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有关秸秆还田论文写作参考范文 与玉米秸秆还田腐熟技术应用效果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主题:秸秆还田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02

玉米秸秆还田腐熟技术应用效果,本文是有关秸秆还田论文写作参考范文与秸秆还田和腐熟和玉米有关论文参考文献范文.

秸秆还田论文参考文献:

秸秆还田论文参考文献 农村新技术杂志现造技术论文计算机科学和技术专业导论论文电脑知识和技术期刊

汪润生

(龙江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黑龙江龙江161100)

摘 要:利用农业部“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的契机,通过腐熟剂补贴方式鼓励农民秸秆还田,杜绝秸秆焚烧,培肥地力,实施低碳经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玉米秸秆还田;腐熟技术;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S141.4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7.07.009

1 技术内容与实施情况

1.1 技术模式、应用区域及面积

龙江县主要实施玉米秸秆粉碎腐熟还田技术,共10 万亩,具体实施地在白山镇,主要以各村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主.

1.2 技术要点

采用联合收获机械边收获,边铡切揉搓打碎秸秆,揉搓打碎后的秸秆长度不大于10 厘米,并且扬施到农田中,使其均匀覆盖地表.人工收获后,机械粉碎秸秆,粉碎后的秸秆长度以5厘米左右为好,不超过10 厘米,均匀覆盖地表,留茬高度小于5厘米.秋季将秸秆腐熟剂、适量化肥(增施尿素5 公斤/ 亩),均匀撒在粉碎的玉米秸秆上.结合大型机械整地将玉米秸秆全部翻埋到25 厘米以上的土层中,减少表土秸秆量,加快秸秆腐烂.在秸秆翻入土壤后,需浇水调节土壤含水量,保持适宜的湿度,达到快速腐解的目的.

2 实施效果与评价

龙江县采取的是单因素评价方法.就是比较玉米秸秆粉碎还田腐熟技术应用前后,土壤理化性状的单一指标变化情况,包括绝对变化即数量增减和相对变化即幅度增减,由此分析说明该技术模式培肥地力的效果.该年度共开展技术效果监测点5 个.

2.1 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2.1.1 土壤有机质项目实施前各监测点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值23.90 克/ 公斤,秸秆还田后各监测点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值24.59 克/ 公斤,平均提高0.69 克/ 公斤,增幅平均2.89%;与不还田的对照比各监测点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增加0.55 克/ 公斤,增幅平均2.29%.分析表明,秸秆还田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但短期内提高幅度不大,长期秸秆还田对培肥地力将起到极大作用,要坚持不懈地进行下去.

2.1.2 土壤全氮项目实施前各监测点的土壤全氮平均值1.57克/ 公斤,秸秆还田后各监测点的土壤全氮平均值1.61 克/公斤,平均提高0.04 克/ 公斤,增幅平均2.55%.与不还田的对照,比各监测点的土壤全氮平均增加0.03 克/ 公斤,增幅平均1.86%.分析表明秸秆还田能提高土壤全氮含量,但增幅不大.

2.1.3 土壤有效磷项目实施前各监测点的土壤有效磷平均值

26.64 毫克/ 公斤,秸秆还田后各监测点的土壤有效磷平均值27.19 毫克/ 公斤,平均提高0.55 毫克/ 公斤,增幅平均2.06%;与不还田的对照,比各监测点的土壤有效磷平均增加0.35 毫克/ 公斤,增幅平均1.68%.分析表明,秸秆还田能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

2.1.4 土壤速效钾土壤速效钾即土壤中存在的水溶性钾,能很快被植物吸收利用,其含量除受耕作、施肥等影响外,还受土壤缓效钾贮量和转化速率的控制,可作为当季土壤钾素供应的指标.项目实施前各监测点的土壤速效钾平均值98毫克/ 公斤,秸秆还田后各监测点的土壤速效钾平均值116毫克/ 公斤,平均提高18 毫克/ 公斤,增幅平均18.4%.与不还田的对照,比各监测点的土壤速效钾平均增加10 毫克/ 公斤,增幅平均9.43%.分析表明,秸秆还田能明显提高土壤速效钾含量.

2.1.5 土壤容重土壤容重是表示土壤熟化程度的指标.项目实施前各监测点的土壤容重平均值1.14 克/ 立方厘米,秸秆还田后各监测点的土壤容重平均值1.13 克/ 立方厘米,平均降低0.01 克/ 立方厘米,降幅平均0.88%;与不还田的对照,比各监测点的土壤容重平均降低0.01 克/ 立方厘米,降幅平均0.88%.分析表明,秸秆还田能降低土壤容重.

2.1.6 土壤pH 值(1∶2.5)项目实施前各监测点的土壤pH 值分别为6.7、5.8、6.0、5.7、5.8,均值为6.0.秸秆还田后各监测点的土壤pH 值分别为6.8、5.9、6.1、5.9、5.9,平均值为6.12,平均增加0.12.比不还田的对照各监测点的土壤pH 值分别为6.7、5.8、6.0、5.8、5.8,平均值为6.0,平均增加0.12,增加数值较小.分析表明,秸秆还田对土壤pH 值没有明显影响.

2.2 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项目实施前各监测点产量分别为每亩545.0 公斤、598.7公斤、620.8 公斤、606.4 公斤、612.4 公斤,平均值为596.7 公斤.秸秆还田后各监测点产量分别为每亩570.5 公斤、620.8公斤、647.5 公斤、628.5 公斤、630.5 公斤,平均值为619.6 公斤.比不还田地块每亩分别增加25.5 公斤、22.1 公斤、26.7 公斤、22.1 公斤、18.1 公斤,平均增加22.9 公斤,平均增产幅度3.85%.分析表明,秸秆还田能提高作物产量,但增产幅度不大.

3 效益分析

3.1 经济效益

实施秸秆腐熟还田具有良好的改土作用,能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氮、磷、钾含量,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状,节约化肥用量,同时还可提高产量,5 个监测点平均亩增产22.9 公斤,增收50 元左右,减少氮、磷、钾化肥投入量9.27 公斤(纯量),亩节本24 元左右,亩总节本增收74元左右.实施的10 万亩共节本增收740 万元.通过秸秆还田可以减少化肥投入,减轻农民负担、减少劳动力的投入,同时还能改善农产品品质.

3.2 生态效益

实施秸秆还田,一是可避免农民在田间地头直接焚烧秸秆,既保护了环境,变废为宝,又可培肥地力提高耕地质量;二是增加有机物料投入,减少化肥用量,减轻化肥对环境的污染;三是促进秸秆科学利用并提高了土地综合生产能力,有利于生态农业的发展.

作者简介:汪润生,本科学历,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

归纳上文:上文是关于经典秸秆还田专业范文可作为秸秆还田和腐熟和玉米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秸秆还田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吉林省镇赉县推广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技术探析
刘晶源(吉林省镇赉县农机局,吉林镇赉137300)摘要推广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技术是近年来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有利于旱区保水、保土、保肥、保护环境,实现节本增效、增产增收,是一项经济效益和生态.

推进玉米秸秆还田技术逐步培肥土壤地力
张英夫(四平市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吉林四平136000)摘要当前,我国的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玉米秸秆的焚烧是造成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 近些年,东北地区开始逐渐走向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轨道,结合当地的主要优势,.

玉米秸秆还田技术在小麦种植中的应用
摘要玉米秸秆还田技术是当前小麦种植较常用技术,配合保护性耕作技术,对于小麦产量的提高有重要作用,通过玉米秸秆提高土壤保墒性能,有效培肥地力,做好秸秆粉碎、整地、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能够使小麦生.

秸秆还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摘要】秸秆还田是当前农业生产普遍重视的一项增加土地肥力的增产措施 本文以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为例,介绍秸秆还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以及其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秸秆还田;农业生产;应用;问题【引言】.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