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安全意识类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跟依法治国进程中青年大学生信息安全意识的培养相关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安全意识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06

依法治国进程中青年大学生信息安全意识的培养,该文是安全意识相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与依法治国和进程和意识类论文怎么撰写.

安全意识论文参考文献:

安全意识论文参考文献 大学生安全意识论文大学生网络安全论文大学生校园安全论文网络信息安全论文

互联网的出现与发展,尤其是近十年的快速发展,彻底颠覆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人类享受着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高效与便捷的同时,也承受着日益多元化的信息安全问题.无论在数量上还是种类上,信息安全问题都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态势,成为威胁国家安全、产业发展和公民隐私的重大隐患.因而,各国政府开始更多地关注信息安全问题.

2015年12月16日,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乌镇盛大开幕,本届大会以“互联互通,共享共治”为主题,吸引了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2 000名嘉宾参与和关注,中国国家主席出席大会并发表主旨演讲.这说明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焦点.

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在信息安全问题尤为突出的当下,坚持依法治国不动摇更是时代的召唤和现实的需求.大学生作为社会中坚力量以及“人才预备军”,塑造其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信息安全观,是实现我国依法治国与依法治网的重要保障.

1 信息安全与信息安全意识

1.1信息安全的概念

“信息安全”概念的提出始于20世纪50年代,自此开始被引入各国法律政策之中[1].由于各国信息技术发展水平、立法完善程度等因素存在的差异,导致各国对“信息安全”的定义有所不同.例如,欧盟信息安全定义为“在既定的密级条件下,网络与信息系统抵御意外事件或恶意行为的能力”:美国②将信息安全定义为“保护信息和信息系统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披露、破坏、修改或损毁,以实现信息的完整性③、机密性④和可用性⑤”.不难看出,信息安全并非单纯从技术角度出发,还应当是阻止、检测、应对未经授权访问数据的整合,最终实现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1.2信息安全意识的内涵

关于“意识”的定义,从人类出现之后就从未停止.古代唯心主义哲学家认为意识是基于人的肉体而存在、同时可以脱离肉体而单独存在的灵魂:古代唯物主义哲学家认为意识是由某种结构组成的物质,例如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荀子提出的“形具而神生”的观点等.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对前人的观点进行研究后.基于辩证唯物主义对意识进行了经典界定——“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印象”[2].

目前,还没有学者对“信息安全意识”做出概念界定,然而根据信息安全及意识的概念可以归纳出,信息安全意识就是指主体在信息技术活动中,对过程中的信息安全问题的认识,以及对信息安全状态的主动追求.也就是说,信息意识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即认识与意志.认识是指对过程中个体所处的信息安全环境的客观判断,认识的水平受教育水平、年龄、所处环境等因素的不同而有所区别:意志是指在认识到信息妄全问题时的个体思维活动,以及由思维活动产生的行动倾向,意志受身份、道德水平等要素影响.

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这一经典理论同样可以延伸到信息安全领域.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更新,在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信息安全问题:而为了应对这些问题.增强人们抵御信息安全风险的能力,就必须不断提升信息安全意识.由此,培养和提升信息安全意识具有重大意义.

2信息安全意识培养在依法治国中的重要作用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依法治国基本要求和目标;2014年,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新的十六字方针.随着时代的变迁,依法治国的内容在变化,然而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没有改变.践行依法治国,让一切社会活动在法律范围内施行,可以保证法律实施效果与立法目的趋于一致,最终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社会稳定和谐、人民幸福安康.

培养信息安全意识可以为依法治国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确立;1994年,我国实现与Internet的全功能连接.经过20多年的友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有了质的提升,互联网技术也已经处于世界前列.而与互联网相伴随的信息安全意识却提升缓慢.显然,在此方面,“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相脱节了.近年来,我国网络犯罪——无论是种类还是数量——都有所增加.根据腾讯研究院发布的研究报告可以看出,“网络犯罪呈递增、高发态势”,仅2014年一年,全国机关就侦办15.7万起网络犯罪案件,比2013年增长9.03%⑥.

网络犯罪具有成本低、影响大等特点.例如,仅需一台电脑就可能从银行*转走大量资金.加之网络本身具有一定的匿名性,这些都给执法和取证带来不便.依法治国的实现,不仅需要事后的打击和惩处,更需要事前的防御:依法治国的实现,也离不开全民守法,因为“国家治理现代化从根本上要求人的现代化”[3].以法律为一切行为基线,培养包括青年大学生在内的全民信息安全意识,在预防网络犯罪的同时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形成内在的自我约束,可以为依法治国创造良好的法治基础.

培养青年大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可以为依法治国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当今社会更加注重人才的全方位协调发展,在信息技术日益普及的现代更是如此.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企业部门.都与网络绪合得更加紧密,如何应对日常的信息安全问题是无法逃避的现实.信息技术以处理现实的信息安全问题为主,更加侧重物理层面的安全:而信息安全意识以提升人员处理问题的能力为主,更加侧重人员层面的安全:因此,进行信息安全意识的培养与掌握信息技术同等重要,甚至前者更加重要.因为,信息技术一般由专门的技术人员负责.而信息安全意识是所有人都必须具有的基本素质.

培养信息安全意识能够配合国家信息安全战略的实施.面对国际与国内信息安全形势日益严峻的现状,信息安全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开始制定本国的信息安全战略.尤其是美国.自小布什政府至奥巴马政府,连续制定了多个信息安全、网络安全的国家战略.作为世界网络用户数量最多的国家,中国更应当顺应时展的趋势.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信息安全战略.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治理归根结底是全体人民的历史使命,信息安全战略目标的实现,必然以全体公民信息安全意识的树立和培养为基础条件.

综上.无论是从国家法治进程的角度.还是从国际战略制定的角度.培养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全民信息安全意识都是当务之急.

3大学生信息安全意识培养的问题与原因

被称作“网络自由主义者”的约翰.P.巴洛在《ADeclaration of the Independence of Cyberspace》(《网络独立宣言》)一文中表示,网络的问题应当通过基于用户形成的“社会契约”来解决,并不需要政府权利的干预.然而,随着网络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很多问题早已超出当时的预想.巴洛20年前的主张被实践证明是不可行的.迎接信息安全问题的挑战,提高全民信息安全意识,不仅需要政府这一公权力的介入以实现统筹,还要依靠全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和奋斗,青年大学生作为普通民众中的一部分,更是责无旁贷.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校园网络.很大程度上拓展了在校大学生的学习空间和发展领域,让大学生有更个性和更多样化的选择[4].然而调查发现,大学生网络违法犯罪的数量呈增长的态势.大学生网络违法犯罪行为是指,大学生借助互联网知识以及互联网工具实施的违反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给他人、社会或国家带来不同程度危害的违法行为,甚至是触犯刑法的犯罪行为.自1994年我国第一例大学生网络犯罪案⑦以后,大学生网络违法犯罪行为的类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更新而不断增加,包括但不限于实施网络诈骗、参与网络、传播计算机病毒、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侵犯个人隐私等.抛却网络技术自身的缺陷(例如技术漏洞),青年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和信息安全保护意识不强,是大学生网络违法犯罪的重要原因.

从大学生的角度来看,一方面,大学生风险防范意识不强,很多大学生都认为保护信息安全.是专业人员以及政府部门的事情,对信息安全的重要性缺乏清楚而深刻的认识,他们往往不注重对的保护,不自觉的疏忽大意而泄露个人或他人重要信息,给自身或他人带来重大财产损失,甚至危害生命健康:另一方面,由于法律意识淡薄而实施网络违法犯罪活动.基于网络的虚拟性,用户的身份信息及位置信息都具有一定的隐藏性,为大学生实施违法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庇护:同时,鉴于通过网络实施犯罪,犯罪成本极低,带来的利益却很大,这种极低的成本与巨大的利益共同作用,诱惑青年大学生走上犯罪道路.

从高校角度来看,高校对青年大学生信息安全意识的培养重视不足.从我国目前信息安全教育的情况来看,开设信息安全课程的高校并不多.而且从所开设的相关课程来看,一方面,这些课程主要集中于计算机专业,专业性太强,无法实现向其他院系、专业的普及;另一方面,这些课程主要侧重于技术,重实践操作,而鲜有涉及信息安全意识的树立与培养.“重视技术而轻视教育”成为信息安全教育的普遍现象.培养内容的单一化,不仅大大削减信息安全教育的效果,甚至还会给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造成巨大威胁.信息安全的实现,不仅包括技术与物理层面的部署,还需要正确的信息安全意识.

4大学生信息安全意识培养的途径

4.1重视当代大学生在信息安全保障中的重要作用

首先.青年大学生是社会的中间力量.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对青年大学生的栽培和教育是国家建设发展的基础,而一个强大、安全的国家又是青年大学生发挥才能、实现理想和报复的有力保障,因而青年大学生与国家是命运共同体.诚如前述,在信息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每个行业都与信息技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为了保障信息安全,维护社会秩序,给国家经济起飞保驾护航,更应当发挥青年大学生的积极作用.其次,青年大学生作为高端人才,文化层次高,积累多年的学习经历也使得对信息安全这一新兴事物有更高的接受度.从经济学“成本一收益”理论出发,相同的人才培养成本可以获得更多的社会收益.或者相同的社会收益只需花费更少的人才培养成本.最后,青年大学生身处先进文化的聚集地——高校,接受到的知识自然都是最先进和最前沿的.青年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教育模式正好契合了瞬息万变的信息安全问题.为信息安全问题的解决提供新思路、新方案,为信息安全队伍注入新的血液;因此.提升全社会对当代大学生信息安全意识培养的重视度,是开展信息安全教育的基础.

4.2完善大学生信息安全教育体系

一方面,扩大信息安全课程的对象,提升信息安全教育的普及度.针对信息安全技术专业的学生,除坚持原有的专业课程外,增加信息安全意识教育的课程:针对非信息安全技术专业的学生,应当消除原有的教育空白,重点进行信息安全意识的教学.具体落实方面,可以将信息安全意识教育作为所有在校大学生的必修课,以使信息安全意识教育覆盖到每一位在校大学生:或者将信息安全意识教育作为每学期都开设的选修课,针对的对象主要是非信息安全技术专业的学生,并定期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另一方面,充实信息安全教育内容.针对青年大学生的网络犯罪高发趋势,其原因除青年大学生对网络新问题辨识能力差、容易轻信他人之外,最重要的原因是对自身信息安全的保护意识不足;因此,在对青年大学生进行信息安全意识教育时,不仅要注重预防犯罪,还要兼顾提高青年大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4.3创新培养方式

信息安全的问题千变万化,而且随着网络新技术的不断出现,新的信息安全问题也会层出不穷,因此对信息安全意识的培养方式不能墨守成规地局限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结束并不是信息安全教育的终结,而是意味着新的起点;因此,信息安全意识的教育,应当是全面系统地开展.我们可以借鉴美国模式——“政府倡导、社会推动、企业实施、学校研究”.通过动员国家、社会、学校等一切力量,对教育方式不断创新.让信息安全教育工作迸发活力,使信息安全深入每个当代大学生的内心.

4.4提升高校教师信息安全意识

高校教师并非独立于青年大学生而存在,教师的工作与青年大学生息息相关.对青年大学生进行信息安全意识教育时,还应当重视对高校教师的教育.高校教师作为知识的传递者,其一言一行都会对青年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要充分发挥高校教师的思想引导作用,将信息安全教育融入到日常的教学中.同时,还要对学校的心理辅导教师进行信息安全意识教育.当大学生向心理辅导教师咨询信息安全方面的困扰时.辅导教师必须能够清楚地明白大学生的想法,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疏导和劝阻,防止大学生走上犯罪道路;因此,可以将信息安全教育纳入教师的考核体系中,建立健全科学完善的教师考评机制[9].提升教师信息安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结语

青年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在信息技术日益关系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今天,不仅要重视对青年大学生科学知识的普及.更应当培养大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通过内在的自我约束和保护.提升国家信息安全水平,为实现依法治国保驾护航.信息安全的实现,不能仅仅依靠高校,还应当有国家进行方向的引导,企业和社会进行配合.才能实现全社会的资源最优配置,实现真正的信息安全.

结论,本文论述了适合依法治国和进程和意识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安全意识本科毕业论文,相关安全意识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大学生油画审美意识的培养
赵彬摘要审美意识作为大学生油画教育过程中重点培养的内容,是塑造学生良好油画创作、鉴别、欣赏能力的基础,同时对于学生道德、智慧、价值观和精神境界的提升都有所影响 然而,就当前大学生油画审美意识的培养情况.

安吉游戏中幼儿安全意识的培养和管理策略
摘 要 安吉游戏是一场以“让游戏点亮儿童的生命”为信念的游戏革命,把游戏的自主权还给幼儿,让幼儿在自主、自由的真游戏中,获得经验、形成想法、表达见解、完善规则、不断挑战,从而达.

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培养良好的网络习惯
【摘要】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安全这一课题也走进了人们的视线,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在不断关注和防范各类网络诈骗的信息 尤其是在移动媒体端飞速发展的当下,手机、电脑……多种端口为中学生提供.

大学生法治观念养成路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背景下
范微,魏连俊(黑河学院 思政部,黑龙江 黑河 164300)摘要增强全民法治观念,使中国法治事业得到全面而有效地推进 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其法治观念的养成.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