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人生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和人生三昧我的读书、治学和育人生涯方面论文写作参考范文

主题:人生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17

人生三昧我的读书、治学和育人生涯,本文是关于人生相关论文写作参考范文与三昧和人生三昧和治学类论文如何怎么撰写.

人生论文参考文献:

人生论文参考文献 读书杂志订阅读书杂志人生十六七杂志关于读书的论文

引子

长江奔流不息,日夜不停,沿重庆而下,蜿蜒向东.两岸崇山峻岭,连绵起伏,莽莽苍苍.我就出生在重庆下游江北岸的一个山区.从小,只见青山绿水,农人早出晚归.夕阳西下的时候,暮霭下沉,村村炊烟便在微风中袅袅上升,很快又飘散在微风之中.夏天艳阳高照,汗透衣衫;冬日呵气成霜,手长冻疮.除了遥远的江南岸每日两次传来汽笛之声,或偶尔可以看见天上飞过一道飞机的白色影子,几乎没有任何与“现代化”相关的物事.日常生活中的用语,倒还偶见当年洋务运动的遗迹,比如,“洋碱…‘洋火…‘洋油…‘洋马儿”……日当正午时,或对岸汽笛拉响时,人们便说“沿钟了”(12点钟).下午一点,汽笛会再次拉响,当地人称为“拉未时”.在这个偏僻的川东小县,还似乎保留着某些远古时代的遗迹,特别在语言上非常明显,保留着许多古雅的用法.比如管粥叫“羹”,勺子叫“瓢瓢儿”,高处叫“高头”,低势地方叫“坎脚”;与长辈说话,要尊称对方“仰”.

这是一个似乎完全与现代化无关的纯粹农耕环境,山清水秀,古木参天,浓荫蔽日.时有修竹数竿拔地而起,竹林深处,隐约可见一些白墙黛瓦的农家院落.明月昭昭的日子,沐浴着清风,在月光下奔跑叫喊,玩“打国”(打仗)、“老鹰捉小鸡”,踢毽子,跳房子;夏天的傍晚,看着夕阳在山后逐渐沉沦,听着耳边不绝于耳的雷蚊.雷蚊消退之后是坡地里各种不知名的虫子,此起彼伏.铺一张凉席在地坝上,往上一躺,那条时浓时淡的白色天河便清晰可见,而满眼星星更像是从天上往脸上掉.听大人讲牛郎织女和其他故事,每天寻找北斗星、牛郎和织女星,以及其他一些星座,乐此不疲.身边时不时飞过萤火虫那一道道绿莹莹的光亮,引逗着人们去追逐捉拿.

童年就在这种混沌中不知不觉地飞走了.或许是那满眼的青绿山水和纯净透明的蓝天白云不知不觉中在一个山区小女孩身上种下了审美的种子,小时候,的确曾经对周边山岚起伏、连绵无绝产生过惊叹;也曾站在山坡上,偷偷用镜子映照那满坡黄灿灿的油菜花,那种喜悦真的是发自肺腑.也许这就是最早的“审美”吧,尽管那时候甚至从来不知道“美”为何物,亦不知道以“美”这一“高级词语”来表达自己的心境.

如果不是改革开放的政策来得及时,也许我的命运会跟几个哥哥一样,最多读到高中便“上山下乡”去了.那是个天天讲阶级斗争,讲家庭成份的年代.我家“成份”其实也不算太高,小业主而己.但实际上,家里并无什么田地或产业,至今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得了这样一个“成份”.父亲毕业于省立万州师范学校,算是那个偏僻小县城的高级知识分子,所以毕业后一回到家乡便被任命为新生区中心小学校长.无论从资历还是文化水平,他的确是当地他们那一代人中的佼佼者.父亲性情迂阔,爱认死理,只要是文件上的话或上级的指示,他便视作“天之经地之义”,一定要不折不扣地执行,完全不懂得稍作变通.可以想见,在那个不停地左转左转再左转的年代,他的性格是如何给他自己和家人带来大大小小的祸秧,以及给他的同事带来多少困惑.可想而知,他在同事眼中是如何不讨喜.因此,尽管他在解放军尚未进城时就与学校的其他先进分子一起昼夜巡逻,护校保家,迎接解放,但他还是很快失去了校长的位置,被发配到偏远的乡村小学校.从此,他便在县城里那些最偏僻的小学里来回调动.幸好父亲天性乐观通达,无论被调往什么地方,他总是尽其所能地带着他的学生们改造学校的环境,想方设法健全学校的教学与课外活动.可以说是走到一处造福一处.小时候,我一直不理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乡民那么爱戴对待家人极为严苛的父亲.只是当自己长大成人,也成为一个人民教师之后才逐渐慢慢地了解其中因由.

父亲有一定的艺术天分,常常组织那些山里的孩子唱歌跳舞,参加学区的文娱演出,并常常获得奖项.我九岁那年,从母亲所在靠长江边的一个学校跟着父亲去到了深山老林中的一所名叫“玉华”的小学校.学校建在县城后乡望水乡的深山密林之中.我去时,整个学校像一个大花园,白墙黛瓦,平整的操场,操场周围鲜花怒放,高大的芙蓉树上粉红的芙蓉花娇艳若青春少女,大丛大丛蟹爪菊开得肆无忌惮,至于山茶、蔷薇之类,更随处可见.还有很多我叫不上名字的花.据父亲和我二哥说,他刚刚调入这个学校时,只有几间看上去破旧不堪的房子,旁边不要说花园,根本连操场都没有.是他带着学校的那些十岁左右的孩子,肩扛手挑,硬是用锄头镰刀平整出一个操场,又在周边砌上坎子,铺上泥土,裁种上各种鲜花,而这些,从头到尾,没有要过国家一分钱拔款!操场建成后,学校便组织孩子们业余时间唱歌跳舞,每天做课间操.他自己改编一些民间小曲,填上当时流行的词句,教孩子们学唱,自己则吹着洞箫伴奏.还记得他根据湖南花鼓调改编过一首批判《三字经》的歌:“三字经,把人骗,胡说剥削阶级善.剥削阶级善不善,铁的事实来揭穿……”父亲学校还有一个能歌善舞的重庆知青,常常组织一些小青年以团支部名义唱歌跳舞.后来想起,虽说是从小一直处于愚民教育之中,但父亲和他的同事的那些音乐和学校的演出,那鲜花盛开的校园,也算是我最早的艺术和审美启蒙了吧.

一、读书篇

1979年,恢复高考的第三年,刚满十六岁的我以全县文科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四川大学哲学系.时值结束,改革开放之初,冰河解冻而又乍暖还寒时节,思想控制的坚冰被打开了一些缝隙.“两个凡是”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之间的斗争还相当激烈.但是,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最终成为时代的最强音.当时懵懂无知的山村少女骤然来到省会都城,各种新事物新名词新观念扑面而来,应接不暇.当时的系主任鲁森先生作过两次“解放思想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座.鲁先生似乎是从“”或其他罪名获得平反不久,但他视野开阔,思维缜密,眼光远大.他的讲座充满着逻辑的条理与思想的的完美结合.他说,大学生的职责就是敢于并善于独立思考,不要受任何权威或教条束缚,不管这个权威来自于何方.思想解放无禁区,否则怎么能叫解放思想!这些说法于我不仅仅是新颖而已,它是真正意义上的启蒙教育.不幸的是,这位刚获平反、年仅五十出头、正是可以从头开始一番新的事业的前辈,在广州白云机场的一次飞机事故中不幸罹难.他于我,真是犹如启蒙的恩师一般.他的离世,至今让我觉得遗憾不已.我心中一直怀念这位只在两次讲座中见过的长者.

从川东的偏僻小县一头撞到省城首府,从一个事事依靠老师家长的懵懂少女变成一个无人过问的大学生,这其间心理上的落差、徨惑与茫然,加上生活上的困窘时时压迫,确实一言难尽.在徨惑与茫然中,只知道上图书馆,碰到什么书便借来看.正是在这样漫无目的的乱借乱看中,阅读了巴尔札克、雨果、大小仲马、司汤达等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作家的作品,以及其他一些外国作家的作品.海明威、川端康成、泰戈尔、托尔斯泰、屠格涅夫等人的名字便是在这一时期进入我的视野及头脑中的.还有一些科普读物,如《寂静的春天》《黑猩猩在召唤》也是偶然借到而阅读的.这时候我的读书,完全是一种“非功利阅读…‘无目的性阅读”,只是随心所欲,漫无目的.这时候的我,就像一个沙漠中的旅人,突然看见了一个大湖,便一头扎了进去,不管是否呛水,就在湖里拼命扑腾起来.

有一天,大约是第一学期末或第二学期,路过学校的书店,被一本看起来“很哲学”的书名吸引住了,那本书叫作《批判哲学的批判》.学术界都知道这是李泽厚先生在“”之后出版的第一部哲学著作,也是他的“哲学味”最浓的一本书.它以马克思的实践哲学观点对康德的三大批判进行了系统而有独创性的阐释,把康德提出的具有先验性的认识、*和审美改造为建立在人类社会实践基础之上的认识论、*和美学,提出并讨论了“主体性…‘实践…‘文化心理结构…‘积淀”这样一些在当时极为新鲜的概念群,对个体感性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予以前所未有的重视.他的人类学实践本体论哲学的基本观点在这部著作中已被奠基.然而,当时毫无任何哲学基础知识的我,只是翻了翻它的目录,前言后记,便放到一边去了.因为,实在读不懂.直到大学毕业,工作以后,才有机会把这本搁置了几年的书从头到尾阅读了一遍,由此,也奠基了自己后来学术研究的方向和基础.

大学时代,真正引我走向美学的主要有两件事.一件事是1980年李泽厚来川大作讲座,第二件是读到李泽厚的《美的历程》.1980年,李泽厚和邢奋思、陈筠泉、齐振海等人路过成都,来到川大.当时的川大,没有现在的大学普遍都有的学术报告厅,更没有投影仪之类现在已非常普通的设备.一个大礼堂,兼作了电影厅、学术报告厅、文艺演出厅.也是在这里,后来还听过一些海外作家如韩素音、于力华等人的报告.那时的学生,充满了求知的、学习的热情和探寻真理的勇敢精神.每次讲座,容纳近千人的大礼堂都爆满.李泽厚来那次亦如此.同行的有好几位,都排排座在讲台上,每人讲一阵.具体讲些什么已无印象.只记得轮到李泽厚讲时,觉得他讲“美”,很新鲜,很有意思.而且他讲得并不高深,就像家常摆龙门阵一样娓娓道来,这让我很有些兴味.只是不久,一起去听讲座的唐亚平被他的演讲所触动,突然诗性大发,现场写了一首诗,大意是说地球是一只航行在宇宙间的大船,喜马拉雅山是它的桅杆.写完之后给我看,并问我意见.于是我的注意力放到了亚平的诗,和她开始嘀嘀咕咕地讨论开来,后面的讲座便没能听进去了.但这次讲座之后,“美学”这个词进入了我的脑海.以后,学校开设了美学的选修课,三年级时要搞社会调查,全年级按个人兴趣和调查内容被分成若干个小组,我参加了“美学兴趣小组”.

1980年,《美的历程》由文物出版社出版.这本书也是凑巧在书店里发现的,也是被它的名字所吸引而购买.当时并不知道此书已经风靡全国.但跟《批判哲学的批判》不同的是,我几乎是立刻被它吸引,它带着我来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天地.只看那目录,就已深深吸引了我:龙飞凤舞、青铜饕餮、先秦理性精神、楚汉浪漫主义、魏晋风度、佛陀世容、盛唐之音、韵外之致……然后,一口气读下来,余香满口,自己也觉得飞扬,跟着作者经历走了一个“美的历程”,无端地升腾起一种民族自豪感,因为中华民族能够创造出如此丰富多彩的美而骄傲,似乎自己真的作了那个“龙的传人”,虽然有些地方还是觉得过于思辨和抽象,读起来有些费力.后来才知道,《美的历程》出版之后,几乎人手一册,真的是“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全民阅读.据说纺织厂的女工、清洁工,都在读这本书.一时之间,洛阳纸贵,“李泽厚”这个名字几乎家喻户晓.

从川大毕业之后,我怀揣着青年的与梦想,远赴边疆去寻找梦中的土地与理想.四年时间,从开始的激动、好奇、新鲜,到慢慢适应.边城的日子舒缓地流淌,岁月从每个人身上平等地碾压而过.那时的工作是国家分配,无论是留在内地还是到边疆.因要保持“纯粹自我”而拒绝所有宣传与荣誉的我,被安排到一个农学院教授哲学公共课.

学校的图书馆藏书不多,几乎没有什么人文社科方面的书籍.倒是我所在的马列教研室的资料室,发现了柏拉图的《理想国》、奥古斯丁的《忏悔录》等书.同时,陆续买到了李泽厚的《中国古代思想史》、朱光潜的《西方美学史》、李普曼编的《当代美学》、伍蠡甫的《西方文论选》等美学和哲学书.虽然仍然少得可怜,但在这个边疆城市的这所农学院里的女生宿舍楼里,我也算是一个“书豪”了.可惜的是,有一次我不在场的时候,舍友和几个学生帮我搬了宿舍,放书的柜子也被撬开了.后来检点,发现少了好些书.最初的愤怒过去之后,心里又自我安慰:在这个农学院,还有喜欢美学书的学生,也算是一件好事了.

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充满了热情、理想和无尽可能性的年代.虽然身处边陲,但还是能在生活教学语言衣着消费娱乐等各方面感受到那种蓬勃向上的时代的力量与热情.那时还没有队,人口也没有现在这样多,城市的街道马路边不时会有一些卖书、租书的小摊,这些小摊上往往能见到内地出版社当年出版的新书.如《当代美学》《当代哲学主流》《金枝》以及当时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世界文学名著等,其中不少书就是在那些书摊上买到的.

其实那时候想做的并不是美学的理论研究.像所有80年代成长起来的年轻人一样,那时我也是个文学青年,从《班主任》开始的当代文学包括小说、诗歌以及评论大多都读过,也参加过学校的诗社活动.读了谢冕和徐敬亚等人关于“朦胧诗”的“崛起的诗群”评论,想过自己以后也以文学评论为业.于是还曾尝试写过一些经典作品像《巴黎圣母院》之类的读书评论.当时有个作家写了一篇中篇小说《荒漠与人》,读后震动很大,便写下了《荒漠的法则与人的法则》的评论,洋洋洒洒几千字,并把它规规矩矩地誊写出来,寄给了准备考他研究生的杨辛教授.杨老师回了信,当然是给予了鼓励.只是这个文评梦跟以前的文学梦一样,尚未做就无疾而终了.

不过,当时去新疆的目的并非读书,而是想要了解、体验一种与从前的生活不同的边陲生活.满大街的维、哈等少数民族服装,放眼望去,皆是高鼻梁、深眼窝的维、哈等民族同胞,真有一种异域风情.那时候,汉族与其他兄弟民族之间相处十分融洽,相互尊重彼此的习俗与文化,各自的年节,还相互走动.当然,一般说来,因为食物禁忌的原因,大多数情况下,是维、哈等民族同胞邀请汉族同事去家里过年(古尔班节、肉孜节)或过节.这样,我多次去到研室的少数民族同事家中作客.那个时候是短缺经济,各种肉食副食品还要限量供应,凭票购买.因此,在这些少数民族同胞的家里,往往能享受到平时难得一见的美味佳肴.手抓饭和手抓羊肉不用说,是必备经典食物,此外,各种油炸面点,各种干果和水果,总是让客人大快朵颐.那时候,城市也没有那么大.我们学校后面,隔了一条铺着碎石子的公路(那种公路,汽车过去往往扬起漫天尘埃)便是一望无际的红色戈壁滩.因近处的土地主要由红色土坷垃组成,看起来便是红色的.不远处有一个像是古堡的建筑残留,有大部分垮蹋的外墙,有像是阅兵台一样的高台.夏日傍晚,携了口琴,坐在高台上,看着夕阳一点点沉下去,有意无意地吹着口琴,琴声在风声中渐行渐远.那种莫名的忧伤与孤独便常常不知不觉间泛上来.

时间便在这种无序阅读和体验陌生城市的过程中匆匆过去.两年后,环境和教学都慢慢熟悉了.虽然自己的课仍是极受学生欢迎的,虽然读了书便会增加到教学之中,但重复性的教学让我感到了一种惰性和危机.因为这种课程实在缺乏挑战性,最初的神秘感和过去之后,是单调与疲乏.于是决定要自我充电.当时还没有这么多途径,唯一的路便是考研究生.于是开始有意识地系统性阅读美学方面的著作.当时一心只想上北大,圆了从小的北大梦,也弥补本科未能上北大的遗憾.除了北大美学专业规定考研必读的著作之外,西方美学史和中国的美学史的复习采取了一个笨办法:把当时北大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写的《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从头读到尾.办法虽笨,却很是有效.中国美学史当时只有叶朗的《中国美学史大纲》是完整的,李泽厚和刘纲纪的“中国美学史》只出了前两卷.因此中国美学史以叶朗的《中国美学史大纲》为主,西方美学史以朱光潜的《西方美学史》(上下卷)为主.美学原理则当然以杨辛、甘霖编的《美学原理》为主.这应该是我生命中第一次系统性的美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在那边疆城市,几乎没有人能够讨论与交流,一切都只能由自己在暗中摸索.

此外,不得不提到的是,大学毕业时要写毕业论文.我选了当时正在热烈讨论的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题目.为了写作这个论文,最后一学期,我基本上是在图书馆的过期期刊室度过的.这里不但有往期的期刊,更有一些以“内部资料,供批判用”的名义刊行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的著作或文章,有一套名为“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批判集”(大意,可能不准确),里面有很多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关于人道主义、异化问题的讨论文章.于是,我接触到了当时还不被大部分国内学者认可的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部分内容以及卢卡奇、葛兰西、梅洛一庞蒂等人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一些论述.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异化劳动的批判,关于共产主义作为“异化的扬弃和人的复归,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占有”的论述,《资本论》里关于共产主义社会里“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一切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前提”等论述让我激动不已.那时候,没有空调.闷热的过期期刊室犹如一个大蒸笼,我每次要准备好几条手绢,用它们垫在胳膊下面以方便记笔记——那时,还没有听说过复印机这种东西,只能靠手抄笔记.一天下来,几条手绢都全被汗浸透.因此,往往手绢下面还要垫几层卫生纸.这样,卢卡奇、葛兰西、柯尔施、阿尔都塞、马尔库塞、梅洛一庞蒂、萨特等名字和他们的一部分著作便以一种奇特的方式存入了记忆.每当我想到他们,便会想到1983年成都那个燠热的夏天,那个偏处学校一隅的图书馆过刊室.那种浸泡于汗水中的感觉似乎把这些名字也浸透了.值得欣慰的是,我的汗水没有白流.我的毕业论文《论人的异化与复归》得到了老师高度评价,给了一个“优”.当然,这样的大题目也只有当年那个不谙世事、无知者无畏的小女生能够去选择.“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批判集”读了大半,但这只是一套资料选集,有些著作,比如《历史和阶级意识》《狱中札记》《知觉现象学》等著作在这些文章里被反复提及,但当时并未接触到.直到后来到了北大读研究生之后才陆续购买到.

北大的六年一一硕士三年、博士生三年一一也许是我个人生命中最重要的六年.不仅是因为北大作为中国最好的大学所具有的一流的教授和完善的设施,更在于它的精神气韵.虽然时隔六十年,且中间经过无数波乱曲折,但蔡元培所提倡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精神余脉尚在,而80年代全中国在思想解放程度上大概可以说是20世纪下半叶最好的时期.1987年到1988年,以北大为代表的思想启蒙运动发展到一个高峰.几乎每天都有讲座,讲座内容从文学思潮到企业管理,五花八门,无所不有.有时一个晚上会同时有好几个讲座,这时就需要选择了.这些讲座对于我开阔眼界,打开视野,对我极快地融入这个风云际会,思潮交锋碰撞的思想圣地极有帮助.

讲座只是打开视野.对我来说,最有帮助的还是教授们开设的课程.当时的北大,心胸还比较宽广,老师上课不点名,也不禁止其他人去听课.作为哲学系研究生的我选择了本系和中文系的一些课程.这些课程一方面让来自于边疆偏远地区的我痛感自己是如何狭窄与浅薄,另一方面让我迅速了解最前沿性的文学与哲学思潮.因了文学梦尚未醒,首先选的是谢冕的“当代文学思潮论”,这门课讲了一年,我还写了课程论文,谢冕先生给了90分的高分,还准备推荐到科技报发表.后来,在急转直下的政治风向之下,一些报纸被停刊.我的那篇文章也就无疾而终.中文系的课还选了钱理群的“鲁迅研究…‘周作人研究”,乐黛云的“比较文学”,还有一个年轻老师伍晓明为研究生开设的讨论课“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严家炎、温儒敏的20史,等等.本系的课程除了美学和后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专业课之外,还听了汤一介的“中国文化史导论”,陈鼓应的“庄子研究”,靳西平的《存在与时间》研究,等等.这些课程使我受益极大,一些后来一直坚持的观点、思想、价值观等也就是在这些课上逐渐形成的.

认真说来,北大的六年中,听课与参加各种讲座开阔了视野.与之相应的是,阅读了一些经典文本.听陈鼓应的庄子研究时,把庄子内外篇和部分杂篇读了一遍,课程结束后,写了一篇课程论文《论庄子哲学的思维特色和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在这篇论文中,我杜撰了一个名词“球状思维”,认为庄子的思维方式既非形象思维,亦非抽象思维,甚至也不是所谓辩证思维,而是融形象与抽象、逻辑分析与情感想象于一体的立体性思维.它一方面使中国艺术把本体性的形上精神与日常生活的具体事务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现世中超越,此岸中的彼岸;另一方面,也使中国传统思维有一种混沌性、模糊性,从而尽管有高度发达的思辨,却未发展出现代意义上的各门学科.这篇文章,开始发表于《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刊》,那时还是一个内部刊物,后来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中国哲学史研究室主办的《中国哲学史》.

在此期间,我撰写了另一篇论文,讨论中国美学的“本体论”和情感特色问题.这是受了叶朗先生关于中国古代美学的宇宙感、人生感和时间感学说的启发.那时,还没有读到李泽厚关于中国文化的“一个世界”的世界观的表述,我只是感觉到,中国美学以意境和气韵为主,与西方美学那种以逻辑和理性概念来建立理性的逻辑反思极不相同.由此导致了在美学本体论(无奈之下借用其概念)、思维方式、情感特色、艺术理论等一系列方面均极不同于按照西方学科建构起来的西方现代哲学和美学.中国美学的根本概念不是“美”而是“道”;中国美学的情感特色是蕴籍绵长、悠远旷然的“悲凉”,而非狂歌痛哭的悲伤或狂喜沉醉的欢乐;中国艺术不以写实为目的,而以在有限空间和时间中表现、体现无限的“道”为目标.这些在今天都是常识,但在当时来说,我自己以为的确是自己在阅读过程中得出来的结论.

硕士的三年,有几本书对我影响比较大.包括刘小枫的《拯救与逍遥》,徐复观的《中国艺术精神》,李泽厚的《中国古代思想史论》.《拯救与逍遥》以一种偏颇而醒目的方式提出了中国文化缺乏超越性维度的问题,对中国文化精神中的中庸性保守性进行了不留情面的批判,并把它与西方的超越精神两相对照.徐复观的书恰恰相反,把艺术超越作为中国文化独有而珍贵的精神特征加以崇扬,特别是它对庄子精神的阐释和推崇,于当时的我,是开启审美诗性“活着”观的一把钥匙.李泽厚则以其哲学家的深刻从哲学上提出了中国思想的实用理性,通过儒道互补、儒法互用等思想文化结构而获得族群的长久绵延,从而使得华夏民族获得一种稳定的文化基因.这些观点相互冲突和矛盾.但对我来说,每一次阅读都是一次新的体验,是一种思想甚至情感的启蒙.当然,还有其他一些文献.当时,四川出版社的“走向未来从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美学从书”、“美学译文从书”、三联书店的“学术文库”、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文学名著从书,上海译文出版社的20世纪学术丛书,等等,都陆续面世.这是当时整个社会的精神食粮.我和那一代年轻人一样,几乎是贪婪地阅读着、吸收着这些著作里所蕴含的种种闻所未闻的学说、思想和精神.那种仿佛是一夜之间出现的种种新思潮、新学说、新精神,以千姿百态的样貌召唤着.像一个巨大的盛满各种琼浆的大池,我一头扎了进去,再也不肯出来.

那时节,精神是愉快的,生活是充实的,世界是充满希望的,未来是彩色的.

在种种书籍和文献资料的海洋中徜徉的同时,于我而言,最基础的阅读,还是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这要特别感谢我的硕士导师杨辛先生和博士导师黄楠森先生.从我一进学校,杨辛先生就强调,美学研究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学说,而要弄清马克思主义,就必须通过阅读原著,深入理解它的精神实质.因此,在此期间,我重读了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57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以及马克思的其他一些早期著作;还有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宣言》等著作.这些阅读奠定了我终身从事的研究方向.因此,当后来读到李泽厚的《批判哲学的批判》-尽管早就买了,却是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开始阅读的-《美学四讲》《康德哲学与建立主体性论纲》《关于主体性的补充说明》以及其他学者有关美学的实践论观点,便几乎立刻接受了这种学说.

硕士生三年,在兴奋之中转瞬即逝.中间,还经历了一场后来影响了整个中华民族命运的惊心动魄的大变故.风起云涌的现代性启蒙和思想解放运动一夜之间嘎然而止.曾经被希望与理想点然的青春与迅速熄灭,整个国家走向彻头彻尾的实利主义与威权统治.而我个人在此期间也经历了情感生活的起起伏伏,留下了深重的伤痛.研究生生涯在痛苦与幻灭之中结束.那个曾经承载了理想与梦想,放飞青春与诗情画意的边疆已成为一个回不去的家,“考博”成为唯一的出路.

幸运的是,虽然“考博”的动机并不是那么纯粹,但博士生三年却实实在在收获巨大.不但如前所述,听了一些大师的课,真正赶上了20世纪后半期中国的现代性启蒙,得到了思想上、情感上、感受力上诸多方面的陶养与滋润,更重要的是,跟着导师黄楠森先生学到了很多东西,这些东西使我终生受益.黄先生作为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泰山北斗,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人学学科的创始人,他的治学极为严谨,教学态度也极为认真,而为人却非常谦和抑己.考博之前,曾听过一些学长说过,博士生导师跟学生之间大约一两个月见一次面,主要是指导阅读,回答问题,考察学习进度.但是,黄先生不是这样.他门下的学生,我的所有师兄弟,每周上一次课,每次有个主讲者.多半时间是他讲,也请过不少别的学者来讲授.他讲课,也不是随意漫谈,而是每次都有一个主题,比如主体性问题、人工智能问题、人权问题、异化问题、实践本体论或实践唯物主义问题,等等.当时哲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几乎都有涉猎.每次上课,黄先生都会作充分准备,列有详细的讲课提纲,甚至是讲稿.现在回想起来,先生当时是在怎样一种超负荷状况下工作!据我本人的经验,像这样的讲授,讲一次差不多要用一周时间来备课的.但他当时还兼着系里和学校甚至还有国务院的许多职务.黄先生是一位真正的、可敬的、严肃的学者,决非时下某些身兼数职、带着几十个学生、甚至连自己的学生都不认识的某些“大牌教授”可比.真正的大学者就是像先生这样认真、严谨、一丝不苟的学者.每次他都会给我们充分的讨论时间.作为学生的我们可以对他的讲授予以反驳、批评,提出不同的观点.他也会进行答辩、反驳,有时候讨论还会相当激烈.这种博大宽广的胸怀,容人的气度和雅量培养了他的弟子勤于思考、自由探索的精神.这种精神给我作了一个杰出的榜样,影响了我一生.

黄先生的宽容还特别体现在我的博士论文选题上.也许因为心性未定,或者兴趣太广,很长时间之内,自己也搞不清楚自己到底要选什么题目来做.还在新疆工作的时候,我曾经阅读过一本爱因斯坦的传记,深为其中所描述的广阔无垠的宇宙世界的伟大与宏阔所吸引,想跟着爱因斯坦从哲学上进~步探索这个世界的时间和空间.限于自己理论物理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和修养的严重不足,只得自己放弃了.听了靳西平先生讲授海德格尔的著作《存在与时间》,又想以死亡为题,对生与死的问题进行一番思考.但这个题目被黄先生否定了.最后,还是他帮我确定的题目.他说,我的硕士的专业是美学,前些年文学界讨论文学的主体性问题,我对文学又一直很热爱,于是便以文学的主体性作为讨论对象来写作.现在想来,我和黄先生接触并不多,可他似乎比我本人更了解我自己,他知道我的兴趣所在,也知道我一直热爱文学.但我并不记得我跟他谈到过这一点.至今,我也不知道他是从何处了解到的.然而,当他让我写有关文学的主体性问题时,我一下子觉得,这就是我想写的,也是我应该写的!特别让我感动与终生铭记的是,关于文学的主体性,我跟黄先生的许多看法并不一致,甚至在对文学主体性的基本定位与评价上都有较大分歧.但他以宽容的心胸包容了我,非常认真地帮助我修改,对一些具体的表述提出意见,甚至认真到连我用错的标点符号也修改!先生这种大海一样宽阔的胸襟,温厚恢弘的人格魅力,让我铭感终生!

1993年,我从哲学系博士毕业,离开了生活了六年的燕园.从此,未名湖的湖光塔影.燕园里川流不息的自行车,俄文楼前绿草如茵的天鹅绒般的草坪,以及临湖轩周围那清香溢远的田田莲叶,都只能在梦中回想了.离开的那个夏天,我时时流涟于湖边,长时间于湖边的长椅上,凝视着每天准时出现的那一轮巨大的黄灿灿的夕阳.有时候,我也会带上一把吉他在湖边自弹自唱,希望这一池湖水能记住曾有这么一个女孩,是那么万般不舍地离开了它.北大的六年,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燕园的多情与浪漫,更重要的是那种历百年而不衰的精神.自由之思想,兼容并包之精神,老校长蔡元培先生奠定的北大这一办学宗旨,使得北大有着海纳百川的气度,有着一个世纪间最为活跃的思想与精神,使得她的学子们,无论是孜孜不倦埋首于断简残篇的老夫子,还是那些青春激扬、意气风发的青年才俊,骨子里总有一种为国为民的忧患意识与侠义精神.在这个总是站在中国历次转型的风口浪尖上的思想交汇之地、人文钟灵之所,六年来,我几乎每天能都感到她的精气神.即便在经历一场惨伤重创之后,它骨子里的精神仍是若隐若现地漂荡在这片充满灵性的土地上.那种与生俱来的傲骨无论怎样打压,也顽强地生长着.

正是在这里,我最终选择了“美学”作为自己终身的事业.“美学”之于我,不仅是一份职业,一个研究的领域,它更重要的还是一种精神,一种人生态度.它是孔子站在江边发出“逝者如斯”的形而上学感叹,是庄子笔下超越物质世界、在心灵与精神世界遨游的神人、至人、真人,是境界高远宏阔、一举一动震撼世界的大鹏.而北大本身,也是一个美的活生生的存在,一种复合的、内涵丰厚的大美集合.因此,美学之于我,是一种生命体验,一种终身要追求的境界.

二、治学篇

离开北大,我来到向往已久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并意外而惊喜地来到美学室.自此以后,美学室成了我另一个家,在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充分感受到长辈的关怀与善意,同事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的愉快.

关于研究方向和领域,我其实一直拿不定主意.我的博士论文主题是有关文学主体性的问题,这是受20世纪80年代“文学主体性讨论”的影响,导师黄楠森先生希望从哲学上予以分析批判.但到了哲学所后,一方面是对90年代以后的当代文学兴趣减小,另一方面哲学所本身也强调哲学性,因此并没有沿着文艺美学走下去.其间也做过一段时间审美教育,还设计过调研问卷,委托一些高校的老师帮着在他们的学校进行过调研.但后来发现,脱离教学一线的审美教育研究很难与现实接轨,只能做一些理论的思考,故最终还是回到了哲学.在我犹豫不定时,美学室的前辈聂振斌和滕守尧两位先生给予我极大的帮助.因为我的博士的专业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聂先生建议我申报马克思主义美学方面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2004年,美学室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联合召开“实践美学的反思与展望”国际学术研讨会,滕先生安排我在会上先作15 - 20分钟发言,提出问题,引起讨论.由于这两个契机,我重新阅读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实践美学的有关文献,最终确立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和领域,即哲学美学研究,特别是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关注的主要领域则为当代中国实践美学以及围绕它而展开的关于美学基本理论问题的讨论.

实践美学作为以马克思的实践论为基础的哲学美学,其基本思路是从美的起源来考察美的本质.从美的起源来说,它和人类的其他人文价值一样,诞生于人类漫长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本质也必须从这样一个诞生过程中去理解.在这个过程中,人类使用和制造工具的劳动改善了人的身心结构.在身体结构方面,人体,特别是双手,变得更加灵活,能够制造更多精巧的工具.这些工具的使用和各种新工具的发明,使得人类改造和征服自然的能力亦相应提高,从而,人类通过实践改造了外在自然世界,使之逐渐变得适宜于人类的生存、繁衍和发展.从前于人来说是陌生而充满敌意的外在自然界通过这种改造变得亲切、温暖、友好.这是“外在自然的人化”.在外在自然被“人化”改造的同时,人本身的内在心理结构也在逐渐脱离动物而“人化”,建立起属人的自由直观的认识、自由意志的道德和自由享受的审美结构.这是“内在自然的人化”.

内外自然的人化是美的前提条件.美的本质就体现于这种人化.这是实践美学者的共识,也是一般学者所了解的实践美学的基本思路.但是,实际上,实践美学并未止于此.“自然的人化”如何落实为美?因为,所谓自然的人化,这只是美产生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也就是说,我们可以说“只有自然人化才美”;但不能说,“只要自然人化就美”.“自然的人化”不仅可以产生“美”,也可以产生“善”,甚至,在某种特定的前提下,自然的人化所带来的后果还可能并非美而是“丑”.从“自然的人化”到“美”之间还有诸多中间环节,只有深入研究并阐明这些中间环节,才可能真正解释“美是什么”.这其中一个环节便是形式.“形式”本是世界上普遍存在于世间的法则,是一种客观性的规律或规则.当人类掌握并能自由运用这些形式法则时,这些原本属于宇宙自然间客观存在的法则就成为为人类主体所掌握的一种造形力量或形式力量,而这种为人所掌握的形式本身也就成为一种“自由的形式”,这种自由的形式才是美.所以,实践美学对美的本质的界定是“美是自由的形式”:“就内容言,美是现实以自由形式对实践的肯定,就形式言,美是现实肯定实践的自由形式.”

我以为,李泽厚先生所代表的中国实践美学前辈对美的本质的这种论述是了不起的,是迄今为止从哲学角度对“美是什么”这一问题所给出的最明确而合乎历史逻辑和最有理论说服力的解答.由此出发,关于美感的性质、美感的共同性与差异性、对世界的审美把握与理论思辨之间的区别等有关美学的一些基本问题都可以得到阐释.但我以为,“美是自由的形式”这一界定仅仅涉及到美的形式方面,或者说,这个解答实际上是康德主义的一种马克思化,是从马克思的实践哲学出发对康德美学的一种合理化改造.它本质上是欧洲启蒙哲学或精英主义的产物.它极力主张美只关涉形式而撇清美与内容的关联,只讲“自由的形式”而不讲善的内涵或理念的内涵.形式主义美学及与之有着思想上内在关联的自律论带来了艺术或审美的精英主义立场,让美站在远离人间烟火的清冷的高山之巅,之塔.20世纪下半叶以来的艺术文化实践和美学理论本身的变化表明,美不能仅仅关乎形式,它必须有内涵的规定.的确,美是自由的形式.但若仅仅局限于此,美也可能成为为邪恶势力服务、鼓吹这种邪恶的工具,变成一种反人类的恶.20世纪中叶的德国纳粹势力正是利用艺术和审美作为他们作恶的工具.纳粹德国拍摄的宣扬纳粹思想和观念的电影《意志的胜利》就是把“形式”的力量发挥得淋漓尽致,从而张扬铺陈出一种对权力意志、极权主义和专制的极力渲染与鼓吹.因此,在我看来,美学要真正成为“实践的”,要真正从“实践”中去理解、解释美的本质,还必须在“自由的形式”之上加上“善”的内涵.只有充满人道关怀、关注人格健康、提升人性境界的实践活动的自由呈现才是美,只有当现实以自由的形式肯定那些符合人类进步潮流、导向文明进步的实践,那才是美.否则,再有创意的形式,若它鼓吹的是一种专制极权、倒行逆施、与人类进步为敌、开历史倒车的思想,那它也不符合美的理念,归根结底是丑的.这是我个人对美的本质的一点思考.是希望在前辈已经取得的成就的基础上把美学基本理论推进一步,使之更加符合“美学”作为人文学科所必须具有的人文关怀与文明价值的要求.

但是,审美活动毕竟是由具有不同文化环境、教育背景、生活经历、人生体验的个体来进行的.人类学本体论的美学终究要落实到具体的个体生存实践层面,“此在”的层面.“此在”是具体的,变动的,不仅其生存环境、生活经历千差万别,而且其情感、联想、想象、理解等具体的心理和思维活动亦时时不同.“蕴含善的意蕴的自由的形式”这一阐释对于具体的审美活动来说仍是粗疏的.美学必须落实到个体生存论层面.我以为过去许多美学理论,比如和谐说、意象说、直觉说等,可以放到这一层面来理解.并且在这个层面上说,它们都有一定的阐释性或合理性,但其缺陷也是明显的.经过多年的思考,在2016年中华美学学会在扬州召开的年会上,我提出了关于美的如下定义:“就个体生存论层面说,即就具体的审美过程和审美活动来说,美是由于对象的某种形式或形象在主体心理引起情感共鸣或愉悦感受而形成的主客合一的、某种具有自由联想和想象的‘境象’.‘境象’不是固定不变的,其具体内涵随着审美主体与客体的不同而极为丰富.它可以是艺术对象在人心中引起的感动、震撼、愉悦、悲伤甚至惊怖、哀伤种种复杂的心理感受与情感的形象呈现,也可以是某种自然的景色/景物给予人的畅快与感动所呈现的情象/意象/心象,亦或某个日常生活的场景在某个特定的时间与空间引起的心灵呼应与回响的境象.”简言之,我认为,从个体生存论层面说,“美是境象”.它包括“象”与“境”两个方面.“象”指具体可感的形象,美必须具有某种形象;“境”指由客观之“物象”与主体的情感、想象、联想、理解等心理活动而构成的既包含这种“象”却又超越具体物象而形成的更高层次的主客合一的审美境界.境可以包含但不限于心象、情象、意象.当然,这种理解还只是初步的,还需要进一步展开讨论.

这几年,我一方面跟踪实践美学的理论发展与变化,另一方面也试图作出一点自己的理论贡献.李泽厚先生近年来提出一系列新概念,比如度的本体性、人性能力/人性力量、历史本体论、情本体、形式力量,等等,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他的人类学本体论哲学和实践美学.可惜国内关注者大大少于20世纪80年代实践美学创立之初期.这其间有社会结构和时代精神的变化,以及学术界关注热点、学人的治学方式、学术评价体系等一系列原因在内.美学学科本身的发展以及李泽厚先生客居海外的现实状况也使得学界的关注点转向一些新领域或新问题.不过,这非并我想在这里探讨的话题.我想说的是,这些概念和思想无论对美学来说,还是对哲学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创新与发展,特别是“情本体”这一概念的提出,极大地充实发展了实践美学的理论内涵,使得实践美学的两个逻辑上互为反题的概念——“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有了美学上的具体内涵.“人自然化”是“自然的人化”的反题,是当“自然的人化”发展到临界点时历史地产生的理论反题.当人类对自然的人化改造达到一定程度时,必须强调这种改造和人化的界限,并且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突出.自然”的维度,强调自然对于人的精神家园和本体归依之意义,或者说,人向自然的回归与依赖.而这,正是“人自然化”的本意.“情本体”便是“人自然化”的具体内涵.“情本体”一方面是对人与自然关系中人依赖、归依于自然这一情感维度的突出与呈现,另一方面是对中国美学本身的精神实质的总结阐述.我以为,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美学是一种情感美学,是要解决人生意义和价值的人生论美学,而重情、乐生、体道正是其区别于纯理论性美学的“中国特色”与“中国气质”.我提出,在中国美学史上,除了提倡*一道德本体论的儒家美学和个体自然一自由本体论的道家美学,还有主张心灵一情感本体论“情家”美学.由此,近年来,围绕情本体问题,我写作了一系列文章.

除了从哲学美学角度关注美学基本理论研究,这些年,也涉猎过其他一些领域.其中,《红楼梦》研究是关注得较多的.原本是受朋友之约,写一本小书的.写了两章,从情本体论角度来分析这部世界名著.这两章被整理压缩之后以论文的形式发表,在一些学术会议上讲过,得到了一些友人的肯定.但因为自己近年来的疏懒,同时也因为总有一些杂务分散注意力和精力,加之出版社并未追讨,便搁置下来了.对于我自己来说,美学研究是终身的事业,而阅读并写下对《红楼梦》的理解与阐释,是个人的阅读兴趣和生命体验.自己的决心是一定要写完这本小书的,既是对朋友,也是对自己的交待.

从情本体论角度来梳理中国美学的传统,这也是我给自己规定的任务.此外,关注“中华美学精神”讨论,提出“审美权利”概念,关注城市美学进展,追踪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和国内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动向,这便是这些年和不远的将来的学术打算.

写完读书篇、治学篇,惊觉半生已过,虽仍满头青丝,却早已遮不住容颜和身体的老去.当年“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言犹在籍,竹帛纸张,历历可见,而夫子已逝两百个世纪!即便是兰亭雅聚,也早已曲终人散,“后之视今,犹今之视昔”的游戏亦不停地重复上演.这些诗文歌赋给予包括自己在内的人们的感受也一代代传承延续,却怎么也挡不住自己的生命亦点点滴滴消逝的趋势!呜呼!董仲舒曾无比坚定地肯定“天不变,道亦不变.”但如今,天地已是几翻变化,朝夕之间,覆雨翻云,几番沧桑,几人沉沦!只愿留下一点小小脚印,一点感悟体验,虽是投石向海,波澜不惊,却也敝帚自珍.最后,以两首小诗作为本文读书篇、治学篇的结束.

四十有感

四十年来一觉梦,

春花秋月等闲度.

未名湖光博雅塔,

锅碗瓢盆酱醋茶.

伤心岂独明月楼,

断肠何须登高处.

流年逝水叹岁月,

惊觉时光又匆匆.

五十有感

人生半百如几何,

风吹飘萍过阡陌.

“时代”高楼入云起,

哥伦比亚唱楚歌.①

踯躅纽约寻旧梦,

闲步校园闻新声.

云外钟声传青鸟,

却见塔尖向蓝天.

三、育人篇

行文至此,我的这篇学术自述似乎该结束了.但检视一番后发现,对于把美学视为一种生命境界的我而言,如果就此打住,与自己美学生涯紧密相关的大部分时光就处于缺失的状态,思之再三还是补上“育人”这第三部分.我的育的对象即是我的学生和我的女儿.对学生的教育便是对自己的要求,故想谈一谈该怎样做一个博士生导师;而对女儿的教育则难免苦口婆心一点,便把我在女儿圆圆高三成人礼之前给她的信也录在此处,作为我生命中最有意义的倥偬岁月的见证.

(一)该怎样做一个博士生导师

尽管这是一个浮躁的时代,尽管学术界屡屡传出各种丑闻,抄袭、剽窃之风屡屡见诸报端或网络,而“博士生导师”这样一个原本只是纯粹学术性质的称谓也似乎带上了一些荣誉的色彩,有时更沾染了权力的污秽.但是,对于本人来说,学术依然是一件纯净而庄严的事情,它带领人探究真理,寻问知识,追问人性,研究社会,如太史公所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博士生是一群在真理的道路上蹒跚而行,艰难追素的人;而博士生导师则是站在这些追素者前面,为他们引路,在黑暗中手执火把为他们照明的引路人.

当然,要引路,首先要有引路的资格;要取得这样的资格,首先要有卓越的见识,审慎而缜密的思维,富于创新的头脑,从而帮助博士们在茫茫的知识和真理的海洋中选择一个合适的切入点;其次,更需要导师本人有追求真理的精神,有敢于直言的勇气.真理并不是任何时候都受欢迎的,有时候甚至说出一个平凡的事实也需要勇气,而历史上,甚至有人为真理而丢掉了性命.不用说伽利略为了说出一个现在人人皆知的物理事实而下监狱,亦不用说布鲁诺为了现在看来只是常识的一个判断被残忍地烧死,就是在上个世纪,亦还有科学家为了坚持遗传学而遭受迫害!人文社科领域中,为了几句真话而横遭灾祸的就更不鲜见了.任何时候,追求真理都需要勇气和担当.博士生导师是带领博士生们探究学术、追求真知的人,更需有为学术而奉献、为真理而献身的精神.

就我个人的理解而言,作为一个博士生导师,应该帮助博士生们养成以下素质:

1.博者,博也,广博,深博,渊博也.一个博士,要求知识渊博,见识卓著,修养深厚.不一定面面俱到,但要有起码的人文社科的基础知识与修养;同时,要熟悉自己的专业领域的历史,掌握相关领域最新动态.一个美学的博士生,不但要有起码的西方哲学和美学修养,要了解中国哲学史、美学史和艺术史,还要有基本的文学和艺术素养,要有一定的文学和艺术实践(创作或鉴赏)作为基础.作为导师,就是帮助博士们储备知识,进行学术的训练,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不但要为他们开列阅读书目,还需要带领他们、跟他们一起进行哲学和美学经典的深读和讨论、研究.

2.独立思考和研究、理论创新的能力.攻读博士学位的目的是为了深层次地研究和解决问题,无论是纯理论型问题还是实践型问题,因此,独立思考能力十分重要.对于文史哲的博士生来说,有时候,能够真正提出问题并进行独到而富有启迪性的分析也许比博闻强记更为重要.在网络时代,获得知识的渠道更加多样而快捷,许多传统的治学方式中需要背诵的知识可以很方便地从包括网络、图书馆等渠道查询.但是,富有洞见的思维、明晰的思辨能力、敏锐的感悟力和强大的理解力却是任何时候都需要的.当然,另一方面,理论思维能力和感悟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大量的阅读、研究、体察、开悟等基础上积累起来的,因此,对于任何博士生来说,大量的经典书籍的阅读是必不可少的.作为博士生的导师,便要在和学生一起阅读的过程中,在指导修改他们的读书报告、课程论文、毕业论文等过程中培养、训练他们独立观察思考、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博士生,通过本科和硕士阶段的知识积累,已有一定专业基础,因此,在这一阶段,特别需要禀遵“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去进行真正的学术探讨.导师要引导、启发博士们在浩如烟海的知识群中发现问题,追本溯源,找到适合于自己学术兴趣而又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研究入口.

3.为真理献身的勇气,耐得住寂寞的心理.这一点,在这个“溃败”的时代,已经很少有人敢认真去讲,更多时候它们被解构、反讽、嘲笑.但是,实际上,“博士”其实就应该是一群“爱较真”的人,他们不满足于知道事情的表象,而要探究表象背后的本质;在某种意义上,他们犹如一些长不大的人,一直保持着儿童的好奇之心,一直要追问“为什么”,为求知而求知,一直追问到“形而上”的层面.而要探寻真理,追究本源,探讨“本体”问题,就必须远离世俗的喧嚣,放弃功利的计较,抵制名利的诱惑,总而言之,是耐得住寂寞.平心而论,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个喧嚣而浮躁的世界,各种诱惑太多,而纯粹的学术却几乎不能带来任何实际的利益.当今的大学,有多少已沦为名利场和权力场!又有多少大学教授不顾尊严追名逐利,甚至为了一顶官帽或教授头衔不惜弄虚作假、抄袭剽窃!官场的腐败,权力的威压,正在侵蚀学术领域.但是,也有更多学者依然在踏踏实实、认认真真致力于独立的学术研究,维护学者的自由和尊严,传承文明的薪火.博士生导师所要教授于博士生们的,正是“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用追求自由和真理的精神抵制各种非学术活动或风气对学术的侵袭和损害,在某种意义上,是要培养为了学术的纯粹和为了真理而献身的勇气.

4.宽广的心胸,严谨的学风,平凡的心态,对他人、对世界的爱心.钱理群教授批判当今的大学正在培养一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些人智商高,能力强,懂得如何顺时应世去获得最大的利益.但缺乏同情,更少爱心,一切皆为自己打算.这的确是一种令人担忧的现象.博士生应该是为了研究高精尖问题培养的人才,是站在思想之塔的尖端往前看的人,也是一个社会的精英.博士生不能把博士学位看作获取官帽的一纸文凭,或是进入社会获得高薪的敲门砖.作为肩负历史和社会责任的精英,更须有健全的人格、清明的头脑、淡泊名利的人生观.爱心、宽容、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是作为未来社会精英的博士生应该具有的优秀品质.博士生大多已属成人,其价值观、人生观在读博以前早已成型,他们本身也有了一定的社会阅历和判别是非的能力.因此,在这一点上,导师能够起的作用并不是直接的,这就更需要导师自己首先成为他所希望于他的博士生们要成为的人.

(二)致圆圆(写在女儿圆圆高三成人礼之际)

亲爱的圆圆,我的女儿:

你要参加成人礼了.学校要求给你写封信.说实话,这封信在我心里已经写了很久.有太多的话想对你说.但是,真正要写了,反而不知从何说起.

在我心里,非常感谢学校这一要求.虽然,我们平时交流顺畅,相处得半是母女,半是朋友,有时候甚至像是闺密,几乎是无话不说,什么事都可以讨论,交流.但是,说与写毕竟有很大差别.有些话,适宜于搁在心里,嘴里说出来,会觉得“酸”.而书写,毕竟不像口头表达,不会觉得酸,相反可以把平时想说而不好意思说出来的话写下来,把未能想好怎么表达的话,诉诸文字表达出来.

这个成人礼,我们已经讨论过很多次.半年之前,我们便开始谈论,在那一天,你穿什么衣服,梳什么发型,戴什么头饰,等等.我跟你一样,激动而期待这个伟大而庄严的时刻.跟你不一样的是,在为你骄傲、自豪的同时,我更多了些许失落与迷惘.你真的长大了!亭亭玉立,卓尔不群,说不上仪态万千,却也是文雅有度,风姿嫣然.像所有母亲一样,我记得你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镜头,每一个足迹.你第一次对着镜子里的自己露出甜美的笑容;第一次蹒跚学步,第一次叫爸爸——你先叫的是爸爸,而不是妈妈——第一次上幼儿园,上小学,上中学.总记得那个幼小的孩子,用她肉乎乎的小手牵着我的手,总是仰着头问:“为什么呀?”小时候,你的“为什么”特别多.第一次上幼儿园时,你站在门口跟爸爸妈妈告别,没有丝毫留恋,说过“再见”,便干脆利落地转身牵着老师的手走了进去.看着你的背影,我自己反而忍不住鼻子一酸,就想流泪.那一刻,就像是自己的心脏被掏走了一样,空空落落的.这种感觉在前不久,当你跟我一起计划你的毕业旅行,并且半开玩笑地声明“不带妈妈玩儿”时,又出现了.你真的长大了!成人了!要独立了!其实,从理论上说,当你过完18岁生日时,你就是个“大人”了.你得到了共和国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可以作为一个共和国公民参与国家的管理和事务了.从此以后,你将作为一个具有完整而独立人格的成人踏上你的人生旅程.妈妈再也不能像你小时候一样,牵着你的手,带着你上坡下坎,跨越障碍;在你跌倒的时候扶你起来.你必须独立走自己的路了.当然,我们依然可以彼此分享生活中的乐趣,互相交流生活中的见闻,彼此安慰愁苦的心灵.在你心情不佳时让你振作,在沮丧灰心时给你鼓舞.但是,你不会再牵着妈妈的手上街了.再往后,当妈妈老了,也许就轮到你来搀扶着妈妈走路了.想到这些,我又兴奋又失落,又骄傲又迷惘.

从小,你就表现得成熟、理性,比起同龄孩子显得更像个“小大人”.也许因为从小到大,妈妈跟你就一直有着良好的交流与沟通,也许因为你性格阳光,为人大气,心地纯良,光明磊落,也许因为你各方面发展比较均衡,因此,很多话,似乎不用我多说,你心里已经很明白,因而,此时,我反而不知该从何说起.但是,知与行,永远是个难题.有时是,知易行难.道理似乎人人都懂,但要真正做到却很难.有时却是知难行易.最要紧的是,要立定脚跟,把握原则,坚定不移地走你自己的路.在你参加成人礼的这个光荣的时刻,我还是要嘱咐你几句话:

首先,人生在世,德行为立身之本.所谓德行,既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原则,也包括待物接人的态度.你心地纯良,善解人意,富有奉献精神,这一点本不用我多说.但我还是要提醒你,你要立定脚跟做人,要确定自己做人的原则、底线与目标.这一生,你想要做什么事,成为什么样的人,对社会、对他人、对国家做出什么贡献,创造什么事业,这些,都要好好考虑了.过去,你是一个学生,但是,你已经十八岁,从法律上讲已是一个成年人,有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的能力了.所以,是时候思考这些问题了.今后,哪些事应该做,哪些能够做,哪些事不能做,你都要心中有数.你要谦逊、守礼、自信、诚恳、温和.谦逊而不谄媚,守礼而不拘泥,自信而不狂妄,诚恳而持守底线,温和而保持尊严.总之,心胸须开阔,待人要诚挚,接物要慎重,做事应完整,有始有终,切忌虎头蛇尾.还有.现代社会是一个契约社会,但国人的契约意识十分薄弱.你从小就以诚实守信为原则,这一点我深感欣慰.望你继续发扬这一优点,并带动你周围的朋友、同学,为他们做出榜样.以此慢慢改变社会风气,做出你的贡献.关云长千里送皇嫂,尾生抱柱守信,他们的故事传扬千古.古人一诺千金,永远值得令人效仿.

其次,我想说说关于“爱国”.现今有一些网上的所谓的“爱国主义者”,心胸狭窄,是非不分,容不得半点批评意见.只要有人一批评政府或社会,便骂人家是汉奸.这些人受人愚弄和利用而不自知,一生糊涂懵懂,也是可怜可哀.但有些人,却又走到另一个极端,一听到爱国爱人民,就说是假道学,是空话套话.其实,爱国情怀本是一个人天生的性情.国与家本为一体.没有国,哪有家?反过来说,没有家,当然也没有国.所以我们的祖先把“家…‘国”连用而成“家国”,推而广之而为“天下”.若连生养他的这片土地都不知爱护,还算是什么人!但是,孩子,这里你要注意分辨几个问题:

第一,爱国,是热爱生你养你的这片土地和这片土地上的人民,爱这片土地上积淀传承下来的丰富的文化,而不是爱某一个政府.政府是人民选出来为人民管理事务的.政府做得好,人民要肯定;政府做得不好,人民有权批评、监督.形象地说,政府其实就像一个国家的管家,人民才是主人.管家是由主人雇用的.所以,监督和批评政府是每一个人的权利.

第二,你要警惕任何以“主义”名义裹胁或绑架你的人.一个人,热爱他的祖国,奉献于他的人民,这是天经地义的.但是,若有人把爱国变成一种“主义”,把原本出自天性、发自内心的情怀变成一种强迫性的意识形态,以爱国的名义强迫你去做一些有违你本性和良心的事,以道德的名义去剥夺别人的正当权利,你一定要警惕.爱国爱家乡,是一种实实在的情怀,一种与生俱来的心性,一种从骨子里和血液中渗透出来的归属感、奉献感.有国才有家.以后,无论你走到哪里,无论在何处生活,都要记住,你是中国人.你的血液里流着中国人的血,你的生命里,植着中国人的根.有机会的时候,要报答这片生你养你的土地和人民.但切记,任何决定要听从自己内心的理性判断,而不要听信他人任何“主义”的忽悠.

第三,有时候,爱与爱之间会产生冲突,发生矛盾.对国尽忠与对父母尽孝,都是爱.但会有“忠孝不能两全”,或者说家国难兼顾的时候.这时就要学会取舍.要记住“为国为民,侠之大者”这句话.当然,我们不是什么大侠.我们只是普通人.但是,哪怕是贩夫走卒,只要心中有国,恪尽本份,尽自己一个国民的义务,便值得尊敬.人生百年,匆匆即过.生命,要让它活出色彩,活出壮丽,而不要碌碌而过.而要做到这一点,便要有一颗宽广的心胸,时时处处,心中有他人,有国家.

第四,这里我还想跟你谈一谈“爱”与“同情心”.爱心本应属人的天性之一,父母爱子女,称为慈;子女敬爱父母,是为孝.但是,由于人们被利益、牵绊,往往会失去这种善良的本性,变得心地冷漠,麻木不仁.“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爱须有心,没有心,如何爱?其次,爱以爱的能力为前提.爱意味着责任与担当,意味着明辨是非,还意味着贡献与牺牲.一个不辨是非、自私自利的人,是永远不可能知道爱的.

近年来,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都常常报导说,一些犯罪分子利用人们的同情心,常常拐了孩子,把他们打残,命他们去乞讨,讨来的钱物自己也享受不到.媒体呼吁人们不要“滥施同情”,不要给这些乞丐钱物.你在学校受到的教育也是如此.这件事的确让我很为难.从小,妈妈就告诉你,碰到那些无家可归的乞丐,能够给他们一个面包、一瓶水的时候,要尽量给他们,要尽量帮助那些需要帮助而你又能够帮助的人.但是,我只能说,你要善于观察,学会分辨.对于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在你有能力予以帮助的时候,还是尽量去帮助他们.不要因为怕被假乞丐欺骗,便无视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第五,我想对你说说你今后的婚姻家庭问题.亲爱的女儿,明年你就高中毕业了,将走进大学,也是一半走进社会.大学是一个能让人迅速成熟的地方.这里,人文汇萃,地灵人杰,在这里你可以增长学识、开阔视野、锤炼勇气、提升能力.相信你将在这里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高.但此时,我想说的还不是这个.我想说的是,也许在这里,你将遇到那个你一生最挚爱的人,他将跟你共度一生.当然,那个人也许不是在大学里遇见,而是什么别的地方.无论如何,以后,会有男孩子爱上你,你也会爱上男孩子.你会跟他相识相恋,会成家立业,同舟共济,相互支持和帮助,一起经历成功的彩虹,一起抵御人生的风雨.婚姻、爱情和友谊一样,需要经营与维护.无论多么相爱,都要尊重彼此的人格与独立;无论多么生气,也不要口出恶语,相互伤害.作为女性,你可能会需要为家庭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与心血.而女性往往也更富有依赖性.孩子,我想告诉你,无论你多么爱一个人,无论你多么愿意为他牺牲,你必须有一个底线,即保持你的人格独立和经济独立,决不可丧失这种独立而去依赖他人生活;决不可一味地委曲求全,到最后在日常繁琐的生活中失去自我.如真是那样,你会走进一个很难走出来的怪圈:你越爱你的丈夫,他就离你越远;你越重视家庭生活,就越感到失望.而当初给予你美好希望的婚姻也将成为一个泥泞的沼泽.女人必须自立自强,自尊自爱,才能赢得他人包括丈夫在内的人的尊重与爱. 第六,我想说说钱的事.我想告诉你,不要轻视金钱.所谓“视金钱如粪土”,那是在一个人有充分的财力、能够自由地支配自己的人生与时间的前提下才有可能的.固然,孔子说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但是,人生于世,首先是一种生物性存在,人需要有必要的经济实力以维持生命的存在.无论是事业还是爱情,或是创业,自己必首先活着,才可能谈得上其余.正如鲁迅所言,人首先必须活着,爱才有所附丽.你一定要学会尽可能多的生存技能,能够通过自己的劳动与创造让自己过上一种体面的生活.这是你保持人格独立的前提.爸爸妈妈一生清贫,不曾给你留下什么财产.未来你自己的生活要靠你自己去努力,去争取,去安排.

第七,学会活用知识,拓展知识面,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你上高中以来,学校开设了政治课(包括经济学、政治学、文化学与哲学),你就常常用那些在学校学到的概念讨论问题,把“辩证法…‘相互联系”等词句挂在口边.你能够学以致用,运用学到的知识去分析问题,我非常欣慰.但是,显然,你知识储备严重不足,有时候往往把课本上的知识当成不言自明的真理来运用;而且教科书上那种所谓的“辩证法”已经对你的思维造成了一定的伤害与局限.有时候听你谈论“历史唯物主义”,谈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些可能你并不完全了解其真正含义的话语,我真的很是担心.马克思那些本是活生生的思想在你们的应试教学中成了一些需要记诵的教条;而本是启迪智慧的辩证法成了僵化的思维框架,被随意套用.在你今后的人生中,你要尽可能地多读点先哲先贤的原著,吸取他们鲜活的思想,学习他们分析问题的方式与思路.并且,要阅读不同观点、甚至是互相对立的学派的著作,阅读那些相互辩驳的文章,开拓你的思维,扩展你的知识面,学会对问题从多种角度、多侧面去分析考察,这样你才能形成卓越的见识,独立的判断,不会轻易为人所蛊惑或蒙蔽.

第八,最后,我要说说你生活习惯问题.你是一个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孩子,性情开朗,性格阳光,与人为善,自信独立,重信守义.但是,作为一个“90后”的独生子女,你也有一些独生子女身上通常会有的小缺点,生活习惯上有一些欠缺自律.你从外面带回家的东西,往往不能及时地处理、归置,而总是往门口或桌子上一放了事.有时候,时间一长,该找的东西便莫明其妙地丢了.有时候你会丢三拉四,做事拖沓.这些,看起来是小事.但是,小德不修,何以成大事?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修身齐家放在治国平天下的前面,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希望你从看到这封信的那一刻开始,改掉这些不好的习惯.孩子,请你一定要记住,“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积土成山,集腋成裘.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值得重视.良好的习惯是人生成功的一半;反之,很多事情坏就坏在一些不好的习惯上面.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想说的话太多.千言万语,汇成一句:孩子,我爱你.希望你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注意锻炼身体,保持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希望你拥有一份无愧于心、无愧于这个时代的伟大人生,有一份很好的事业,有幸福的家庭,成为一个对家庭、对社会、对人民、对国家有贡献的人.

爱你的妈妈徐碧辉

2015年12月22日

此文汇总,这是一篇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三昧和人生三昧和治学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人生本科毕业论文人生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部编本语文主治不读书、少读书在杭州一次教师培训会上的讲话
“部编本”语文教科书的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已经出版,在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学校投入使用,后续的部分正在审查,也将逐步铺开使用 社会上很关心这套教材,我想围绕新教材的使用提一些建议.

《肯尼和大怪龙》:一条爱作诗、爱读书、爱吃甜品的龙
彭懿你看这本书的封面,一只背书包的小兔子竟然狂野地骑上了自行车 它头顶上那个绿色的长脖子巨怪是谁当然不是兔子爸爸了,是龙 所以,这本书就叫肯尼和大怪龙 肯尼是这只小兔子的爱称,它的正式名字是肯尼思 龙.

孩子,读书不苦,不读书的人生才苦
01元旦放假第二天,我从外面回来,看到女儿在客厅玩游戏 我有点生气你又在玩,老师没留作业吗,你怎么一眼书都不看女儿不耐烦地说妈妈,我每天做卷子做到吐,读书太苦了,放假就玩会儿呗 我问她,你还记得乡下那.

读书,人生最美的风景
文 西 子人的气质出于天生,一般很难改变 只有读书才能彻底塑造改变一个人的气质 读书纯净了一个人的内心,蔚蓝了一个人的岁月,那种如诗般的优雅气质,不自觉地显露在你的生活中和你的处事里….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