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图书馆服务类电大毕业论文范文 跟知识情境下图书馆服务拓展转型和相关论文写作技巧范文

主题:图书馆服务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05

知识情境下图书馆服务拓展转型和,该文是图书馆服务方面有关论文写作技巧范文与知识情境和图书馆和转型类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

图书馆服务论文参考文献:

图书馆服务论文参考文献 金融服务论文知识窗杂志电脑知识和技术杂志电脑知识和技术期刊

[摘 要]在新技术、新设备、新环境发展下,作为知识传播体系中的一个关键节点的图书馆,需要拓展自身的社会功能,为社会创新和发展提供服务支持.本文就知识情境内涵,此情景下图书馆时间和空间、内容、对象4个方面服务的拓展、以及为适应新的知识媒体,为建立未来智慧图书馆所需要的建设标准化,服务知识化、个性化和智能化,馆员学科化转型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合力实现未来图书馆的知识共享和知识交流.

[关键词]知识情境;服务拓展;智慧图书馆;标准化

图书馆是纵向留存并继承人类自古迄今文化科学知识的场所,也是横向连接知识创造与知识利用的纽带,每个图书馆都应立足自身特点,把当前所开展的各种服务做活、做实、做强,开拓出更多促进知识交流的服务模式.转变馆员的角色,并密切关注读者角色的变化;改善服务方式和方法,通过技术改进,给予读者更多的知识服务,合力营造未来智慧型图书馆.

一、知识情境的内涵

知识情境(knowledge context),当前学术界的认识主要有狭义和广义两个层面.知识情境狭义的认识是指在知识创建时所包含的相关语境、环境信息.而广义的知识情境认为:对知识而言,情境不止包括有关语境的含义,还包括知识活动中涉及的人的姿态、物质背景、历史信息、组织战略等多个方面,甚至还包括影响或解释知识理解与应用的事物或行为.目前绝大多数的研究都趋向于从广义的层面来认识知识情境.主要研究方向为知识管理、可拓学、个性化信息服务、企业信息化的潘旭伟认为,知识情境是与知识、知识活动等相关的条件、背景和环境条件,也包括知识主体的认知、经验、心理等内部因素,包括目标、过程、资源、产品、组织、人员、领域、时间、地点8个情境维度.徐金发等行业人士指出,组织的知识情境范围包括组织现在拥有和运用的知识,也包括组织将来可以接受和使用的知识,它由组织的环境、战略、文化、组织结构和过程、技术和运营5个维度决定.

图书馆空间具有博物馆、影院、茶馆等其他“第三空间”所具有的自由、宽松和便利的属性;同时,图书馆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形态、特殊的社会职能和独立的学科知识体系,构成了图书馆空间与其他“第三空间”的本质区别.众所周知,图书馆是读者获取和利用知识的有效场所,是读者进行知识建构的核心机构.在各种类型的第三空间中,只有图书馆空间的物理建筑、部门设置、工作流程、人员配备、服务项目、规章制度和组织战略完全是为了保存和传播知识而设计的,是为了用户的知识获取和建构而服务的.图书馆空间建设的实质是知识情境建设.

二、图书馆服务拓展

为适应社会发展对阅读、信息获取的需求,公共图书馆通过拓展服务来弥补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拓展的模式主要分为时间和空间服务、服务内容、服务对象4个方面.

1.服务时间的拓展

图书馆服务经历了从封闭到开放,从仅提供一次文献到兼提供二、三次文献服务的漫长历史过程.从最初“不得将图书携出馆外”的阅览规则,之后藏书只能被少数人拥有和使用,且多限于馆内阅览,到开始重视借阅工作,但那些稀有珍贵的书籍或特殊文献仍被金属链锁住,以防读者携出馆外;服务时间也不断地延长,从一周开放五天,每天开放8小时,到一年365天,每天12小时或更长时间开放服务读者,图书馆服务读者的时间在不断地延长和拓展.

2.服务空间的拓展

图书馆空间也从传统*为主的储藏空间转变为基于藏阅空间,又呈现出多功能、多样化、共享相融合的新空间.

图书馆随着空间的转变,其空间服务功能也在不断地拓展.这些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储藏空间的出现,并非否定图书馆传统空间,而是对图书馆有限的空间,进行空间创新、空间拓展.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开始了新馆建设、扩建等方式优化拓展图书馆空间,为图书馆服务创新提供空间.有效地设计和利用图书馆的服务空间,为用户提供一个交流、学习、休闲场所,是我们当代图书馆人职责.

同时,把图书馆馆藏资源分散到居民生活的各个社区,是公共图书馆服务拓展和延伸的有效手段.将流动服务作为固定服务的补充,是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向纵深发展的标志,也是公共图书馆强化其社会职能的应有之举.

公共图书馆以开展流动服务的方式参与到社区文化建设中,空间上丰富了社区文化,满足了市民对于知识和信息的需求,也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公共图书馆的图书外借率,使其扩大了读者群,使社区居民享受就近、便捷的文化服务.同时,流动服务也可免去一部分场地、人员和设备的投入,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这种广泛意义上的知识情境是图书馆空间特殊性的具体体现,只有知识情境下,图书馆空间服务才得以更尽致地拓展.

3.服务内容的拓展

飞速发展的科技为图书馆进入数字时代创造了所需的技术手段和设施,满足了用户的个性化、信息化需求,通过阅览、外借、复制、参考咨询、文献检索、宣传报导、定题情报提供、情报分析等方式,广泛地为人民服务,为经济建设、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服务.实现了图书馆通过网络资源和数字资源的有效利用,建设数字馆藏.一些国家开始制订图书馆服务方面的法律、法规.这类法规对于促进图书馆服务逐步走向法制化、科学化和现代化,更好地搜集、整理、保存和提供人类已有知识发挥了重要作用.许多国家努力实现图书馆资源共享,广泛开展馆际协作,向各类型读者提供深入、系统和便捷的文献和情报服务,由于代查、代借、代复制、邮寄借书和流动图书馆服务的开展,使远离图书馆的读者也可获得图书馆服务.除了传统的阅读推广、个性化服务、素质教育外,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围绕“新”、“特”做文章,如上海图书馆设立的创客空间,不仅为用户提供传统的文献信息服务,同时还提供3D打印服务以及软件服务等,深受用户欢迎.交流体验服务是图书馆“支持学习创新”的新服务内容,其服务目的是促进资源共享与分享、重视精神层面交流与创造、增强技能学习与知识创新,以实现在“互联网+”时代下,信息资源的区域性、全球性共享.

4.服务对象的拓展

图书馆从开始的只能被少数人拥有和使用,到向“一切愿意来图书馆学习的人开放”,之后李大钊(当时任北京大学图书部主任)强调图书馆的教育职能,提出公共图书馆应向工人、市民开放,实行开架阅览.杜定友、刘国钧等也主张图书馆为民众服务,要用各种方法吸引读者,并辅导他们自学,李小缘强调图书馆发挥“消息总机关”的作用,向社会提供咨询服务,到目前广泛地为人民服务,为经济建设、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服务.

对图书馆而言,情境感知是指计算设备能够感知读者当前的情境,通过数据处理向读者提供实时的个性化服务,并根据传感的情境信息实时地调整所提供的服务,然后推送给读者,能够向读者推荐最适合其情境的资源或者服务.

三、图书馆的转型

1.向互联网+图书馆转型

在当今网络环境、云计算、物联网技术等新的发展形态和互联网思维背景下,图书馆需要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使传统图书馆需要通过优化管理与服务、更新业务需要与体系,实现开放连接、智慧融合,资源共享,完成向互联网+图书馆的行业转型.

首先,互联网+图书馆是互联网技术与图书馆事业、知识信息服务等的深度融合创新.互联网+图书馆需要借用互联网+服务模式和综合化信息服务平台来展示公共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体现图书馆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同时,通过互联网平台,使得各图书馆、各情报信息机构开放连接,通过大数据完成各单位间信息交换,有效改变信息的孤立状态,更好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再者,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的所有资源和服务都可以通过网络或移动设备快速、有效提供与读者,实现国家互联网+环境的有效融合.当然,互联网+的图书馆是一种新的存在形式,我们通过这个新的形式平台,推出具有图书馆行业特色、适应互联网+环境、全新的服务模式和服务内容,实现资源和服务上线、系统和平台融合,资源数据共享,使图书馆进入新业态.

2.图书馆向标准化建设转变

图书馆的标准化涉及管理标准化、服务标准化和技术标准化等诸多方面.从上世纪80年代着手探索文献著录标准化开始,到近些年《全国图书馆标准化工作“十二五”规划纲要》、《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等的出台,围绕图书馆资源标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服务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全国信息与文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文献影像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及全国图书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3部门进行了广泛的探索,先后出台了多部标准规则.特别是2008年成立全国图书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来,国内图书馆标准规范的制订工作进入了一个更广泛的层面,制定标准的数量逐步上升,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共制定内容涉及元数据、图书馆建筑与设施、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等诸多方面30余部,对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我国,随着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规范应用,图书馆相关标准的制定也越来越受到学界的重视.目前,我国图书馆事业方兴未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一方面,社会将对图书馆服务和建设提出新的要求;另一方面,图书馆同样也需要以有效服务证明自身的价值.实现标准化与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有机结合,体现新常态下图书馆发展的科学性和适用性.首先,要在政策支持、经费支持、法律保障的前提下,建立完善标准化工作机制,包括组织机构建设、管理体制建设等.再者,优化标准制定流程,注重标准与实践工作的接轨,充分体现标准的地域特色和服务群体的差异性,以提高标准的可操作性.最后,可以采取多样的奖励机制、监督措施来加强和监督标准的实施与推广.

图书馆只有标准化建设,才有可能实现资源共享、服务共享,甚至人力资源的合作共享.未来图书馆的合作共享也不再局限于图书馆间的合作,而是更大范围的图书馆与其他社会机构之间的合作.新常态下,信息资源有限而服务需求无限的现象将更为突出,图书馆对外协作的空间也会更加广泛,图书馆将逐渐成为社会公共信息的集散平台.利用这个平台,图书馆既向读户提供信息资源,同时也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分享平台已有的信息资源.如上海图书馆设立了80多个“上海之窗”,这些国际交流通道遍及全球6大洲48个国家和地区,为社会各界开展国际交流提供了新的空间和机会;而上海图书馆自身也利用这个平台获取了更多信息.

3.向基于大数据的知识服务转型

大数据时代改变了图书馆的业务功能、人员素养、服务和管理.未来图书馆将由基于传统馆藏的文献服务向基于大数据的新型知识服务转型.

基于大数据的图书馆知识服务,通过加强对大数据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对读者利用图书馆设施、资源和服务,对读者信息各种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掌握读者的类型、需求方向、信息习惯等,以满足用户的真实需求,提供更加人性化、个性化、有效性的专业信息服务,它是为读者提供高级阶段的信息服务过程.

4.向服务主导逻辑转型

目前的资源主导逻辑体现了图书馆的中心主导地位,并围绕其开展价值创造,它以图书馆是单一的价值创造者为条件,虽然资源主导逻辑也重视用户地位和需求,用户只是价值的接受者,用户处于被动地位.随着社会需求、读者提出的更高要求和图书馆不断发展变化,资源主导逻辑逐渐暴露出其弊端,必然出现一种以读者需求为主导的新的价值模式,以满足图书馆事业的创新发展.

5.图书馆馆员角色的转型

图书馆馆员这个古老的职业至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从最初收集、储存和传播信息的管理员到今天的网络馆员、学科馆员和数据馆员,尽管数字时代已经部分丰富了图书馆员的工作职能,使其角色定位出现了多样化,但图书馆馆员始终都是图书馆创新的执行者和推动者.特别是今天的大数据时代,图书馆员独特的职业技能和社会贡献,将成为图书馆发展的巨大动力.

首先,图书馆馆员需要加强职业生涯的规划与管理,充分实现自身人生价值.当前图书馆部分核心业务面临被抢占或被弱化的局面,是由于长期缺乏图书馆相关法律法规和完善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导致图书馆职业整体边缘化明显,行业凝聚力低.因此必须尽快建立图书馆员职业认证体系制度,实现社会对图书馆馆员职业的认可.再者,需要逐步建立图书馆馆员持续专业发展机制.持续专业发展是保持专业能力,适应专业竞争的一种职业继续教育模式.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IF-LA)、美国图书馆协会( ALA)、英国图书馆与情报专业学会(CILIP)等都是支持和促进图书馆持续专业发展的组织.目前国内图书馆馆员有限的继续教育基本上是各自为政.未来图书馆馆员需集多重身份于一体:既是读者利用图书馆的向导,也是图书馆服务创新的主体;既是信息咨询服务的提供者和推广者,也是个性化服务的设计者和实施者.因此需要借鉴国外诸多经验,建立图书馆持续专业发展机制,确保图书馆创新的顺利开展.同时,继续发挥图书馆馆员独特的专业能力.新媒体时代的图书馆发生了根本改变,用户比任何时候都迫切需要图书馆馆员的帮助.图书馆馆员需要对海量无序信息进行有序组织整理,充分利用自身专业技能开展个性化服务.

6.图书馆发展定位的转型

第一,未来图书馆是知识中心、学习中心和交流中心,其主要功能不只是提供图书和信息,而是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技能和资源优势,要踩住时代的节奏,向支持人类学习和创造知识环境的方向发展转型.第二,放弃资源决定服务、服务决定需求的旧意识,树立需求决定服务、服务决定资源、服务决定生存的新理念.需要形成一个以读者需求为导向,以馆藏资源为基础,以智慧服务为目标,以共建共享为保障的资源建设和服务体系.第三,为提升全民公共文化素养提供相应的知识和信息服务.根据社会的需要,及时推出基于全民素养提高需求的综合性信息服务平台和服务项目,为大众提供良好的信息支撑.第四,真正实现图书馆服务的知识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实现资源共享化、读者满意化.

7.向智慧图书馆转型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化水平的提高,我国图书馆逐步进入智慧化服务阶段.虽然目前的图书馆也部分整合了数字技术和资源、网络技术和资源,提供了相关的现代化管理和服务,但高科技运用、人性化彰显、智能化程度,还有对接、融合、共享都需要向更高层次的智慧图书馆转型.

智慧图书馆是一个不受空间限制的、但同时能够被切实地感知的一种概念.有人曾经说过智慧图书馆将通过物联网实现智慧化的服务和管理,其实还包括云计算、智慧化的一些设备,通过这些来改造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我们说智慧图书馆是有感知的,这种感知是指深刻的感知、更广泛的互联互通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智慧化的管理和服务.智慧图书馆就是把任何知识有机地整合在一起,让读者或用户在这个体系之内能够体会到更加贴心的服务.智慧图书馆是一种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信息科学为基本手段的,有着更加高效和便利特点的一种图书馆运行模式,它的最本真的追求就是用最绿色的方式和数字化的手段来实现阅读.它是未来新型图书馆的发展模式,能实现广阔的互联以及共享,它以人为本,进行智慧化的管理和服务.智慧图书馆提供的是智慧服务,而智慧服务的最本质特征就是完成实时的增值,让知识服务的内涵得以升华,这对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智慧化的图书馆应该做到一般图书馆不能够做到的一些事情,一般情况下,智慧图书馆要可以实现在现有的信息技术水平之下对信息资源的全面认知,并且实现安全可靠的、没有错误的信息传递,甚至要在实现了这些内容的基础之上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智能化的处理也是我们对于智慧图书馆的一个稍显苛刻的要求.

智慧图书馆强调以读者为中心,利用信息技术将物与物、人与人、人与物以及泛在的网络结合在一起,降低信息闭塞,打破时空限制.智慧图书馆由其知识共享性、服务高效性、使用便利性的特点,结合深层次的情境感知为读者提供更符合需求的智慧信息资源和服务,从而实现用户无障碍、横跨时空的资源共享,追求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结束语:

背景决定了图书馆发展要从过去追求量的增长,转变为现在追求转型发展,即质的发展.新情境下,图书馆需要一场变革和转型,才能适应经济发展、社会知识交流以及资源和服务的共享,真正发挥知识信息时代下其在人类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上文总结:上述文章是关于对写作知识情境和图书馆和转型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图书馆服务本科毕业论文图书馆服务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数字化背景下图书馆智库建设和服务体系构建
【摘要】 在数字化背景下,旧有的图书馆服务体系已经不能满足时展的需要,创新和变革服务体系成为了图书馆当前的首要任务 本文将深入论述数字化背景下图书馆智库建设,并提出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创新方法 【关键词】.

阅读推广视域下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
谢 芳(广东省深圳市民治街道文化体育中心 广东 深圳 518000)摘 要在建设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过程中,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对于推进社会知识普及以及促进阅读公平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阐述了阅读推广视.

全民阅读背景下图书馆服务策略
摘要在信息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背景下,图书馆正处于旧范型向新范型转型时期,因此全民阅读活动日益受到国家和各级部门的重视 本文分析了当前全民阅读和图书馆发展的现状,并提出了全民阅读背景下图书馆服务策略,以.

精准服务促转型
近年来,泸州市切实把老干部学习活动阵地规范化建设作为精准服务离退休干部的重要抓手,不断加大投入,精选活动场地,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有效推动了离退休干部工作创新转型发展 党政高度重视,倾力打造精.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