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农业投资相关论文范文数据库 跟中国对东盟国家的农业投资特点和问题分析类论文如何写

主题:农业投资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24

中国对东盟国家的农业投资特点和问题分析,该文是关于农业投资相关论文如何写跟东盟国家和农业投资特点和问题分析类毕业论文范文.

农业投资论文参考文献:

农业投资论文参考文献 中国科技投资期刊国家人文地理杂志中国美容医学杂志农业期刊有哪些

摘 要:“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实施为中国和东盟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东盟是中国的战略合作伙伴,其农业资源丰富,投资潜力巨大.中国对东盟国家的农业投资近年来取得初步成效,具体表现为东盟成为农业投资重点区域、投资分布较为集中,投资分布集中、对东盟投资经济效益高、对不同国家投资方式与领域存在差异.同时,中国在对东盟投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投资大多产业链低端、小规模企业成为投资主体、企业融资难度大、缺乏专业人才.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最后给出了完善投资产业链布局、加强金融政策支持、建设综合服务平台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一带一路”倡议;东盟;农业投资

DOI:10.13856/j.cn11-1097/s.2018.08.001

引言

东盟是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与投资合作最为密切的地区,自1991年中国与东盟开始正式对话以来,双边的经贸合作不断加深.2003年中国与东盟形成了战略协作伙伴关系,2010年中国与东盟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近年来,随着东盟共同体的建成及党的十九大把“一带一路”建设写入党章、将中国与沿线国家国际合作的重要性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与东盟的双边贸易投资合作更是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与空间.迄今为止,中国与东盟在各领域的深度合作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双方的双边贸易额已从建立对话关系之初的70亿美元,跃升至2017年的5148亿美元.中国是东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也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第四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地[1].

与其他领域的紧密合作相比,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的农业投资合作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截止到2015年年底,中国对东盟国家的农业投资存量为43.9亿美元,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比重不到1%,占中国-东盟之间的双边投资总额不到3%.客观来讲,与投资总额与双边贸易额相比,中国与东盟在农业领域的投资合作明显落后,双边农业投资合作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与发展潜力.

为此本文以中国对东盟国家的农业投资作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当前中国对东盟国家农业投资呈现出的具体特点,探究其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提升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农业投资提供决策参考.

2中国对东盟国家农业投资的特点分析

东盟国家东盟国家东盟国家中国与东盟国家地理位置邻近,双边的农业投资合作具有天然的优势.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各国农业合作范围逐渐扩大,农业投资初见成效,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征:(1)以农作物种植为优势,东盟已经成为中国农业投资的重点区域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3条主线中,以东盟国家为代表的南线成为中国农业企业投资的主要目的地.2015年,中国对外农业投资流量总额高达36.4亿美元,其中,流向东盟国家的资金占到24.5%;同年,对外农业投资存量总额达到129.7亿美元,东盟国家占到33.9%.东南亚地区作物产量居高、具备农业投资的优势和潜力是东盟成为中国对外农业投资重点对象的首要原因.2015年中国投资亚洲的粮食作物产量为69.1万吨,主要分布在以柬埔寨、越南、缅甸和老挝为主的东盟国家;投资的经济作物总产量248.5万吨,分布在老挝、泰国和柬埔寨等国;畜产品产量30.9万吨,分布于老挝和泰国等国,东盟在种植业的天然优势支撑了中国农业企业对其“走出去”的进程[2].可以说,中国对东盟国家的农业投资存量连年递增,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未来双边的农业开发与合作还将进一步拓展和深化.

(2)在东盟内部投资分布较为集中,资金主要流向传统农业国

东盟内部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一,主要分为经济较为发达的工业国和传统农业国,传统农业国的代表国家有老挝、柬埔寨、缅甸、印尼等.从企业数目来看,截至2015年,中国在缅甸、老挝、柬埔寨三国已设立的农业企业数量是东盟国家中最高的,分别为78家、43家和38家.从投资存量来看,中国对印尼、老挝的投资存量分别达10.6、6.8亿美元,位于东盟前列(见图1).从国别来看,2015年中国对印尼农业投资流量达5.74亿美元(见图2),印度尼西亚成为中国近年来农业投资力度最大的国家.总体上可以看出,无论是从成立企业数目,还是从投资存、流量来看,中国对东盟的农业投资大多集中在传统农业国家.

以印尼为例,中国企业大多投资于其农业基础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投资收益丰厚.中国在印尼投资的企业主要分布在渔业、种植业及其加工业.渔业的企业主要分布在福建省,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福建宏龙海洋水产有限公司和远洋渔业集团有限公司,两家企业在印尼累计投资总额达3.34亿元;加工业代表的公司为广西农垦明阳生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从事木薯变形淀粉生产,总投资达6800万美元.近年来印尼农业行业之所以能够大量吸引中国企业对其投资,主要得益于双边投资环境的改善:一方面,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行,中国与印尼的战略互信不断加深,往来更加频繁;另一方面,印尼是东盟国家中对吸引外资较为重视的国家之一,具备较好的东道国环境,国内不存在复杂的民族和宗教环境,中国在当地设厂容易被接纳.

图12015年中国对东盟主要国家农业投资存量情况

数据来源:《2016年中国对外农业投资合作分析报告》

图22015年中国对东盟主要国家农业投资流量

数据来源:《2016年中国对外农业投资合作分析报告》

(3)经济效益高于“一带一路”沿线其他国家,主投产业利润空间大

中国农业企业在东盟国家的投资质量较高,经济效益普遍高于投资“一带一路”其他沿线国家农业企业的平均水平.2014年,“一带一路”区域农业企业平均营业收入为7541万美元,其中,投资于东盟国家的农企平均营业收入最高.

以中国对东盟投资的主要产业之一橡胶业为例,受益于东盟的天然橡胶的主产地地位,橡胶的种植与加工成为了中国大型跨国农业集团的主要盈利点之一.其中,广垦橡胶集团作为典型的对东盟投资企业,自2005年对东盟“走出去”以来,集团逐渐成长成为海外投资的先行者,2014年实现连续三年持续盈利,平均盈利达2000万元.2015年受到天然橡胶下跌影响后仍保持盈利状态.东盟橡胶产业的高利润空间主要有两方面表现:一方面,中国国内对橡胶需求相对旺盛,投资东盟企业的橡胶产成品大部分流向中国,橡胶加工企业有强大的国内下游市场作为支撑,保障了其盈利持续性,产业的盈利空间大.另一方面,中国在东盟投资橡胶的代表性加工企业规模比较大,节省了集团在海外投资在筹备上的一系列成本,享有规模效应.

(4)对不同国家投资方式与领域存在差异,投资分层化明显

东盟内部经济发展的梯度差异明显,农业占比也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因此,对于不同层次国家进行与之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应投资十分必要[3].本文选择农业在国民经济中贡献度大小来进行分层,发现国家经济越发达,农业产值占比越低.第一层次为较发达的国家,包括新加坡、文莱;第二层次有泰国、马来西亚、越南、菲律宾;第三层次为传统农业型国家,分别是老挝、柬埔寨、印尼和缅甸.

一般而言,企业进行绿地投资的门槛较低,企业经营自主性较强,但因东道国的投资环境不同企业可能会面临较大风险;而并购投资则要求企业具备更强的融资能力和成熟的管理经验.第一层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国内基础种植面积非常少,粮食主要靠进口,因此中国企业对第一层次国家的农业投资多半项目采用绿地投资方式(见表一).第二层次国家的比较优势在于较高的农业发展水平和作物产量,同时在部分国家渔业作为其优先发展产业.因此,中国企业对第二层次国家的投资农业项目主要采取采用股权投资.第三层次的国家有着较为丰富的耕地资源和丰富廉价的劳动资源,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在农产品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上具有明显优势,因此,中国企业对这些国家进行农业投资主要采取其他类型投资的方式(见表1),通过利用其廉价劳动力和土地资源降低成本,且项目总金额较低.

表1“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国对东盟国家农业投资项目概况

数据来源:根据商务部项目投资信息库整理

中国对东盟农业投资存在的问题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国企业对东盟国家的关注度不断提高,面向东盟国家“走出去”的农业企业也不断增多,投资总额持续增长,总体向好.然而,中国对东盟投资仍处于从起步阶段过渡到成熟阶段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系列的诸多问题.

(1)农业投资多集中在产业链条低端,科技含量低

从中国对东盟国家的农业投资额看,一半以上资金流向生产,少数资金流向加工,而流向物流仓储和其他环节的资金则非常少.对于柬埔寨、缅甸等传统农业农业国的投资,中国企业主要采取了投资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的生产加工和收储的策略.对于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第二层次国家,中国农企主要以经济作物的种植和初级加工为重心,部分涉及渔业和畜禽养殖业.中国企业对东盟国家农业投资的具体方式主要为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的初加工,而对农产品深加工、流通方面进行的投资比较有限,目前双方的合作模式主要以园区建设、技术示范和资本并购为主,规模较大的高科技农企数量很少[4].总体来看,中国对东盟投资大多都处于生产端,产成品为简单农产品,企业对产品的利用较为直接,获得的经济附加值偏低.

(2)小规模民营企业是投资主体,产业布局相对单一

在中国对外农业投资100强企业中,民营企业的数量占据了绝对优势,但境外民营企业的总投资规模远不及央企、国企及农垦系企业.在数量上,民营企业对外投资的数量是国有企业的近5倍,但平均投资规模仅为国有企业的七分之一.在中国对东盟投资过程中较为活跃的几个省份中,中小企业仍然是对外农业投资的主体,以最为典型的福建省、云南省为例,无论是从企业规模还是从企业投资来看,企业总资产低于500万美元或累计投资额低于500万美元的企业数量都占到该省80%以上.他们对外投资的资金实力和管理能力相对较弱,抗风险手段有限,民营企业对东盟各国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分布也较为单一,主要从事面向农产品的小规模种植生产.

(3)企业的融资难度较大,大小项目存在不同的融资难点

无论是大型农企还是小型农企,对东盟进行海外投资都面临较大的融资压力.作为面向东盟“走出去”的主体,中小型企业面临的融资难度更大.大部分中小型企业缺乏对投资国政策的了解和对项目的科学评估能力,投资海外农业领域面临更大不稳定性,企业缺少有效的担保和抵押,从这一点上来看小型企业在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贷款时面临更大的信贷约束.以福建省为例,涉农企业目前在境外开发资金主要依靠企业自筹,制约了企业出走海外的能力.而对大型农业企业来说,通常一个大型项目前期的投入都比较大,项目建设期和资金回收期都比较长,无论是从产品未来的市场供需情况还是从东道国的政策连续性来看,大型项目会面临长期的投资风险.对这类项目而言,其中间环节申报、审批的过程都比较漫长,企业面临贷款还款期限紧张、缺少对应的优惠政策的困境.

(4)缺乏专业人才,信息不对称与人员供给不平衡带来较大成本

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是所有开展海外投资企业的共性.一方面,中国对东盟走出去企业缺乏熟悉掌握东道国外语、了解东道国投资规则、国际贸易等方面的高端人才,在项目开发过程中产生了较高的信息成本和资源配置的成本.另一方面,对于特定产业缺乏专业的技术性工人.部分项目基于员工本土化的考量,在熟练技术工人的招收过程中存在供给失衡,当地居民中缺乏素质较强的技术工人,企业在培训和薪酬支付上都面临较高成本.总体来看,其一,东盟内部国家众多,当地对外来投资企业保留的态度不同,初建企业以及新建投资项目在经营过程中往往面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其二,技术工人在种植加工业企业的员工构成中往往占较大比例,对于此类企业而言,技术工人从事生产加工的能力和质量对走出去企业而言产生的影响较大,对于没有海外投资经验的企业会产生较高成本.

中国对东盟农业投资的对策建议

纵观全球局势,在经济复苏乏力的影响下,全球农业投资活动增长乏力.而得益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及东盟国家的共同努力,中国农业企业“走出去”速度正在不断加快,投资初见成效.同时也存在农业投资集中在产业链低端、民营企业发展欠佳、信息缺乏、融资难、企业面临风险较大等问题,未来需要进行以下多方面进一步地改进,相信随着中国与东盟国家经济合作的日益密切,互通政策的不断升级,企业投资模式和方式的不断创新与扩大,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带动下,中国与东盟国家农业投资合作的广度与深度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1)完善对东盟农业投资产业链布局,拓宽农业发展空间

中国对外农业投资应逐渐向产业链高端发展,有实力的大型企业向扩建全产业链方向递进,提高对东道国优质农业资源配置的能力.同时积极引导国内企业在东盟国家建立开放型园区,形成产业链配套[5],促进产业链条向下游延伸,在保障国内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提升中国农业在外的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提高中国的市场控制力和全球影响力.从政府角度而言,需要加大对重点农企的政策指导和支持力度,根据中国企业走出去情况制定特定产业(例如木薯、橡胶等)的国家产业战略规划,以扶持整个产业在东盟的发展,促进中国对东盟农业的投资.

(2)加强对出境农企的金融政策支持,增大金融服务供给

一方面,注重中国农业对外投资的金融体系构建,加强政策性金融在国家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中的布局,对走出去的农业企业进行支持,提升投资对农业资源的配置效率,为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农业企业(尤其是民营农业企业)提供更多帮助[6].另一方面,金融机构要完善针对海外投资的农业企业的保险的设计和提升相关金融产品的供给,通过金融工具分散海外农业企业面临的市场风险和政治风险.企业也需要内部加大对产品波动、汇率波动等方面风险的把控,与金融机构合作,适当利用期货等金融工具,适时对交易合同进行外汇套期保值,减少自身由于产品波动带来的损失.这两者对于培育具有竞争优势的跨国农业集团[2],提升农业企业的国际影响力都有重大意义.

(3)建设针对东盟投资的综合服务平台,完善信息与人才配给

对于出走东盟的农企而言,东道国的内部环境、当地的产业发展状况、不同国家针对农业投资的具体政策等信息是较为稀缺和匮乏的,投资企业需要一个整体而专业的平台去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用.在投资项目的过程中,资金实力雄厚的大型农企可以通过聘请专业的机构去进行项目评级,对具体项目的可行性及风险进行实际的评估,而对小型企业来说,面临资金和服务的约束,其海外投资活动则更依赖于自身判断和周围信息.建设综合服务平台,可以降低企业出走海外的信息壁垒,使中国对东盟投资的企业关系更为密切,优化对东盟投资的产业结构布局.

另一方面,综合服务平台也可以缓解企业走出去过程中缺乏国际化精英人才的问题.综合服务平台可以同国内具备咨询服务的公司进行合作,根据项目特点对有同样需求的企业开展信息服务.也可根据投资项目的情况发布相关人才聘请要求,吸引熟悉东道国人文、政策、相关产业发展情况并具备管理经验的人才加入.

尽管当前全球范围内地缘政治风险、极端主义和民粹主义势力的不断抬头加大了中国企业对东盟国家投资的政治风险,为中国农业企业向东盟国家走出去带来了不确定因素.但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作为“一带一路”重要沿线区域,东盟经济发展潜力被普遍看好,与中国的农业投资合作必将继续扩大和提高.

参考文献

[1]贾平凡.中国—东盟战略互信更进一步[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02-10(06)

[2]王琦.我国对亚洲区域农业投资的主要目标与任务[J].经济纵横,2017(02):93-98.

[3]张莎.中国东盟农业合作:现状、问题及对策[D].上海师范大学,2013.

[4]尚永辉,魏君英.“一带一路”下中国与东盟农业合作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18):9-11.

[5]张中元.中国与印尼的农业产能合作研究[J].国际经济合作,2017(04):86-92.

[6]操龙升.中国农业对外投资区位选择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17(03):56-62.

(责任编辑段丽君)

总而言之,该文是一篇关于经典农业投资专业范文可作为东盟国家和农业投资特点和问题分析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农业投资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中国和东盟国家天然橡胶产业竞争和合作分析
何 勇(桂林航天工业学院经济与贸易系 桂林541004)摘要东盟国家是中国天然橡胶的主要进口来源地区,同时中国工业化水平高于东盟国家,因此双方在天然橡胶产业方面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中国与东盟国家&ld.

中国对外农业投资政策演变与体系结构分析
胡月1 马志刚2 王琦2 田志宏1(1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83;2 农业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北京100125)摘要对外农业投资是中国实行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一个组成部分,一直受到多个方面.

中国东盟国家海上联合搜救沙盘推演与实船演练项目精彩回顾
随着“中国—东盟国家海上联合搜救实船演练”的圆满结束,也标志着筹备已久的“中国—东盟国家海上联合搜救沙盘推演及实船演练”项目正式.

中心组织东盟国家外交官和记者参访中国媒体
今年是东盟成立50周年和“中国—东盟旅游合作年”,双方媒体有很好的合作基础,中国—东盟中心作为一站式信息和活动中心,愿继续为促进双方媒体交流合作做出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