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校园文化在职开题报告范文 跟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校园文化生态构建有关论文怎么撰写

主题:校园文化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26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校园文化生态构建,本文是校园文化论文写作技巧范文跟校园文化和创新人才培养和高校有关毕业论文怎么写.

校园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校园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校园文化论文论文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建设论文企业文化的论文

孙晓云,蔡金平

(安徽工程大学 电气工程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摘 要:校园文化建设是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而大学生科技创新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二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赖.探索一套以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为目标来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思路,就成为当前校园文化研究的一项紧迫任务.教学实践证明,校园文化视阈下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创新;大学生;校园文化;生态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5-0248-02

收稿日期:2016-02-12

知识时代创新人才已经成为竞争的焦点,拥有创新人才就拥有竞争力,就拥有主动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高等教育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1].国外大学也非常重视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早在1969年就开创了“本科生研究机会计划”(UROP),这个计划首次让本科生参与到科学研究之中.受当前现代化知识经济的冲击,牛津大学校长C·鲁卡斯认为对大学人才的培养“要有很高的技术,非常宽的知识基础,有很强的个人责任感、革新能力和工作灵活性”[2]; 受雅斯贝尔斯的“全人”和洪堡“完人”教育理念的影响,德国大学加强跨学科的研究与教学,贯彻“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两个基本点就是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总而言之,外国很多大学在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过程中普遍注重大学生从人格到能力的全面文化素养的提升,将大学生创新素质放在文化创新的高层次.

在知识经济背景下,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迫切任务就是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而完成高校改革的首要目标就是创建以提高大学生创新素质为目标的校园文化.然而,国内高校在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过程中,只片面重视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是人文素质的培养.说到创新型人才的教育,我们必然会首先想到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的问题.周家伦认为“谈到创新型人才培养,我们首先必然会想到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问题.因为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穿心教育,加强和提升大体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也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3].这段话说出了大部分教育工作者对待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观念,这也造成了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其他因素出现的“角色弱化”的状况.环境塑人,环境影响和改变一个人的人生.大学生主要学习和生活空间都在校园,因而高校校园对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高校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从我国校园文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效果看,高校校园文化在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方面并没有引起较高的重视,在实践操作上也缺乏理论作为指导.因此,校园文化研究的迫切任务就是探索一整套以培养大学生创新为目的的校园文化建设新思路、新思想.

一、校园文化建设是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

校园文化的内涵是学校所具有的独特的文化氛围和精神环境,即为了实现大学最初的教育发展目标,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高师生文化素养、道德素养,由高校师生在日常教学科研活动中创造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总和.文化是创新的基础,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分割.培养和塑造优秀人才的大本营是高校,学习和传播科研文化的主阵地是高校,社会中精英聚集、人才济济的地方是高校,它是引领学生成长、成才的指明灯,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母体.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校园文化对校园主体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是通过高度统领和把握校园中的各种行为和现象,影响校园主体的成长、成才环境和塑造校园精神等方面[4].因此以创新为导向的校园文化是孕育自主创新的文化氛围、行为准则的最有效、最广泛的社会人文基础.另外,由于校园文化主体的先进性,使校园文化具有前沿性和批判性,对社会主流文化起到一定的引导性和激励性.可见,为了响应知识经济对于创新人才的需求,构建具有创新导向的校园文化对于推动整个社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带动和示范效应.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

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利用社会资源和企业资源为大学生们提供了真正参与社会服务的平台,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加接近于生活的实践,也给大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将科技创新运用于实际的机会.实际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使大学生们有了一个可以接触国家科技创新的环境,并且能够体会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背景和意义.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企业注重团队合作的实践环境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增强集体主义观念.虽然学生们从小就被教育要有团队意识,但却没有真正实践过,是企业给了大学生们一个宝贵的机会.从学校走向社会,大大增强了学生们的参与意识,变被动为主动,有利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更使学生们重新认识自我,找到了自身的缺陷和不足.

(一)大学校园文化基础建设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生态基础

教育是对教育环境、教育环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内容的系统性构建.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能够使学生在实践中磨练意志、升华情操、塑造人格,在实践中感受国情、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实践中培养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劳动观.这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与教育教学改革直接相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其在大学生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培养中的作用,改变过去在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中“角色弱化”的状况.大学的校园文化是先进创新文化的传承体,创新可以在诸多方面体现出来,比如原始创新、集成创新甚至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虽然名称不一样,但它们有诸多的共同点,那就是拼搏进取、自我奉献的爱国精神,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团结协作、淡泊名利的团队精神,尊重学生个性、倡导学术自由的探索精神,激发学生创新、构建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大学校园文化就是要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把这些创新所需要的特质逐渐渗透到每个学生当中,让这些特质融入到他们的的头脑中,体现到他们的行为上,最终内化学生的创新素质,使其承担起创新的重任.

可见,高校校园文化作为先进创新文化的载体,承载了创新文化所蕴含的特有要素,这些优秀的品质固化在整个高校的校园文化之中,成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校师生的不懈努力和拼搏进取而永续的传承下去,同时在传承的过程中会不断增添一些符合时代特征、与时俱进的新鲜元素,让高校的校园文化充满生机和活力,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引领国家创新人才的培养,完成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历史使命.

(二)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价值归宿

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是教育中专业教育资源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之间的互相“拨力”,其本质上在于两者之间缺乏共同的目标关联、价值整合以及运行架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生在科技创新活动中进行思考、学习、分析、设计、总结,而这一系列过程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其创新精神,另外,从大的方面讲,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教育为我们整合社会、企业和高校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发挥合力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传统以课堂为主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放置于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过程当中,将以班级为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放置到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当中,极大地拓展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和载体.

三、校园文化视阈下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构建

目前学界普遍认同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方面、精神文化方面、制度文化方面、行为文化方面,并且四个方面是一个相互融合、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因此,为实现校园文化视阈下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构建,应当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夯实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基础,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强有力的物质支撑

开展丰富多彩的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一方面能使大学生自身发展和社会外力激励两因素有效地融为一体,同时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过程中提供一个摸得着的且理论结合实践的支点.另一方面能够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摆脱教条化局面,寻求企业文化的丰富教育资源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在开展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教育过程中,根据具体项目组建科技创新团队,在合作中增强同学的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服务企业、服务社会,引导大学生树立利用自己的知识服务于社会的意识,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拓展与升华.

(二)更新校园精神文化培养理念,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注入鲜活的精神动力

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教育能在大学与社会的过度中发挥重要作用,充分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相互衔接,达到第一课堂为第二课堂提供理论支持,第二课堂为第一课堂提供现实依据的目的.二者发挥合力才能培养思想政治素质较高的创新型人才.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教育既要关照课堂因素,同时又要兼顾企业因素、社会因素.在此过程需要着力创建一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大学生的交流平台,使大学生能接受科学的、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上的指导.

(三)完善校园制度文化,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撑起一把制度的保障伞

在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教育过程中,一方面要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途径,另一方面要前移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时间.从传统以班级、社团为单位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延伸到以科研创新团队为单位,从“校园”为中心到“以校园为基点”的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教育新的工作途径.与此同时,在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教育上大学生必须具备三种意识:首先是创新意识,其次是团队协作意识,其三是服务社会意识.

(四)丰富校园科技文化活动开展,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教育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第一目的,充分发挥在教育、团结和联系大学生方面的优势,尽力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同时要,紧紧围绕育人目标体系,突出理想信念教育和全面素质培养,找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切入点,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牟海维,吕秀丽,李贤丽,付光杰,韩建.构建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3(9).

〔2〕彭瑛,刘建华.冶金材料类专业工程力学创新性实验的构建[J].实验室科学,2012,15(4).

〔3〕吴维娜,苑世强.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12.

〔4〕马新妍.校园文化与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J].长沙大学学报,2009,23(4).

(责任编辑 徐阳)

本文总结:这篇文章为一篇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校园文化和创新人才培养和高校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校园文化本科毕业论文校园文化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高校辅导员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王 凯摘 要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高校教师队伍和管理人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校园文化的一线组织者、策划者、引领者和实施者,是丰富校园文化的重要力量 本文对高校辅导员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进行了分.

地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罗君波(湖南科技学院体育学院,湖南永州425000)摘要当今社会发展迅速,对于人才的需求标准也随之相应提高,为顺应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相关政策,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地方高校迫切需要改进体育教育专业人.

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北京语言大学世界文化节活动分析
2018年5月20日,北京语言大学(下文简称北语)第十五届世界文化节落下帷幕 当天,30多个国家的驻华使节、社会各界人士与来自102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外青年学生,共同参加了世界文化节游园会 据不完全统计.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学生主体意识
近年来,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拓展环境育人的途径之一,受到各个高校的重视 校园文化反映了一个高校的精神理念、校风校训和校园文明状况,其中蕴含的精神信念、道德风尚影响着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 学生作为校园文化建设.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