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思政教育方面本科论文范文 与接受和认同高校思政教育消除对抗式解读的方法方面学士学位论文范文

主题:思政教育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05

接受和认同高校思政教育消除对抗式解读的方法,本文是关于思政教育类论文怎么写跟认同和高校和对抗有关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思政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思政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论文思政论文医学教育管理杂志教育教学论坛期刊

■万传亮孙学华王阳/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传媒学部

摘 要:思政教育,可还原为一次完整的传播过程.在传播中消除对抗式解读,使学生个体同教学预期取得一致,是目前我国高校思政教育者应重点研究的课题.本文中,传播被分解为传播价值、信息编码、传播到达、传播效果、多级传播五个部分,指出各部分在消除对抗中的作用和可采取的方法,认为思政教育可以通过系统性反思和再造,变得更加深刻有效..

关键词:对抗式传播思政教育

对抗式解读,作为一个传播学术语,1973年由斯图亚特·霍尔[英]提出.指“受众可能在完全理解信息的字面意义和内涵隐义的情况下,以一种对抗的立场去解读信息,获得与传播者初衷完全相反的理解”.其中有两点需注意,一是受众能够理解信息和传播者意图,二是在能够理解的前提下仍然作出“相反的判断”.这对于高校思政教育乃至社会对青年的价值观塑造来讲,是值得深刻反思的.

可以假设,思政教育作为一种文化信息,完全实现了由高校进行教学传播的使命,但由于对抗式解读的出现,教育效果被明显削弱,价值观引领大打折扣,信息到达却未渗透,实现了进教材、进课堂却没进头脑.作为教育者,需要思考并把握必要的方法.下文将从传播的角度,结合心理学对说服理论的研究进行阐释:

一、传播价值:事件卷入度

事件卷入度(issue involement)在说服理论中,是指信息对个体的重要程度.从传播学的角度看,等同于“传播价值”中的“重要性”内涵,又可并蓄接近性、显著性、时效性和趣味性等比较广泛的范围.一般而言,卷入度越低,个体态度改变的程度将越小,对抗解读的可能性增大.极或产生两种结局:(1)事不关己,充耳不闻;(2)缺乏生活经验,不能理解.在高校思政教育的过程中有着具体体现:

传播价值AB

重要性全局关切<切身利益

接近性课本案例<身边故事

显著性教师关注点<学生话题热点

时效性教材知识<新闻时事

趣味性照本宣科<发现寻找

教育者“主体本位”思想,会“推己及人”选择自认为重要的信息,产生一系列的A.而受教育者则相应认为“离自己很远”、“很不可思议”、“难以想象”产生对抗解读.典型的案例是,某些学生由于缺少生活经验,把传统文明礼仪当作繁文缛节,把舍生取义看作有勇无谋,把为大家舍小家理解为没有情义.实际上,若是从B的角度考虑,增加一些事件卷入度,从“中国式排队”、“中国式过马路”讲礼仪,从“身边榜样”、“时代楷模”谈奉献,从“习总书记致父亲88岁生日的一封信”论大国小家,这些有了生活根基的事实便能更好地与学生思想相契合,使教育入脑入心.当然,实际教学中还是要有结合、重迁移,A不适合通盘弃舍,B也不能全盘照收.

二、传播编码:信息框架与信息源

多种事实,被选择、组织和构建的过程即传播中的编码.同一事实核心,由于编码不同完全有可能产生多义甚至反义的信息呈现,即使表义基本准确,也可能因为语言本身的“模糊性”激发受众的额外理解和想象.比如:

编码AB

信息取舍中国走上了光明正确的道路中国道路前途是光明的,过程是曲折的信息先后他是一个值得敬佩的英雄(开头)…………他是一个值得敬佩的英雄(结尾)信息表述中国仍有3046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中国贫困人口数量减少了6800万信息假设不提升修养,将使价值观偏差,人生堕落努力学习,将充分发挥生命价值,受人尊重

如上表所述,思政教育在信息组织上,假设出现A1主动忽略反面事实、A2先入为主代强行带入、A3消极框架代替积极框架、A4情绪的消极触发和积极引领,便容易使学生产生质疑、抵触、悲观等不同感受.虽然教育者目的和表义基本相同,但解读还是与B存在明显区别.除此之外,信息编码还与本身的质量体量有关,信息逻辑清晰与否、例证是否充分、数据准不准确,也决定着受众的解读指向是“认同”还是“对抗”.

“谁来编码”,也应该被教育者所重视.例如,教师是否专业、权威,是否能做到“以身立教,立德树人”,这是学生个体对教师的期望和初始判断.再如,教师授课是否流畅、生动,对思政教育内容是照本宣科还是发自内心、正气凛然,这是教师作为信息源本身表述信息的状态.对信息编码者的身份认同和信心认同,在思政教育中也将有效弥合观点、消解对抗.

三、传播到达:记忆的有效形成

信息编码后能否到达受众,是受众能够产生正确解读的基本前提.思政教育中的对抗,有相当部分原因要归咎于“学生根本没有听进去”.

所谓到达,标准不仅是“传播投递过程”,还应包括受众记忆的形成.记忆存储是信息解码的基本前提.不过,记忆保留一直以来都是我国高校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在学生方面,课堂玩手机、睡觉、逃课现象已成常态.在教师方面,青年学者廉思曾对全国各类高校的5000多名年轻教师进行调查,67.8%的人坦言“教学质量不会影响晋升”,这同时反映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缺少有效监管、容易为自己开绿灯的事实.哈佛大学前校长德雷克·博克将这种状态的教学称作“黑箱子”.

显然,目前高校的教学双边因时代特征、体制因素存在的问题不能一蹴而就.我们认为,在解决方法上,教育者可以考虑跳出矛盾,在传播载体上找突破.比如,我们可以借助新媒体环境和受众碎片化的阅读习惯,开发一系列“微”工具:(1)微课,带来活跃体验;(2)微影,讲述动人故事;(3)微信公众号,使学生随地学习、随时巩固记忆.相比诉诸纪律控制,主动利用、顺势而为更能让学生和教师取得一致,避免对抗式解读.

四、传播效果:认知、情感和行为

在思政教育过程中,一次传播是否有效要看学生个体的态度改变能否达到预期目的.态度,在心理学上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三者紧密一致、连锁反应.不过,有研究证实,认知和情感的改变不必然改变行为,这种特征现象不得不令人反思.

比如,一项有趣的实验表明,大部分手机成瘾者能正确认识到沉溺于移动电子设备的危害,情感上愿意抵制,却最终在行为上背道而驰.紧接着,个体的思想被行为反渗透、反支配,逐渐消演变为自我辩护、寻求自我安慰,形成对抗式价值判断.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也经常发现此类现象.例如,学生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正确把握其内涵,并在情感上批判反面行为.但落实到行动上,爱岗、敬业、礼让、奉献等价值观实践常需要相当的“潜在成本”,最终无法坚持下来,甚至出于侥幸心理变成“原则打破者”,这也暗示了当前我们思政教育对学生行为引导上的某种无力感.

有学者认为,基于认知的态度要用认知说服,基于情感、行为的态度相应地更易被情感、行为打动.这种匹配原则可以为思政教育者所借鉴.国教育,把重点放在情感的唤醒.谈公平正义,把力气下在取证、举例和解析.讲敬业奉献,最好在课堂外诉诸体验式实践活动.擦亮慧眼,对症下药,立足传播效果拟定传播方法.

五、多级传播:社交网络与额外信息

一次有效传播,即使教育者对各环节精雕细刻,使学生形成了有效认知.也要考虑该次传播的后续发酵过程.多级传播的存在,包括外部环境对个体的再造,复杂人际关系的影响和不断涌入头脑的多元思潮,还会在课堂外持续、有力地形成“包围圈”.

关注人际社交圈.父母长辈、朋友同学属于学生个体的“第一社交圈”,实践实习、生活接触,各样人群属于“第二社交圈”.两种社交每天都在发生,伴随着语言交流和思想交换.根据实际经验,偏执的学生可能会被父母的一句话改变,也可能产生逆反.成熟的想法可能被陌生人的故事颠覆,也可能更加牢固.教育者需要研究的是,学生思想变化与其两重人际社交圈的匹配关系,适当借力传播实现教育目的.

提升网络社交辨别力,有研究表明,在意见一致性高的网络社群,其成员在面对反面意见时态度改变较小.而在意见多元开放的社群,其成员处理不同意见时常显示出谨慎处理的态度,并最终可能修正自身的想法.网络真假难辨、鱼龙混杂的信息,对思政教育内容形成的挑战可谓巨大.教育者可以在教学中注重“授人以渔”,教会学生辨别抵御不良思潮侵袭的方法,在面对是非时学会调查研究、辩证思考,可以有效返照到课堂教学中.

消融对抗式解读,首先要让思政教育的学生个体听得进、听得懂,在传播价值、传播到达上下功夫.其次要使教育者生产出“接地气、冒热气”信息,在传播信息组织、信息源上多加把握.最后,注重让传播效果落地,实现在复杂的多级传播中树立正确意识,才能最终实现思政教育的预期,是学生和教学内容取得一致.

参考文献:

[1][美]哈利·米尔斯(Harry Mills).说服的艺术[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马向阳.说服效应的理论模型影响因素与应对策略[J].心理学进展,2012(5).

作者简介:万传亮(1988-),男,汉族,河北衡水人,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新闻学;孙学华(1977-),女,汉族,河北保定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党建思政;王阳(1989-),男,汉族,河北邯郸人,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广播电视.

汇总,此文是一篇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认同和高校和对抗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思政教育本科毕业论文思政教育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高校思政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融合途径
摘要高校的思政方面教育工作与校园文化具备一定的一致性与共通性,思政方面的教育能够为校园文化供给内在与主题支撑,校园文化也能够为思政方面的相关教育提供不同层次的载体 将思政方面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效地融.

大学生政治参和对提高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的作用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大学生的政治参与具有影响,而政治参与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反作用 本文首先对大学生政治参与对提高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的作用进行阐述,然后结合实例,提出几点能够优化大学生政治参与.

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意义和应用
摘要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主动性和针对性,对高校思政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淮阴师范学院采菊诗社以坚持弘扬传统文化为己任,以诗歌启迪人生为宗旨,将.

高校思政教育中隐性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熊 弢(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34)摘 要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持续多年,更多采用的还是灌输式的教学方式 随着时展,对高校思政教育提出了更多要求,老旧的灌输式教育方法显然不再适用 因.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