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职称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精准扶贫类专科开题报告范文 跟精准扶贫问题与其方面论文范文

主题:精准扶贫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07

精准扶贫问题与其,本文是精准扶贫有关毕业论文题目范文和精准扶贫问题和对策研究和扶贫类论文范文.

精准扶贫论文参考文献:

精准扶贫论文参考文献 精益生产论文

杨希双唐韵

(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摘 要:精准扶贫是我国新时期工作的重点与亮点,目前已经精准扶贫工作已经进入了攻坚拔寨的关键时期,如何确保如期实现整村脱贫的任务,如何在整村即将脱贫的形势下解决返贫问题,这是摆在广大干部与群众面前的难题,也是需要我们去深入探究与思考的问题.通过对烈湖村、麦塔湖村和吴家寨的问卷调查与走户访谈,了解湘西自治州永顺县首车镇双湖村(龙潭居委会)扶贫情况、精准扶贫政策的现状、民众的诉求及建议与意见,并对其进行分析,找出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针对其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对双湖村(龙潭居委会)完善扶贫工作提出有效建议,为其他具有相似经济基础、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的地区扶贫提供可借鉴思路.

关键词:精准扶贫;双湖村;对策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8.33.013

2015年7月20日,湖南省第十届委员会第十三次全体(扩大)会议在长沙举行,全会通过的《决议》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省596万贫困人口整体脱贫,51个扶贫工作重点县全部摘帽,贫困村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省平均水平”.目前精准扶贫工作已经进入了攻坚拔寨的关键时期,如何确保如期实现整村脱贫的任务,如何在整村即将脱贫的形势下解决返贫问题,这是摆在广大干部与群众面前的难题,也是需要我们去深入探究与思考的问题.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烈湖村、麦塔湖村和吴家寨进行问卷调查与走户访谈,了解了湘西自治州永顺县首车镇双湖村(龙潭居委会)扶贫情况、精准扶贫政策的现状、民众的诉求及建议与意见,并对其进行分析,找出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针对其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对双湖村(龙潭居委会)完善扶贫工作提出有效建议,为其他具有相似经济基础、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的地区扶贫提供可借鉴思路.

1精准扶贫工作的问题与困难

经过为期十天的入户走访、深度访谈以及问卷调查,笔者收集了大量信息,了解了双湖村精准扶贫政策实行现状、民众的诉求以及建议与意见,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双湖村的精准扶贫工作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与困难.

1.1存在“懒汉思想”,缺乏脱贫斗志

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以扶智为先,秉持授人以鱼更授之以渔的思想理念.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部分百姓依赖性思想明显,对政策的认同性存在差异.不屑于政府提供的种植养殖技术,产业开发等方面的支持,认为最好的扶贫方式是资金帮扶,如普及社保、增加低保等.由此增加了精准扶贫的难度和挑战.

所谓“授人以鱼更授之以渔”,精准扶贫并不仅仅是给予物质上的补贴,而是从实际上帮助贫困户以发展合适的产业或项目等方式从根本上以勤奋劳动的方式使其摆脱贫困.有群众说:“虽然党的政策这么好,但也扶不起懒惰的人.”尤其是精准扶贫实施后,在农村有一种蔓延之势,这也成为扶贫帮困的一大难题.

在实际调查访问中,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部分民众缺乏脱贫斗志,一些安贫乐困的贫困群众,小农经济意识根深蒂固,他们存在着“等靠要”的“懒汉思想”与不能吃苦的“懒汉行为”,缺乏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劲头,而且过度依赖政府,一切困难找政府,以吃低保为荣,以好吃懒做为荣,严重缺乏积极上进心,无心脱贫.例如,在进行问卷调查谈及精准扶贫政策时,大部分精准扶贫户都认为这个政策是好的,但是还有少数精准扶贫户认为“评为精准扶贫户发的钱不多,给我们项目我们也弄不好,想真帮助我们还不如给个低保”,这样的不能吃苦耐劳只想着靠政府的懒汉对于全面脱贫存在着十分消极的影响.

没有移不了的穷山,就怕没有脱贫致富的斗志.如果没有脱贫致富的斗志,没有民众积极主动的参与,国家政策再好,都难以奏效,这样一来将拉住我们的国家想要实现全面脱贫,想要实现民生幸福的价值目标的“后腿”.关于这一问题,《人民日报》曾发文指出:“扶贫是各级党委、政府的责任,但这不等于说让干部干得热火朝天,贫困户在家坐着拿钱……政府应该坚决避免‘养懒汉’的现象,要先让贫困户‘精神脱贫’,帮助他们彻底斩断精神上的‘穷根’”.

1.2产业发展阻力大,生产生活方式落后

贫困村脱贫致富推进产业帮扶是关键.但调查显示,在双湖村由于贫困群众缺技能、缺信息、承担风险能力弱、势单力薄,加之产业开发前期投入成本过大,通过政府途径申请的帮扶资金过少,这严重打击和阻碍了贫困群众通过产业脱贫致富的热情和信心.因此很多建档立卡户所做的产业项目,仅仅只是为了套取政府的补贴资金,短期内暂缓贫困,并不能解决根本贫困问题.

阻碍扶贫产业发展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精准扶贫缺乏产业发展的意识.从实际调查走访与调查数据统计结果中可以看出,比起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问题,大部分民众对农村产业发展的关注较少,可见民众对农村产业发展的需求程度并不高,产业发展的意识很薄弱.分析其原因,之所以缺乏产业发展的意识,一是该村缺乏带动百姓致富的创业产业,除此之外与当地群众的文化教育素质和思想观念也有很大关系.对于现今社会的新科技与新思想,该村的大多数村民接受能力弱,跟不上形势发展,相当一部分村民是文盲,根本不关注外界新闻.除此之外,劳动力的缺乏以及主要劳动力的年龄层次对此也很有影响,村寨中的劳动力大部分都是老人,他们很少接触外界信息,长期处于封闭状态,在这样的情况下怎能有强烈的产业发展意识呢?

1.3扶贫工作任务艰巨,返贫问题堪忧

根据双湖村所处环境特点及现实状况来看,要在短期内快速解决贫困问题具有很强的挑战性,也很难实现.要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显然是一场持久之战,不可能一蹴而就.

现在正处于全力推进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已经进入决胜的关键时期.根据调查,返贫问题将成为未来几年内一个突出和普遍的现象.在村民的心目中还是很担忧扶贫小组和扶贫政策撤出之后又重新回归原点.尤其是还在做产业项目的贫困户,前期投入大,技术不成熟不稳定,未走上正轨形成产业规模化的起步阶段.少了政府的支持与帮助,担心不仅很难看到希望,还存在血本无归的风险.他们心中难免会“六神无主”.此外,对产品的销量问题也是巨大的困扰,不仅不知道如何销售产品更无地可销.这都在很大程度上困扰和打击了贫困群众的脱贫信心.使得一部分村民因此泄气而重返旧路,甚至对精准扶贫的政策持质疑的态度.

2双湖村精准扶贫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2.1加强精神扶贫,去除依赖思想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想彻底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只有精神扶贫才能彻底斩断“穷”根.对贫困群众来说,物质上送温暖远不及精神上“送温暖”,进行精神扶贫,采取多种措施激发他们创业致富的热情,不断建立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与能力.

“要做到精神脱贫,就要将‘治愚’和‘扶智’结合起来,不仅能让脱贫人口‘站起来’,而且‘走得远’,改变‘底层上升通道受阻,一代穷世代穷’的局面,从根本上切断贫困‘代际传递’”.发展教师是实现这个目标最根本的途径.物质扶贫虽然能解决一时的贫困问题,但精神扶贫可以长期见效.因此,政府不仅要加大物质帮扶力度,与此同时也应该加快贫困地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并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村民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活动,引导困难群众学技术、找门路,用自己的双手摘掉贫困帽.

2.2建设产业项目,加强技术扶贫

脱贫政策现在的实施都集中在基础设施的建设,解决每家每户小孩受教育的问题.但是对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缺乏动力,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项目.对此,政府部门要找准精准脱贫的路子,形成完善的脱贫体系,努力形成各司其职的顶层设计,形成能帮助当地村民脱贫的产业链.政府部门应“到群众中去”,深入调查了解村寨百姓的实际情况,从双湖村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利用当地生态优势,大力挖掘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独特优势,结合少数民族的特色优势使旅游产业规模化、长期化.事物都是一直变化的,政府要根据每个阶段不同的情况调整更加适合发展的扶贫政策.

在产业发展方面,要实行带“先富带后富共走富裕路”的发展模式,以有年轻劳动力且思想积极性高的村户为核心,大力引导并鼓励其发展产业经济,使其通过自身的劳动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同时要使当地产业经济规模化、长期化.经济的发展是致富的唯一途径,一个地区只有经济的快速才能加速带动百姓走出贫困境遇.

在扶贫的政策实施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教育扶贫、基础设施建设扶贫,更要重要知识扶贫,特别是技术扶贫.知识和技术是脱贫攻坚的基础,没有知识和技术就不能发动产业建设.同时,也必须重视劳动的付出,一个藐视和忘记自己劳动价值的人,一个不努力靠自己的劳动追求幸福的人,永远是一个跪在地上祈求他人施舍的人,所以也要加强对群众重视劳动的教育,引导群众不仅要学习知识和技术,也要重视劳动付出,要使群众明白,劳动创造幸福,劳动实现个人价值,这是幸福的源泉,努力学习、诚恳劳动、善于经营是实现民生幸福价值目标的主体动力机制.

2.3减轻干部负担,深入村寨百姓

在我们的精准扶贫工作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来看,坚持群众路线是坚持实事求是的认识和实践基础.一方面,实事求是是在实践基础上认识世界的过程,这一过程要通过“从群众中来”才能实现.只有切实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倾听人民呼声,反映人民意愿,及时发现、总结、概括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才能获得正确反映客观规律的真理性认识,才能制定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决策.另一方面,实事求是又是在实践基础上改造世界的过程,这一过程只有通过“到群众中去”才能实现.

为了能够让基层干部能“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入了解调研,应适当减轻基层干部的负担,要让基层干部有时间深入基层扶贫一线.多让他们对精准扶贫一线进行实地调查,多与一线群众交流,多获取一手资料.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在熟知当地每家每户的实际情况方能在政策实施过程中才能游刃有余.再者,加强基层干部与群众的交流可以拉近干群关系,可以为政策更好地宣传开辟最为稳定的道路,也能为政策实施过程的困难和不足寻找根源和解决的办法.

参考文献

[1]夏似飞,唐婷.湖南省委十届十三次全体(扩大)会议在长沙召开[N].湖南日报,2015721.

[2]魏博.不能“拉手能站、撒手就瘫”[N].人民日报,20170109.

[3]杨飞.以精神扶贫彻底斩断“穷”根[N].新华网,20161017.

[4]高巍,陈叶军.: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N].学习时报,20120528.

小结,上述文章是关于对写作精准扶贫问题和对策研究和扶贫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精准扶贫本科毕业论文精准扶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精准扶贫
蒋世平新提拔的方县长为了落实精准扶贫工作,在郑镇长的陪同下,来到了青龙村 60多岁的村长范顺生,看见镇长和县长,马上叫老伴杀鸡 方县长从背包里拿出几个馒头,说“我这次来,给郑镇长立了规矩,.

精准扶贫关键在激发群众主动性
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贫困群众的积极参与才是精准扶贫成功的关键 一些地区贫困群众参与度不足,仍然是当前我国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短板,需要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千方百计调动贫困.

92岁丛子文:在精准扶贫的路上
丰云“多帮助一个人也是好的”1985年6月离休以来,丛子文常年活跃在大连市北三市农村,关心孩子们健康成长、帮助村民们脱贫致富 今年,92岁高龄的他,依然奉献在乡村 前不久,泡崖.

文化精准扶贫中辅导员的作用《文化精准扶贫群众文化发力》课题调研
【摘 要】群众文化工作在整体文化工作的布局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弘扬社会正能量、继承和发展优秀的中华民族精神、为提升公民综合文化素质……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很多大工作中看不到群众文化工作者的影子,.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