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当代中国类有关在职开题报告范文 跟当代中国:一场中国作曲家的盛典写在美国荣莉亚学院聚焦12019音乐节之后有关在职开题报告范文

主题:当代中国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20

当代中国:一场中国作曲家的盛典写在美国荣莉亚学院聚焦12019音乐节之后,该文是当代中国自考开题报告范文跟作曲家和中国作曲家和12018有关在职开题报告范文.

当代中国论文参考文献:

当代中国论文参考文献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中国文化论文中国社会科学期刊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风云际会,因利乘便,2018年元月,欣逢东方之中国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步入新时局年的好时节,大洋彼岸的美国纽约,经过近一年的筹划准备,以中国现代音乐为主题的音乐节成功举办.未曾有声先有情,音乐节的帷幕尚未拉开,成排印着中英双语字样的“当代中国:一场中国作曲家的盛典”的巨幅蓝色展窗已伫立于曼哈顿上西区百老汇街旁,不时吸引着来往行人的目光.元月19日,音乐节正式开始,到26日,32位中国本土作曲家的33部作品,分六场音乐会,呈现给来自不同国家的高水平音乐听众.音乐节之外,其他中国音乐相关活动也乘机举办,一时间,在曼哈顿这个各国艺术高手云集、充满活力的现代艺术之都的空气中,散发着一股现代中国新音乐的芬芳.

“当代中国:一场中国作曲家的盛典”音乐节,是美国茱莉亚学院举办的“聚焦!2018”(Focus!2018)音乐节推出的主题.音乐节创始自1984年,以上演20世纪,尤其是“二战”后世界各国的现代音乐作品著称.音乐节每年一届,每届设定一个主题,从以往的音乐节看,主题类型主要为两种:一种为某个国家或地区的现代音乐作品,如刚刚过去的2017年,主题是“我们南方的邻居:拉丁美洲的音乐”,上演了古巴、玻利维亚、墨西哥作曲家的作品;2015年为“日本音乐节”;2011年则以“现代波兰:1945年以来波兰音乐的新方向”为主题.另外英国、匈牙利、苏联、美国本土以及亚洲与南太平洋等国家或地区作曲家的现代音乐创作,都曾被作为主题;另一类以某一作曲家为主题,如2014年的苏联—俄罗斯作曲家施尼特凯(Alfred歌Schnittke,1934—1998)、2012年的美国本土作曲家约翰·凯奇(JohnCage,1912—1992)等.音乐节内容丰富,曲目多样,至今已有世界各地百多位作曲家的作品被上演.而茱莉亚学院举办如此音乐节,其目的除推动各国现代音乐创作、为美国听众了解异域现代音乐提供条件外,还旨在培养茱莉亚学生新作品的演奏能力、拓展学生们的艺术视野.因此,不仅担任音乐节演奏的,主要是茱莉亚的学生及由学生组成的茱莉亚新室内乐团(NewJuilliardEnsemble),且作品的选择,也以茱莉亚学生的专业设置为前提,即作品一定由茱莉亚本校在读学生参与演奏.类似的情况,还有承担“聚焦!”音乐节演奏的茱莉亚新室内乐团的年度音乐季,同样以演奏各国现代音乐为己任,亚洲的中国、日本、韩国、菲律宾、柬埔寨等地,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美洲的加拿大、巴西、萨尔瓦多、哥斯达黎加以及欧洲的德国、法国、瑞典、乌克兰、立陶宛、冰岛等国作曲家的现代音乐作品都曾被演奏.因此无论“聚焦!”音乐节,还是新室内乐团的音乐季,都已成为茱莉亚学院的重要年度音乐活动,且以其前卫的观念、开阔的视野、丰富的作品呈现和充满青春气息的演奏而闻名于纽约.

举办以中国现代音乐为主题的音乐节,是音乐节创始人之一、茱莉亚学院院长约瑟夫·波利希(JosephW.Polisi)和音乐节策划人、艺术总监、同为创始人的乔尔·萨克斯(JoelSachs)先生的共同心愿,也是波利希在卸任茱莉亚院长之际的一个特殊愿望.波利希希望以此音乐节的举办,支持其在任期间所确定实施的一项重大举措:天津茱莉亚校区的建设.与以往国外举办中国音乐节选择作品的标准不同,此次“聚焦!2018”音乐节,将选择作品的范围,限定为居住在中国本土的作曲家.其中只一特例,就是将在美国生活了七十余年的周文中先生的作品纳入曲目单.周文中先生是华裔美国著名作曲家、原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美国文学艺术院终身院士、中美艺术中心创始人,音乐节上演他的作品,意在表达对周先生在中美音乐文化交流上所做贡献的敬意.另外,“聚焦!2018”音乐节还以世界首演和在西方首演的作品为主,六场音乐会,共13首(部)作品属世界首演,其中包括音乐节委约新作7首,茱莉亚新室内乐团委约新作2首,另有4首虽非委约,但属首次演奏.

负责作品选择的艺术节总监乔尔·萨克斯先生,以其丰富的经验和广博的见识,力图在本次音乐节上全面展示中国的现代音乐创作,所择定的34首(部)作品,创作时间跨度长,从1947年桑桐(1923—2012)的小提琴独奏曲《夜景》,到2017年刚刚完成的委约新作,整整跨越了70年;所含地域广,不仅选择工作在北京、上海的作曲家的作品,也有来自广州、武汉、四川及留学欧美年轻作曲学子们的作品;年龄上,有95岁高龄的周文中(1923—)先生于2007年创作的《霞光》、94高龄的罗忠镕(1924—)先生创作于1987年的《圆号奏鸣曲》,以及刚离世的95岁高龄的朱践耳(1922—2017)先生创作于1991年的《第五交响乐》(2001年修订),还有30年代出生的高为杰(1938—)先生于2017年创作的《丝竹》;有在当今国内外音乐舞台作品上演率最高年龄段,即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出生的作曲家如杨立青(1942—2013)、陈其钢(1951—)、何训田(1952—)、叶小钢(1955—)、刘索拉(1955—)、贾达群(1955—)、郭文景(1956—)等人的作品.关于二三十年代出生的作曲家的作品,已成为中国现代音乐创作的历史符号,无论怎样,上演了就是成功.而人们相对比较熟悉的四五十年代出生的作曲家们的作品,自然不负众望,备受关注.其中尤其杨立青在改革开放初期的80年代创作于德国的《唐诗四首》,虽为现代技法,再次聆听,让人从中感受到的却是一缕浓郁的怀旧气息.音乐节以上演室内乐作品为主,唯最后一场为管弦乐作品音乐会,而这场音乐会上的三部作品中,一部朱践耳先生的《第五交响乐》外,有两部出自此年龄段的作曲家:陈其钢的《乱弹》和郭文景的《野草》,由此也可见这代作曲家在当今国际乐坛上的影响力.

值得高兴的是,音乐节在推介新生力量上的不遗余力,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作曲家作品演奏的比例较以往有显著增加,单从数字上看,甚至超过了四五十年代的作曲家.他们是贾国平、金平、陈强斌、秦文琛、于宝玉、高平、赵曦、宋歌、姚晨,共九位.这是当今承上启下的一代,他们的作品有的飘逸,有的浓烈,有的偏向本土,有的更具国际性,也是个人风格差别最大的一个群体.

音乐节尤其令人激动的,莫过于推出了“80后”乃至“90后”的年轻新秀.中国音乐创作的一代新人,终于在千呼万唤中揭开面纱,以崭新面貌,藉此音乐节,成功地在世界音乐舞台上集体亮相!自上世纪末,就有国内音乐人士试图以不同方式,为作曲新生代提供展示平台.然而,一年,两年,五年,十年过去后,虽然作为创作个体,他们中的一些人在业内已小有名气,一些作品也已经在一定范围内得到认可,但作为如“1977级”那样象征着一代人的创作群体,却始终未能出现.历史就是如此这般神奇,不曾想,经过多年的酝酿,人们期盼已久的这代新人,在2018年,以这样的方式出现在人们面前!音乐节上,共演奏了12位新生代作曲家的作品.这12位年轻作曲家,全部出生于中国改革开放之后,且绝大多数有留学或正在留学的经历.作为一代新人,他们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与以往有着标志性的不同——在这些作品中听不到扭曲,感受不到叛逆,也寻不到沉重的历史包袱,有的是绚丽的音色、跳跃的节奏、干净的手法和明亮自然的心境.聆听这些作品,你无需过多借助音乐之外的因素就可感受到音乐带来的身心愉悦.如音乐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才华出众的盲人作曲家代博的新作《差异与重复》(单簧管、大提琴与钢琴三重奏),尽管是为纪念法国哲学家德勒兹的同名著作出版50周年而作,其中却包含着这位年轻作曲家的哲学思考.然而坐在音乐会现场,听着作品的首演,笔者的视线会在不觉中离开舞台,似乎唯有此,才可听清音符中蕴含的作曲家的内心独白.此时,不仅视觉变得多余,甚至光线也似乎显得多余了.代博的同龄人、上海音乐学院青年教师梁楠是此音乐节上唯一上演了两首作品的作曲家,一首《你睡了,我醒了》(女高音与大提琴、钢琴),一首《松风》(钢琴三重奏).两首作品风格迥异,而后一首所具有的作曲者家乡古长安浑朴豪壮的地域风格,倒是音乐节上这代新人作品中所少见的.还有一首给笔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品,是音乐节上年龄最小的刘豫徽创作的《缬韵》.豫徽同学出生于1997年,目前还只是音乐学院的本科三年级学生,但这首为单簧管、低音提琴和打击乐而作的三重奏,却是如此的清新充满灵气.作品灵感源自云南白族的扎染工艺,如同古朴而生机勃勃的民间工艺中的图案一样,整首作品围绕着几个基础音型发展变化.作品里,作曲家利用单簧管富于弹性的发音和不同音区所具有的丰富的音色特点,使建立在五声调式上的音乐明亮流畅,轻巧活跃,大跳与级进、抒情与描述自如转换.低音提琴柔和甚至有些木讷的音色,为单簧管明亮跳跃的音调增添了一层古朴韵味.打击乐则时而如同扎染图案的晕染,使单簧管的音乐得以延续,时而又如西南少数民族年轻女性欢快的舞蹈,为作品增添了韵律和动感.年轻的作曲家将单簧管、低音提琴和打击乐这三种完全不同类别的乐器巧妙调配,创作出的音乐带有某种视觉效果,却无末流烂俗,谐谑雅致、轻巧流畅又单朴.上述四首作品,除梁楠的《你睡了,我醒了》非委约新作,其他三首均为音乐节专门委约创作,也是作品的世界首演.另外四首委约作品,分别是王阿毛的《弄竹弹丝》(长笛、钢琴)、毛竹的《弦乐四重奏》和宋杨的《鲸落》(长笛、竖琴、低音提琴三重奏)、商沛雷的《独白》(长笛独奏).前两位目前分别是星海音乐学院和四川音乐学院的青年教师,后两位均正留德学习.《弄竹弹丝》有着如岭南广东音乐般的清丽明快,《弦乐四重奏》带着民歌般的质朴抒情,《鲸落》则通过对“鲸落”现象的关注,赋予作品一种声纳音波似的特殊音响效果.商沛雷的《独白》,虽然没能象笔者之前听到她的获2015年国家大剧院“青年作曲家计划”头奖的《八仙》那样展示出这位1990年出生的小女生的才能,但得此机会亮相,却也值得.七首音乐节委约作品之外,尚有新茱莉亚室内乐团委约的、同为1990年出生的王姝慈创作的《包豪斯》.该作品作为整个音乐节的开场作品,独特精致,别有韵味,从现场的演奏中恍若真的听到了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声音.音乐节上,这些年轻作曲家热气腾腾的委约新作的首演,为包括笔者在内的听众们带来了发自心底的愉快与欣喜,难怪主办方把可贵的委约机会毫无保留地全部交给了这代新人.正是希望这代新人能够经受住未来时间的考验,认清自己,不断前行,如他们的前辈一样在慢慢创作路上不断亮出好作品.

音乐节成功了!成功的背后,是作为基石的音乐作品的质量保障.在音乐节开幕前,《纽约时报》曾刊登介绍文章,文中乔尔·萨克斯博士提到,以中国现代音乐作品为音乐节主题的想法他已心存有年,然而当他面对从如此数量巨大、风格多样、文化丰富的国度中挑选出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所遇到的挑战时,又不得不一次次放弃心中的想法.此次“聚焦!2018”音乐节能够成功举办,得益于天津茱莉亚校区的负责人亚历克斯·博泽(AlexBrose)与何为(WeiHe)二位先生的牵线搭桥,使萨克斯先生有了从多位中国作曲家处获得信息的机会.我们虽然看到萨克斯先生为作品的挑选付出了辛劳,但可以肯定地讲,如果没有近年国内在推动音乐创作上的系列举措,萨克斯先生将继续一筹莫展,音乐节也将难成功举办.近些年,在国内,不仅有国家艺术基金对各类文艺创作特别是年轻艺术家的支持,还有机构和个人的通力合作,使得国内近年在培养新人方面出现可喜的进步与积累.萨克斯在《纽约时报》的文章中提到,他首先联系到的一位重要人物,就是国家大剧院“青年作曲家计划”的首席评审专家陈其钢先生.近年来,陈其钢除推动国家大剧院的“青年作曲家计划”,还在浙江乡间举办“躬耕书院音乐工作坊”,将自己的创作经验与青年作曲家分享,平等交流、切磋创作,使不少青年作曲家从中受益.同时,音乐学院也在创作人才培养上不懈努力,持续举办系列“中国室内歌剧创作推动计划”“北京国际作曲大师班”“ConTempo”新室内乐作曲比赛等活动,营造良好环境,激发创作热情.这些都为“聚焦!2018”音乐节的举办提供了条件.当今最为活跃的一代作曲家也创作之余,作为园丁同样功不可没,其中国内的郭文景、叶小钢、唐建平和相对年轻的教师贾国平,美国的陈怡、周龙都为此次音乐节输送了不止一名人才.另外中国音乐学院的作曲教师高为杰、金平,上海音乐学院的作曲教师贾达群以及一些与中国作曲家作品出版相关的出版社,也为萨克斯先生提供了可资参考的信息.正可谓众擎易举,独力难支,众人拾柴火焰高是也.

2018中国改革40年!站在新时代的开局年,回首40年来我们国家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现代音乐创作也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同时,40年来,中国的现代音乐和音乐人们,以这一特殊语言,丰富了国人的文化生活,吸引了国际友人对中国艺术、文化乃至国家的关注,亦可谓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音乐上的贡献.此番借茱莉亚音乐节之东风,中国的音乐家们积极参与,音乐节之余,音乐学者们与茱莉亚学院合作举办了为期两天的“中国现代音乐的观念与实践”学术研讨会,古琴家陈雷激在亚洲中心举办了古琴音乐会,音乐学院还于音乐节闭幕次日,同在音乐节闭幕音乐会的举办地纽约林肯中心艾里斯·图利厅演出了题为“2018中国当代音乐——音乐学院作曲家新作品世界首演”的音乐会,从多方面展现了当今充满活力的中国音乐人的精神风貌.

2018年元月,在纽约,四代中国作曲家的现代音乐作品的呈现以及系列与中国音乐相关活动的举办,不仅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了中国风采,也使得我们能在这样的平台上审视自我、寻找自我、完善自我.相信有这样良性互动的文化大环境,中国的现代音乐创作定能在继续发展,丰富国人生活的同时,为其他国家与民族的文化生活奉献上当代中国音乐人的才智,为人类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资助项目,批准号:16D760003)

李淑琴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责任编辑张萌)

括而言之,此文是一篇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作曲家和中国作曲家和12018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当代中国本科毕业论文当代中国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彰显文化意识?
郑忆石(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上海200241) 摘 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否具有“文化意识”,关系到其能否屹立于世界哲学之林、找到国家民族新发展的自我认同之基……根本问题 .

中国好老板:一场大火烧出最美真情
突发火灾员工被烧伤2018 年4 月11 日下午4 点多,浙江宁波市奉化区金棕财富广场的一家川菜馆后厨,照常忙碌着 突然,不知谁大喊了一声“着火啦”,说话间,厨房已火光乱窜,浓.

全球化vs本土化:听觉和当代中国文化的转型
听觉如同视觉一样,是人类生存、体验、审美的重要感知通道,是社会交往和文化沟通的重要途径,如“豆瓣FM”、“网易云音乐”……化产品组成了中国年轻人重要的听.

从《宣言》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真理之光,穿越历史,照亮今天 1848年2月,宣言正式发表,马克思主义横空出世,如同一道闪电,划过暗夜的长空 170年后,新的思想开启新的时代 作为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