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职称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发展论文怎么撰写 跟安康蚕种业回顾方面论文怎么撰写

主题:发展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12

安康蚕种业回顾,本文是关于发展毕业论文题目范文跟安康和种业和蚕类开题报告范文.

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居业杂志

蚕种是茧、丝、绸生产的主要生产资料,对蚕农收入、丝绸工业发展及出口创汇都有重要意义.安康市蚕种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现简要回顾如下.

1 引进优良品种,淘汰土制蚕种

建国前,养蚕均系一化性土制蚕种,品种都是从浙江潮州引进.主要品种有大红袍、小红袍、大毛杆、小毛杆、锥把子等,均系近亲交配,土法繁育,蚕体小,体质弱,茧色杂,并且茧层薄、茧丝短、纤度细、丝量少.抗日战争前最高产茧量为1 215 t,解放初下降到208.5 t.

1952年,从江苏引进一代杂交蚕种20张,通过试养、示范,经济效益比以前使用的“土种”提高了1倍多,深受蚕农的欢迎.1953年增加引进250张,1954年引进730张,1955年引进5 196张,经过3年多点试养,积累了饲养经验.1956年全区大幅度调进蚕种29 973张,基本上淘汰了土制蚕种.

2 建立蚕种场,开展生产经营

随着蚕桑生产的发展,蚕种需要量不断增加,为避免大量调种发生危险,经省、地主管部门反复调研,决定在安康县(今汉滨区)大同乡谢家岭建立全省第一个蚕种场——安康地区蚕种场.1957年春开始植桑,1958年试投产,当年生产蚕种2 948张,结束了本地蚕种全靠调进的历史.该场1965年成立原种组,1977年成立母种组,从此形成了四级蚕种繁育的完整体系.为安康地区蚕研所及石泉县蚕种场的建立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到1989年安康地区蚕种场投产桑园764亩,幼桑67亩,技术力量雄厚,组织管理严格,承担起生产原种、一代杂交种及蚕种经营三项任务.

3 开辟原蚕区,兴办乡村制种场

为了解决蚕桑快速发展而导致蚕种供不应求的矛盾,1979—1989年进行第1次扩建和改造,国家先后投资191.54万元,帮助办起了石泉县胜利村和安康县(汉滨区)千工乡、龙泉沟、王家台村、高楼村、团结村、大坪村、兴红村共8个原蚕区制种场.安康蚕种场成立了合作制种科,进行专职管理.11年共生产一代杂交蚕种114.471 6万张,占全区蚕种生产总数的47.3%,最高的1989年占到了77%,有效缓解了本地蚕种的供需矛盾.实践证明:在农村开辟原蚕区,兴办乡村制种场既有利于国家节约开支,也有利于增加当地经济收入,同时还解决了蚕种短缺的问题.

据统计,地区蚕种场自建场至2012年期间,共培育49个品种的母种20.954 1万蛾,其中1991—2012年繁育18.848 6万蛾;繁育65个品种的原种22.591 5万张,其中1991—2012年繁育13.177 7万张;生产100个品种的一 代杂交种1 255.465 1张,其中1991—2012年生产987.561 9万张. 张产茧由1985年的22.12 kg提升到2014年的40 kg,张产提高了17.88 kg.

4 升级改造,扩大生产规模

由于蚕桑生产发展速度加快,蚕种又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1990年全区养蚕283 074张,自产蚕种231 185张,自给率81.67%,从六省七个蚕种场购进蚕种51 889张.为了解决本区自1985年后出现的蚕种供需矛盾,1989年安康行署决定,筹集800万~1000万元资金,对地县国有蚕种场及原蚕区乡村制种场进行第二次扩建和改造.以地区蚕种场和石泉县蚕种场为依托,以恒口、双溪、胜利原蚕区为基地扩建配套发展.同时,还拨款在地区蚕桑站建造了一座蚕种生产楼,生产规模迅速扩大.1992年全区蚕种生产能力达到40万张.地区蚕种场除负责生产40万张普种所需的各级原种及共同性生产(冷藏、浸酸、浴种等)外,还承担生产10万张普种的任务.从1991年起,蚕种供需矛盾基本上得到解决,还出现了自给有余的现象.

2006年随着国家“东桑西移”工程的启动,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实施蚕桑产业突破发展的决定》,争取国家、省市专项扶持资金1 580万元,进行第三次扩能技改,年生产能力达到繁育原种3万张,生产一代杂交种85万张.

5 引繁更新品种,促进稳定发展

蚕种生产技术性和季节性强,制约因素多,生产环节多.一代杂交种在推广应用一定时期(5~10年)之后,必然会导致品种性状上的退化,出现抗病性差、产茧量少、茧质变差、出丝率低等问题,这就需要用更优良的新品种来替代,才能保持蚕桑稳健发展.为此,地区蚕研所做了不懈努力,先后培育了几对优良品种.地区蚕种场克服困难,从1958年起不断引进繁育优良新蚕品种.截至2012年,已完成了6次换种任务:第1次1958—1965年,以华八华九×沄汗品种为主体,占生产普种的54.9%,以华十×沄汗和苏字号、镇字号品种为辅.第2次1966—1974年,以新苏华×新沄汗为主,占生产普种的66%,以日东×安四等品种为辅.第3次1975—1984年,以华苏×日东品种为主,占生产普种的79.4%,以东34 × 603品种为辅.第4次1985—1990年换种,以全国一流的菁松×皓月、陕蚕二号为主的蚕品种组合,其中1987年比预期提前1年完成了换种任务,也是历次换种速度最快、质量最优的一次,获得了理想的社会经济效益.第5次1990—2000年,形成了以箐松×皓月、浙蕾×春晓、新松×新月、春蕾×镇珠为主,以陕蚕三号、新四元、871 ×872、873×874为辅的多品种结构.第6次2001年至今,春用品种以箐松×皓月、春蕾×镇珠、浙蕾×春晓为主,春秋兼用品种以871×872、873×874为主,夏秋用种以秋丰×白玉、两广二号为主.据统计,1986—2014年共繁育新蚕品种1 064.99万张,新品种比老品种(日东×苏华)每张可增收蚕茧2.25 kg,共计可增产蚕茧2 662.47 t.

6 改进工艺设备,提高生产效率

为了搞好蚕种生产,满足广大蚕农和市场的需求,春用蚕种由原来的单式冷藏改为复式冷藏;夏用蚕种采用复式冷藏、三次冷藏和即时浸酸法;秋用蚕种主要是冷藏浸酸种.蚕种浸酸设备与工艺逐步革新,由原来的人工加温浸酸法过渡到电热油浴浸酸法直至现在改成自控化浸酸线,使日浸酸量由8 000张增加到40 000张左右,一日孵化率得到提高,而且改善浸酸工作环境,保证了浸酸质量,提高劳动效率50% 以上.

(参考文献略)

该文总结:上文是关于经典发展专业范文可作为安康和种业和蚕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发展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戏剧符号化的回顾和审视
【摘要】 符号化是戏剧符号学研究中最重要的基点 符号化的研究主要分为系统和符号化两个过程 布拉格学派的“结构”就是系统,布拉格学派关于结构的概念和理解奠定了戏剧符号理论的系统观.

返音归本,持续传承对反哺归家:中国早期录音的历史和意义国际工作坊之回顾
【摘要】“反哺归家中国早期录音的历史与意义”国际工作坊于2017年11月9日至11日在上海音乐学院举行 本次会议聚集了来自中国、英国、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巴布亚新几内亚.

回顾和展望:近三十年来国内以饮水为主题的史学
摘 要工业革命以后,西方史学界对饮水与人类社会关系的研究甚多 近三十年来,伴随城市史、水利社会史、疾病医疗社会史、环境史……研究的展开,国内史学界亦在用水环境、饮用水源结构、水质环境、供水产业、饮水.

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回顾和
著名经济学家、原国家体改委副主任高尚全坦言他对改革开放四十年感受很深 他亲眼看到,在党的领导下,通过改革,使得国家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但他觉得,改革还在路上,改革还要继续前进 从理论上讲,经济基础与上层.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