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鄱阳湖边的精神家园类参考文献格式范文 与鄱阳湖边的精神家园相关参考文献格式范文

主题:鄱阳湖边的精神家园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29

鄱阳湖边的精神家园,本文是鄱阳湖边的精神家园论文范本跟精神家园和鄱阳湖和鄱阳湖边有关论文范本.

鄱阳湖边的精神家园论文参考文献:

鄱阳湖边的精神家园论文参考文献 家园共育论文论中国精神的论文中国精神论文2000字大学精神论文

郭思远

自工作以来,每次回家都赶场儿似的,来去匆匆,没真正去庐山蓼南的鄱阳湖边玩过.

在记忆中,阳春三月,草长莺飞,最让孩子们高兴的是去鄱阳湖踏春,放风筝是必不可少的.那时的风筝都是自己制作,用门前港竹篮坎边生长的竹子,劈成竹条,做成风筝的龙骨.我们用糯米熬制浆糊,黏黏的,稠稠的.再用旧报纸糊在竹龙骨上,便成了我们的风筝.

去放风筝时,小伙伴们三五成群,走向鄱阳湖岸边.记得一路上,我总是喜欢看手上的风筝,心里美滋滋的,特有成就感.

我们有说有笑,不知不觉,走过三余里路,来到鄱阳湖边.有经验的小伙伴,会教不会放风筝的人.在找到风口好的地方后,我便开始学着放风筝.其他伙伴风筝制作得好,一会儿就起飞了.我在学习各种放法后,风筝也终于起飞了.可没飞多高,风筝便一头栽到水里,后来有人跟我说,一定是竹条和浆糊太重了,导致风筝过重,难飞得高.

小时候,跟着爷爷去鄱阳湖边放牛,是我终生难忘的事.经过门前港的田埂,再经凤凰山,爷爷总是让我走在前面,他牵着牛在后.在丰水季,鄱阳湖岸边有很多青草,爷爷就带着我沿岸放牛;在枯水季,鄱阳湖像一片绿洲,无边无际,牛儿总是挣脱绳,自由狂奔,挑着绿油油的草吃.我也尽情奔跑,尽情撒野.爷爷总是在后面喊:“当心点,麽搭倒着哦(不要摔倒了)!”

门前港前的竹篮坎,是我出生的地方,也是我真正的老家.竹篮坎和畈上都在门前港的前面,只是竹篮坎在左,畈上在右,中间是稻田.村里老人常说,竹篮坎是左青龙,畈上是右白虎,竹篮坎就是风水宝地,多出人才.实际上也是如此,竹篮坎上三四户人家,就考出了四个研究生,还是村里最早的大学生和研究生.可在1998年大洪水后,移民建镇,现已无人居住了.

在五六岁前,我都跟爷爷住在门前港的老屋里.爷爷最疼我,有什么好吃的都给我吃.对我的昵称也有好几个,在寻我不着的时候,从“毛仔”“绊仔”到“河佬仔”都会叫上一遍,从不同的名字和不同的音调中,可以听出他不同的情绪变化,刚开始是爱称,后来语气加重变成喊称,再到寻不着的骂称.

爷爷在家排行老小,是个非常吃苦耐劳的人.在他二三岁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从小跟着母亲和四个哥哥两个姐姐相依为命,很小的时候就跟着三哥放牛,一家人日子过得非常寒苦,爷爷亦不可能受什么教育.

其实,曾祖父生前是当地非常有名的郎中,年轻时也不争气,天天,但人非常聪明.一次,村里有人故意在忙于的曾祖父面前说:“这样的人不穷死,还有谁能穷死,天天只晓得打牌.”当时,曾祖父听后,心灵受到冲击,发誓戒赌,开始自学中医.他尤善治疗天花,后来被称为“郭一贴”.

据说,当时曾祖父医名大,在鄱阳湖对面的吴城有人听说,每到在鄱阳湖枯水季,就抬着轿子来接曾祖父去看病,总能药到病除.

曾祖父早逝,与他出诊感染痨病有关.有一次,他去八方左村看病,患者得了痨病,正当曾祖父打开蚊帐去望诊时,病人一口血喷出,正好喷到曾祖父的脸上.看完病后,他就感到自己可能感染了,后来未过多久,便去世了,时年才四十七八岁.

由于曾祖父早逝,曾祖母和爷爷的兄弟姐妹顿失生活支柱,也正因如此,爷爷的成长一路艰辛,非常困难,但也磨练了他吃苦耐劳的品质,从不屈服艰难困苦,后来成家立业,也是靠自己一双手打拼出来的.

在解放前,竹篮坎是全村牛栏所在地.由于爷爷的几个哥哥和姐姐相继成婚,分家的分家,出嫁的出嫁,爷爷和三爷爷就没有住的地方.后来,爷爷和三爷爷就在竹篮坎牛栏旁搭了一间土坯房,这样他们和曾祖母就有了安身之地.

那时候,门前港的水还很深,有很多鱼.在涨水的季节,猫都能在水里面抓到鱼吃.穷人也没有什么吃的,也会到港里去捞鱼吃.爷爷和三爷爷有时候也没有饭吃,就去港里捞鱼.在家族中,他俩没有分到多少土地,经常一起去“开荒”,通过勤劳的双手填饱肚子.

爷爷会织麻布衣服,全是因为贫困.那时候没有可穿的衣服,爷爷就去山上砍亚麻、黄麻等麻类植物,用它们的纤维丝织成麻布.曾祖母就用麻布制成衣服,分给大家穿.即使这样,冬天也很难熬,毕竟这种衣服不能御寒.

爷爷在二十多岁时,娶了樟树曹村的姑娘为妻.双方都是贫苦人家子弟,也没有什么仪式,大概就是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到了成亲的日子就把人娶过来.在连吃饭都成问题的年代,自然谈不上嫁妆.

奶奶嫁到郭家,基本没有过上什么好日子,或许那时的农村多是贫穷.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中,过着非常贫苦的生活.

那时候的贫穷,现在的人们无法想象.我父亲说,他们小的时候,一家人穷得没有衣服穿,爷爷和奶奶共用一条裤子,一个人出门,另一个人就需要待在家里.家里也只有两间土房,其中一间养猪,爷爷奶奶和五个孩子,就住在猪栏旁边的一间.夏天蚊子非常多,也没有蚊帐,都被蚊子咬得不行.

1978年,奶奶离开了人世,也害了痨病.她卧床有三四年时间,还要照顾四五个孩子.大伯那时已结婚分家,其他弟弟妹妹都小,家里的活儿,基本都是爷爷和父亲干,吃了很多苦头.

爷爷六十五岁的时候,大叔在林场种桔树,旁边很多荒山上有树根.爷爷便白天刨树根,傍晚前挑担回家.从林场到门前港大概有十二三里路,一担树根一百三四十斤,他一口气担回家,当时很多年轻人都做不到.

我九岁的那一年,爷爷永远离开了.那时,我跟着爸妈搬到村子上面三间砖房住.记得在爷爷生病的时候,他的床就放在门前港老屋的大厅里.在我幼小的心里,总是害怕过去看他.有好几次,我想去看爷爷,但是来到门口,看到大厅里面黑乎乎的,心里害怕就没敢过去.后来,听父亲说,爷爷临走前总是说,要把别人送给他的礼品给我吃.爷爷走后,我心里便永远留下遗憾,没能多见见爷爷,没能多陪陪他……

一转眼,爷爷离开我已二十五年.每次我回到鄱阳湖边的老家,回到门前港,都会去凤凰山上爷爷坟前拜祭,看看他老家人,说说我在北京工作、生活和学习的情况.

鄱阳湖边的记忆,有我的快乐童年,有我的爷爷和亲人,有我家的奋斗史,有我的精神家园……离开故乡十多年后,才明白那些人、那些事已经深深地刻在脑海中,是最深远的记忆.

本文汇总,这篇文章为一篇关于精神家园和鄱阳湖和鄱阳湖边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鄱阳湖边的精神家园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鄱阳湖边的精神家园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依然不变的精神家园
中国文学在当下本刊记者 王海珍 华南 李肖含长期以来,中国文学在每个历史时期所扮演的角色和所起的作用都有不同,文学曾经是万众瞩目的对象 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传播即时的革新,文学似乎渐渐变得边缘,显得不再.

守护三江源地区精神家园
这些依山临水而建的村落,不仅是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现实载体,还承载着历史记忆、生产生活智慧、文化艺术创造,是三江源地区精神家园的现实载体 文图牛 锐建设生态.

古屋,老人的精神家园
图文等于王振德闲将得失思量,往事水流东去 石村,石门,石墙,石屋,石路……看似粗陋、朴拙,实则本真、旷达,这是一组组凝固的诗,这是一幅幅立体的画 村人们在祖屋中诗情画意地活.

城市山水和当代人的精神家园
近些年来,城市山水的话题似乎有些被人淡忘了,虽然有不少人以水墨表现城市景观,但鲜有出色者 当青年画家林淼有关城市主题的作品拿出来后,我们的确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在她的“长城系列&rdquo.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