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特色小镇毕业论文怎么写 与大城小镇协同影响因素和路径基于浙江特色小镇建设的实证类专升本论文范文

主题:特色小镇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01

大城小镇协同影响因素和路径基于浙江特色小镇建设的实证,本文是关于特色小镇类论文参考文献范文与实证研究和大城和协同有关本科论文怎么写.

特色小镇论文参考文献:

特色小镇论文参考文献 期刊影响因子多少算高期刊协同采编系统中华医学杂志影响因子医学杂志影响因子排名

[摘 要]文章以浙江典型特色小镇企业员工及管理层为研究对象,基于特色小镇协同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数理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最终,研究以“大城小镇”协同发展为大视角,从特色定位、政企联动、功能聚合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为整体丰富特色小镇建设内涵,提升政府管理与服务效率,带动区域产业和经济的发展,助推特色小镇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特色小镇;“大城小镇”协同发展;影响因素;路径

[作者简介]朱伯伦,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管理系副主任,副教授,硕士,浙江杭州310053

[中图分类号] F29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4434(2018)01- 0116 -06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时代的演进,曾经作为浙江省经济发展典型特征的“块状经济”的产业定位局限逐渐显现.同时,伴随着城市化发展带来的环境、资源等经济发展要素的制约,凸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由此,在大城市周边的乡镇或村,依托大城市建设特色小镇,“大城小镇”协同发展模式应运而生,以此将产业发展与生态宜居完美结合,通过城市人才与技术的植入,寻求撬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引领新兴产业发展,推动“大城”与“小镇”协同发展,带来小镇的华丽转身.基于这种结构优化的“大城”与“小镇”思路,浙江省规划在“十三五”期间打造百个省级特色小镇,以成为新常态下推进浙江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助推器[1].但浙江省在深入推进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产业定位的特色化与市场化、产业生态的链条化、管理机制和服务体系的系统化等方面都存在一些深层次的问题.目前,在建的省级特色小镇仅有山南基金小镇和余杭梦想小镇通过了验收,这从一个侧面印证了亟需寻求突破小镇发展瓶颈的抓手.目前,国内特色小镇的研究以定性研究为主,可归为两类:一是以特色小镇建设功能聚焦为视角,强调产业创新、集聚、融合:二是以城镇化发展为视角,主张小镇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载体[2].本研究以“大城”与“小镇”的功能协同发展为视角,运用数理统计模型进行定量实证研究,探寻小镇健康发展之路.

二、特色小镇培育现状分析

(一)产业梯度布局对接经济转型升级主导产业

特色小镇建设已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一个新支撑点,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一个范式.而杭州特色小镇的建设又是浙江的典范,数据显示,目前公布的省级建设项目中杭州特色小镇共有18个,规划面积都在3平方公里以内,占到了总数的近四分之一.从产业形态布局看(图1),智能制造、信息经济等新兴产业占比超过55%:金融、健康、旅游产业分别占比11%;时尚、环保产业分别占比6%.小镇的产业梯度布局能较好地对接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七大主导产业.

(二)投入产出初显成效,不同类型小镇发展不平衡

从杭州都市圈省级特色小镇投入看,在系列政策激励下,小镇块块热土聚集了政府、企业、投资商多方上千亿资金的投入:在龙头企业带动下,智能制造、信息经济、金融类小镇发展势头强劲,数据显示①(图2、图3),截至2017年上半年,智能制造类小镇投入产出比达到了1:2.75,吸引了900余家企业入驻和170余万人前往旅游,税收额居各类小镇之首:而信息经济类小镇投入产出比达到了1:3.59,居各类小镇之首,吸引了3000余家企业入驻,仅梦想小镇就吸引了7000余创新创业人才的聚集:以基金小镇为代表的金融类小镇管理的资金规模超过9000亿元,集聚了1500余家企业入驻,税收额突破4亿元,近四成投向实体经济,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及大城与小镇协同发展都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另外,环保、时尚、旅游类小镇多处于投入建设期,产出效应还未明显显现,但规划愿景与产业定位特色未来可期,仅桐庐健康小镇一年就能吸引180余万人前往.

由以上分析可见,“产(特色产业定位)、城(城市化功能构建)、人(人才聚集)、文(文化积淀)”四位一体是小镇特色的“核心”,围绕这个“核心”,新兴产业催生新业态、人才聚集带动创新创业孵化、小镇建设叠加人文元素逐渐成为小镇特色的“内涵”.但也要看到,在小镇建设作为“区域经济产业发展创新平台”的愿景与目前不充分、不平衡的发展格局仍存在着差距.

为此,本文以杭州都市圈特色小镇为实证研究对象,聚焦于信息技术等支撑浙江未来发展的七大产业[3],厘清特色小镇健康发展中的影响因素,*以上问题的关键.

三、“大城小镇”协同发展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一)研究思路

本文在“大城小镇”视角下,基于小镇内在的“资源禀赋”和外在的“外部激励”以及考察“大城”与“小镇”之间协同效应的“城‘镇’协作”三个切入点,设计形成“特色小镇协同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表1).

课题组依托指标体系设计实证调查问卷②,依据杭州都市圈特色小镇产业布局(图1),按产业布局比重及小镇发展规模,运用分层配额抽样法,从“小镇入驻企业”和“小镇管理者”两个视角取得杭州7个典型特色小镇(物联网小镇、硅谷小镇、山南基金小镇、梦想小镇、云栖小镇、艺尚小镇、跨贸小镇等)实证研究数据,基于模型构建全方位考察大城小镇协同发展现状.

(二)评价指标对“大城小镇协同发展水平”总体影响

通过对数据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厘清资源禀赋、外部激励、城“镇”协作三个指标(自变量)对“大城小镇”协同发展水平(因变量)的影响.结果显示自变量与因变量有较好的拟合度(可决系数R2等于0.608),根据表2得到回归方程:

城镇协同水平-0.438+(0.286×资源禀赋)+(0.298x外部激励)+(0.417x城“镇”协作)

可以看到,变量城“镇”协作在方程中的比重最大,说明特色小镇与杭州主城的融合与协同水平的高低主要是依靠特色小镇与杭州主城之间的协作往来,而特色小镇本身的资源和来自外部的激励,都是作为小镇与城市协同发展的“催化剂”,起到的是辅助作用.

(三)“大城小镇”协同发展水平评价指标分析

本文结合“指标体系”的三个二级指标(资源禀赋、外部激励、城“镇”协作),运用回归分析,厘清相应影响因子(指标)对它们的影响程度.

1.资源禀赋:“技术发展优势”对小镇比较优势影响最大,“龙头企业”有相当的作用,“社区服务”需提升

以小镇人才政策、社区服务水平、技术发展优势、龙头企业作用为自变量,小镇的“资源禀赋比较优势”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自变量与因变量有较好的拟合度(可决系数R2等于0.597),得到以下回归方程:

资源禀赋比较优势-1.224+(0.096x人才吸引政策)+(0.429x技术发展)+(0.203x龙头企业)

据表3显示,特色小镇内在的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依次表现在技术发展优势、龙头企业作用、人才吸引政策,其中“技术发展优势”起到的作用最大,“龙头企业”对特色小镇优势蓄积也有相当的作用,而“人才吸引政策”影响一般.数据也显示,第一,员工与管理层都对小镇“社区服务”认可度不高,功能完善与水平提升亟需引起重视:第二,员工对“人才吸引”与小镇比较优势之间的关联性认知不高,说明员工与管理层对于企业“人才吸引”政策的内涵和作用的理解存在反差,制订出有特色、有内涵、有实效的吸引人才政策是摆在入驻企业面前的一个课题.

2.外部激励:“运营商服务”与“政企支持”在外部激励方面作用相当

以管理机制、运营商服务、政企支持为自变量,“外部激励”为因变量,结果显示自变量与因变量有较好的拟合度(可决系数R2等于0.617),据表4得到以下回归方程:

外部激励-2.073+(0.272×运营商服务)+(0.275x政企支持)

通过比较“运营商服务”与“政企支持”两者在特色小镇外部激励上的作用可以看出,两个因素对外部激励所起到的作用相当,在小镇的建设过程中,政府政策引导、运营商提供的第三方专业服务对小镇短时间内推动基础设施建设、聚集资源、承接主城优势产业发展等方面作用较明显.多数小镇目前整个运行机制还是以政府推动发展为主,内生型市场机制对小镇管理体制运行润滑不够.

3.城“镇”协作:“渠道互通”对城“镇”协作作用最大,公共服务还需完善

以城“镇”交通、双向协作、渠道互通、功能聚合为自变量,城“镇”协作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自变量与因变量有较好的拟合度(可决系数R2等于0.625),得到以下回归方程:

城“镇”协作-0.557+(0.103×城“镇”交通)+(0.193×双向协作)+(0.291×渠道互通)+(0.226x功能聚合)

如表5所示,以“信息流、物流、商流”等互通为代表的城镇间“渠道互通”对城“镇”协作影响最大,为“大城小镇”间的协同提供了有效的载体与方式,而小镇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对于两者协作起到的作用较小.城“镇”之间的公共交通建设水平有待提高.

从企业管理层视角看,对小镇建设通过深挖、延伸、融合产业功能、文化功能、旅游功能和社区功能来彰显特色,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如何高效提供特色小镇的服务政策是小镇建设面临的一个任务,是各个层面所提出的诉求.完善公共服务应把重点放在特色小镇的交通条件、基础设施、居住环境、人才政策等方面,要充分体现服务型政府的作用,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四)影响“大城小镇”协同发展的关键因子分析

本研究针对指标涉及的10个变量进行因子分析,KMO和巴特利特检验显示,KMO值为0.879,表明很适合作因子分析,由此提炼归类出影响特色小镇与杭州主城协同发展水平的关键因子.表6数据显示,影响“大城小镇”协同发展的10个变量中有3个公因子能解释七成以上的全部信息.进一步通过旋转成分矩阵发现,在第一个公因子中,社区服务、管理机制和政企支持的载荷较大,可命名为“运营协同”:第二个公因子中,城“镇”交通的载荷较大,可命名为“服务协同”:第三个公因子中,技术发展和双向协作具有较大载荷,可命名为“特色与优势协同”.

由此形成了“大城小镇协同发展水平评价关键因子结构”(图4),为评价、提升“大城小镇”协同发展水平提供了实证研究结论.其中,“服务协同”的内涵包含“城‘镇’交通”“运营商服务”等,与“大城小镇”协同发展服务体系运作效率紧密相关:“运营协同”的内涵包含小镇运作的“管理机制”“政企支持”“城‘镇’渠道互通”“小镇社区服务”与特色小镇运营直接关联:“特色与优势协同”包含“技术发展”和“城‘镇’双向协作”,关系到“大城小镇”比较优势共享与特色的建立,是特色小镇建设的重要特征.

四、特色小镇协同发展路径探析

(一)找准定位,科学规划,挖掘特色,凸显“特而强”

特色小镇内涵优势在于“产业发展创新”与“城镇化发展”的融合,要以独特的产业形态与区位优势、资源禀赋融合进行特色定位,形成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

笔者在调研中发现,一些小镇的核心区块零散,甚至核心区块以房地产开发为主,使得特色不明显,尤其是同类企业以及上下游企业集聚度不高,使得小镇的产业生态氛围不浓厚.因此,小镇规划要充分结合“大城”的特点,突出“精、新、慧、聚”的主题.一是以“小而精”的创业创新引领经济转型升级,比如梦想小镇主攻“互联网创业+风险投资”[4],形成了2000个创业项目的众创平台:二是以新兴产业与新业态发展的融合,如以大数据、云计算为特色的云栖小镇引领整个业态的运作模式变革:三是以“智慧”融合产业发展,对接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助力“中国智造”愿景的实现.如以“海康威视”为代表的物联网小镇在智慧物联和数据运营服务方面以核心技术持续引领产业的发展:四是把产业生态与小镇人文底蕴、自然生态多重融合,塑造“活力+魅力”的小镇,促进小镇建设的功能聚合,夯实可持续发展基础.

小镇建设关键在“特色”.本研究显示,“特色与优势协同”是“大城小镇”协同发展的关键点之一,特色的本质首先在于提高小镇产业的竞争力,具有魅力、活力和吸力.要具备市场吸力,就要根植小镇的比较优势和市场需求,因地制宜,挖掘优势点.目前杭州省级特色小镇的建设都是紧扣未来地区发展大产业,本身拥有基础与优势,比如“跨贸小镇”就是基于杭州作为电子商务之都的厚实基础.小镇产业生态不必是完整的产业链布局,但发展方向的选择一定是产业链的关键节点,能助推和引领整个产业的发展.其次,小镇建设要解决如何对接杭州主城的优势产业的转移和溢出,进行有效的“双向协作”,得到“1+1>2”的效应,如富阳硅谷小镇发展得益于杭州智慧产业的溢出效应.最后,特色不应该是自我标榜的噱头,而是需要得到市场的承认.杭州基金小镇以完整的产业运营链,成为杭州管理资产规模最大的区域,以金融撬动产业转型升级名符其实,也是以产业硬实力树“特色”的示范.

(二)政企联动,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

本研究显示,“政企支持”固然得到企业和员工的认可,但“服务协同”与“运营协同”更成为“大城小镇”协同发展的两个关键点,从其内涵来看,前者的核心体现政府的作用,从完善管理机制人手:而后者的核心是充分发挥政企联动,特别是企业为主体的作用,政府不越位.

1.完善管理机制,系统化架构政府服务体系,润滑小镇运行

政府在小镇中管理机制的运行方面应着重引导企业行为拟合小镇发展定位,全面润滑小镇运行.政府管理机制的运行要契合小镇运作流程上的关键环节,架构高效政府服务体系(图5),真正起到“润滑”作用.

在特色小镇系统化服务体系架构中,政府管理是小镇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包括企业培育、人企引进、知识产权保护、金融支持、运营支持、会商协调、媒介传播、目标考核等关键环节,以系统化的制度体系有效护航小镇“特而强”建设目标的实现.比如“企业培育”阶段,通过搭建020服务平台,创新政府服务方式,线下既有“店小二”式的快捷服务,也有个性化选择的服务超市:线上提供电子化服务选择.而整个管理机制运行是以“目标考核”为抓手,以政企沟通、反馈.合作为润滑,突出企业主体,共筑“双赢”.

2.借助第三方主体平台,突出市场化运作,契合“大城小镇”协同发展

借助PPP运作模式第三方主体平台,从资源、资产、资本融合的角度,设计特色小镇的整体运营模式,是特色小镇建设发展的捷径,也是加强“大城小镇”协同发展的重要纽带.一体化运营平台对“大城小镇”的产业对接、互补、协作有更有效的资源整合:使特色小镇的整体战略定位更具可执行性:专业运营为创业、企业资本方介入提供了更为便利的通道.

(三)做好产城融合,发挥功能聚合效应

特色小镇的整体建设要充分把产业发展与社区服务功能完善、人文旅游资源挖掘加以融合.现实中看到的是,有些小镇热衷于建设所谓的地标来突出自我形象,而不注重从产业发展历史中去挖掘文化特色:有些小镇在社区功能的建设与完善上热衷于“星级酒店”的开发而受到诸多诟病,来小镇创业的人要的是实实在在能留住人的环境,而不是“空中楼阁”.由此,在小镇功能聚合方面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1.政府主导,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缔结“大城小镇”纽带

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已是制约小镇“增量”发展,尤其是“大城小镇”协同发展的瓶颈,即使是像玉皇山南基金小镇、梦想小镇这样初具雏形的特色小镇也面临着“成长的烦恼”.因此,政府在规划中应优先结合产业转型升级领域的需求,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布局与实施,引导主城优质资源流向与小镇发展有机结合.

(1)以安居、乐业、宜游的工作生活设施留住人才.特色小镇的“特”的不只是产业,安居、乐业、宜游也是重要主题.从“安居、乐业”的角度看,第一是优质教育、医疗、文化等资源的建设.可通过大城市中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向小镇辐射等方式,使引入人才享受同城待遇:鼓励高校、研究机构基于“双赢”原则下在小镇设立专业科技开发中心,为小镇企业、专技人才搭建项目研发应用平台,蓄积成为产业集聚的高地:鼓励第三方主体在小镇设立一定规模的资金池和项目库,为企业解决资金、项目问题.第二是推动人才公寓计划的全面实施.除了根据不同层次、类别的企业和人才提供差异化的优惠政策,公寓的设计可引入有特色的设计理念,如居住办公一体化的“SOHO”理念,非常适合创业企业.第三是集中配套大型综合服务为消费购物带来新兴商业模式的享受.第四是智慧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依托目前杭州地区特色小镇物联网等先进信息技术,整合小镇与主城、外部制造业、商贸业、金融业等资源,形成线上与线下互动,实现无缝对接,提升协同效率.从“宜游”的角度看,特色小镇是在“绿水青山”的环境优势与“金山银山”发展追求之间找到最佳结合点.因此,借美丽乡村建设计划,充分整合人文自然等元素,挖掘文化内涵、融入特色产业发展印记,打造小镇独特的个性与灵魂,成为小镇向外展示自我形象的载体.

(2)以完善的交通设施盘活小镇.交通对小镇的发展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将为小镇融入都市圈、增量发展提供保障.因此,第一,要做好都市圈大交通建设规划,在打造“高铁半小时、高速1小时”交通圈的同时,应充分考量城市轨道交通(包括城际铁路)设计与都市圈内优质特色小镇布局有机结合,形成立体交通网络:第二,内部道路也要通过规划形成错落有致的整体框架,结合小镇优美的风景为游客们提供便捷通道:第三,加快与主城区公交线路的对接.

2.打造“小而美”的特色形态与蓄积品牌效应

小镇要根据产业定位和环境特点,谋划好小镇风格,打造特色形态.如基金小镇依傍玉皇山山麓,遥望西湖、南宋古迹,是典型的红砖黛瓦加山水风情,而梦想小镇是典型的现代建筑风格.这些独特的形态就是小镇的名片与印记.

小镇的培育也要运用多样化营销手段.可整合城镇周边资源,与媒体、企业、高校、景区联动,形成综合品牌效应,进行整体品牌形象的营销:也可通过社会化媒体“讲小镇故事”,提高自身知名度.比如,乌镇通过举办世界互联网大会,影响辐射全球,塑造了产业发展旗帜,并以此形成了自身发展的功能.

3.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效应与人才聚合效应

(1)要注重发挥龙头企业的明星效应.云栖小镇以阿里巴巴为龙头的云上下游企业引发的“共振效应”,形成了云产业,带动近千家企业,成为浙江特色小镇建设的“范式”.

(2)要发挥龙头企业的人才聚合引领作用.由阿里系、海归系、浙商系和高校系形成的高端人才资本在杭州小镇建设上的引领越来越重要.“高校系”在创业中的核心作用,“浙商系”的资本与市场实力,“阿里系”的技术优势,“海归系”的新思想都是小镇产业发展的灵魂所在.

(3)在人才吸引方面可考虑用项目引人.设立“小镇孵化器”项目为载体为创业企业及人才提供各类相关服务,集聚小镇产业人才:加大政策支持引进有影响力的企业,带动高端人才流入.此外,用氛围吸引人,特色小镇可以没有工厂,但可以创业创意的氛围吸引创新创意团队的进驻.

特色小镇是一块块产业发展的热土,从中也期望着大城市产业发展的新奇迹.小镇的建设不但要书写自身美丽的故事,更重要的是对接区域(主城)的发展,通过协同纽带的缔结,或引领或补缺整个产业生态的循环,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发动机.

总结:此文是一篇关于实证研究和大城和协同方面的特色小镇论文题目、论文提纲、特色小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人才培养的跨边界协同影响因素实证
刘泽双余德银(西安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710054)摘 要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之上,构建了创新人才培养的跨边界协同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 以260位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与管理者.

延边朝鲜族中等舞蹈专业学生体型形成的影响因素
摘要我国是一个拥有诸多民族的国家,不同地区和民族间由于受遗传基因、生活环境、生活习惯及经济条件……诸多因素的长期影响,使不同地区间、不同民族间人的生长发育情况各不相同 此文针对延边朝鲜族中……舞蹈专业.

专业学位生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中图分类号院G643 文献标识码院A DOI院10 16871j cnki kjwhb 2018 01 015摘要专业学位研究生作为研究生群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

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与授课影响因素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我国许多高校已经逐步开展了教学 临床 科研一体化的新型教学模式,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但在此过程中仍存在着很多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即主要从授课、实践和考试三个方面,通过系统阐述.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