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传统文化相关论文范文 跟高等院校传统文化通识课程教学改革刍议方面专科开题报告范文

主题:传统文化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22

高等院校传统文化通识课程教学改革刍议,该文是传统文化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跟教学改革和高等院校和传统文化相关专科开题报告范文.

传统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传统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3000中国传统文化的论文传统文化论文1500字课程教学杂志

摘 要:为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高等院校普遍开设了传统文化通识课程,但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课程体系杂乱、教学目的不清晰、教学内容专业化、教学手段僵化等问题,本文主要探索如何构建特色课程体系、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差异化培养、以能力为先导的教学方式的改革等,以此提高传统文化通识课的教学效果,使之真正成为素质培养的主阵地.

关键词:高校;传统文化;通识课;教学改革

近年来,国内高等院校十分重视人才全面培养,普遍采用通识课程建设等方式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促进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融通.其具体做法除了开设人文、艺术、体育等公共选修课外,还规定文、理性质的专业需互选一定学分的课程,以达到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共同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传统文化类课程向来是高校开设通识课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中办、国办2017年下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后,各高校加大了传统文化通识课开设力度,对学生选课也有了更高要求.从实施效果看,传统文化通识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传播了中华优秀文化,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质,对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认知力和自信心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应看到,目前通识教育在教育理念、教学组织、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亟需改革的方面,“内容杂、结构乱、质量差、地位低”成了大学传统文化通识课程的通病.本文拟结合笔者开设多年传统文化通识课的所思所得,对如何进行课程改革做一些探讨.

一、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构建特色课程体系

虽然高校普遍开设传统文化通识课,但该如何组织课程体系、所开课程应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标,恐怕教学主管部门尚未认真思考.多数学校的做法是鼓励或要求人文学科教师积极开课、学生在教务管理系统中选课.表面上看来教学秩序井然,无明显供学矛盾,但其却蕴含以下几方面问题:第一,课程体系杂乱.因为缺乏体系设计,课程开设的随意性较大,传统文化知识体系领域分布不均衡,学生课程选择及学习系统性不强;第二,教与学目的性不明确.任教者将通识课混同专业课教学,选课学生缺少引导,盲目选课,教学效果难以达标;第三,思想认识上不统一.长期以来,在学校、教师、学生中形成了注重专业课教学,忽视文化及精神层面教育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教者无心、学者无意,文化通识课程沦为教师挣课时、学生混学分的工具.要解决以上诸多问题,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通识课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以班级授课制为主要形式的本科教学体系中学生素质教育最有效的实现方式.应借鉴国内外通识课教学的经验,精心规划、认真组织,把通识课堂真正打造成为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及修养的主阵地.

(二)构建特色的课程体系.传统文化课程的范围包含哲学、文学、史学、艺术学诸领域,课程体系的建立须涵盖各学科领域,各课程间要有系统性和继承性.这就要求在课程体系的架构时不能随心所欲,要推行学科负责人或学科委员会审核制度,构建包含传统文化知识课程、古代道德修养课程、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校本实践课程等具有科学性、多样性、实践性的课程体系.

(三)各学科课程设立尽量能够打破学科的条块限制,实现多学科共同培养.清华大学将在2018级本科新生中开设《沟通与写作》必修课,聘请中文系刘勇教授和历史系彭刚教授担任课程共同负责人,“学校将成立专门的教学机构,组建不少于25名专职教师的教学队伍,并鼓励各院系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共同参与授课.”清华大学的做法重视了通识课与专业课教学的区别,通过跨学科的综合教育能使学生更好地“通专融合”,促进学生的能力及素质培养.

二、明确教学目的,凝练教学内容

目前,高校传统文化通识课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存在较多问题,因为大多数课程曾在文科专业开设过,担任通识课程的老师要么照本宣科,要么因课时限制删减部分内容,教材、教案、考试试卷专业课和通识课程通用.这种做法混淆了两种性质课程教学的目的,忽视了通识课程自身的教学特征.因而笔者建议:

(一)课程内容及教学目的要区别于专业课.虽然同一课程在讲授内容上有重合,但通识课之“通”表现在对于非专业选修学生,着重于基本知识、素质修养及基本识读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将其培养成传统文化的专业研究者.笔者曾在中文系开设《民俗学》专业课,对于本专业的学生,这门课程不仅要求掌握各类民俗事项,而且对于民俗学的理论及民俗学发展史都要有所了解.但对于开设校级通识课《民俗文化》,教学无需讲授民俗学理论部分,学生能辨别民俗现象、正确理解和传承民俗文化为教学目的,教学内容也是讲析与学生切身有关的生产、生活、礼仪、信仰等民俗事项,主要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能力.截然不同的教学目的,在其教学内容、能力培养方式上当然应有区别.

(二)课程设置要有梯度.通识课以“通”为目标,但更要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因而通识课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要有一定的梯度,以满足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探索传统文化的需求.比如在开设了《大学国文》这一基本通识课之后,对于意犹未尽的学生,可以继续开设《先秦诸子选读》、《唐诗选读》、《宋词赏析》、《中国经典名剧鉴赏》等后续课程,为学生继续领略博大的中国传统文化提供课程保障.

(三)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尝试开设跨专业通识课程.高校传统文化通识课程选课对象一般为非文科专业的学生,这是培养方案和学分制的要求.目前,越来越多的理工科专业将传统文化课程列入到本院专业选修课中,这给通识课的教学带来了新的要求:即如何做到“通”、“专”融合?在给相同或相近专业的学生开课时,其教学内容不能照搬校选课模式,要针对专业特点有的放矢,教学内容要尽量结合其专业,诱发学生的兴趣.比如在讲授《汉字与传统文化》这门通识课时,因授课对象都为土木工程和建筑学专业,所以在教学内容中增加与中国传统建筑相关的教学内容,解析汉字中亭、台、堂、室、门、向、窗、牖等传统建筑形制,重点讲述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从古代文化层面分析中国传统建筑构造及其名称来源,从而在文化上建立了与专业的联系,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加深了学生对本专业的理解.

目前通识课还存在一个问题:即每门课程的主讲教师一般为1人,对于传统文化课程来讲,讲授纵横几千年的文明,跨越哲学、文学、艺术、科技等领域,纵使教师功底再深,也难以精通于所有学问.因而高校在开设《中国传统文化》此类通识课时,可在课程设计中引入跨专业联合授课的模式,以一位责任教授为主导,中文、历史、艺术、哲学、美学等不同专业的教师选择专题进行授课,再穿插开设对某个方面问题有研究造诣的学者专题讲座,那么通识课程将成为弘扬中华文化、更受学生欢迎的精彩讲坛.

(四)要重视教材的建设.现今传统文化通识课教材基本空白,教材建设尚未引进有关学校和教师的重视,开课一般选用中文专业学生用教材.无论从知识结构、理论深度、教学重点都和通选课教学目标有较大差距.因而高校及任教者应加快专门的传统文化通识课教材的编写,构建以“实用”、“实训”、“通俗”的教材体系.当然,在缺乏专门教材的当下,教师也可以通过自编讲义、指定阅读等方式进行弥补.

三、改革教学方式,注重能力培养

传统文化通识课的教学往往存在两个误区:第一是任教者照搬专业课教学模式,过于强调专业教学而使学生无法掌握,授课内容枯燥单调而使学生失去兴趣;第二是过于讲求通俗,内容浅显,考试简单,学生上课如走过场,不能真正起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客观上,由于目前高校学分制的弊病,学生普通对通识课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师投入的热情也较低,双方积极性都不高,课程结束一般以小论文、大作业形式考核,所以尽管有了好的理念、也有了课程保证,但教学效果却不能令人满意,因而教学方式改革势在必行.

(一)丰富教学形式是手段.传统文化通识课由于教学内容较多,学生基本知识贫乏,教师在授课时往往采用“填鸭式”教学方式,手段较单一,学生被动接受,课堂气氛沉闷,无法形成师生之间良性互动,教、学双方无法产生共鸣.因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是传统文化通识课教学的首要任务,任教者要打破知识传授的固有模式,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通过课堂讲授、分组讨论、实地考察、田野调查、文献查看、模拟答辩等形式激发学生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并能主动投入、积极配合,以促进知识的巩固,加强学生的研究和思考能力.

(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目标.中国传统文化知识须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内化的人文素质,这才是通识课程的教学目标.因而利用中国传统节日、人生礼仪、社会热点进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传统文化课程得天独后的条件.如在讲授《节日民俗》时恰逢端午、中秋等节日,要求学生通过亲身感受家乡节日的风俗,了解风俗形成的文化内涵,纠正社会上流传的错误认识,使学生自觉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此外要鼓励学生参加家乡或学校驻地的文化活动,通过调查、考察、参与等形式将中国传统文化教学与地方文化建设联系起来,使学生直接获得感性体验认知,提高文化通识课教学的效果.

(三)改革考核方式是保证.过去,传统文化通识课考核方式一般采用小论文或大作业形式,考核要求低,学生也基本靠网上、书本上抄写敷衍交差.因而教学效果较差.改革考核方式,促进教学相长是通识课提高效率的关键步骤.传统文化通识课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和素质,因而应以考核学生运用传统文化知识能力为重点,把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力和自信心融入到考核中去,除了一些基本文化常识,更重要的是考察学生剖析传统文化现象、分析文化问题的能力.故而可尝试将课程考核分为阶段(专题)性考核、阶段和综合相结合考核等形式.此外,组织学生参加“传统文化知识大赛”、“中国诗词赏析征文”、专题的田野调查等活动,其获奖成绩亦可作为课程成绩的组成部分.考试的题型设计中要以开放性、思辨性问题为主,激发学生能动性,训练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四)“通专相融”是方向.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相对丰富的内容,现今各学科、各专业都与之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讲授传统文化,不仅是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将思辨方法、人格修养、智慧经验、潜移默化地成为学生个性品德.因而,传统文化课程通识课不仅不会成为专业课的“累赘”,反而能促进学生对专业的理解和课程的学习,对锻炼学生思维多样性有着提升的作用.

诚然,传统文化通识课程教学改革任重道远,许多改革方案还停留在探索阶段,同时,由于长期以来高等教育形成的积弊,甚至还存在一些改革阻力.但只有坚持改革才是提升通识课教学效果、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因此,建设具有鲜明特色、推动地方文化建设、以能力培养为先导的理念应为传统文化通识课改革的坚持不懈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孙锦.理工院校通识课程与学生跨文化竞争力培养探析[J]文教资料,2016(29):158.

[2]淑霞.清华将在2018级学生中启动“写作与沟通”必修课[N]清华新闻网,2018.5.18.

作者简介:

乐进,男,汉族,江苏盐城人,文学硕士,副研究员,盐城工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研究方向:传统文化及美学.

总结,这篇文章为关于传统文化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教学改革和高等院校和传统文化相关传统文化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机械类专业热工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和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 16871j cnki kjwha 2018 06 026摘要“热工基础”课程已成为机械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工程教育认证.

二维动画课程教学改革
【摘 要】在现代计算机技术发展飞速的背景之下,二维动画的发展应用也同样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至此为了加强二维动画在各个领域当中的发展,现代许多高校已经开展了二维动画制作的专业课程,以此为以后二维动画市.

高职院校《影视动画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摘 要】影视动画基础课程是广播影视节目制作专业选修课程,是以影视节目片头动画、新闻突发事件演示动画为主要内容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课程,对拓展和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是综合性的锻炼 【关键词】影视动画.

高校外语教学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缺失和
【摘 要】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传统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但是在我国高校外语教学中,却存在着文化的单向输入问题 本论文主要讲述高校外语教学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缺失与相关对策 【关键词】传统文化;缺.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