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实证研究类论文范文例文 与农户生态公益林保护影响因素的实证以福建省为例类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实证研究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05

农户生态公益林保护影响因素的实证以福建省为例,该文是实证研究方面硕士学位论文范文和实证研究和公益林和影响因素相关论文范文例文.

实证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实证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保护生态环境论文生态环境保护论文生态环境的保护论文生态环境保护论文3000

朱博旖1,王团真1,陈治琪1,陈钦1,2*

(1.福建农林大学 经济学院, 福建 福州 350002;

2. 国家林业局 杉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 福州 350002)

摘 要:以福建省为研究对象,以仙游县、长泰县、永定县、永安市、漳平市、尤溪县、建瓯市、屏南县等8个县市为采样县,抽取共16个乡镇120户农户采集数据,运用Logistic 模型分析生态公益林补偿费对农户生态公益林保护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户是否获得生态公益林补偿在5%水平下显著,是否满意生态公益林补偿费在10%水平下显著,从中得出农户如果不满意国家现有补偿标准,农户参与生态公益林保护的可能性就越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生态公益林补偿的措施和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补偿费;农户;生态公益林保护

中图分类号:F 307.2;X 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4-390X(2016)01-0022-05

收稿日期:2015-10-24修回日期:2015-12-09网络出版日期:2016-01-12T 09:5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福建省生态公益林保护对林农的经济影响评估及其生态补偿标准研究”(71273052);福建省林业厅科研项目.

作者简介: 朱博旖(1990—),女,福建漳州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研究.

*通信作者:陈钦(1968—),男,福建福州人,教授,博士后,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森林生态经济和林业财务会计研究.

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53.1044.S.20160112.0959.016.html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6,10(1):22-26,36http://xb.ynau.edu.cn

Journal of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E-mail:ynndxbsk@.com

DOI:10.3969/j.issn.1004-390X(s).2016.01.007

生态公益林主要是为了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经济、社会、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政府将农户的部分林地划为生态公益林时,农户实际处在被动地位.当农户的林地被划为生态公益林时,其实损害了农户的经济收益,使农户的经济来源有所减少,对于主要以经济林收入为生的农户而言,则是重大的经济损失.由此,政府针对生态公益林的划分等级,制定了相应的补偿机制.但是由于财政资金有限,加上多数林农不满意现有补偿标准,难以调动林农参与生态公益林保护的积极性.本研究充分考虑补偿费对农户参与生态公益林保护的影响,调查了福建省8个县市的120户农户,运用Logistic 模型分析,研究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对林农参与生态公益林保护的影响,并从分析结果中为相关部门提供关于生态公益林建设的有益的政策建议,同时也为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的建立和完善提供有力的参考.2003年福建作为率先开展生态公益林工程建设的4个省份之一,这项工程在福建省已经实施了10多年的时间.目前,全省现有省级以上生态公益林286.1万hm2,占全部林地面积的30.9%.截止至2013年,国家级、省级生态公益林补助标准提高到75元/hm2,达到每年255元/hm2元,及省级财政每年投入森林生态效益补偿72926万元,其中:财政32592万元、省级财政40334万元.但在生态公益林各项政策实施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直接影响了生态公益林建设工程的顺利实施.在研究中可看出, 58%的农户已参与到生态公益林保护当中,56.3%的农户不满意生态公益林补偿费.因而,目前政府在生态公益林建设工程中的任务还格外艰巨,特别是需要加大力度进行农户的教育和相关政策信息的宣传,让农户真正了解参与生态公益林保护的重要意义.

一、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

为了在有限的条件下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比较客观地分析影响农户参与生态公益林保护的因素,本研究主要采取以下三种方法进行分析.

1.问卷调查方法

笔者按照随机抽样原则选取了福建省仙游县、长泰县、永定县、永安市、漳平市、尤溪县、建瓯市、屏南县等8个县市, 样本设计到共16个乡镇120户农户.

2.描述分析方法

通过对120份问卷进行整理,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类,先利用统计描述分析的方法,对相关数据进行客观的分析,分析农户的家庭基本情况,对生态公益林补偿的满意程度.

3.计量分析方法

在描述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多项Logistic模型,运用SPSS19.0计量分析软件对各项变量的显著性进行分析.计量模型具体如下:

(二)数据来源

为了研究农生态公益林保护的影响因素,按照随机抽样原则选取了福建省仙游县、长泰县、永定县、永安市、漳平市、尤溪县、建瓯市、屏南县等8个县市. 在每个样本县市分别选取了1~2 个乡镇, 共16个乡镇,在每个乡镇中分别选取2~3个村,共抽取40个村,每个村随机抽取3户农户,总共对120户农户进行了实地调查.本次调查主要采用的是农户问卷调查、主要信息人访谈等方法, 对福建省各个县市农户参与生态公益林保护的情况、农户的基本特征、经济活动、资金来源等内容进行了调查.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120份问卷,其中收回有效119份问卷.

二、研究假设

朱臻等研究认为, 农户参与生态公益林建设的意愿主要有受教育年限、是否村干部(党员)等影响因素[1].郑丽娟等认为影响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的主要因素有:“农户对政府公益林政策是否满意”、“是否觉得现行的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太低”两个变量显示正向显著相关[2].姜波等基于广西、湖南、河南调查问卷研究认为,受教育年龄、家庭劳动人数、有林地面积等对农户参与生态公益林建设的意愿有影响[3].

综上所述,并通过了解相关资料及实际情况,本研究假定农户是否参与生态公益林保护受到以下几类主要影响因素的影响:农户自身因素、农户家庭因素、政策因素.

首先,是农户自身因素.主要包括户主年龄、户主教育年限、户主是否党员等基本特征变量.笔者认为,在政府强制划分生态公益林的情况下,人们年龄的大小和是否愿意顺从政府安排有关,年龄越年长越容易接受政府的强制性安排;受教育年限是影响人们认识事物和决策的主要因素,笔者认为人们的受教育年限与理解和认知能力有关系.一般而言,在农村中能够成为党员的农户知识水平或者是能力都会比较高,那么对于国家政策的理解也会更透彻,号召力也比较大,会更自觉的履行国家政策.

其次,是农户家庭因素.从家庭收支来考虑,农户家庭劳动能力人数越多,说明农户家庭投入在林业生产方面的精力也会更多,在林业方面的收入也会更多,农户可能更希望林地仍为己有,增加收益.以此来看,当家庭劳动力不足时,没有足够的劳动力从事林业经营,农户或许会更愿意将自身的森林划分为生态公益林,然后以生态公益林补偿费作为收入代替林业生产收入.另一方面,林业投入与林业收入也存在着一定的关系,林业收入若大大高于林业投入,农户会更愿意自主经营林地,而如果林业收入一直少于林业投入的话,则农户或许愿意将林地划为生态公益林,参与到生态公益林保护当中.一般来说,有林地面积少的农户,对于林业投入也相对较少,收益也会较少.林地少的农户可能会为了减少投入经营林地的精力,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其他生产经营中,从中获得更多的经济收入,而愿意将自己的林地划为生态公益林.

最后,是政策因素.主要是国家针对生态公益林补偿提出的政策标准.日常生活中,人们在作出决定是会考虑事情的利弊问题,通常情况下,利大于弊人们才更愿意参与到事情中.在农户参与生态公益林保护的过程中,农户是否有按时的获得生态公益林补偿,会影响农户对政府的信任度.同时,林地作为家庭经济收入的来源之一或者是主要来源,林地被划分为生态公益林之后农户的经济来源渠道减少,收入受到损害.在国家制定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时,其用意就是用于弥补农户经济林被划分为生态公益林后所所遭受的经济损失.如果生态公益林补偿的标准过低,连农户最基本的林业经济损失都无法弥补,那将会加深农户对生态公益林政策的抵触心理.在这中间除了外界强制其参与之外,当农户可自主决定时,农户将补偿费作为主要考虑因素的可能性也很大,并且会希望国家发放的补偿费越多越好.

三、计量分析

(一)样本描述

在被调查的119个样本中,被调查农户的年龄主要集中在40~59岁(中年)之间,占了总样本量的64.7%.24~39岁(青年)和60岁以上(老年)的农户数分别占了18.5%和16.8%.有41.2%农户的受教育年限为7~9年(初中),其次是37%分布在1~6年之间(小学),高中以上教育年限的农户数相对较少,占了总样本量的19.3%.在农户中身为党员的数量占了总样本数的45.38%.在期望补偿费中,农户的期望值相差较大,但是多数的期望补偿费集中在每年300~750元/hm2,占了总样本量的41.2%,有23.5%的农户的期望补偿费低于每年255元/hm2.

从政策实施角度来看,被调研的119户农户有56.3%参与生态公益林保护,参与生态公益林保护的农户中,19.4%的农户表示其为自愿参与生态公益林建设,其余的80.6%表示是政府强制其参与到其中的.此外,其中有58.8%农户获得生态公益林补偿,也就是说仍有41.2%的农户未收到生态公益林补偿.针对补偿的满意度而言,有57.10%的农户对现有的补偿标准不满意,该怎样提高农户的满意度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农户家庭的林地面积主要集中在0.67~<3.33hm2和0~<0.67hm2,分别为37%和31.9%.6.67~<13.33hm2以及13.33hm2以上的农户均占了总样本量的9.2%.调研结果显示,农户的林业收入呈现两极分化,有46.2%农户的林业收入集中在1000元以内,但也有34.5%的农户的林业收入在1万元以上.

(二)模型选择与变量赋值

1.模型选择

本研究选取:(1)农户自身因素:年龄(X1)、受教育年限(X2)、是否是村干部或者党员(X3)、3个指标;(2)农户家庭因素:农户家庭劳动力人数(X4)、有林地面积(X5)、林业生产投入(X6)、林业收入(X7)4个指标;(3)补偿费因素:是否获得生态公益林补偿(X8)、是否满意生态公益林补偿费(X9)2个指标,共选取9个变量.同时,本研究将因变量Y设为“农户是否参与生态公益林保护”,因变量主要分为两种选项:是等于0、否等于1.因此,根据实际需要,本研究选择建立一个回归模型对其进行分析.该研究的理论理论模型为:农户是否参与生态公益林保护等于f(农户自身因素,农户家庭因素,补偿费因素)等于f(年龄,受教育年限,是否是村干部或者党员,农户家庭劳动力人数,有林地面积,林业生产投入,林业收入,农户期望补偿费,生态公益林补偿),即:

选择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农户参与生态公益林保护的意愿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农户参与的概率与不参与的概率比的对数为因变量Y:

其中,Pi为农户参与生态公益林保护的概率.

由此建立模型为:

2.变量说明

在本研究中,被解释变量为农户是否参与生态公益林保护,解释变量分别为户主年龄、受教育年龄、是否是党员、农户家庭劳动力人数、林地生产投入、林业收入、有林地面积 、是否获得生态公益林补偿、是否满意生态公益林补偿费等9个变量.具体赋值情况如表1所示.为了便于计量分析,在解释变量中,是否是党员、是否获得生态公益林补偿及是否满意生态公益林补偿费等3个变量采用二分类变量表示,其余6个变量采用等级变量表示.

(三)结论与分析

该模型的拟合效果比较好,有7个变量的显著概率小于0.1,因变量中83.22%可以被自变量解释,准确率达到88.32%.结合假设和结果可以发现农户生态公益林保护影响因素包括年龄、受教育年限、是否党员、是否获得生态公益林补偿、是否满意生态公益林补偿费、农户家庭劳动力人数、有林地面积和林业生产投入、林业收入的显著性,见表2,并归纳以下结论:

第一,从农户自身因素来看,农户的年龄和是否是党员都在5%水平下显著,回归系数均为正向.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水平下,在参与生态公益林保护的发生比上,老年农户比青年农户增加15.5%,如假设所言,年龄越年长的农户越容易参与到生态公益林保护中.再者,在农村中能够成为党员的农户知识水平或者是能力都会比较高,那么对于国家政策的理解也会更透彻,号召力也比较大,会更自觉地履行国家政策.因此,党员要充分发挥其先进性,带领村民学习国家方针政策,并将其付诸行动.

第二,从农户家庭因素来看,有林地面积(5%)和林业收入(10%)通过了变量的显著性检验,并对农户是否参加生态公益林保护产生了显著的负影响(B<0).一般来说,林地面积越小的农户越愿意将林地划入生态公益林.因为林地面积过小,林地经营的成本又一直增加,林地面积小的农户一般不会花费太多时间在林地的管理上,大多数会选择将林地划为公益林.同时,笔者在调查的过程中也发现,林地超过6.67hm2,甚至上百公顷的农户,多为承包林地或者通过林地流转获得更多的林地进行大面积的林地经营,从而获取大的林业收入,这样的农户自然不愿意参与生态公益林保护.

第三,从补偿费因素来看,是否获得生态公益林补偿在5%水平下显著,而是否满意生态公益林补偿费在10%水平下显著,也从系数说明农户对补偿标准的满意度对农户是否参与生态公益林保护具有显著的负影响(B<0).即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农户如果不满意国家现有补偿标准,农户更不会愿意参与生态公益林保护.是否获得生态公益林补偿的系数为正数,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能够按时获得生态公益林补偿,农户会更愿意参与到生态公益林保护当中,与上文假设相符合.

四、建议

(一)提高党员的带头作用,加大宣传力度

在调查中,仍然有一些农户并不知道什么是生态公益林,即使知道了,也有人并不懂是否有生态公益林补偿.虽然现在的农村也都有网络和电视,但是真正关注生态公益林工程建设的农户并不多,农户在日常谈论过程中也很少会提及生态公益林.唯有地方政府通过下乡宣传的方式以及对基层村干部、党员等进行培训,通过村干部和党员向普通农户传播相关政策知识,让农户了解国家设置此类政策方针的用意,从而提高农户参与生态公益林保护的自觉性.

(二)适度提高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确保政府补偿发放到位

2013年调研过程中,有关文件显示福建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设置为每年180元/hm2,2014年福建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调整为每年255元/hm2.但是,调研结果显示,过半的农户对当前的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并不满意,也就是说政府目前出台的补偿政策还无法满足绝大多数农户的需求.国家应该对生态公益林进行详细的分类,然后根据不同类型的公益林制定不同的补偿标准.同时,在发放补偿费的过程中要对补偿费进行严格的保管,确保农户都能够如实收到补偿费,尽量避免补偿费被相关部门扣留或被打折扣的现象.

(三)拓宽农户收入来源渠道,保障农户的经济来源

目前,在福建省内生态公益林的划分大多仍是以国家政策强制性手段进行的.在强制农户参与生态公益林保护的过程中,政府应当相应的拓宽农户非林业收入来源的渠道,为农户提供其他的就业岗位,或者鼓励农户发展第二、三产业,保证农户在失去林地经济收入的同时,能够在其他领域获得经济收入来弥补原先林地带来的经济收入,让农户没有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1]朱臻,沈月琴,吴伟光,等.农户参与生态公益林建设意愿的实证分析[J].浙江林学院学报,2010(3):430.

[2]郑丽娟,陈钦.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的Probit模型分析:基于福建省372份农户问卷调查数据[J].中国林业经济,2014(3):1.

[3]姜波,姚顺波,王怡菲.农户参与公益林建设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广西、湖南、河南3省调查问卷[J].林业经济,2011(3):59.

[4]陈钦.公益林生态补偿研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13-14.

[5]段绍光,刘国顺,孙倩倩,等.激励农户参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机制探讨[J].林业经济问题,2009,29(3):278.

[6]易福金,徐晋涛,徐志刚.退耕还林经济影响再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6(10):28.

[7]江正铨,冯树清,吴满元.福建省生态公益林管护和补偿机制问题及对策探讨[J].林业资源管理,2009(3):5.

[8]祝浩.我国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问题研究进展[J].林业经济,2007(5):37.

[9]张眉,刘伟平.我国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问题探讨[J].世界林业研究,2010,23(3):69.

[10]占松林,韩青苗,刘长滨.基于行为选择理论的建筑节能市场需求影响因素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1):65.

综上而言:上述文章是一篇关于实证研究和公益林和影响因素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实证研究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实证研究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生态安全认知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湖北省调查结果
曾子玲,陈建成 (北京林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81)摘要基于湖北省391份问卷结果建立多项Logit回归模型,旨在分析找出影响生态安全认知的因素 通过R语言计算得出了解生态安全内涵的人群.

大学生体质测试影响因素与以湘南学院为例
欧阳志萍,杨 斌,朱登科(湘南学院体育学院,湖南 郴州 423000)体质不仅体现一个国家人口综合实力,也是国家人力资源的必要保证 大学生作为学生群体中“成人”部分,他们的体质.

农户视角下齐齐哈尔市生态饲料技术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刘 政,冷志杰(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大庆163000)摘要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齐齐哈尔市周边地区的农户进行调研,回收有效问卷326份,根据因变量特征选择二元Logistic模型.

青岛市壬哥庄街道乡村旅游中农民收入影响因素的实证
由秀 孙凤芝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农民对乡村旅游的参与度越来越高,其对自身经济收入影响因素的感知程度也不断加强 本文通过发放相应数量的调查问卷,对乡村旅游中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做出假设,运用问卷.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