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新型城镇化方面论文写作参考范文 和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特色文化城镇建设类论文写作参考范文

主题:新型城镇化论文写作 时间:2023-12-25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特色文化城镇建设,该文是新型城镇化方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城镇化进程和建设和文化有关论文写作参考范文.

新型城镇化论文参考文献:

新型城镇化论文参考文献 小城镇建设论文中国文化论文企业文化杂志社企业文化的论文

[摘 要]特色文化城镇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文章基于已有研究成果,结合实际调研分析,提出以下观点:特色文化城镇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强化城市核心功能的重要作用.而文化资源正是发展特色文化城镇的关键要素,也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因素.在分析当前一阶段我国培育特色文化城镇的文化资源条件的基础上,同时也分析文化资源利用上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性建议.

[关键词]文化资源;文化城镇;新型城镇化

[DOI]1013939/jcnkizgsc201824004

1引言

我国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而特色文化城镇正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的必由之路.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学理论,2017(11):6-20.进一步明确了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主要路径和重点任务,强调了特色小城镇在推进新型城镇化中的主体地位.

实现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一方面农业转移人口要市民化并能公平享有基本公共服务,另一方面要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素质并使他们在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从目前情况看,要做到这两点仍有困难.单纯从经济角度看,城乡差距已经大为缩小,在一些发达地区农民的人均收入乃至家庭资产已超过城市居民.但是从文化角度看,城乡差距仍然较大,即使在发达地区农民的文化消费远低于城市居民.城乡文化上的差距阻碍了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而成为真正的市民,阻碍了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在这方面,学术界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成果.花建(2013)提出了新型城镇化建设要制订切实可行的文化发展战略,以文化为重要抓手推动城镇化的产业进步和社会转型.李鹭(2016)指出,特色文化城镇应将营造特色文化风貌、培育和吸引创新创意阶层以及重视发挥文化社群的作用作为抓手,全面提升特色城镇的文化力,推动其长远健康发展.周路菡(2017)提出,“文化+”助力特色小镇建设有望成为未来小城镇的发展模式.将“文化+”的理念推进特色小镇建设中,不仅可以为特色小镇铸造灵魂,还能同时发挥文化创意作用,以此来让特色小镇成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载体,成为拉动有效投资的新引擎,助力精准扶贫,让特色小镇成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平台.

本文基于已有研究成果,结合笔者的实际调研分析,提出以下观点:特色文化城镇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强化城市核心功能的重要作用.而文化资源正是发展特色文化城镇的关键要素,也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因素.本文将详细分析当前一阶段我国培育特色文化城镇的文化资源条件,同时也分析文化资源利用上出现的问题,在文章的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性建议.

2特色文化城镇的内涵与特点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历史文化禀赋,体现区域差异性,提倡形态多样,防止千城一面,发展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风貌、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形成符合实际、各具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J\].农村工作通讯,2014(6):32-48.这表明,发展文化资源优势明显、地域文化特征鲜明、文化氛围浓厚、能整合文化资源形成强大文化驱动力的特色文化城镇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路径.

特色文化城镇具有人文传承与自然演化的历史积淀,是蕴藏特色文化资源的城镇.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景观等,都可以被称为文化资源.每个城镇都有自己的文化资源,区别在于数量多少、特色大小而已,只要善于保护、开发、利用,体现其独特的物质和精神价值,反映当地的文化风貌,就具备了打造特色文化城镇的基本资源条件.

特色文化城镇承载并培育着地域文化,是具有鲜明文化个性的城镇.各地独特的自然条件、历史沿革培育了各具特色的中原文化、三秦文化、湖湘文化、齐鲁文化、燕赵文化等,它们都可被称为地域文化.地域文化要素可多可少、范围可大可小,但是具有鲜明的当地文化特征.每个城镇都承载着地域文化,也培育着地域文化,只要正确处理好文化共性与个性的关系,突出文化个性,就能为打造特色文化城镇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特色文化城镇融合了传统与现代文化元素,是特色文化产业和公共文化服务较为发达的城镇.特色文化产业,特在文化资源上,特在核心技术上,特在营销方式上.发展特色文化产业,不仅会增强产业竞争力,而且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许多特色文化资源,如历史文化遗址,本身就是公共文化的一部分.历史文化遗址免费向公众开放,建立与遗址相关的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既是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的需要,也是提高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有效途径.特色文化资源、鲜明文化个性通过现代科学技术凝结在特色文化产业和公共文化服务上,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就能支撑特色文化城镇可持续发展.

3发展特色文化城镇的关键因素——文化资源

文化资源是文化的外在表现,也是文化得以生存的载体.我国文化资源之丰富举世罕见,但是对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却远远落后于一些发达国家.无论是文化资源的丰富程度还是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的力度都处在全国前列,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影响了特色文化城镇的建设.

缺乏对历史文化资源的系统性保护利用,世界级、国家级、市级、区县级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的有机联系尚未建立,乡镇文化投入与城市差距较大,城乡文化协同发展、相互映衬、有效融合的文化格局尚未形成,如对北京市中轴线上文物古迹的保护利用投入高于远郊区县的十几倍乃至几十倍,而中轴线上文物古迹与远郊区县文物古迹的内在联系得不到体现、映射作用得不到发挥.

注重保护利用历史文化资源的有形价值和眼前经济效益,忽略了提升、利用其文化内涵与精神价值,导致旅游景点多、文化城镇少,即使像十渡镇这样的旅游专业镇,由于缺乏文化内涵,游客看完景点即离开,不愿留宿,因此既不能扩大经济效益,也难以产生应有的社会效益.

未能将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融入城镇整体建设中,行政村整体拆除重建,兴建诸多商品房(含自住型商品房)、回迁房、小产权房和旅游设施,新建筑的风格与城镇历史文化风貌格格不入,与当地自然景观不相协调,形成“破坏性创造”、特色城镇不“特”的局面,如一些地方盲目引入外来文化资源,热衷于建造“异域小镇”,过分强调外来文化符号作用,没有开发自身本土文化资源,不能挖掘自身文化内涵,也不能将“异域”与本地实际情况较好地对接,整体效果不佳,给人以突兀感.在短时期内,可以通过其的特异性获得一定的“流量收入”,但由于这种文化资源没有本土根基,文化意境难以得到真正的塑造,可持续发展能力欠缺,这些例子在全国各地屡见不鲜.

一些地方重视恢复某些文物古迹的原貌,却因为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没有弄清当时的原样和背景就开工,结果造成恢复的文物古迹已经没有原来的文化内涵.一些开发商打着恢复文物古迹的旗号,从事这房地产商业运作,通过“文物保护”的名义获得土地使用与开发权,然后通过各种手段违背已有规划,打政策的擦边球,躲避监管,建立起诸多商业地产类项目,通过“以租代售”大肆进行房地产开发和运用.从整个环节来看,就是试图利用借助文物古迹文化实现更大的商业价值,而与现实文物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目的相去甚远.

利用文化资源生产文化产品尚处于起步阶段,传统与现代脱节、粗放经营、规模不大、缺乏精品,如大多数乡镇目前只停留在“农家乐”类的旅店业上,自身传统文化中的经典项目如幡会、高跷会、敛巧饭等都没有与文化产品乃至产业相联结;有些乡镇文化资源与影视业相联结,但也仅仅是人家的外景地而已.

文化资源在公共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未能得到有效发挥,大部分乡镇不仅没有基于本地文化资源的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就是在现有的乡镇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村公共文化服务站也难以找到介绍当地文化的文献资料,这在全国各地并不罕见.

4发展特色文化城镇的对策性建议

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克服不利因素培育特色文化城镇,应着眼长远、统筹全局,顶层设计与底层设计相结合,市、区县、乡镇形成合力,综合利用各类文化资源;同时要尊重各地的首创精神,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公共文化服务和其他各项事业,形成具有特色的发展模式.

编制特色文化城镇发展规划,统筹资源、规范发展.当前,各地正在编制“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应在新规划中加入发展特色文化城镇的内容,并以此为基础编制《特色文化城镇发展规划(2015—2020)》,其重点任务是:参照国内外的相关标准和有益经验,制定特色文化城镇标准;依据本地文化资源分布状况和乡镇文化发展状况,明确特色文化城镇的布局;按照保护文物、控制用地、资源共享的原则,规划乡镇文化设施建设;遵循根系本土、培育特色、创造精品的规律,形成城乡互动、结构优化的文化产业格局;坚持重点扶持、重心下移的做法,实现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

有重点地在一些基础好的城镇打造特色文化城镇,以点带面、推动发展.以北京为例,北京有一些城镇(如我国历史文化名镇潭柘寺镇、我国第一个农家书屋的诞生地大榆树镇、我国古代长城沿线的军事重镇古北口镇、北京市最早的旅游专业镇十渡镇等),正在发挥自身文化禀赋推进新型城镇化,为培育特色文化城镇奠定了良好基础.各地政府应出台优惠政策,在这些城镇进行试点,鼓励它们大胆探索,量身特色文化城镇发展模式,不断完善土地管理、人口管理、住房管理、资金保障、生态环境保护、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等制度,并总结成功经验,逐步向全国推广.

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夯实经济基础.浙江省安吉县在丰富的竹资源中注入当地传统竹文化元素并运用现代加工技术和营销方法,形成了包括旅游、工艺品、家具家装、食品药品等在内的竹产业链,有力地推动了城镇经济的发展.他们的经验启示我们,城镇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应找准自己的特色文化资源和相关产业定位,放大文化元素,优化要素组合,生产特色精品;应注重产业关联度,以当地支柱产业为龙头形成特色产业链,实现规模效应;应注重产业跨区域联动,以股份制等方式汇聚优质资源做大做强特色产业,避免同质化竞争.各地文化产业扶持政策应向乡镇倾斜,向那里的小微文化企业倾斜,培育一批特色文化精品.

与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紧密联系,发展公共文化服务、提升文化品质.深圳市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加强基层公共文化建设,形成了“政府加企业加社会”的供给模式,建成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近2000个,而且大部分在基层,在城市化进程中公共文化服务率先实现了城乡一体化,宝安、南山、罗湖、福田等区获得了全国“文化先进区”的称号.发展特色文化城镇,可借鉴他们的经验,改变文化创意产业与公共文化服务“两张皮”的局面,以发展特色文化产业调动企业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以发展公共文化服务培育文化消费,形成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参与的良好局面,克服资金投入不足、管理人才缺乏等瓶颈.可以试行大企业整体规划、承包建设特色文化城镇的办法,使特色文化产业与公共文化服务融合发展.政府对相关规划和运作进行监管,减少商业网点,增加文化街区(含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设施)、文化公园、文化广场的建设.

加强综合治理,建立健全特色文化城镇管理体制.在管理体制上,积极推行“联合治理、综合防治”,构筑多元主体参与的城镇管理体制.完善综合执法机制,进一步集中行政处罚权,加大综合执法力度,有效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加大对重点地段和重点区域市容市貌和客运交通秩序等的综合整治力度,形成良好的城镇秩序.与此同时,还要积极引导全面参与,引导市民出行文明、秩序文明、言语文明,广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市民参与城镇管理,逐步形成一种市民认识到位、部门监督有力、社会自觉共管的城镇管理新局面.

培育特色文化城镇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历史进程中绕不开的话题,它不仅影响我国新型城镇化的质量,而且关乎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只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切实转变城镇发展方式,由大拆大建过度追求“现代化”转向追求文化内涵的发展,大力培育特色文化城镇,实现新型城镇化的预期目标就会有坚实基础,其现实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参考文献:

\[1\]仇保兴新型城镇化:从概念到行动\[J\].理论参考,2013(5):12-14.

\[2\]张占斌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意义和改革难题\[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3(1):48-54.

\[3\]王发曾中原经济区的新型城镇化之路\[J\].经济地理,2010,30(12):1972-1977.

\[4\]倪鹏飞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模式、具体路径与推进对策\[J\].江海学刊,2013(1):87-94.

\[5\]陆大道,陈明星关于“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编制大背景的几点认识\[J\].地理学报,2015,70(2):179-185.

\[6\]花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J\].东岳论丛,2013(1):124-130.

\[7\]李鹭推动特色城镇发展的文化路径探析\[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6(3):28-32.

\[8\]周路菡以“文化+”的理念推进特色小镇建设\[J\].新经济导刊,2017(5):29-33.

\[9\]王国华略论文化创意小镇的建设理念与方法\[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4(4):8-16.

\[10\]大连市发展改革委培育发展特色产业以推动中心城镇发展\[J\].中国经贸导刊,2016(31):31.

上文结论,该文是一篇关于城镇化进程和建设和文化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新型城镇化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新型城镇化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山东省农村流通网建设策略*
李逾男,孙 伟(山东经贸职业学院,山东 潍坊 261011)摘 要本文从提高农村流通网流通效率的角度研究了山东省农村流通网建设策略,总结了现阶段山东省农村流通网的建设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剖析了产生.

新型城镇化的特色担当
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特色小镇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什么是特色小镇如何挖掘特色小镇的“特色”除了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还需要什么文小康记者 刘源隆 &ldquo.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摘要现代意义的城市化虽然较早地产生于欧洲 而新型城镇化却是在城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颇具中国特色的概念,是小城镇、城镇化概念的扬弃,是“城市化”这个概念的“中国化.

城镇化进程中如何保护和利用文化古迹
摘要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文物大省山西文化古迹遇到种种保护与利用的矛盾文物数量多、品质高、体量大,13 的国保省保位于城镇,保护任务十分艰巨;文物保护专项经费逐年递增,主要用于本体保护工程,而无力保护周边.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