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思政自考开题报告范文 跟关于课程思政方面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主题:思政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13

关于课程思政,本文是思政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几点思考和课程思政和课程有关论文范文集.

思政论文参考文献:

思政论文参考文献 思政论文政论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论文课程论文的标准格式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贯是以思政课程为主,但是并没有起到应有的良好效果.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一股清风,改变了原有的疲沓的、枯燥的政治理论课的说教,大大丰富了思政教育的内涵和外延.

关键词:课程思政;思政课程;立德树人;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30-0042-02

一、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转换的背景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往一直寄托在课程体系中综合与通识教育模块中的思想政治理论类课程,如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学分不低,可是发挥的作用却有限.其主要问题是教育教学观念落后,内容抽象空洞、言之无物、脱离实际等,学生学得枯燥无味,教师教得疲沓、无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陷于孤岛化、边缘化、空泛化的地步.如何打破思政课程的瓶颈是当前面临的巨大课题.

笔者在日常教学中,常常问学生这样的问题:你将来毕业想做什么?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将近有一半的学生说还没有考虑过或者不知道.很多大三、大四的学生对于自己的未来还没有明确的人生规划.这也说明我们的大学思政教育还存在着缺陷,学生对于人生观、价值观方面没有明确的取向,甚至迷茫.还有部分学生在价值观上急功近利,把实现较高经济收入和安稳生活作为人生最大的追求目标,过分强调个人本位,一味强调索取,忽视对社会的贡献,缺乏积极进取的精神.这表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还处在较低的水平,这与党和国家对青年高素质的思想要求相差甚远.

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求学生树立共产主义理想,认清时代的责任和历史使命,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

在这种背景下就要求高校的思政教育必须有个大的改善和转变.

2016年11月19日,“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四届(2016)学术年会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场: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体系创新”研讨会在华东政法大学召开.在会上围绕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提出了“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和设计.会上专家认为以往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的建设,局限于狭义的思政课,没有从育人的本质出发,应该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这样一个广义的、内涵更加丰富的领域延伸.就学校教育育人阐述了基本思路:第一,学校教育应该是360度的,只是教育的方式、内容、途径有所差别;第二,教书育人要落到实处,要以课堂为主战场;第三,从“思政课程”单一的表现形式转向“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结合,从而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综合性体系.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换就在这种大背景下形成了.

二、课程思政的丰富内涵

“课程思政”顾名思义,就是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知识、经验或活动过程中,这一过程是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统一,正如著名哲学家冯契提出的“化理性为德性”、“化理论为方法”.基于此,“课程思政”是指高校教师在传授课程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内在德行,转化为自己精神系统的有机构成,转化为自己的一种素质或能力,成为个体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基本能力和方法.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换也绝不是简单的文字顺序调换,其理念以及内涵完全不同.“思政课程”是以课程为主概念,是专门从事思政教育的课程,在大学教育中主要是指综合与通识教育模块中的思想政治理论类课程.而“课程思政”则是以思政为主概念,是以课程为主要形式进行的思政教育.这个课程其实就是指我们通常所说的课堂教学,包含广泛,可以指所有大学的教育课程,既包括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通识教育以及所有专业课程.课堂教学本身就是育人最主要的过程,也是教书育人最重要的途径;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是育人的基本实现形式,也是学校最具效能的实现形式,在教育教学中既要注重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又要注重在知识传播中强调价值引领,突出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融通,实现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创造性转化.

因此,课程思政真正的意义上说是一种课程观念,而不是指具体某一种课程,即以高校思政教育贯穿所有的课程教育中,融入到教学和实践的各个环节中,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实现润物细无声的隐性教育.课程思政的隐性教育和思政课程的显性教育相结合,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方位的大框架,构成360度的德育教育大熔炉.这正如总书记在高校政治思想会议上所指出的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把立德树人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把思想教育和文化素质的培养贯穿于所有课程的教育过程中,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使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融通,既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又结合了通识教育和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实现全方位的大思政的教育目标.

三、对课程思政的几点思考

根据总书记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我们在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时,要遵循教书育人的规律,遵循学生成长的规律,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首先,课程思政绝不能像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那样以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教育的枯燥面目出现,一定要具有亲和力和针对性,要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课程思政”虽然是一种新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但是如果仍然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面目出现的话,必然引起学生的反感和抵抗,就会成为另一种“思政课程”.所以,课程思政要求各类进行思政教育的课程一定要结合各自课程的教育目标和教育特点,分别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思政教育内容融合于课程教育内容之中,起到一种润物细无声的育人作用.其次,课程思政的内容绝不仅仅是传统思政课程的内容,而应该包含诸如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世界传统文化等丰富广泛的内容.如上海科技大学近几年开出的系列课程《中华文明通论》、《世界文明通论》、《科技文明通论》,以一种跨时间、跨空间的维度,对文明及文明现象进行了详细论述,培养学生的文明意识,健全学生的人格;还有上海师范大学开设的“天下系列”课程,讲述天下—国—家—自我的观念,以扬弃传统文化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这些课程都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其教育吸引力和感染力也必将提升.再次,提升教师自身的素质与素养,增强专业教师对课程思政教育的认同感.高校应始终按照总书记提出的“教育者先受教育”的要求,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提升教师思想道德素养,加强专业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这是课程思政的重要保障.提升教师素养,一是要加强专业、学科本身的使命和责任意识教育,强化专业教师对本学科、本专业的内在价值、社会价值的充分认识,增强教师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二是加强育人意识培养,深化专业课教师对自身以及学科育人职责的认识,强化其内在价值认同,引导教师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自觉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三是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培养一批学高、身正的思想政治教育骨干,以身作则做好思想引导和行为示范,提升教师队伍整体质量.

综上而言:本文是一篇关于几点思考和课程思政和课程方面的思政论文题目、论文提纲、思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基于艺术设计专业的高职课程思政实践途径探究
高……职业技术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是为国家培养系统地掌握艺术设计的知识、技能,并具有艺术设计能力,能较好承担艺术设计工作的相关专门人才的摇篮 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

课程思政化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高校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

基于课程思政的数控机床电气控制课改
摘要主要阐述如何在高职数控机床电气控制课程的专业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教育   关键词课程改革;课程思政;数控机床电气控制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8)23004.

强化大学思政课程教学效率的方法
摘 要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 为了能够使学生更加适应21 世纪快速发展的社会要求,如何提高大学思政教学效率成为目前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作为大学学习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学.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