的影响是相互的,城市文化通过街道的空间环境来反映,同时城市文化也改变了街道的景观形象.花卉作为昆明的地域文化,在街道景观的塑造中起着重要作用.在进行街道景观设计时,将花卉与空间环境结合,塑造昆明“花都”形象.

(1)花卉与临街建筑物

建筑物作为街道的边界,是街道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物立面的色彩及装饰直接影响街道的景观营建和空间活力.昆明的街道建筑以钢筋混凝土结构居多,建筑的形式及外立面多为墙砖和玻璃幕墙,不能很好地体现当地丰富的花卉文化氛围.在昆明街道建筑物外观设计中,建议合理地运用地域特色的建筑材料,结合花卉材料,塑造花文化建筑.如在较大的建筑外立面大量增加花卉景观,建筑物的阳台、窗台设计花卉绿植等来装饰建筑立面.

(2)花卉与街道设施

街道设施作为街道景观的细节,最能体现一座城市的文化内涵.在进行街道景观设计时,应重视街道设施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与城市文化的配合.目前,昆明的街道设施大多只能满足市民基本使用功能,设施单纯化.可以借花材增加设施的美感设计,甚至以花卉为媒介扩展街道设施的功能.具体体现在街道的路灯、栏杆等设施上考虑昆明特色花卉的设计,一些休息设施、交通设施等造型中增加花元素的设计等,为昆明的街巷增添色彩.

(3)花卉与景观节点

景观节点是城市街道景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美化环境、划分空间的作用.景观节点的设计可结合昆明的民族文化和花卉文化,增加景观节点的文化内涵.在节点空间设计中运用花卉元素装扮雕塑、休憩小品等,使花卉文化与景观节点融合,甚至在空间的分割和组合上直接采用花材来营造,借此传播昆明的多彩花卉文化.

2.花卉文化营建昆明街道空间氛围

城市街道景观的塑造必须与城市文化相协调,结合地域文化进行城市街道景观营建,使城市的街道景观更富有文化内涵.通过花卉营造丰富的色彩与造型,可以增强街道景观的语言表现力,吸引游客视线,弘扬地域文化,更加生动形象地传达昆明花卉文化信息,渲染“花都”文化氛围.

四、结语

城市街道是城市形象建设的重点,体现城市的历史文化和环境风貌.以花卉文化为主题营建昆明特色街道景观,对街道建筑、设施和景观节点等做针对性设计,将花卉作为文化符号运用到街道景观构成要素中,塑造昆明独特的“花都”形象.

参考文献:

[1]叶菁. 城市街道景观创新设计[D]. 武汉理工大学, 2005.

[2]周武忠. 论中国花卉文化[J]. 中国园林, 2004, 20(2):56-57.

[3]李凌颖. 中国特色的生态城市——“山水城市”理论的研究[D]. 河北农业大学, 2005.

[4]崔学彬, 吴承祯. 昆明市花卉旅游的创新发展思考[J].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0, 6(1):68-72.

[5]廖晶蓉. 昆明“花都”美名可追溯至明代[N]. 昆明日报,2017-12-06(005).

[6]张雷. 云南少数民族食花文化浅析[J]. 2007年中国花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2012.

[7]包蓉. 昆明街道公共艺术研究[M]. 云南美术出版社, 2014.

[8]以花为媒昆明打造城市型旅游地[N]. 昆明日报,2017-12-06(005).

[9]蓝晓光. 源远流长的民族花木文化[N].中国绿色时报,2018-03-05.

作者简介:

刘璐颖(1995- ),女,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景观设计方面的研究.

包蓉(通信作者),女,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西南少数民族景观方面的研究.

归纳总结,此文为适合景观设计和花卉文化视域和昆明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景观设计本科毕业论文,相关景观设计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流行文化视域下的青少年政治社会化
【摘 要】青少年流行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形态,对青少年独具亲和力,它构成了当代青少年政治社会化的特殊文化背景 在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中,流行文化的影响随处可见 它不仅作用于个体政治人格的成长,还影响着政治文.

庐陵文化视域下井冈山精神形成的原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D231 文献标识码A DOI10 16871j cnki kjwhc 2018 07 075摘要“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rdquo.

人为的消费盛宴消费文化视域下的天猫双十一网购狂欢节
一、作为青年亚文化和网购狂欢节的“光棍节”20年前,年轻人戏谑地将11月11日称为“光棍节”,以此来克服内心的孤独、痛苦和寂寞 消费对负面的情绪具有消解.

设计生活文化视域下南京传统手工业现状
【摘 要】南京自明代起就形成了规模宏大的手工产业聚集区,如今我们仅从保留至今的街巷名称便可窥见一斑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随着现代文明和城市化的推进,传统手工生活文化消失殆尽 本研究基于对历史文献的查读和实.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