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意义方面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跟【解局】一次意义深远的会议有关函授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意义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16

【解局】一次意义深远的会议,该文是意义有关论文范文例文与意义深远和会议类论文范文例文.

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局解手术学杂志

五年一度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1997 年以来,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每五年召开一次.按惯例,和国务院主要领导、“一行三会”的高层、各省省委书记或省长会参加,一般为期两天.会议主要讨论金融监管体制顶层设计、银行体系改革、金融风险防范等重大战略问题.

可以说,这次会议,信息量很大,兼具“风向标”与“压舱石”意义.

问题

从2012 年第4 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以来,已经过去了五年时间.这五年内,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呈现出新特点,也暴露出新问题.

比如,中国经济也呈现“三期叠加”的新特征,步入新常态.除GDP 进入中高速增长期外,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从20% 以上下降到10%;传统工业部门产能过剩,去杠杆、去产能、去库存矛盾突出;

又如,过去为应对实体经济疲弱,宽松货币政策、金融制度创新应运而生,但配套的监管和改革没有跟上.由此,货币资金大量涌入资产领域,推高资产泡沫.

2014 年以来,监管缺位和流动性驱动下,先后吹起股票牛市、债券牛市、期货牛市,一二线城市房价飙涨.期间也先后发生股市异常波动、债市期市暴跌;2016 年10 月政府密集出台楼市调控政策后,房地产逐渐降温.

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十八大以来,防控金融风险的重要性、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被反复强调.为了维护金融安全,就必须准确判断风险.“防风险”、“去杠杆”等关键词,也频繁出现在中国最高级别的会议和场合.

杠杆

金融杠杆从何而来?风险又在哪里?这其中逻辑并不深奥,但是实践操作起来的叠加因素就非常多.

加杠杆本质就是加负债.金融业天然具有加杠杆的动力,这是因为金融机构自有资本金较少,需要通过主动负债吸收资金、做大资产规模来赚取利差.我国利率市场化完成后、利差被压缩的形势下,就更是如此.

以银行为例,一边通过负债端吸收公众存款、发行理财产品,一边通过资产端配置贷款、债券和非标准化资产,赚取利差.在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下,只要有利差可赚,银行就尽可能的扩大规模.

金融加杠杆,理想的情况是投向实体经济,满足实体的债务融资需求.但在实体经济杠杆率不断攀升、投资回报率边际下降的时候,资金就会回到金融体系内自我空转、自我膨胀,也就是“脱实向虚”的现象.

金融加杠杆,离不开货币宽松的环境.这些年,从银行、商业银行、非银金融机构、实体企业到居民,都成为了加杠杆的主体;加杠杆的渠道,则又有银行表内表外、信托、券商资管、基金专户、基金子公司、保险等.

现在中国的杠杆水平如何呢?

方正证券的研究数据显示,银行表内杠杆,由2013 年的14.99 倍增长到2016 年底的18.79倍;表外杠杆,由2.01 倍增长至4.92 倍;券商杠杆,由2014 年底的8.63 倍增长到2016 年底的10.72 倍;保险杠杆,由2014 年底的7.04倍增长至2017 年1 季度的8.18 倍.

这会带来何种风险呢?

风险

答案是,加杠杆过度会带来系统性风险.一是流动性风险.我们知道,期限长的金融产品利率高于期限短的,银行不断发行短期理财,如1 个月、3 个月、6 个月,然后配置3 年、5 年以上的标的,通过期限错配赚取利差,通过资金池不断的借新还旧.

过去,在央行提供廉价资金、资金充裕的情况下,这种玩法没问题.银行越是做大规模,越是对短期资金依赖,一旦资金面收紧,就暴露出流动性风险,进而是竞相赎回、抛售资产,资产大幅波动,诱发系统性风险.而现在,央行已经明显开始缩表、去杠杆.

二是信用风险.竞争下的金融机构获取资金的成本越来越高,不得不投向更高收益率的信用债、股票、非标等资产,高收益率则意味着高风险.

同时,金融机构产品的底层资产很多是房地产、国企、地方融资平台、基建等项目,政府隐性担保是是机构敢冒风险的保障,信用风险看似降低了,但事实上,部分地区企业的债务问题已经出现,未来打破刚性兑付是趋势.

还有,房地产和金融业务相互渗透风险交叉,一旦地产出问题,银行业和经济体的系统性风险就在所难免.

因此,此次全国工作会议上,就指出,“要把国有企业降杠杆作为重中之重,抓好处置’僵尸企业’工作.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要树立正确政绩观,严控地方政府债务增量,终身问责,倒查责任.”同时,这种风险被明确说明要“属地处置”,也就是说,在哪儿发生的风险,哪儿就要“恪尽职守、敢于监管、精于监管”.

之所以如此看重风险,是因为从国际金融史看,金融业长远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并不是创新、比拼谁跑得快,而是看谁走的稳走得远.远的不说,次债危机中,雷曼兄弟破产、贝尔斯登被收购等教训源自他们太追求利润,把金融搞得太复杂,放任了风险.

漏洞

客观上说,国内的金融监管水平还有很大提高空间.过去一段时间内,国内的各种金融创新,本质就是“监管套利”.

比如大家印象深刻的股灾.在本轮“救市”中,由于三监会对各类集合计划、伞形信托的监管规则不统一,负责资本市场监管的证监会,就不能对场内场外的融资行为实行统一监管;当股市风险爆发的时候,难以拿出迅速、准确、有效的手段.

再比如,近两年的“宝万事件”中,宝能系动用各类杠杆、各类结构化资管计划耗资430亿收购万科股权,包括保险资金、券商资金、银行理财资金、股权质押等.复杂的交易背后,涉及银行、证券、保险等多个监管主体,给一行三会的分业监管造成严峻挑战.

可以说,单一的监管主体已经无法对被监管机构的业务范围全覆盖,监管真空就会有监管套利.

在目前的机构监管模式下,三监会都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机构开展跨领域的业务则需同时与三监会沟通,影响效率,危机发生时监管主体不明就会互相推诿.同时,在防风险、去杠杆的过程中,三监会又出现“监管竞赛”的现象,出现了“处置风险的风险”.

因此,本次会议的一项重磅工作就呼之欲出了: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

机制

早些时候周小川说过,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已经初步设立了一个机制,叫做金融监管协调部际联席会议.下一步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在初步达成一致后,“有可能提高到更有效的层次”.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可谓一只靴子落地.

在这个委员会中,强化的是央行在宏观审慎管理中的主导地位.这倒不简单是官员行政级别高低问题,而是央行在金融体系中的核心功能决定的.

央行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统一宏观审慎,是最后贷款人.当出现系统性金融风险和流动性危机的时候,央行如果不能对金融机构、金融产品等信息全面掌握,就无法及时有效地履行最后的贷款人职能.

“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突出功能监管和行为监管”指明了未来三监会的改革方向.相对于分业监管、功能监管着眼于产品设计、法律合规,由同一监管机构按照相同的监管办法实行统一监管,能有效消除 “监管真空”“监管套利”问题.

各国都有符合自身国情的金融监管体制,不存在唯一解.现行的金融监管体制适应了当时的监管需求,是历史的产物,新的监管体制应在旧体制中总结经验并加以完善.未来三监会不是简单的合并,银行、证券、保险业务各司其能,是不同的经营模式,厘清具体金融产品的本质和功能显得更为重要.

可以说,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金融部门都在为财政纪律松弛进行货币化埋单.未来,金融监管改革还需要配以“符合我国国情的金融法治体系” ,“坚持党对金融工作集中统一领导” ,同时加强财政、国企财务硬约束.

作为经济的血脉,本次会议重申了金融的天职:服务实体经济.用的话说,“要促进金融机构降低经营成本,清理规范中间业务环节,避免变相抬高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去年,我国GDP 增量5 万亿,银行体系却创造了30 万亿资产.金融业过度繁荣,实际上已经脱离了服务实体的本质.要让资金“脱虚就实”,经济好转、实体回报率上升是前提.

这就好比一个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如果实体经济景气,回报率增长率高,那么大家愿意投实体;但如果实体经济不振,企业需要资金生存,但金融业反而不愿意往低回报的实体领域投资,从而形成“实体愈艰- 金融逐利就虚繁荣”的恶性循环.一季度经济形势不错,市场预期改善,也就为金融防范风险、去杠杆创造了较好的环境.

在提出的做好金融工作要把握的原则中,排在首位的是“回归本源”.

这大概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思路.大的层面,管党,建党90 周年讲话核心是“不忘初心”;治军,思路是“准备打仗,能打胜仗”.具体的工作亦如是:纪委,要求回到“执纪”的本源;金融,本源则是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而不是被利益绑架后的“吸血”.

上文结论:此文是一篇适合不知如何写意义深远和会议方面的意义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意义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短歌行】主题诗会鼓作品选登
打手鼓的少女闫建斌她以双手触摸春天的快门伴着匀和的鼓点一树梨花开了一只蝴蝶苍洱间起舞烽烟已逝我不是段誉无疑练不成一阳指神功而春天的死穴被轻轻一戳像个少女咯咯笑盈那个打手鼓的女孩俏立在情感的丫枝引诱着我.

解局庐山
2016年5月30日,庐山成功建市,基本上结束多年来“一山多治”的局面,为庐山市的发展迎来了历史性机遇 时至今年5月30日,庐山市成立一周年 不忘初心,成功建市是庐山历史上的大.

汉诗【小对话】
唐晋为什么会有这一组诗合心其实没有为什么 这些年,诗歌写作已成为我个人生活不可缺的部分,也是个人通过外物进行内观的一种方式 而这种内观,又促使我更加热情地投入生活 所以,诗歌于我,首先是满足个体需要 .

共同致力于【美好出行】
滴滴一下,美好出行”,这是滴滴出行平台的广告语 但在现实中,滴滴对乘客“美好出行”的承诺并没有百分百兑现,网约车事故频发,这一系列事故也将网约车的发展推上了风口浪尖.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