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审美方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跟反思透析瞻望读林华新著《音乐审美的符号操作和艺术解释》方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主题:审美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18

反思透析瞻望读林华新著《音乐审美的符号操作和艺术解释》,本文是审美类学术论文怎么写跟林华新和《音乐审美的符号操作与艺术解释》和瞻望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审美论文参考文献:

审美论文参考文献 意林杂志意林杂志订阅读写算杂志意林投稿

[内 容 提 要] 《音乐审美的符号操作与艺术解释》一书借助“符号论”与“解释论”的方法,就音乐艺术特别是艺术音乐的审美心理、艺术哲学作深度反思,指出音乐符号的语义与语法特征,对创作、诠释、欣赏、研究四类艺术解释进行解析,最后提出未来音乐的艺术解释与艺术符号的建构.全书阐述视角新颖、立论精准、多科融合、层次清晰,极具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符号/艺术解释/艺术音乐/文化音乐/存在

中图分类号:J6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736(2016)04-0084-4

笔者近期得幸拜读林华教授新著《音乐审美的符号操作与艺术解释》(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感触良多,获益匪浅.本书为林先生继《音乐审美心理学教程》、《音乐审美与民族心理》等著后于音乐审美领域的又一力作.全书借助符号论与解释论的方法,从新颖的学术视角,以理性的哲学思辨,探索音乐艺术发展的基本规律.其中阐释了音乐符号的语义与语法、艺术符号操作与艺术解释的具体实施、艺术符号及艺术解释的未来发展等内容.著者以历史唯物史观对音乐之本质属性、功用、发展作了全面、系统、深入、立意深远的论述,极具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对我国音乐符号发展史之深刻反思

林先生坦言:写作此书的主要动机系反思过去.全书对什么是艺术、音乐艺术的基本原理、艺术音乐的审美心理及艺术哲学等一系列音乐艺术发展规律的基本理论逐一剖析,对我国近代音乐艺术的发展作了客观、冷静、深度的理性反思.书中通过强调音乐艺术的自律性[2] 指出我国近代音乐事业发展中音乐观念上的若干误区,这些误区一则形成相关创作、表演、欣赏、研究(分析、批评)等诸多技术层面上的具体问题;二则长期困扰音乐主管部门对音乐事业发展的策略性考量,故书中强烈呼吁尽快从学术角度、运用理性思辨对我们的文化、艺术加以探索.而对艺术基本原理的了解、对艺术根本问题的思考,长期以来为我国许多音乐工作者、音乐爱好者所忽略.

(一)艺术音乐应立足“人的存在”

以往,人们长期将艺术符号和现实符号、文化音乐与艺术音乐相混淆,将表现艺术与再现艺术的社会功能混为一谈,我们的文艺观也总是将反映现实作为艺术最本质的功能.对此,林先生认为,艺术作品最重要的功能在于通过理性意象获得超越现实的认知,即对“人的存在”的认识——本著中心论点之一.之前,我们对表现艺术、再现艺术的社会功能的解释是相同的,因无明确政治教育功能,表现艺术的价值取向、态度评判的特征实质上被取消,音乐符号的语义、语法、语用特点也被歪曲、取消.这使得我们过去的音乐符号实际上遵循再现艺术的认知表述规律进行编程,而“情感价值意向”的表现功能则被废弃,这种重认知、轻意向的发展倾向一定程度上导致整个社会人性价值表述声音的缺失,可说是造成时下人们重现实利益、淡薄精神价值追求、忽略道德素养之重要原因,此精神生态失衡的教训值得反思.此外,作者认为不应机械理解生活与艺术的关系,如继续强调深入生活为创作之必要前提.虽采风之类对再现艺术有一定意义,但此类表层真实代替不了经想象所获的更为深层的真实,而临时经验对表现艺术而言更无实际意义,因表现艺术揭示的是高度概括的理性意象,是人的情感价值意向,是人的存在意义——一种极具哲学意味的抽象,而非描绘现实中的具体形象和事件,创作的心理活动实质上应是生活长期积累和符号编程经验的结合.

(二)音乐审美应尊重艺术规律

著者认为,以审美判断之外的功利尺度,对艺术作品作种种功利的褒贬衡量,必将窒息艺术的发展.惟有尊重艺术发展规律,以艺术自身特征——美和美感作为审美意义评价之唯一标准,才能通过理性意象的魅力,超越现实,达到对“存在”本质的深刻揭示.而相反情形客观上大量存在,“对现实、对生活无任何‘解释’,拿起笔就往谱上涂画,之后弄个标题了事,此种‘创作’可能糊弄发明这类游戏的老外,但糊弄不了中华民族的艺术之神.当今礼崩乐坏,娱乐至上,价值观的失落,难道不是她的报复吗?” [1]此外,因艺术音乐开展于由多维时间流动编织的虚幻空间中,故作曲家需多维思维(复调思维),即具有同时考虑多个声部运行的“多声部思维能力”,而非单线流淌,但该思维至今仍受缚“中国旋律加和声”观念.又如,以往的作曲教学,最大问题在于片面强调技法学习与实际运用的即时联系,迷恋立竿见影的实用主义,致使学生无整体概念,缺乏对基本原理的了解和对历史脉络的掌握,而只有越多越糊涂的零星知识.且许多学生一直把音乐符号理解为音符的记号,忽视音乐符号应是传达情感的工具.我国虽自古习惯以立象取义,或以物事形相、或以谐音口彩表达精神愿望,但此往往又造成人们在审美中过分依赖现实形象,坚持要对它们认知,从而导致想象力的贫乏乃至丧失.等等.

(三)审美判断应摆脱功利

在“审美情感的操控”一节中,作者对表演心理作了深入剖析,一方面建议诠释者在练习过程中去除自我的现实个性,充分忘我——明确以第一人称立场,与作曲家的审美个性相结合.另一方面指出音乐世界不应是现实世界.若欣赏者仅习惯于就事论事,无法摆脱追寻“那在说啥”,以为热爱音乐是为“释放压力”、“提高智商”、“培养情操”等“高尚趣味”,那么,这些仍属“功利”,仍是拿来实用于自身的,至少说明听者的艺术解释并未与作品意图完全一致.只有通过理性反思,深入到审美——哲学范畴的层次,艺术对听者的意义才得以真正彰显——令其摆脱现实羁绊,得到精神自由,领悟存在意义,从而获得真正愉悦.[2]不同听者对艺术作品的感受、喜好相异,“在艺术趣味爱好上,我们可以提倡什么,但不能强求都爱什么;我们可以不赞成什么,却不能禁止什么.在审美批评上强求一律,甚至提高到阶级感情、政治态度上来,是十分荒谬的,其结果就是艺术批评的取消”.[3] 文中明确指出,“审美判断”与任何审美之外的信息都没关系.总之,笔者认为,基于对历史的深刻反思是本书主旨所在.

二、对音乐符号构成、操作、解释之深度透析

全书共四部分,作者立足音乐本体,紧密围绕“符号”和“解释”[4]两大范畴以历史经纬对音乐艺术的本质进行了深入、详尽、层层递进的阐述——从符号、解释到艺术符号、艺术解释,再到原始音乐符号、现实音乐符号、艺术音乐符号与四种艺术解释,最后归结于音乐的艺术解释及艺术符号的发展.

(一)多学科融合

纵观全著,林先生始终同步结合社会学、哲学、心理学、生理学、人类学等学科原理对音乐艺术作探究.书中谈到,族群对自身所喜爱的“音乐意象类型”作选择、认可约定,至原始末期形成“集体音响表象积累”,世代相传,成为符码的仓库,其成因既有地理环境、生活方式及语言特色的共同,也有历史背景、心理发展的变迁.例如,农耕民族劳动方式移幅较小,族群即适应了平稳悠闲的节奏;游牧民族、海洋民族要求动作敏捷快速,故习惯了节奏的鲜明灵动(林华:《音乐审美与民族心理》).对音乐本体的解析,作者紧密结合各种音乐要素特征、东西方音乐比较(如中国的和谐观是“和而不同”,欧洲为“不同而和”等)、各音乐风格分析、音乐发展史(时期、流派、体裁等)、音乐教学理念等范畴进行阐述,作为对音乐符号所作的解释,音乐活动则被具体到创作、表演、欣赏、批评四个方面.作者还将各发展阶段不同形态的符码(从文艺复兴到现代派)依其实质概括为传统音乐符码和现代音乐符码,且分属于人之“现实存在”的两个阶段——古典和现代.在论及横向线形轮廓时,文中详列了从巴罗克到印象派之时代风貌的痕迹.通过对比古今中外各期音乐艺术发展的基本特征,从德奥“音乐中心”到亚洲东方民间音乐,从原始音乐符号到现代音乐符号,著者对创作机制、诠释技巧、欣赏方式及研究方法,入木三分、有理有据、分门别类地作了阐释,几乎涉及音乐各个层面,从而透析了作为符号的音乐的内在本质属性.对中国音乐符码发展史,林先生将原始末期至先秦时代谓之“前古典时期”,并说明此期奠定了五声性的元件和“音本位”的组合(元件和组合构成符码);自春秋战国,则进入古典风格时期,至宋元进入“后古典主义”,至此,中国音乐符码始终在含蓄抒发、中庸表述之古典唯理主义把控之下.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符码佐以西方语法作为音乐符号的表达式,引入西方古典符码,但因以表达淡雅、中庸、散漫而构建的传统符码的固有特性与以规范表现、追求张力等诉求而形成的表现理性意象而设置的西方语法存在矛盾,西方语法(构成五、六、七声音阶及“乐本位”的组合方式)并未发挥其功能.

(二)多维度解析

该书指出,艺术审美是作曲家对自然符号、现实符号的艺术解释,将自身理解、体验、反思融入其中,从而形成艺术使用的符号,构筑艺术符号文本.接受者通过审美发挥想象,象征意义,得到艺术符号,通过反思将蕴含其中的理性意义释放,读懂作品的超现实意义,体验到自由、全面发展的完美的人的存在——完成艺术解释.通过将音乐作为一种符号,作者明确透析了音乐的内在机制(如语义、语法)、审美价值、内涵及外延语法的特点及功用.例如,谈及艺术家在遵守与破例间形成自身艺术语法和风格特征时,文中指出,当个性和自由受艺术符号功能基本属性制约时,前者促艺术家常不惜犯规去追求自己的审美诉求.艺术的审美活动,在于通过情感体验,创造幻象,且在理性水平上解释幻象,追问人的存在意义,“自由”应是评价艺术价值最高品质的界定.作品中出现的是艺术家的审美个性而非现实个性,但传统的文艺学理论家总是把艺术家的现实人格与其作品中的审美人格混为一谈.

此外,林先生还重点阐述了作曲者如何进行符号操作及其所应具有的“三观”(宇宙观、世界观、人生观)、“三觉”(听觉、视觉、动觉),诠释者如何让听者把“艺术使用的符号”升华为“艺术符号”(人类符号的最高形式),如何通过理解艺术音乐,获心灵自由,把握生存意义,如何进行艺术解释学的音乐分析,等等.艺术是最典型的象征形式,作为解释者之一的听众要能理解艺术中借助实体符号建立的确指,其中隐喻,消解实体符号,从而将确指所表述的感性意象,升华为具泛指意义的理性意象——将确指变泛指,进而让艺术符号从中脱颖而出,成为作曲家对“存在意义”所作的注解,最终达到具哲学意味的理性审美境界.对引发情感的缘由,作者引用荣格观点,将其归结为一些“原型”——死亡原型、智慧原型、英雄原型、大地母亲原型等.林先生认为,原型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符号,传递着人类的共同情感经验,人们一旦在作品中发现原型的痕迹,就会产生巨大共振,如贝多芬《第九交响乐》之所以温暖心灵,是因其表现了人类自古以来平等、欢乐的愿望,等等.文中还将艺术家的体验分为幸福体验、崇高体验、缺失体验、愧疚体验、神秘体验、皈依体验、孤独体验等,此新颖、独创性分类实为对作曲家个性审美特征之高度概括.作曲家在创作时,一方面其敏感和想象转为异质同构的机制,一方面又是以往习得所获能力在执行着;而审美理想则通过“三本指令”——即三种文本:艺术音乐功能的共性指令、体裁风格的特性指令以及显示审美个性的指令--掌控着审美技能,即符号语法的选择和安排,符码编程的运用,最后完成符号文本.可以说,高度本质化、概括化的阐释成为本著一大特色.

而对音乐分析,本著按传统观点,指出其最大特点在于音乐理论和音乐实践之互动关系——前者总结后者,并给与指导作用;后者为前者的发展提供研究基础.但作者同时明确了分析因视角、方法、时代、思维、审美等不同有不同的分类,如技法分析、历史分析、古典符号学分析、心理分析等,并指出它们各自的合理及不足之处,进而提出“艺术解释学”的音乐分析,其中包括符号特性分析和艺术文本性质分析.

三、对音乐符号发展前景之深远瞻望

身为著名作曲家、音乐学者的林华先生基于深刻的音乐反思,深度洞悉音乐艺术特别是艺术音乐的基本原理及功用(人文、社会、美育价值等),结合欧洲音乐符码的构建、发展,西方传统音乐符码的异变,现代音乐符码的构建及其意义,进而提出自己对我国音乐发展前景的建议及构思.

(一)界定文化音乐与艺术音乐

全书从历史出发,对我国近代音乐创作、教学中的诸多误区作了客观、中肯的揭示和批评,系统理清了艺术是什么、艺术的终极目标、艺术与文化的区别,并依音乐符号的特性对文化音乐与艺术音乐的本质区别作了概括.就情感性质而言,前者属感性层面,能指即所指,后者为理性层面,揭示的是一种普世情感.于美感范畴,前者表现内容、方式较单一,以肯定性审美范畴的情感宣泄为主,后者为论证性的结论.而在营造幻象方面,文化音乐表现的是时间表象,体现的是现实时间,艺术音乐构建的是超越现实的艺术幻象(理性时间意象).对生命形式而言,前者专注情感宣泄,后者为理性综合感性的表述,是论证性展开,属不同性质意象间的对话、辩论、交锋,从而显示意义.总之,艺术生命形式中的整体性、生长性特点在文化音乐中缺乏严密结构,其动力缺乏内部推动因素,在艺术音乐中其动力性依和声内在矛盾推进,生长性体现为理性意象由雏形到群体生长过程中逐渐显现——此为文化音乐与艺术音乐之最根本差异.作者从真正的音乐欣赏角度,指出艺术音乐的符号所产生的幻象功能,将“艺术使用的符号”消解,从而使听者身边的现实世界消失,于是,现实主体——审美主体,通过第一人称的参与,进入艺术世界,实现自由存在,审美获得满足,最终令主体得到精神自由的愉悦,从实质上取消了艺术音乐的现实交际功能,实施艺术人道主义.而文化音乐则满足于物质层面需求,为各种生活场景需要,为娱乐需要;同时也包括各种精神层面需求的音乐,但常属个人情感的宣泄和交流.理清上述两类音乐的本质区别一方面可使读者摆脱认识误区,一方面也为提出两类音乐的各自发展愿景及实现途径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架构未来符码及音乐机制

对未来音乐符号的发展趋势,林先生一语中的,指出“现代音乐”最大的问题在于其打着反映人真正本性的旗号却否定人性,故失去感性上的可欣赏性、理性上的可解读性.书末阐析了音乐的艺术解释与艺术符号的发展,通过揭示现代音乐符号发展的得失,提出现代思维必须与民众趣味相融合,从而为音乐创作开拓广阔空间.在对未来音乐符码的建构及对中国音乐文化的建设上,林先生从宏观上给出自己建议:首先,提高民族的文化自觉意识,做强民族文化影响力;其次,更多了解世界各民族文化,以外族文化丰富、对照、补足自己.真正的艺术杰作是借彼时彼地故事,隐喻超越时代之泛指意义.总之,如何尊重艺术规律,如何认识、解决我们传统审美心理、审美观念的弊端, [1]如何补短这些符号在发展中的不足,使之丰富发展起来,创出特色、走出新路,成为本著力求解决的一个论题.

书末还论及国民音乐教育的实施,普通民众及专业音乐的目标设置及具体方案.深刻呈示了当前社会所存之信仰缺失、斯文扫地、无所敬畏、娱乐至死等诸多精神层面问题,明确强调艺术教育重要性,提出艺术的最大意义在于非功利性和超越性,它应帮助人们摆脱苦闷,走向精神超脱,实现“自由存在”.我们要通过艺术的社会作用及美育功能,实现人类的全面发展远景及中华民族文明水平、道德素养的极大提高.同时,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应由现实教育、美育教育两部分组成,美育是一切艺术活动的最终社会效应.审美主体在审美过程中通过艺术符号的发生,消解现实存在,并在与艺术家情感交流的体验中,超脱自身现实个性而升华为全面发展的审美个性,即以理想人格提升现实人格,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和无穷的想象创造力--这是美育所担当的重要任务.而音乐美育过程则包括审美心理结构的递进、社会系统工程、音乐美育教育的设想,针对第三项,作者提出建立音乐教育委员会,确立分类、分级国民音乐教育的目标、实施手段以及专业音乐教育实施.其中观点掷地有声、触及根本、力避空谈,此论述理念配以生动、活泼的语言及幽默、率直的文风,使得全书阐释严谨、深入浅出,这也成为本著最具特色和价值之一.

年过七十的林华先生可谓著作等身,早以作曲及复调研究、教学名闻学界.先生近年仍笔耕不辍,更多于音乐审美心理领域的研究,籍此对过去的音乐创作、诠释、审美等进行理性反思,并将自己潜心研究成果以学术专著系统出版.其中作曲技术之精到,理论剖析之精要,遣词造句之精炼,学术观点之精辟,足显大家风范.而基于充分理论阐析所提出的音乐符号构建及音乐体制建设构想,更彰示了一位作曲前辈、音乐学者之新颖视角、艺术良知及高远视野.

参考文献:

[1]林华.音乐审美的符号操作与艺术解释[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14

[2]林华.音乐审美与民族心理[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11

(责任编辑 张宝华)

综上资料,本文论述了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林华新和《音乐审美的符号操作与艺术解释》和瞻望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审美本科毕业论文审美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新突破评宋剑华新著《娜拉现象的中国言说》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女性文学研究成为显学,学术成果相当丰硕 孟悦、戴锦华、刘思谦、刘慧英、乔以钢、林丹娅、盛英……一批学人站在女性主义批评立场,一方面批判男性文学传统(“弑父&rdq.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读迟子建《候鸟的勇敢》
一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我已经把迟子建这部候鸟的勇敢看做是一部关于生命、命运或者宿命的小说 迟子建将一部小说置于中篇小说的框架内,一口气写到八万字,这是她五十多部中篇之中最长的一部,完全可以看得出作者的.

驴鸣和人声读刘亮程《捎话》
如果不是我们刚好生活在人类主导的世界,又碰巧知道刘亮程是人类中的一员的话,在看完捎话a这部长篇小说后,我很可能会怀疑作者是一头驴,因为这是一部以驴为主角也常常以驴的眼睛观看并讲述世界的小说   在小说.

智慧和信仰读史铁生《病隙碎笔》
3 年前,在轮椅上坐了30 个年头的史铁生的生活中没有出现奇迹,反而又有新的灾难降临 由于双肾功能衰竭,从此以后,他必须靠血液透析维持生命了 当时,一个问题立刻使我——我相信还.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