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和谐共生论文怎么撰写 和生态文明思想的意蕴与三个价值维度基于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的视角类论文范文例文

主题:和谐共生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15

生态文明思想的意蕴与三个价值维度基于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的视角,本文是和谐共生方面论文怎么撰写和*和价值维度和生态文明类学年毕业论文范文.

和谐共生论文参考文献:

和谐共生论文参考文献 生态文明建设的论文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论文生态文明建设论文生态文明建设论文题目

韩晓芳,丁 威

[摘 要]生态文明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承袭和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诉求,也是人民享有美好生活的价值追求.追溯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渊源,有利于明确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根源和历史;掌握生态文明思想的深刻意蕴,有利于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内涵与本质;阐明生态文明思想的三个价值维度,有利于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和方略.

[关键词]生态文明思想;生态文明建设;哲学价值维度;*价值维度;教育价值维度

[作者简介]韩晓芳,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首都师范大学研究基地研究人员,北京100089;丁威,重庆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重庆400054

[中图分类号] D616;X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4434(2018)04- 0086 -06

生态文明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承袭和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生态文明事业建设的现实诉求,也是人民享有美好生活的价值追求.生态文明思想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1].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和基本方略,如何深刻理解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渊源、深刻意蕴和三个价值维度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关系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协调发展,关系到人民美好生活愿景的实现.

一、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渊源

生态文明思想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植根于中国古代生态文明思想,继承和发展中国人生态文明思想并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实践中逐步确立,是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积极投身于保护生态环境和建设美丽中国的伟大实践以及深入进行生态文明思想理论研究的过程中不断发展、逐渐成熟的思想成果.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生态文明思想是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来源,为其形成注入了核心内容

生态文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之一,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指导生态文明思想不断完善和发展.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着十分精辟的论述.首先,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多方面关系(敬畏、实践、认识等关系),这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前提:其次,正确认识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这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键:最后,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这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保障.这些论述对“人一自然一人与自然”进行了深入剖析,指出了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职责,明确了自然界客观规律和内在权力的不可侵犯,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内在要求和现实诉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生态文明思想旨在杜绝人类滥用改造自然的能力,用理性的方式与自然界交往,为生态文明思想注入了核心内容.

(二)中国古代生态文明思想是生态文明思想的历史来源,为其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其中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比如“天人合一”思想,其实质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并指出和谐是其最高价值和最高境界:“万物平等”思想,从道家的“道”和佛家的“内在的佛性”阐述了世间万物之间的平等性:“尚俭戒奢”思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生态和谐发展、资源永续利用的指导方针.除以上思想外,还包括诸如“人是自然之子”“人与天调”“圣王之制”等思想.虽然古代社会生产力和科技水平低,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意识薄弱,所倡导的“回归自然”的理念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相对而言比较和谐,整个生态环境呈现“绿”的色调.毋庸置疑,这些流传下来的生态文明思想和宝贵经验是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源泉.

(三)中国人生态文明思怨是生态文明思想的直接来源,为其形成提供了实践经验

从中国成立伊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中国历届领导人对生态文明事业的建设均给予了高度重视和积极探索.在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告诫人们:“南北各地多少年以内,我们能够看到绿化就好,这个东西对农业、对工业、对各个方面都有利.”[q强调“植树造林,绿化祖国,造福后代”,“这件事,要坚持二十年,一年比一年好,一年比一年扎实”[3].以为代表的领导集体,十分重视我国的森林保护和生态建设事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这一科学命题: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又进一步强调“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4].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总书记提出了建设富强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并创造性地提出了“绿色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理念,这对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意义重大.

综上,生态文明思想来源于以上生态文明思想但又不同程度地继承和发展着这些生态思想,批判性地汲取了中国古代生态思想的积板成分:创新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生态文明思想:继承性地发展了中国人生态文明思想.因此,生态文明思想是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事业迈上新台阶的根本遵循,是建设美丽中国和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科学指南.

二、生态文明思想的深刻意蕴

生态文明思想是在对上述“三大来源”批判、继承、探索、实践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完善起来的.从时间的维度来看,生态文明思想是在对我国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批判借鉴的基础上,同时又结合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和未来发展目标的一种能够对人类社会、生态环境、人与自然和谐起到推动作用的生态文明思想.生态文明思想可谓是内涵丰富、涵盖面广、现实性强,其深刻意蕴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一)生态文明思想蕴含着“和谐共生之美”的理念,突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生态文明思想的最新理念.“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地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q可见,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条件,也是人类发展的物魇支撑.在新时代我们对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高,对人类的生态文明意识、生态观念、生态行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人类作为主体通过自然界获得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必须通过主体的实践活动为作为客体的自然界创造利益,实现人与自然共生共荣.我们坚决不能走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因为“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的规律和真理不会变.“和谐共生之美”内涵着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平等的,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也就是说人类对待自然应该像对待亲人那般温和,彼此的关系才能升华为“亲如一家”的境界,才能绽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美.

(二)生态文明思想蕴含着“两山绿色之美”的理念,表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同发展的重要性

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是生态文明思想的题中应有之义.“绿色发展是在传统发展基础上的一种模式创新,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条件下,将环境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支柱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的思想与绿色发展理念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总书记指出,“两山理念”和绿色发展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也是“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8]的必由之路.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要自觉把经济社会发展同生态文明建设统筹起来”[9],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协同发展.所以,我们必须做到“两个扭转”(扭转只发展经济而不顾其他事业发展的思路,扭转只以经济增长数字为标准论英雄的做法)和“两个摒弃”(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三)生态文明思想蕴含着“生命共同体之美”的原理,体现统筹兼顾和遵循规律的重要性

“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提法,是总书记茌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首次系统提出的六大原则之一,也是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事业迈上新台阶的重要理念.山水林田湖草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要素,也是一个有机整体.山水林田湖草就好比是人体的多个器官,如有一个器官出现问题,那么整个身体就会感到不适.只有确保山水林田湖草每一要素的健康发展,才能保证整个自然界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要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10],这是总书记特别强调的.因此,我们要用系统论的思想方法来认识山水林田湖草这一生命共同体,统筹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深入实施一体化生态保护和修复.我们要认识到,“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11]用途管制和生态修复必须遵循自然规律.“要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改革环境治理基础制度,全面提升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筑牢生态安全屏障.”[12]

(四)生态文明思想蕴含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思想,彰显群众路线和民生为先酌执政理念

生态文明思想蕴含着“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等丰富的思想.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为此,始终把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生态环境质量问题和对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问题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要条件.总书记强调:“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清澈水质、清洁环境等生态产品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生态环境越来越珍贵.我们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环境发展新方式,并从中创造新的增长点.”[1日显然,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干净饮水、安全食品、优美环境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因为人民群众已经意识到,没有了绿水青山,基本生存没有了保障,即使拥有再多的金山银山,那也没有什么幸福感可言.所以,绿水青山是人民幸福的必要条件,也是自然财富、社会财富、经济财富的重要来源.总书记进一步强调:“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14]可见,人民群众的健康状况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民生问题,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是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主要任务,也是解决我国社会矛盾的重要突破口.

综上所述,生态文明思想蕴含的“和谐共生之美”“两山绿色之美”“生命共同体之美”“以人民为中心”等思想和理念,它们是一个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总而言之,生态文明思想是新时代生态文化和自然环境协同共进的新形态社会文明思想:是把生态文明理念、共同体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思想贯穿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全过程,并促进各领域健康发展的生态文明思想.

三、生态文明思想的三个价值维度

为深刻理解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根源、内涵本质、实践要求,需从哲学价值维度、*价值维度、教育价值维度人手,这有利于全面梳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形成过程,科学揭示人与自然关系的内在关联,深刻阐明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前景,从而更能深刻掌握生态文明思想的精神要义和内在价值.

(一)哲学价值维度:诠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辩证关系,为正确认识生态文明思想奠定哲学理论基础

当前,我国之所以特别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是因为生态环境出了问题,即人与自然关系存在着不和谐的“音符”,主要表现在:人口增长和消费增加与生态环境承受力之间的矛盾:利己型生活观造成的需求无限性和生态资源有限性之间的矛盾:等等.解决上述矛盾,需要认准人类的身份、位置、角色,认识自然的本源、本质、规律,使两者的关系恰到好处.从哲学层面对人与自然关系进行学理性分析,需要正确认识“五个辩证统一”的关系,以原理与实际为立足点,深刻领会生态文明思想的基本内涵.

1.自然观与历史观的辩证统一.“马克思始终坚持人与自然在实践基础上的辩证统一,坚持自然观与历史观的辩证统一.”[1q“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一个现实部分,即自然界生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17]这表明自然观与历史观密不可分,如果把自然观与历史观割裂开来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是自然之子,不管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人的根源、演变、发展都离不开自然界这一本源.所以,自然观与历史观的辩证关系强调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始终是相互依存、相豆促进、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这也是生态文明思想始终贯穿的唯物主义历史观.

2.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辩证统一.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与符合人类主体性的目的是辩证统一的,两者缺一不可.人类既要把握客体尺度、尊重自然规律、承认自然价值,也要通过实践活动合理改造自然界,使之符合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这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最佳状态.如果只合目的而不合规律,肆意掠夺自然,破坏自然,打破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就会阻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危及子孙后代的健康成长:如果只合规律而不合目的,就会失去大自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那么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没有任何意义可言.生态文明思想包含着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辩证思想,旨在找到两者的最佳契合点,为我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行动指南.

3.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辩证统一.这对辩证关系实质是指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绿水青山是指生态环境,金山银山是指经济发展.总书记对“两山”理念作了深刻的论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那些为了发展经济不顾生态环境以及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而不敢迈幽发展步伐的观点都是片面不可取的.由此可见,处理好“两山”关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绿水青山生态文明的重要遵循.我国长期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其实质就是以“两山”理念为指导,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建设美丽中国为目标,必须以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长期坚持而不动摇.

4.美丽中国与美好生活的辩证统一.这对辩证关系充分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人民大众追求和享受美好生活的根本前提是要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健康的身体又依赖于生态环境,而生态环境保护又需要依靠人类现实的活动.所以,生态环境是美丽中国的象征,也是美好生活的基础,人类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保护生态环境,创造良好的自然环境,营造舒适的生活氛围,才有条件实现更高层次的美好生活.美丽中国需要人类去创造,人类的幸福美好生活正是美丽中国的真实写照.因此,两者不可分割的辩证关系,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也是生态文明思想的价值所在.

5.人化自然与自然人化的辩证统一.“人化自然”是马克思论述人与自然关系时首先使用的术语,表示一个过翟.具体而言,“人化自然”是客观的自然界不断进入人类活动的过程,是客观世界对象化的过程:而“自然人化”包含有外在自然和内在自然,前者是指客体世界为人所认识,成为人类主体的工作对象,后者是指人类主体的理性世界,通过实践而从客体世界获得审美情感和审美体验.可见,人化自然与自然人化的这一过程深刻体现着马克思主义认识价值与实践价值关系,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的两大基本活动和哲学使命.人化自然与自然人化辩证关系的终极目标是使得自然之美与人性之美达到高度统一的境界,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也是生态文明思想的价值归宿.

除上述关系外,生态文明思想的哲学价值维度还包括重新思考、认识和修正人与自然的关系,重新寻找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认识论与实践论:人与自然的矛盾可以通过人类的努力转化成和谐性的特殊矛盾论: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和谐转为失衡再转为新的和谐的状态,新的和谐状态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对失衡状态加以否定的承袭和发展,不断创造新的和谐的辩证否定观等哲学论断.

(二)*价值维度:拉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亲情关系,为牢牢掌握生态文明思想融入人文情怀

*学主要研究处理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原则和标准,特指人与人之间的一种行为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学科的不断完善,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也逐渐被纳入*学的范畴,这是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是满足人类幸福生活的现实需要,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需求.

1.人与自然之间的主客体关系升华为平等互爱的道德价值关系.将自然存在物和生态环境纳入人类以及社会发展的领域中,把自然人文化,为其注入人文元素,赋予其文化标签,是人与自然关系亲近的必然之路.人与自然是“刚柔”相结合的共同体,自然应然是“刚”的角色,人应然是“柔”的角色,可现实则不然,人因不甘示弱,变成了现在“刚”的角色,造成了“刚刚相对”的局面,使原本阴阳相长的原理被打破,故而失去了平衡性.在这里特别强调,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只有回归人类“柔”的角色,才能与自然“刚”的性格共生共荣、和谐发展.人与自然*道德价值关系的关键是要打破传统*学的局限性,建构现代*学的新范畴,将爱自己与爱自然统一起来.我国古代传统思想就内含若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价值关系,儒家学说“推己及人”,本意是处理人和人的关系,待人处事的最一般、最根本的原则,其实也包含着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待自然如己的思想.换言之,推己及人内含着推己及物的思想.西方学者也非常重视人与自然*价值关系.英国功利主义哲学家边沁主张扩展道德共同体,倡导人对自然要有道德意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法国哲学家A.施韦兹在《文明的哲学:文化与*学》一书中明确提出了自然万物之间都是平等的,应当创立一种新的*学——尊重生命的*学,也就是说有生命的物体均是平等的,有生命的物体应享受被尊重的权利:美国哲学家利奥波德在《保护*学》一文中主张*学的对象应从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领域扩展到大地即自然界.可见,由传统的人与自然之间的主客体关系转变为现代的人与自然之间的亲情关系是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的新突破,也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提供了新思路.

2.人对自然的亲情感与责任感越来越强烈.“以人为本”并不是说人类无所不能,也不是把人类看作万事万物的中心,相反,实现“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是有前提条件的,是受当时社会历史条件制约的.自然万物慷慨无私地供给人类一切,人类应诙以礼相待,做对自然发展有利的事,回报自然.我们常把地球和自然界比作我们的母亲,“如果不善待环境,就等于对母亲不孝是一样的道理,所以永续发展是孝道的延伸,也是家庭管理的延伸”[18].因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理解为一种生态孝道.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可被视为人自身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如总书记所言,“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比喻虽然简单,但寓意深刻.眼睛是我们身体的重要器官,之所以保护是因为眼睛非常脆弱,没有眼睛或者眼睛受损如同关闭了我们心灵的窗户,这对人类自身的伤害是非常大的:生命是人一切价值的载体,没有生命就没有了一切.所以,保护生态环境势在必行,善待自然万物更是迫在眉睫.大量实践已经证明,人类对自然的亲情感和责任感越强烈,实现美好生活和美丽中国的目标就越接近.另外,“物活论”诠释了万物皆有灵魂,即自然万物与人类一样,同样具有精神、价值和权利.所以,人类对待自然万物应该像对待同类一般,顺从自然本性,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应该实行等价交换原则,激发人类对自然的责任心,使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状态保持永久性.

(三)教育价值维度:阐明人与自然相谐共生的基本进路,为有效践行生态文明思想确定努力方向

教育学的本质是要解释教育现象、教育规律、教育过程,然后按照这些原则和理论培养人才,这是它的质的规定性,也是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鲜明特征.历史和实践的经验告诉我们,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根本途径.自然是客观存在的实体,有它固有的本质的内在规律,它尽自身最大的能力补充已损失的能量以供人们使用,但这种能力是有限的,一旦超越界限就会丧失自我修复的能力,进而也就截断了为人类提供各种资源的源头.因此,这里的教育对象主要是指人类,通过教育把人培养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倡导者、践行者和引领者.

1.教育人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这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键所在.生态文明观是指“在谋求人类发展的同时,要保持社会生态和自然生态协调发展,以及保持人与自然的平衡、协调和统一的观念”[19].人是社会的现实的具体的人,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创造性、主动性、积极性等特征.所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键在人.那些导致人与自然关系不和谐的因素多数也是人的不正确的价值观和不恰当的行为造成的.因此,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态观,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键所在.教育人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首先是要加强生态道德意识教育,开展自然价值意识、生态保护意识、绿色消费意识等教育活动,使这些意识内化于人心,更好地指导和服务生态道德实践:然后要强化生态道德规范教育,限制和纠正人类不恰当的行为意图和行为活动,发挥规范制度的警示和惩戒作用,主张立法保护生态环境:最后增强生态道德实践教育,检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实效性,“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所以,人的实践活动是检验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标准,也是判别人类生态价值观的路径.只要能给人类和自然带来更多的福祉,人类就应该义无反顾地肩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使命和伟大重任,那时教育价值和人的价值才能实现.

2.教育人理性看待科学技术的价值功能,这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实效手段.科学技术对自然社会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均起到过巨大的促进作用,科学技术推动社会文明的发展,也是生态文明转型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衡虽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从理论上讲,科学技术发展的程度与社会的文明程度呈正相关发展态势,然而,现实社会状况并非如此.人们在分享着科学技术带给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喜悦时,往往会把科学技术的功能夸大,肆无忌惮不受节制地使用科学技术,久而久之,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引起并加重生态危机,与正相关理论的发展结果大相径庭.西方非人类中心主义把生态危机的责任归咎于科学技术,为此,一场关于科学技术对生态危机影响的讨论展开了,“浅绿派”主要对科学技术运用不当进行了批判,“深绿派”对科学技术的使用持全盘否定的观点.这场大讨论给我们的启示是:我们应该辩证理性地看待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它的功能和价值只有在人们的使用过程中才能实现.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科学技术发挥积极作用还是产生负面影响,这取决于人类对科学技术的正确认识和理性使用.这也反映了人类的选择和行动创造的一切结果和可能.由此可见,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实现科学技术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高度统一,产生新的生产方式,促进科学技术生态化①,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有效路径.

上文结论:上述文章是一篇关于*和价值维度和生态文明方面的和谐共生论文题目、论文提纲、和谐共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开展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促进人和自然和谐共处
王国江(保定市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河北保定071000)摘要本文对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的含义、评价方式以及相关标准进行阐述,并对有关学科的长远发展进行分析,同时对国内外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的相关研究成果.

完善生态林建设模式实现人和自然和谐共处
摘要在充分了解生态模式建设的基础上,对我国近些年生态建设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为我国生态林建设模式的健康持续发展,以及生态环境改善提供有利支持 关键词生态林;建设模式;措.

省政协召开学习贯彻生态文明思想座谈会
5月28日, 省政协主席刘伟主持召开省政协学习贯彻生态文明思想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征求意见座谈会, 贯彻落实部署和省委要求, 听取省政协常委、委员关于做好我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建议 省政协副.

以生态思想思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摘要工业文明带来的生态危机已引起全球各国的高度关注,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当前与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走向 现代系统思维方式极大地丰富、发展和完善了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 以辩证法理论来指导我国的社会主义生.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