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高职院校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和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模式与影响因素基于利益相关者角度相关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主题:高职院校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25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模式与影响因素基于利益相关者角度,该文是有关高职院校本科毕业论文范文跟高职院校和利益相关者和影响因素有关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高职院校论文参考文献:

高职院校论文参考文献 化学期刊影响因子排名期刊影响因子多少算高中华医学杂志影响因子医学杂志影响因子排名

许家岩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宜兴 214206)

〔摘 要〕基于利益相关者角度,将产教融合平台的利益相关者分为:核心利益相关者、间接利益相关者、边缘利益相关者.结合高职院校的产教融合案例,将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模式归纳为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产教融合项目共建模式、产教融合技术服务模式.围绕核心利益相关者的诉求与冲突,将高职院校的产教融合因素分为:个体内部因素(学校、企业、学生)、双方耦合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并分析三种产教融合模式在融合因素上的侧重点.

〔关键词〕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模式;利益相关分析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3389(2018)04-63-03

1 高职院校与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异同

1.1一致性

根据国家、教育部的设置标准和审批程序,普通高等院校是指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为主要培养对象,实施高等教育(含民办)的本科院校、独立学院、职业技术学院、高等专科院校,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高职职业院校与应用型本科都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活动场所.

1.2差异性

(1)人才培养目标差异

我国的高职高专职业教育起步较晚,从1999年才开始大规模建设.它的人才培养目标也经历三次变革:2006年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中,培养目标为“高技能人才”;2001在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培养目标为“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口人才”;2014年在国务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中,含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体系培养目标为“技术技能人才”[1].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应用型本科不以学术科研为第一要务,办学定位紧密结合地方特色,将人才培养目标转到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上,教学体系建设体现“应用”,注重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2)融合方式差异

高职院校自大规模开设以来,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主要采用了“产教结合”、“产教融合”等政策,校企合作的重点是产学合作技能培养(而非技术研发)方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推动人才技能培养,也成为衡量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指标[2].而对于高等教育(本科院校),教育部在1997、1999年分别发文提出“产学研合作”,强调大学与企业的技术合作、技术开发[1].从现有的实践案例来看,高等教育(本科)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等有所欠缺.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理论基础、实践经验上,应用型本科院的产教融合的渗透能力远不如职业院校的产教融合.

2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平台利益分析

2.1利益甄别分类

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学生、家长、社会公众、捐赠者等都是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利益相关者.基于利益相关者的理论,根据各方与产教融合的密切程度和影响力大小,将其分为核心利益相关者、间接利益相关者和边缘利益相关者三类[3].

核心利益相关者是高职产教融合的核心,主要包括学校(含教师)、企业、学生三方;间接利益相关者在产教融合中处于连接地位,主要包括政府和行业协会;边缘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家长、校友、社会公众、捐赠者[4].为了抓住产教融合的核心利益关系,明确产教融合中各方的利益诉求和关注重点,本文以江苏省数码印花服饰平台为研究对象,主要分析学生、院校、企业、政府在产教融合中的诉求和贡献.

2.2利益冲突与协调

在高职产教融合过程中,核心利益相关者、间接利益相关者、边缘利益相关者的地位、影响力、利益诉求等各不相同,导致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一个健康稳定的产教融合,必须厘清双方利益冲突,协调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尤其是核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冲突[5].

除了核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还存在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冲突.比如政府与高职院校的利益冲突.地方政府关注产教融合的社会效益,能不能给当地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人才支持;高职院校则重点关注产教融合带来的办学效益,强调自身的发展建设.这会造成院校的专业设置、校企合作实训内容都满足不了行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政府的投入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影响政府的投入热情和相关政策.

为了降低这些利益冲突对产教融合的影响,可以从三个方面出发.首先厘清多元关系.宏观上,高职院校与政府部门、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等;微观上,专业设置与岗位设置、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教学项目与生产项目、实习实训之间的对应和融合.其次,注重契约合作.通过契约协议,建立产教融合联盟,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使它具有同等法律效力.针对出现的矛盾冲突,以契约为基础,平衡和保障不同利益者之间的利益.最后落实政策支撑.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相关立法,使其有法可依;出台多样化的税收减免优惠政策,调动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积极性.

3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模式

国内外职业院校在实施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时,形成了自身的特色模式.国外有德国的“双元制”、美国的“契约合作”、澳大利亚的“新学徒制”;国内“职业学校院系+科技园区”、“职业学校专业+行业企业协会”、“职业学校专业+龙头企业产业+企业联盟”等[2].针对我国的产教合作,专家学者们据现有案例,从不同角度得到了一些研究结论.例如柳友荣等将产教融合模式分为产教融合研发、产教融合共建、项目牵引、人才培养与交流等四种模式[6].

但这些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高职院校的自身办学目的——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产教合作用于更好地完成这个目标的手段方法.高职院校的产教融合,要以学生专用技能培养为核心,综合已有研究成果,结合高职院校的产教融合案例,本研究将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模式归纳为以下三种.

3.1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主要是指企业融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订单式培养、“厂中校”等都属该种模式.在人才培养合作方面,可采取:合作开发课程资源、企业顶岗实习、校企教师互聘、企业捐赠教学实训设备、企业奖助学金等[5].通过校企人员的合作流动,教师担任企业顾问或挂职、学生到企业实习上岗、企业人员在高校授课或培训,共建长期稳定的产教合作关系,推动校企双方的知识共享、创新互助.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与地方知名企业远东电缆有限公司合作,定向招收电线电缆专业学生,企业投入500多万,根据本企业岗位职能需求,全程参与人才培养教学.

3.2产教融合项目共建模式

主要是指校企双方或多方基于一个项目或行业发展趋势,融合各方的利益关系,有效组合项目、资金、技术、人才培养等要素,共建一个合作平台,实现新的创新力来推动进一步合作[6].这种模式往往是由政府部门、行业协会提出,并设置引导性资金支持,以高职院校与企业为主导,共建研发机构、经济实体及人才培养基地等,解决院校人才培养、技术研发、企业人才需求等难题.江苏省2016年启动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建设项目,重点打造100个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无锡工艺学院的“数码印花服饰产教融合实训平台”,基于“智能制造+创意设计”服装的特点,创新服装产教融合模式,提出“共栖同体”的产教融合模型和产教实训平台构建方案,政府、行业、企业、院校组成“校企合作理事会”,实行平台共建共享,推动数码服饰人才的培养与技术服务.

3.3产教融合技术服务模式

主要是指校企之间以技术开发、科学研究为合作点,推动双方的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企业的产品技术服务.常见的合作形式有: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联合技术开发等.这种模式合作形式相对简单、互补能力强,普遍存在于各类高等院校,尤其是研究型本科的重点实验室、研发基地等,一部分高职院校的强势特色专业也有相应的合作案例.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的“江苏省电线电缆制造实训基地”和“江苏省线缆材料与工艺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就是针对本地电缆行业,合作解决技术问题.

4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模式的影响因素

产教融合是利益相关者以一定组织架构的有机组合,其中个体的综合质量、差异性以及外部环境因素是制约产教融合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借鉴相关的研究资料,结合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特点,本文围绕核心利益相关者的诉求与冲突,将高职院校的产教融合因素分为:个体内部因素(学校、企业、学生)、双方耦合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6].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个体内部因素影响较大,尤其是学生的意愿度和沟通渠道畅通性.校企双方要根据企业和学校的资源优势,明确产教融合中的人才培养定位,制定和完善面向岗位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双主体”的育人模式,注重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耦合”,通过校企互兼互聘,校企共同介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产教融合项目共建模式,受政府政策、市场环境以及文化环境影响较大.高职院校应当拓宽与政府、行业、企业之间的沟通渠道,及时有效获取政府政策和市场需求等有效信息,围绕行业前沿需求,推动教师进行相关课题项目的研究,增强与市场的对接力度.

产教融合技术服务模式,聚焦技术研发服务,需要校企双方在某一项产业技术上有自己特色优势.依托地方政策和需求,自建或共建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利用税收优惠、财政支持、住房补贴等吸引高水平研究人才,增强创新人才队伍的建设.

5 结语

高职职业院校与应用型本科都属于普通高等教育的体系,但在人才培养目标、办学定位、产教融合实践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性.高职职业院校在建设产教融合平台时,应根据自身与合作企业的实际情况,围绕核心利益相关者的诉求与冲突,综合考虑产教融合因素(个体内部因素、双方耦合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选择合理的产教融合模式,实现平台资源融通、平台设施智能、平台服务多元,提升融合平台的影响力.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专题)项目,“供给侧改革下高职艺术类专业产教融合模式实证研究”,2017SJB0899;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课题,“面向中国制造2025的智创服装产教融合平台建设研究”,XHX S2017049

参考文献

[1]吴冰.高职院校产学合作行为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4(02)

[2]许家岩.地方高职产教融合发展模式的现状分析[J].辽宁丝绸,2017(04):49~51.

[3]李玉珠.产教融合制度及影响因素分析[J].职教论坛,2017(13):24~28

[4]邵坚钢.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路径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7(02):43~47

[5]文益民.利益相关者视域下校企合作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5(09):58~62

[6]柳友荣等.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5(05):64~68

上文总结:此文是关于对写作高职院校和利益相关者和影响因素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高职院校本科毕业论文高职院校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高职院校相关毕业论文范文
相关频道
高职院校有关写作参考资料推荐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