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山歌有关论文如何怎么撰写 与壮族山歌进课堂存在的问题与方面参考文献格式范文

主题:山歌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24

壮族山歌进课堂存在的问题与,该文是山歌方面论文写作资料范文和山歌和壮族和对策研究相关参考文献格式范文.

山歌论文参考文献:

山歌论文参考文献 课堂内外杂志社新课堂杂志课堂内外杂志父母课堂杂志订阅

【摘 要】本文阐述广西“壮族山歌进课堂”的现状,分析壮族山歌文学性重于音乐性的歌诗传统特质以及当前“壮族山歌进课堂”活动所存在的偏重音乐性而忽略文学性的问题,对此提出音乐课上的壮族山歌教学应强调其音乐的多元性且适当强调文学性,将壮族山歌纳入语文课堂开展壮族母语歌谣文学教育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壮族山歌进课堂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6C-0023-03

山歌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为抒发情感而即兴演唱的歌谣,它结构短小,内容广泛,节奏自由.在传统的壮族民间社会,山歌对唱活动无处不在,甚至有以聚会对歌著称的民俗节日,汉语称为“歌圩”.但在一轮又一轮的经济、文化浪潮中,包括壮族山歌在内的民间文化的衰微态势已不可阻遏.人们逐渐意识到,原来通过口耳相传的壮族山歌要进入现代学校,才可能让当代青少年认知、习得.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和“非遗”进校园活动的展开,广西一些地方也发起了“壮族山歌进课堂”活动.此项工作获得了一些教师的认可,他们将壮族山歌纳入中小学、民族师范院校、高等职业院校的声乐课,通过自身实践,对其教学方式、特点进行了总结,对其教学效果给予了肯定.笔者也深信,“壮族山歌进课堂”这一工作对于传承和发展壮族歌谣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多年从事壮族歌唱传统研究和相关教学的经验,笔者认为,相对于音乐性,壮族山歌的文学性更为显著,值得特别关注,然而从目前壮族山歌进校园的情况来看,大家主要还是着眼于其音乐性,存在一些具体的问题.本文拟分析“壮族山歌进课堂”的问题之所在,并尝试提出对策建议.

一、广西“壮族山歌进课堂”现状

“壮族山歌进课堂”是壮族民间歌者或专业教师在现代学校的课堂上面向学生教授民间歌谣的活动.与这个概念相类似的,还有“壮族山歌进校园”的提法,它泛指在校园里开展以壮族山歌为内容的所有活动,包括“壮族山歌进课堂”.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让壮族山歌走进广西各市、县、乡、村小学的课堂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尤其是文化和教育部门的共识.以隆林各族自治县为例,该县的“山歌进校园”活动在2012年11月于县中学启动,之后在新州第一小学、革步乡中学、岩茶中学、民族实验小学、新州镇中心小学、德峨乡中心小学、天生桥镇小学等学校先后开展.其中,民族实验小学的“山歌进校园”活动在2014年6月10日下午举行,由隆林各族自治县文化和体育局组织该县壮族山歌传承人罗素、韦艳前去教授壮族山歌,自治县文体局、教育局领导参加活动并为该小学授予“壮族山歌传习基地”匾牌.但这种活动是自上而下的,如果没有教育部门和学校的接纳和主动介入,它就无法成为常规教学工作的组成部分.本文着眼于教学活动的探讨,因此主要是关注被纳入学校日常教学的“壮族山歌进课堂”活动.

目前,南宁、柳州、崇左、百色、河池等市所辖区县均有一些学校开展了“壮族山歌进课堂”活动,其中有的将其纳入学校的音乐课,有的开设专门的兴趣班.在马山县,这项工作是进行得比较早的.该县古零镇安善村的温桂元老人是著名的三声部民歌演唱者,他先后于2008年和2009年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壮族三声部民歌”的自治区级和国家级传承人.将这种民间艺术纳入课堂的,则是老人在安善村小学任教的长子温建业.1989年,温建业开始向父亲学习三声部民歌.2002年,他开始把三声部民歌引进音乐课堂,并专门编写了地方教材.在那坡县,从2015年9月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那坡壮族民歌”代表性传承人罗景超、壮族民歌著名歌师岑恩隆等就定期前往那坡高中、德隆乡初级中学及中心小学、百都乡初级中学及中心小学、平孟镇北斗村完全小学等进行培训辅导,内容包括壮族山歌的演唱发音技巧、韵音以及山歌歌词等,每周授课1-2节.

二、壮族山歌的传统特质与“壮族山歌进课堂”存在的问题

通过将壮族山歌引进课堂教学,人们似乎看到了壮族歌谣文化传承发展的希望,认为经由这一途径,壮族山歌就有了新的传承人,不必再担心壮族山歌传统断流.但在笔者看来,这种看法过于乐观了.“壮族山歌进校园”活动无疑是有重要意义的,但是由于在实践中没能真正把握这种传统文化的特质,因此其作用和影响也是有限的.

(一)壮族山歌传统:文学性重于音乐性的歌诗传统

壮族山歌是壮族民众在生产生活中为抒发情感而即兴演唱的歌谣,壮语有“欢”“诗”“伦”“比”“嘎”等多种称谓.在壮族及其先民长期生活的广西,这种歌唱传统有深远的历史,相关描述可见于唐宋以来的汉语文献.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南宋周去非在《岭外代答》的描述.关于这种歌唱活动的广泛性,周去非说:“广西诸郡,人多能合乐,城郊村落,祭祀婚嫁喜葬,无不用乐,虽耕田亦必口乐相之.”关于一边对山歌一边抛绣球,他写道:“交趾俗,上巳日,男女聚会,各为行列,以五色结为球,歌而抛之,谓之飞駞.男女目成,则女受馳而男婚已定.”对于婚礼中的对歌习俗,他描述得更详细:“岭南嫁女之夕,新人盛饰庙坐,女伴亦盛饰夹辅.迭歌相和,含情凄婉,各致殷勤.名曰‘送老’.言将别年少之伴,送之偕老也.其歌也,静江人倚苏幕遮为声;钦人倚人月圆.皆临机自撰,不肯蹈袭.其中乃有绝佳者.凡送老,皆在深夜.乡党男子,群往观之,或于稠人中,发歌以调女伴;女伴知其谓谁,亦以歌答之.颇切中其家之隐匿.往往以此致争,亦或以此心许.”在周去非的描述中,“静江人”(今桂林一带)和“钦人”(钦州一带)所用的曲调不一样,但“皆临时自撰,不肯蹈袭”.这些简短的词句,却道出了这种对歌方式的特点,即在特定区域,人们即兴创编歌词,以某种曲调唱出来.这种歌唱,本质是歌化了的口头诗歌创作,是一种歌诗传统.它的歌词因即兴创作而源源不断,曲调则相对固定.因此,它的文学性远远高于音乐性.

在周去非之后的历朝历代,人们通过聚会对歌传情达意,甚至倚歌择配.这种习俗,壮族各地有不同称谓,汉语则称之为“歌圩”.如今,壮族社会普遍爱歌善唱的歌唱传统衰落了,处处“歌圩”的盛景也不存在,拥有即兴创编山歌能力的人越来越少了.但它的歌唱方式,还沿袭着周去非笔下的传统,即在特定区域内定调不定词,以即兴创作为主.它在本质上是一种口头诗歌,是我国歌诗传统的延续.

(二)“壮族山歌进课堂”:偏重音乐性而忽略文学性的教学实践

反观目前的“壮族山歌进课堂”活动,壮族山歌是被作为音乐课的一部分引进课堂教学的.这种定位,显然是偏重其音乐性而忽略其文学性.考察其教学过程可以发现,存在如下问题:

其一,教学时数较少.被引进课堂的壮族山歌,有的是嵌入原来的音乐课教学,有的采取兴趣班的形式进行.前者属于常规教学,但其教学时数仅占音乐课的一部分,有时甚至只有一两节课;后者是常规教学之外的第二课堂活动,时间上弹性比较大.事实上,在升学压力下,人们普遍认为,包括壮族山歌在内的民族语言文化对孩子的升学没有好处,更多开展会占用孩子的学习时间.因此,不少学校也只将相关的教学活动作为一种点缀.

其二,教学内容单薄.受制于教学时数,无论是作为音乐课的补充,还是作为课外兴趣班的内容,教师教授给学生的壮族山歌曲目通常只有一首或几首.曲目的选择,不少学校直接用电影《刘三姐》里的,也有的基于当地山歌曲调的分类,选取其中流行程度比较高的一两种.

其三,教学效果一般.从教学中,教师通常先讲解歌词,带领学生朗读歌词.然后,通过示范、领唱、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学会演唱一首或多首壮族山歌.在教学过程中,即使歌词是壮语,教学语言也多是普通话.其间,在校学生作为教学对象,被赋予了传承主体的身份.但在当下壮族社会,民众在教育后代时,主动弃用母语的现象相当普遍.因此,很多学生从小不愿甚至不会讲壮语,对母语文化也缺乏认同.自然地,在学唱壮族山歌时,他们的热情和主动性都是不够的.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多数学生貌似学会了老师所教授的曲目,但在课后很快遗忘.部分被选入合唱团的学生由于有机会参与表演,积极性比较强,通常反复训练而学会了一些曲目,但也并没有创编歌词的能力.

其四,教学人员不足.在课堂上教授壮族山歌,需要教师有演唱、创编壮族山歌的能力.这种能力,学校里的专职教师大多不具备.即使有一部分教师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其教学深度也是有限的.因此,很多学校会请深谙壮族山歌创编与演唱的地方文化精英前来担任相关教堂工作,但受教师身份的制约,他们往往无法主动开展相关教学,而可能使这一工作流于形式.

综上所述,目前的“壮族山歌进课堂”活动基本上是偏重于音乐性而忽略其文学性的.在这样的教学条件下,最理想的情况是,学生学会一首或几首壮族山歌,在词句创编方面则无能为力.实际上,无论是音乐性还是文学性,壮族山歌都是非常多样的.一首或几首壮族山歌,远不足以凸显这一传统的全貌.更何况,很多学生很可能因为不会讲壮语、学习热情不够或学习时间不能保证,根本无法真正学会演唱.因此,“壮族山歌进课堂”作为传承壮族歌唱文化的手段,其效果是有限的.

三、对策建议

壮族山歌的音乐特质当然值得关注,但基于对壮族歌唱传统的认知,笔者认为,其作为一种歌诗传统的文学特性更应被强调.要对这样的一种歌诗传统进行全面有效的传承,需要兼顾其文学性和音乐性,但关键点是要保持这种口头诗歌的即兴创作机制,也就是对歌的能力.因此,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对壮族山歌进课堂的工作加以拓展,在传承其音乐性的同时,更应重视其文学性的继承.

(一)音乐课上的壮族山歌教学应强调其音乐的多元性且适当强调文学性

在传统的壮族社会,歌谣是一整套的知识体系,擅长歌唱的人被认为拥有丰富的学识和高超的智慧,从而为全社会所尊崇.民国时期刘锡蕃在《岭表纪蛮》有如下描述:“蛮人无论男女,皆认唱歌为其人生观上之切要问题.人而不能唱歌,在社会上即枯寂寡欢,即缺乏恋爱求偶之可能性;即不能号为通今博古,而为一蠢然如豕之顽民.故每值大集会,各寨内遴选聪明强记善歌能唱之人,聚金为学费,使往某地某寨向某善歌者习歌;此人亦不远千里而赴之,以求为一寨博荣誉……”这里的“聪明强记”“善歌能唱”,首先不是说歌者的歌调多、声音好,而是针对其歌词记忆和创作能力而言的.山歌作为传统壮族社会文学教育的主要方式,主要通过口耳相传得以传承.年轻人学唱歌,没有专门的学校,他们就在歌场上耳濡目染,自然养成.其间,他们不仅要记住前辈歌者传承下来的大量现成歌作,还要善于在不同场合化用、即兴组织创编.因此,真正的歌者,不会只满足于会唱一两首,而是要掌握山歌的韵律结构,培养即兴创作的能力.有了这种能力,刘三姐才有“山歌本是心中出,哪有船装水运来”的歌句,也才可能战胜拿着歌书的三个秀才.

担任音乐教学的老师应认清壮族山歌的“歌诗”特质,一方面强化音乐方面的教学,另一方面则要适当强调其文学性.就音乐性而言,壮族各地曲调是非常多样的.电影《刘三姐》的歌曲是音乐家借用壮族民间山歌部分音乐元素的再创作,不能作为壮族山歌进课堂的主要内容甚至唯一内容,而应在介绍壮族山歌音乐多样性的基础上,重点介绍学校所在地社会的传统山歌曲调.基于现代学校学科教育的不同,我们不可能让音乐课来承担文学教育的任务.但在教师教学生演唱一些山歌曲调的同时,应该认识到本课程的局限性,指出其文学性的不足,使学生们意识到,只关注音乐,还远远不能把壮族山歌传统发扬光大.

(二)将壮族山歌纳入语文课堂,开展壮族母语歌谣文学教育

目前,广西壮族地区绝大多数学校的语文教育仅限于汉语和一些外语(主要是英语),能提供壮族语文教育的只有一部分壮汉双语学校,且其教学时间很有限,一般只有每周2节课,内容也多是汉语课本的翻译.其所使用的教材,以武鸣双桥一带壮话为基础的标准壮文写成,对于使用壮语方言的区域来说,存在较大的“隔”.在这种情况下,壮语教学的效果是很有限的.至于壮族文学教育,则无从谈起.与此同时,作为传统壮族社会主要文学表达形式的山歌,则被排斥在现代学校语文教育的门槛之外.

面对壮族山歌传统日益衰微的现实,一些有着深厚山歌对唱传统的乡镇在地方文化管理部门尤其是乡镇文化站的支持下,将举办山歌培训班作为培养传承人的有效手段.他们用土俗字编写山歌教材,将唱歌爱好者集中起来,请知名歌者传授对歌的技艺.其中,曲调的演唱是绝大多数爱好者都已经掌握的,山歌的诗学规则和歌词的创编方法才是培训的重点.这样的培训,就是强调壮族山歌的文学性.但由于青壮年多外出打工,培训班的参与者多是中老年人.他们本来就有山歌演唱的基础,听过一两次之后,往往不会再参加.而且,由于培训班多是地方门的非常态工作,是不定期的,所以一旦经费不到位、人员不积极或忙于其他工作等原因,就会难以为继.已故的靖西市某乡镇文化站站长李老人在退休前后都组织过此类培训班,为了吸引人们前来参加,培训班会免费提供食物和水.第一次时,大家都觉得新鲜,而且在家没别的事,都愿意来参加.到第二第三次,大家都觉得不稀罕了,就都不来参加了.出现这种情况,与民间业余山歌教育活动没有常态化、没有确定对象等问题有关.由此,也凸显了将壮族山歌纳入学校语文课堂的必要性.

在现代学校教育的背景下,壮族年轻人经由文本获得知识,接受汉语文学教育,壮族山歌文化日益失去其生存价值和文化空间.但是,象征着壮族知识和智慧的主要结晶、原来流传于壮族民间、通过口耳相传而传承、成为壮族文学传统表达方式的山歌,理应得到尊重、珍视和传承,不仅要进入音乐课堂,也应纳入学校语文教育的范畴.但要具体实施,至少会面临以下两方面的困难:第一,没有足够的师资力量;第二,没有重视母语教育的环境.其中,前者可以通过技术培训解决,有较强的操作性;后者则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环境、观念、政策和实践缺一不可,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长期共同的努力.

【参考文献】

[1]李德彪.壮族多声部山歌纳入高师声乐课程教学的思考[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4(1)

[2]农星光.壮族山歌纳入民族师范院校音乐教育课程体系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8)

[3]秦远强.壮族山歌走进广西高职院校音乐课堂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2014(12)

[4]周启波.新课程背景下百色壮族山歌进课堂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6(8)

[5]罗美金.广西百色壮族山歌进课堂初探[J].中小学音乐教育,2016(1)

[6]黄燕玉.壮族山歌进课堂[J].音乐时空,2016(10)

[7]马琳.广西隆林:让壮族山歌走进校园[EB/OL].(2012-11-06)[2018-01-02].http://www.gxbszx.gov.cn/news_view.php?id等于10882

[8]陈春英,黄开金.山歌传承进校园[EB/OL].(2014-06-11)[2018-01-02].http://www.gxll.gov.cn/html/2014/longlinxinwen_0611/25481.html

[9]周去非.岭外代答校注[M].杨武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9

[10]刘锡蕃.岭表纪蛮[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

【基金项目】2016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带一路’视野下的壮泰族群歌唱传统研究”(16XZW026);2017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非遗’走进留学生文化课堂的理论与实践”(2017JGA185);“‘广西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视野下的‘民间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探索”(2017JGB195);“文化自信背景下汉语言文学课程群建设和改革的研究与实践”(2017JGZ139)

【作者简介】陆晓芹,壮族,广西靖西人,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壮族歌圩及壮侗语族民间歌唱传统研究.

(责编 苏 洋)

本文汇总:上文是关于山歌和壮族和对策研究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山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山歌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国学经典进课堂
摘要国学经典既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的璀璨明星 国学经典的传承既是时展的需要,更是文化自信的表现 在中学以独立形式开设国学经典课程,实践中应围绕明确目标定位、制定课程计划、探索课堂形式、完善评.

冰雪进课堂
驰呆萌喜欢就玩呗,体育课教点东西也挺好 马克微故事这是好事,北京市给中小学生的福利 体育课增加了新的内容,还是必修课程,思维正常的家长都会举双手赞同的!冰雪项目的费用不便宜(装备场地教练…………),有.

护苗网络安全进课堂主题教育活动启动
针对当前孩子们触网早、上网机会多、辨识能力弱……问题,杭州市“扫黄打非”办公室联合市教育局……部门,在全市中小学校开展“网络安全进课堂”主题教育活动,运.

传承千年的天籁之音广南壮族山歌
广南属句町古国故地,亦是云南壮族山歌的发祥地 这里的人们,最热衷于唱山歌谈情说爱时以歌为媒、嫁娶典礼时以歌祝贺、生产劳动时以歌聚力、生活苦难时以歌泄愤 他们用山歌抒发心怀、用山歌联络感情,表达对亲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