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价值观类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 和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下的当代世界价值观和价值观教育国际学术会议综述相关专升本论文范文

主题:价值观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21

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下的当代世界价值观和价值观教育国际学术会议综述,本文是价值观类专升本论文范文和国际学术会议和共同体和当代世界方面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

价值观论文参考文献:

价值观论文参考文献 当代世界经济和政治论文当代护士杂志当代青年投稿健康大视野杂志

摘 要:2018年6月20日,“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下的当代世界价值观与价值观教育”国际学术会议在长春召开.来自全球4大洲、17个国家的世界价值观协会首席研究员以及国内96所高校的300余名价值观教育领域专家学者参会,围绕价值观的本质与特征,当代世界各国价值观现状与热点问题、价值观教育方法与体系、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下价值观教育的发展方向等问题进行了研讨交流.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观;价值观教育

DOI:10.15938/j.cnki.iper.2018.04.030

中图分类号:D8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8)04-0148-03

为深入贯彻十九大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文明交流互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与世界价值观调查协会(WorldValuesSurveyAssociation,WVSA)于2018年6月20日在长春联合主办“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下的当代世界价值观与价值观教育”国际学术会议.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原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主任张国祚教授,东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教育部、国家外专局“当代青少年德育研究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主任杨晓慧教授,世界价值观调查协会主席、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政治学系克里斯蒂安·哈伯弗教授,世界价值观调查协会科学咨询委员会主席、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西班牙皇家道德与政治科学院院士、西班牙阿尔梅里亚大学胡安·迪埃斯-尼古拉斯教授,阿联酋大学校长穆罕默德·哈玛迪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妇女、社会和发展”项目主席、波兰华沙大学社会学系雷娜塔·斯密斯卡-佐乔乌斯卡教授以及世界价值观协会希腊、俄罗斯、约旦、印度、埃及、南非、乌克兰、智利、瑞典、巴西、马来西亚、突尼斯、罗马尼亚等国的首席研究员出席会议,国内96所高校的300余名价值观教育领域专家学者与会.会议围绕价值观的本质与特征,当代世界各国价值观现状与热点问题、价值观教育方法与体系、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下价值观教育的发展方向等问题进行了研讨交流.

吉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安立佳在致辞中强调,以“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下的当代世界价值观与价值观教育”为主题,探讨如何进一步加强价值观教育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对于促进全球多元文化交融共进,具有重要意义.

一、正确认识价值观的本质与特征,加强理解、达成共识

会议认为,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价值的根本看法,是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生活实践的精神反映和观念表达.它一方面源于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受到社会既有价值观、主导价值观以及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和影响.对价值观的本质与特征研讨及澄清,将有助于各国学者在价值观调查与研究领域进一步增进互信,达成共识.

关于价值观的本质与特征,杨晓慧教授认为价值观是一种理想性和目的性的存在,为人们提供了思想方向和行为规约.在不同的民族国家内部,在以利益关系为基础的价值观念体系中,必须要形成和确立起主导性的核心价值观念.这种核心价值观以自身政治制度、文化传统、发展阶段以及国情状况等因素为出发点,以正确价值立场、高尚道德品质、宽广国际视野,担当社会责任为目标遵循,以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与价值信仰为主要内容.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各国要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尊重不同国家价值观的独特性,促进对话与交流,实现民心相通与文明互鉴,为携手建设人类共有精神家园贡献智慧.胡安·迪埃斯-尼古拉斯教授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和“中心边缘理论”深刻阐释了全球化、教育、价值观三者之间的关系.他指出,全球化在人类出现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价值观是我们在社会活动中通过教育和交往学习而来,这是社会给予我们最为根本的东西,也是人与动植物之间重要的区别所在.阿卜杜勒-拉蒂夫教授表示,埃及经历很多的外部侵略和社会的动荡,但是能够维系国家团结,并健康有力发展的就是其坚韧不拔的国家意志以及民族核心价值观.因此,如果一个民族的核心价值观是稳定且持久的,就能够保持国家的团结与统一.

二、全面解读当代世界各国价值观的现状与热点问题,共享成果,增进互信

会议认为,随着全球化程度的日益加深,价值观作为国家发展、人类进步的重要话题,已经引起世界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以世界价值观调查协会为代表的学术机构,利用多种调查方式和工具对全球价值观现状和热点问题开展了长时段、大范围的实证调查,为准确展现世界价值观现实样态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数据,对推动世界和平、人类文明进步和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克里斯蒂安·哈伯弗教授指出,世界价值观调查协会是一个汇聚各国著名学者,长期调查跟踪世界价值观现状及热点问题的学术组织.六轮全球性调研已覆盖110个国家和地区、全球92%的人口,被试共计35万人次.本次会议邀请到了来自全球17个国家的首席研究员进行第七轮数据的首次发布.未来将与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开展深入合作,对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典型国家开展长时段、追踪性调查研究.

围绕价值观与意识形态关系问题,雷娜塔·斯密斯卡教授指出,作为论证当代人类社会存在状况的思想体系,意识形态蕴含着丰富而复杂的内容,形成了精巧而有效的机制,已经衍变为一种普遍联系的社会关系,而价值观就是这种社会关系的集中表现.爱德华·波纳林教授指出,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意识形态的变革对人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特定年代出生的人会有深深的时代烙印.要改变这种固有的价值观念,有两条路径:一是,实现国家硬实力的发展,到达高度发达的现代化生活.二是,增强国家软实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价值属性.

围绕价值观与社会发展问题,张国祚教授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深厚的、最持久的力量就是全社会所共同认可的价值观.桑迪普·夏斯特里教授指出,价值观以及价值观体系的变化与年龄、教育、经济息息相关.在某种程度上,它反映出了社会生活矛盾的基本方面.由于社会情境是相关的,人们生活的经验也是相关的,如果想转变或发展价值观体系,就必须要关照社会的教育水平和个人的生活经历.克鲁兹·库克教授研究显示,价值观会随着时间的发展而演进,其中重要的影响因素是经济水平,多数国家呈现出经济越开放,其价值观越自由的样态.但拉美国家恰恰相反,随着经济的发展,价值观越显传统.李辉延副教授指出,价值观的发展程度与社会政治体制相关,其中重要的参考维度就是社会信任度.调查结果显示,政治体制越稳定、国家发展目标越统一,其社会成员的信任度就越高.

围绕价值观与个人发展问题,英厄·普拉能副教授提出,个人的道德发展是价值观中的重要内容,根据调查显示,中国和瑞典是世界上最重视公民道德建设的国家,并且都不强调宗教信仰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因此瑞中两国有很多共同价值观.乔柯里·埃尔菲哈副教授强调,当前价值观调查将社会成员基本的服务获得能力作为重要的衡量指标.以社会尊严指数的评价为例,可以衡量人们的生活质量,并通过在国家层面建立社会尊严指数体系,为政府机构提供更多的决策支持.

三、系统概括当代世界各国价值观教育方法与体系,扩大交流、合作共建

会议认为,古今中外关于价值观教育的思想流派繁多,理论观点各异,但普遍共识是,人的价值观是经由价值观教育培养而成的,其目标指向社会发展需要.各国要秉持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基本理念,聚焦全球价值观教育的时代主题,携手促进学术交流、民心相通、文明互鉴.

关于价值观与教育之间的关系问题,索克拉迪斯·科尼奥尔朵斯教授的研究表明,价值观和教育水平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接受教育越多,越容易接受后现代的价值取向.费尔·布瑞扎特教授强调,加大教育的投入将直接影响社会价值观的改观,并以识字率、女性受教育比例,高等教育投入等具体数据,对比了10多年来约旦在宗教意识、自由主义思想、创新意识、种族差异、性别平等等问题上的关联变化.奥利韦拉·卡斯特罗教授(巴西)根据调查数据指出,以节俭、无私、忠诚等价值观作为变量,可以看出价值观与教育水平呈现正相关的关系.

关于世界价值观教育类型划分问题,杨晓慧教授依据各国文化发展类型、意识形态分野、政权组织形式、教育行政体制,参考了国际上进行价值观调研的多种理论与方法,设计出了“二维四类”的价值观教育分析模型.二维即“教育内容”和“表现形式”,“教育内容”包括社会取向和个人取向;“表现形式”包括显性形式和隐性形式.将二维之中的四个要素放在四个象限之中,就形成了价值观教育分析的四种类型:一是“社会-显性”型;二是“个人-显性”型;三是“个人-隐性”型;四是“社会-隐性”型.这个分析模型,为在国际视野中整体把握价值观教育状况,促进交流互鉴提供了普遍性工具.

关于价值观教育内容与方法等问题,穆罕默德·哈玛迪教授指出,阿联酋内阁在2016年新增了幸福部部长,其主要工作就是要让阿联酋社会,不管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都能够感到幸福.另外增设道德部部长,主要负责通过*、道德和榜样教育来塑造阿联酋年轻一代的性格品质,从而培养国家未来的建设者.他强调,价值观教育的主体是学校,阿联酋的价值观教育内容可以分为四个方面:第一,性格塑造,将年轻人培养为合格的全球公民.第二,将价值观内容植入道德课程,包括包容、诚实、正直、尊重和谦卑等.第三,促进个体与社区的协同发展,鼓励并促使学生都能够成为社区文化的一部分.第四,教授学生文化知识,不仅是阿联酋传统文化,还包括全世界的文化.这样的教育体系需要学校、家庭以及整个社会不同主体展开合作,共同促进德育的发展.克谢妮娅·基济洛娃博士指出,道德教育作为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遵循向好、向善的生活准则,特别是在初级教育阶段,家庭、朋友、教育体系、社交媒体实际上都是帮助青少年形成其价值导向的重要的工具.

四、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下价值观教育的趋势与走向,立足当代、面向未来

会议认为,价值观教育既是一个普遍的人类性问题,也是一个深刻的时代性问题.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在此背景下,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既有共同利益的需求,又有共同价值的认同.世界各国学者应该通过不同文明间的借鉴和吸收、不同国情下的比较和参照,携手共筑价值观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杨晓慧教授强调,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和衷共济的责任共同体和互惠共赢的利益共同体,也是美美与共的文化共同体.青少年作为社会发展变化的晴雨表,其价值观教育承载着立德树人的重大使命.我们要植根中国实际、面向中国问题、反映中国需求,在指导思想、根本任务、组织架构、发展机制、内容设置、方法路径等六个层面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青少年价值观教育发展模式.同时,充分尊重基于不同国情和文化传统所形成的价值观教育多元形态,以开放的文化心态和真诚的学术态度,经由文明之间的交流对话,同世界各国一道,携手推动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未来发展.

张国祚教授深刻阐释了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中华文化软实力之间的关系,他指出,中华文化是人类古代四大文明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其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它蕴含着许多超越时空、跨越国度,具有当代价值、富有永恒魅力的文化基因,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思想来源,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各国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

高地教授在“携手共筑价值观命运共同体”的总结展望发言中指出,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都是人类文明的宝藏,不同文化之间要交流不要孤立、要理解不要误解、要尊重不要轻视,共同促进人类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构筑价值观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会议召开期间,克里斯蒂安·哈伯弗教授、穆罕默德·哈玛迪教授、胡安·迪埃斯-尼古拉斯等17名外国学者被聘为教育部、国家外专局“当代青少年德育研究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引智专家.

[责任编辑:张学玲]

此文评论,上文是适合不知如何写国际学术会议和共同体和当代世界方面的价值观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价值观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一带一路侨领先行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第一届全球侨领峰会盛大举行
【本刊讯】 为积极响应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会议精神,2018年1月2日,由香港全球侨领联合总会主办的“一带一路侨领先行 共.

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依据(一)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是两大时代主题的论断,最早由同志在1985年提出的 时至今日,30多年过去了,虽然当今世界的局势发生了深刻复杂的变化,但是和平与发展.

携手共建安全命运共同体
张洋当今世界充满不确定性,一些人对未来既寄予期待又感到困惑,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今年1月18日,联合国日内瓦总部,总书记发表主旨演讲,提出“中国方案”—&mdas.

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来源
【摘 要】在全球化问题频发的当今,各国之间联系愈发紧密,共同解决问题,谋求发展已经成为大趋势,“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于此应运而生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