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中日友好方面论文写作参考范文 跟北京论坛:为中日友好事业注入新动力相关论文写作参考范文

主题:中日友好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24

北京论坛:为中日友好事业注入新动力,本文是中日友好方面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跟新动力和北京*论坛和事业相关论文范文素材.

中日友好论文参考文献:

中日友好论文参考文献 公共事业管理论文方向基层医学论坛杂志教育教学论坛杂志教育教学论坛期刊

改善中日关系要坚持和平、友好、合作的大方向.双方要不断增强战略互信,继续加强民间交流,以实际行动加深相互理解和信赖,努力构建新形势下的中日关系.

本刊记者 张春侠 万全

2017年12月15日至17日,由中国外文局和日本言论NPO共同主办的第十三届“北京—论坛”在北京举办.500余名中日各界人士出席开幕式,副部长、主任蒋建国和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分别做主旨演讲和特别演讲.中国外文局局长张福海、外交部部长助理孔铉佑、日本驻华大使横井裕、联合国原副秘书长明石康出席并致辞.

在为期两天的讨论中,来自中日两国政治、经济、外交、安全、媒体等各个领域的代表围绕“中日共建更加开放的世界经济秩序与维护亚洲和平”这一主题,展开了务实交流和深入研讨,为中日关系的持续改善与健康发展提供了许多真知灼见,并达成了一系列共识.

不忘初心 互信合作

长期以来,中日两国关系在政治、经济、人文交流等各领域都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同时也经历了复杂的波折和极为严峻的考验.2014年,中日两国就处理和改善两国关系达成并发表“四点原则共识”,向推动两国关系回到良性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此后,中日两国关系在总体上呈现出缓和改善趋势.2017年正值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中日关系也迎来了一些积极变化.11月11日,国家主席在越南岘港会见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时指出,中日是近邻,也是亚洲和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日关系稳定发展符合双方利益,对地区和世界具有重要影响.中日双方要准确把握和平、友好、合作大方向,推动中日关系持续改善,向好发展.

“日本一直是中国开放发展的参与者,也是重要受益者.中国在新的发展征程上,愿把自身发展同日本等世界各国的发展更紧密地结合起来,不断扩大利益交汇点,共享成果、共创机遇、共筑平台,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推动亚洲和世界发展繁荣.”开幕式上,蒋建国对中日关系向好发展提出了四点思考:不忘初心,把握中日关系行稳致远的战略方向;增进互信,维护中日关系健康发展的政治基础;务实合作,加大中日关系合作共赢的发展动力;以史为鉴,坚定中日民众世代友好的强大决心.

为此,蒋建国提出媒体营造中日关系健康发展的舆论环境、智库贡献中日关系行稳致远的真知灼见、企业共创中日关系合作共赢的发展良机、青年传承中日民众世代友好的坚定信念四点建议.“我相信,只要我们不忘初心,互信合作,中日关系就一定能持续得到改善.”蒋建国说.

福田康夫在演讲中表示,世界正在发生巨变,日中两国作为政局稳定的大国,迎来了解决两国间课题、共商亚洲和全球事务并寻求解决方案的绝佳机会,两国应携手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努力.

论坛中方主办方负责人、中国外文局局长张福海表示,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比邻而居,既是搬不走的邻居,也有绕不开的历史.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尊重彼此的存在,从历史中学习智慧,从历史中汲取教训.不忘过去,我们能认清彼此的历史方位;面向未来,我们能找准共同的利益与责任.中日不仅应该在东亚做好邻居,还应该为世界和平与繁荣做出应有的贡献.这既需要两国的良性互动,更需要两国民间的积极交流.

为中日关系发展建言献策

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本届论坛除设置“双边政治与外交”“媒体”“经贸”“安全”4个分论坛外,还专门开设特别分论坛,研讨中日邦交正常化在今天的意义与中日关系的未来.分论坛上,来自中日两国的几十名嘉宾着眼中日关系大局,直视问题,坦诚交流,围绕各个议题展开热烈讨论.

在双边政治与外交分论坛上,中日双方嘉宾就推动两国实现战略互信、携手为世界和平与繁荣作出更大贡献,提出了包括充分了解对方国家历史与国情、扩大两国关系中的积极因素、开展双方携手与第三方互利共赢的合作,以及创造两国青年人进行“心连心”交流的机会等建议.上海市日本学会会长吴寄南表示,中日两国关系的改善重点在于“不忘初心”.他说,中日两国要抓住当前的历史机遇,继续扩大两国共同利益的交汇点.同时,更要清楚地认识到,中日两国的发展、国情等存在差异,两国政府及人民都应学会换位思考、相互理解,才能逐步积累互信.

在经贸分论坛上,针对当今世界出现的逆全球化思潮,两国嘉宾都认为这只是暂时的波折,全球化趋势最终是不可逆、不可变的.外交学院副院长江瑞平指出:“现在欧美国家新自由主义主导的全球化遇到挫折,此时中日两国应该总结以往的成功经验,建立具有东方特点的新的全球化方式,而不是沿袭旧有方式.”

讨论中,“一带一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等成为嘉宾们讨论的关键词.大学河合正弘教授高度评价“亚投行”和“一带一路”倡议,称这将是今后国际秩序的基础之一.而在RCEP这个大框架下,中国和日本也应发挥更加重要的引领作用.

媒体分论坛围绕“改善中日两国舆论环境的必要举措——对舆论结构与媒体变化的思考”这一主题展开热烈讨论.嘉宾一致认为,作为两国普通民众了解对方的最主要途径,媒体报道应基于事实、客观公正.电视台评论员白岩松指出,两国媒体在报道中日关系时不能提前预设情绪,否则报道会被裹挟.如今的中日关系无法如80年代般亲密,但也不至于交战,媒体应视对方为“正常国家”进行报道,避免煽风点火.

在5个分论坛中,安全分论坛是两国嘉宾看法差距最大、观点对立最多的分论坛.在论坛上,双方嘉宾分别就东北亚安全形势、中日两国防务政策和地区安全保障的框架、中日之间海洋问题三个话题发表观点和主张,并展开问答.虽然双方一度在美日同盟不断强化、美日南海所谓的“自由航行”以及中日岛屿主权和海洋权益争议等问题上展开激烈辩论,但还是在尽快恢复中日防务安全对话、建立海空联络机制和防务部门、建设国际海洋法方面加强合作等方面取得共识.

2017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特别分论坛正是以此为题,不少嘉宾就是中日邦交正常化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原副部长刘德有就是其中之一.他高度概括了中日邦交正常化在今天的意义,并强调45年前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实现来之不易:“对于这个得来不易的中日友好果实,两国人民有千条理由、万条理由加倍地爱护和珍惜,而没有一条理由可以去损害它.”刘德有表示,中日两国关系的关键词应当是和平、友好、合作、共赢.中国将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为构建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作出自己的贡献.

在近4个小时的讨论中,“不忘初心,回归原点”成为双方嘉宾口中的关键词.双方一致认为,改善中日关系要坚持和平、友好、合作的大方向.为推动两国关系新升级,双方要不断增强战略互信,继续加强民间交流,特别是年轻人交流,以实际行动加深相互理解和信赖,努力构建新形势下的中日关系.

中日共同发布《北京共识》

作为本届论坛的讨论成果,中日主办方共同发布了《北京共识》,为推动中日关系持续改善建言献策.

双方一致认为,当前世界形势正经历复杂深刻的变化,机遇和挑战同步增长,国家间相互依存空前上升.新形势下为进一步扩大中日两国共同利益,双方改善关系、深化合作需求进一步增强.

《北京共识》指出,中日关系正面临重要历史节点与发展契机;近期中日领导人多次会晤,两国间多种沟通机制逐步恢复,这对于双方积累互信、解决分歧至关重要;世界经济领域反全球化和保护主义的趋势日盛,中日两国为构建更加开放的经济秩序展开各种合作变得更加重要;中日两国在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维护国际核不扩散体制、合作应对非传统安全挑战等方面拥有重大共同利益和共同责任;论坛再次明确45年前中日邦交正常化在新时代、新形势下的重大积极意义.

《北京共识》提出,中日两国应不断提升合作水平,促进贸易、投资与资本流通,探讨对接“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探索第三方市场合作等多种合作形式,采取务实行动,推进具体项目.此外,中日两国都面临着经济结构调整,在这一过程中,两国企业之间的合作十分重要.

中国外文局副局长王刚毅代表论坛主办方在对本届论坛进行总结时提到,代表们在论坛上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发出的积极呼声一定会对中日关系的持续改善产生积极影响.他说:“我们将继续共同努力,强调45年前中日邦交正常化在当今的重大意义,推动论坛成为促进中日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对话平台,谋求优势互补、深化合作新动力的合作平台,开展安全对话和强化危机管控的沟通平台,引导两国舆论、增进民众感情的传播平台.同时,使论坛成为中日两国凝聚并扩大‘互为合作伙伴、互不构成威胁’战略共识的重要平台,为推动中日关系持续改善作出更大贡献.”

中日两国民众好感度呈改善趋势

作为“北京—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日关系舆论调查”自2005年首次实施以来,已成为真实反映中日两国民意、增进两国相互了解的重要途径,也为论坛提供了重要的民意参数和讨论话题.

2017年12月14日,由中国外文局和日本言论NPO共同实施的第十三届“北京—论坛”中日关系舆论调查结果在北京发布.调查显示,2017年民调结果与中日关系出现改善的现状总体相符,多项数据持续好转:中日受访者对于对方国家的印象和对中日关系的发展评价都呈现逐渐改善的态势,对于中日关系未来和在国际事务上的合作具有良好期待.不过,数据也显示,中日关系向好的民意基础仍不牢固,领土、历史等敏感问题的影响因素依然突出.

调查显示,两国受访者关于对方国家印象有所改善,中方改善幅度大于日方.2017年,中国受访者对日本的整体印象持“非常好”和“比较好”态度的比例为31.5%,比2016年(21.7%)上升近10个百分点;对日本“印象不好”比例从2016年的76.7%下降近10个百分点至66.8%.日本受访者对中国的整体印象持“非常好”和“比较好”态度的比例为11.5%,比2016年(8%)上升3.5个百分点;对中国“印象不好”(包括“印象相对不好”)的比例从2016年的91.6%下降为88.3%.

两国受访者对两国关系现状积极评价上升.中国受访者认为当前中日关系“非常好”和“比较好”的比例为22.8%,比2016年(14%)上升了8.8个百分点;认为当前中日关系“差”或“比较差”的比例为64.2%,较2016年(78.2%)下降14个百分点.日本受访者认为当前中日关系“非常好”和“比较好”的比例为6.7%,比2016年(1.9%)增长4.8%;认为当前中日关系“差”或“比较差”的比例为44.9%,较2016年(71.9%)下降幅度较大.

调查显示,中国受访者对中日两国经济实现合作共赢的信心更强,超过六成中国受访者对全球化持肯定态度(65.9%),并希望日本加入“一带一路”与“亚投行”(62.7%).日本受访者认为两国经济互补性强、可以实现合作共赢的比例为27%,比2016年(29.5%)略有减少;10.7%的日本受访者认为未来中日经贸额“将会明显增加”或“将会有所增加”,较2016年(8.2%)有所上升;说明日本受访者对中日经济关系的信心有所回升.

调查指出,中日关系向好的民意基础仍不牢固.尽管2017年中日两国民众对中日关系的评价及国民感情都出现好转,但负面评价仍占主流,推动两国关系向好的民意基础仍不牢固.领土争端和历史问题仍是两国受访者认为阻碍中日关系改善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日本对历史问题的态度对中国受访者产生的深层心理影响更加突出.

此次调查于2017年10月在中日两国同步进行.在中国开展公众调查的样本包括北京、上海、成都、沈阳、西安、广州、武汉、南京、青岛和郑州等10个城市的1564名居民.中方的公众调查与精英群体调查由中国零点有数科技公司完成.日方共有1000名公众和341名精英人士参与日方问卷调查.

让“北京—论坛”发挥更大作用

“北京—论坛”创办于2005年,在双方共同努力下,已成为中日两国间高层次、具有广泛代表性的民间对话和交流的重要平台,每年在北京或轮流主办.自2015年起,“北京—论坛”在中国、日本外务省的支持下,由中国外文局和日本言论NPO共同主办.

近年来,中日两国民众对于中日关系的改善持有更高的期待,但中日关系向好的民意基础仍旧不牢固.“北京—论坛”的举办,为两国之间存在的敏感问题和难点问题提供了研讨交流的平台,也为改善中日两国关系、提升互信增加了机会.

“‘北京—论坛’是日中两国有识之士发起的民间对话平台,对两国知识界的交流以及促进相互理解发挥了巨大作用.”联合国原副秘书长、“北京—论坛”日方指导委员会委员长明石康表示,日中两国国民一直坚持真挚、坦率的对话,我们的活动是对正式外交的一个鼓励以及补充.哪怕向着我们共同的未来向前迈进一步、两步,也是我们的收获.

论坛中方主办方负责人、中国外文局局长张福海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北京—论坛”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促进对话交流、凝聚双方共识、改善国民感情、促进双方互信四个方面.对于论坛未来的发展,张福海表示,要传承论坛13年来已有的成熟机制和成功经验,并在论坛机制和内容上不断创新,将“北京—论坛”机制化、品牌化,使之发挥更大的作用.

上文结束语,本文论述了适合新动力和北京*论坛和事业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中日友好本科毕业论文,相关中日友好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中日共建更加开放的世界经济秩序和维护亚洲和平第十三届北京-论坛综述
2017年12月15日至17日,受、日本外务省支持,由中国外文局和日本言论NPO共同主办,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日本国际交流基金、日本俱乐部协办的第十三届北京-论坛在北京举行.

美国房姐符江秀:没有爱情托举,事业不过是一场海市蜃楼
她,曾在餐馆端过盘子,在社区大学当过教师,半路出家自学成才做过软件工程师,也在著名军用公司和北美最大的电力公司工作过 2010年,她投身商海从事房地产投资,成了美国少有的女性华人“房姐&r.

李竑:北京庄园十年匠心开启成品化别墅新时代
自2003年到2012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叫停别墅用地政策”,由此造成了10年间,北京土地供应大幅放缓,别墅土地几近断供 2016年,国土资源局再发文,或将停批全国别墅建设.

乔新江:抓好党建是我们事业的根本保障
文高艺宁 管 昕“十八大以来的实践中,我们已经深切体会到,任何时候凡是重视党的建设,我们的革命和建设事业都会取得重大成绩;如果放松了党的领导,我们的事业就会受损失 ”10月2.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