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文化方面论文怎么写 和论思维特质和文化观念之共识有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文化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12

论思维特质和文化观念之共识,该文是文化类本科毕业论文范文和思维和思维特质和共识方面论文范文素材.

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企业文化期刊中国文化论文企业文化杂志社企业文化的论文

摘 要:文化观念是人类精神生产的成果,而精神生产是通过人类特有的思维活动实现的.作为个性化的精神活动,思维有其特殊性的方面;作为人的类属性,思维有其共性的方面.两方面造成了精神生产过程及其成果——文化观念的差异与同质并存的现象.在当代文化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等之间的冲突依然呈现尖锐的态势.要建立基于观念差异的文化认同和相互尊重,达成共识并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只能是这样一种进路:在共同价值的倡导下,坚持文化主体平等的原则,认同并允许他者文化自由选择、自然“生长”,自觉地趋近.这种进路内在地切合中国传统的“和”文化精神.

关键词:文化观念;共识;思维;思维特质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古代人权思想研究”(13CZX033);上海市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信息文明的哲学研究”(2013ZDX00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统文化根基研究”(14AZD005)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7)12-0068-09

文化观念是人类精神生产的成果,而精神生产是通过人类特有的思维活动实现的.作为个性化的精神活动,思维有其特殊性的方面;作为人的类属性,思维有其共性的方面.两方面造成了精神生产过程及其成果——文化观念的差异与同质并存的现象.在当代,文化全球化在互联网等高新科技的支撑下已经是势不可挡.然而与此同时,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等之间的冲突依然呈现尖锐的态势,迫切需要建立基于观念差异的文化认同和相互尊重.笔者认为,只有深入到差异文化形成的深层根据,即思维层面进行分析,才能更客观地理解文化观念的差异与同质现象,探索达成共识的更合理的实践路径.

一、思维的异质性与观念的分野

何谓思维?《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1)与“感性认识”相对.指理性认识,即思想;或指理性认识的过程,即思考.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包括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通常指逻辑思维.(2)与“存在”相对.指意识、精神.然而,这一解释显然视野过于偏狭.现代科学已经证明,思维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①.长期以来,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之加以界说.例如,从人脑的功能的角度认为思维是人的一种能力、一种认识活动;从性质或类型的角度将思维归属于感性思维或理性思维、原始思维或现代思维、逻辑思维或形象思维等;从词性来把握,将思维分解为名词性与动词性两类.名词性的思维可以指思维能力、思维类型、思维方式、思维成果等;动词性的思维主要指思维现象、思维活动,或者总称为思维过程.这个过程表现为思维的发生——由主体内在需要所激发,思维的发展——对思维对象所包涵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②,以及思维成果的取得和思维过程的延续(再发生).这些关于思维的界说或认识都有合理性,都从不同角度呈现了思维的本质或特性.但是随着现代科学对人的生理与认知活动的深入研究发现,思维并不是人脑单独完成的,而是人脑与身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共同作用的结果,甚至包括骨骼这种惰性器官,也可能参与到对大脑指令的干预和的形成中③.而(内在需要)正是思维的动力.所以,我们这里博采众长,将思维理解为一个包涵着各种静态认知特性的,有发生、发展及其结果的,不断延续的动态过程,即人根据自身的内在需要,调动身体的各种认知器官及其机能对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的过程.

从这个界说可以看到,思维与主体——人的关系最为密切.一方面,人的内在需要、认知机能具有个体差异,它们赋予思维个性化;另一方面,人类对信息加工和处理的方式主要不是依靠本能,而是在后天社会生活中培养确定的.因此后天社会生活作为群族的生存形态赋予思维群族特质.这样,思维过程的成果——观念就会呈现姿百态的丰富性:个性与群族性.此即异质性思维及其所导致的观念分野现象.以下具体说明.

在思维异质性的形成过程中,个体欲求或内在需要作为思维的动力值得特别强调.逻辑地分析,思维发生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即有标准地选择.人类思维不是任意进行的活动,而是有所指向的,或者说人类思维开始的地方是欲求.而有所欲求意味着存在选择行为和选择标准.选择是一种取舍.一般来说,取舍特别是有意识地取舍必然需要有先在的观念基础④.排除超自然的智慧存在者或先知,这种先在的观念基础只可能来源于早期人类的实践经验.早期人类在长期实践中积累起对于生存与发展有重要意义的经验,包括有益、有害和无益无害的等等⑤.这些经验被抽象为关于“重要”的价值判断,或引发了有关“重要”的倾向性意识,这种价值判断或倾向性意识构成了引导人们做出选择的基础观念.比如火对加工食物或取暖等与生存相关的感受存在“益”的重要性,而对烧伤甚至致死存在“害”的重要性.这种关于重要性的不同感受(意识)构成了益或害的观念来源和价值标准.人们根据这种基础观念和价值标准做出选择即表现为欲求,比如欲喜乐、安全等和不欲伤悲、动荡等.

欲求催生了有目的的思维过程,而欲求的内容和层次却因为对重要性的不同经验(感受)表现不同.人们对重要性的不同经验(感受)取决于其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事实上,环境决定着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实践方向,是构成经验(感受)的根本来源之一,因而也是确立重要性的核心视域.怀特海在其《思维方式》一书中指出了我们对于重要性的判断与环境的相关性:“在对一个单个事实的任何考虑中,都暗中预先假定了一个事实的存在所必不可少的同格环境.对这一事实来说,这一同格环境乃是它的视域(perspective,一译*)中的整个宇宙.但是,视域按不同关联有不同等级,这就是说,它是重要性的等级.……视域是感受的产物,而感受的分级则是按照兴趣感的各种不同区分而为兴趣感所决定.”⑥ 这意味着,在人们进行思维活动之前,环境决定了经验(感受),而经验(感受)决定了视域的选择⑦,有选择性的视域决定了欲求的层次、内容、程度等等倾向.这种倾向使我们对纳入思维的信息进行预先的筛选,因而导致思维过程及其成果——观念的异质性.

认知机能差异导致的思维异质性主要是生理方面的,比如不同的天赋使得个体对于事物的感受性不同,接受和理解信息的方式也不同.现代神经科学还证明,人脑中不同神经区域因为先天或后天疾病、损伤造成的缺失或破坏,同样对人的认知机能产生深刻影响.不过,认知机能的差异虽然因人而异,但一般并不涉及人的主体自觉行为,所以本文不作详细的学术分析.

信息加工处理方式作为一种主体精神层面的能动活动的方式对于人们思维异质性的形成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当代,将人的思维与信息加工联系起来是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路径.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被认为是继行为心理学之后认知心理学的一个重大转向.这一研究转向受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影响,把人视为一个信息加工的系统,将人的认知思维过程看成是接受、选择、存储、编码、提取与利用信息的加工处理过程.研究者指出,“思维本质上是一种信息现象,是信息的输入、加工、存贮、检索与输出的广义信息过程”,“思维是人类智能的信息处理部分,它的功能是处理信息指导主体的行为输出,为主体的生存和发展服务”⑧.也就是说,用以指导人类行为的观念就诞生于思维的信息加工和处理过程.那么这一过程是如何展开的呢?

首先,信息的收集,即信息的提取、输入.“思维信息加工的对象不可能直接来源于外部客体,它们只可能来源于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存在范围.”⑨人与认知对象之间建立主客体关系必须基于对对象的关注、注意.这就与上文所讲到的对“重要性”的选择性关注或注意——视域联系起来了.也就是说,只有被人类纳入关注或注意之视域的对象才会与人类建立现实的主客体关系,反之没有被人类纳入关注或注意之视域的对象则无法与人类建立现实的主客体关系,相应地这样的信息也就不会被人类收集,而是被忽略或过滤掉了.这种关注或注意与忽略或过滤通过长期的积淀逐渐凝固成具有个性化的信息收集的思维定势,这种思维定势既有群族的差异也有个体的差异,是人们差异性思维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这个思维过程包括分析(编码)、归类、修正(转换)、记忆(贮存)等.这是一个对信息进行整理消化的过程,或者说是信息的符号化和逻辑化过程,即转化为人类能够理解的符号(语言).这个过程是按照人类欲求的方向,有目的地进行的.“思维只是随心所欲、毫不连贯地东想西想是不够的.有意义的思维应是不断的、一系列的思量,连贯有序,因果分明,前后呼应.思维过程中的各个部分不是零碎的大杂烩,而应是彼此应接,互为印证.思维的每一个阶段都是由此及彼的一步——用逻辑术语说,就是思维的一个‘项’.每一项都留下供后一项利用的存储.连贯有序的这一系列想法就像是一趟列车,一个链条.”⑩ 如前所述,人类对于信息的加工和处理方式主要不是依靠本能自然生成的,而是后天习得或建立的,具有强烈的社会属性.在对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的时候,个体先天的认知机能对方式的选择会产生偏好差异,但是根本性的差异是由人的社会化造成的.比如编码是信息的符号化.符号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工具.而各个早期文明所建立的符号系统是不同的,因此对于信息的分析和编码也不尽相同.如《周易》的符号系统就是其他文明所没有的.

最后,信息的检索与输出.信息的加工处理环节将信息条理化,使之转化成可识别的符号或语言,从而为观念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信息的检索与输出就是观念产生的过程.当人们认知某一新事物时,大脑会自动调出与该事物被感知、关注、注意的部分相关的贮存于记忆中的信息,并与现实的事物进行对照,进而建立关于该事物的信息化的观念形态.很明显,这一检索信息和输出信息进行对照的过程必须有人的主体性的参与,即主体有意识地根据自身当下的个体需要和群族需要进行检索和输出,从而形成能够指导现实活动的观念.可见,在观念形成的最后阶段或环节,主体的事功目的成为一种现实的规定或限制,塑造出与主体需要相符合的观念形态.这样人的欲求与信息的加工处理就在不断循环递进的相互作用中持续释放个体性的或群族性的差异因子,使思维产生不可通约的异质性,而这种思维异质性的结果必然是观念的分野.

关于思维的异质性及其造成的观念分野的问题,中国古代也有关注,但是表达的方式与西方学术的或者现代科学的方式有所不同.中国古代没有对“思维”进行概念性的界说,但是对“思”,即人的认知活动及其发展是极为重视的,具体的阐述归于对心性方面的思考.中国古代认为心是思考的器官,思考是心灵的功能.但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所以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思维的同质性.除心这一生理性基础之外,影响“思”的更为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性”.“性”具有两个层次,一个是天性,一个是人性.从天性来说,气禀不同,其性也不同,性不同,其思维所及的视域也就不同;从人性来说,后天在人之为人的方面修为越好,德性成就越高,认知水平、层次也越高.这样在心性相互影响下,有的人视界浅薄、急功近利,而有的人则视界宏阔、高瞻远瞩;有的人性格偏狭,遇事容易斤斤计较,而有的人则气象宽舒,遇事能够抓大放小.诸如此类的认知思维差异就产生了,由此建立的内在的观念体系及其对观念的运用思路、效果等都会不同.在中国古代,对人的一种最有价值的区分就是君子与小人.这种区分排除了个体在社会地位、教育背景等方面的不平等因素,而建立在个体的平等的人格基础之上.君子与小人的区别从思维的层面来看,其根据就在于由心性差异导致的思维异质性表现.比如《论语》中对君子小人进行了直接对比:“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述而》),“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颜渊》),“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卫灵公》),“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季氏》),等等.这些看似与思维无关,其实都深刻地反映了思维的异质性所产生的观念与行为的差异.

从群族思维来说,夷夏之辨也反映了思维的异质性.夷夏之别历来争议颇大,主要集中于地缘之争或文化礼仪制度(而非种族)之别.就后者来说,文化礼仪制度本身作为一种人文现象是由人创造和建立起来的,这种创造和建立所依赖的观念恰恰就是思维的产物.也就是说,看起来是夷夏文化典章制度的差异,归根结底问题却出在思维的异质性及其造成的观念分野上.正因为如此,在历史上,随着华夏文化圈的范围逐渐扩大,夷夏的界定根据落在了文化的认同与否上,即认同与崇尚中国(古代)先进文化(核心价值和精神)的就是夏,反之则为夷.而文化的认同与否,实质上取决于思维的异质性及其所造成的观念分野的程度.

二、现象的同质性与观念的共性

思维的异质性可以用来解释人类观念文化的丰富形态.但是在这些丰富的文化形态背后,同质性的社会结构与功能、生活要素与现象等却决定着人类观念的共性特征.“同质性”强调差异现象具有本质上的类同或一致性.比如自然现象与人类现象是差异现象,但是它们之间却具有同质性的一面,所以当运用比喻或拟人的表达方式描述某种自然或人类现象时,人们会立刻产生联想,这种联想正是建立在二者的同质性基础上,通过这种联想人们得以快速地理解现象.所以,同质性是差异现象之间能够实现贯通的根据.

中国古代文献《周易》对现象的同质性问题是通过变与通变来解说的.变既包括即时性变化,也包括过程性变化,体现着现象差异的状态及其形成.而通变一方面证明在差异现象之间存在某种共有的不变方面,即同质性方面;另一方面又表现为对人们认识和处理现象差异的发生发展之变的原则性要求.就后者而言,通变既是认知原则,也是行动纲领.作为认知原则,它要求人能够从不断变化的现象中找到稳定不变的方面,从而使差异现象在认知层面内在地统一起来,比如对天人关系的认识.作为行动纲领,它指引人将认知层面获得的关于现象之变与不变的观念运用于实践当中,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遭遇到的现象变化,即所谓以不变应万变.所以,从现象与观念之间的相生关系来看,对现象的同质性的把握必然造成观念的共性.比如人类观念文化的发展总体都可以统归于真善美三个方面,即不论人类创造的观念文化具体形态如何,都能够反映其对真善美的同质性追求.而这一同质性追求就可以成为人类观念文化实现相互理解和认同的基础.

从求真来说,科学的实证性特征使得不同观念文化体系下的人们对于真实体验到的科学知识能够较快地形成一致的认同;从求善来说,尽管人们对善的界定容易产生歧义,但是仍然存在一些根本意义上的通变者,比如从人的存在来说,不论如何界定善,它都一定倾向于对人的更好存在状态的表达.如生活资料充足、生活条件方便安全、生命繁衍有保障、人与人之间有序和谐、精神上感觉舒适快乐等.因而能够部分或全部实现人的更好存在状态的社会现象都能在不同人类群体之间获得善的共鸣;从求美来说,同样,不同观念文化对于美的界定有一定的差异,但是美的感受或体验却是更为属人的感悟,这在相当程度上使美与人的存在本质之间更为接近,因此越是接近人真正的存在本质的越是大美的,越是大美的越容易产生共鸣.比如几乎所有人类文明均对天体有美学意义的表达.太阳、月亮、星空等,它们不论是作为人类生存的重要条件或者是作为人们向往的神秘存在,都获得了人们由衷的赞美.而那些能够很好地表现美的音乐、绘画、建筑、文学、摄影等艺术形式则往往能够轻易俘获众人心.由此可见,能够反映现象同质性的观念文化完全具有相互理解的可能.

对于同质性现象与观念共性的相生关系,现代文化人类学研究的成果也给予了我们更多确证.19世纪以来文化人类学虽然学派更迭此起彼伏,研究基点、方法、路径等不断创新,但是在关于人类及其社会发展的研究方面实质上都遵循着一个不言而喻的理论预设,即人类之间即使在社会(文明)具体的发展阶段、发展样态、民族特质、习俗规范、宗教信仰等方面存在差异,却仍然在社会结构、社会运行机制、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等方面具有同质性.“人类学学生一定会发现他们在研究的是表面上无限变化多样的人类社会,而每个社会又都有其独特的政治、经济和宗教系统.然而,尽管有这些不同,这些社会还有一个共同的东西.每个社会都是通过共同协作延续他们的共同生存与幸福的集合体.”?輥?輰?訛 这些人类学研究往往从类属性的角度来谈论人类文化的共性特征及其功能,比如,“与所有动物一样,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不断面临着如何适应他们的环境这个问题”?輥?輱?訛,“文化必须为生活所需的商品的生产及其分配提供保证,并提供各种服务设施;它必须通过成员的繁衍,提供生存延续;它必须使新成员濡化,这样他们才能成为起作用的成人;它必须维持成员中的秩序;它同样也必须维持其成员与外部的人之间关系的秩序;最后,它必须激发其成员生存下去,并参加生存所必需的活动”.在现代,由于遵循主位研究法,尽可能深入到被研究者的文化立场,而不是某种民族中心主义的立场,文化人类学家们最终发现,即使是“所谓野蛮人……实际上与别的民族一样是人”,那些看起来极具差异性的人类文化系统,实质上都不过是围绕生存的适应性问题所展开的一套自洽的解决方案.

除了社会现象的同质性,从作为人类共性的基本活动形式出发,或者说从人性基础出发,思维现象的同质性也是很容易明确的.一方面,人类思维在类属意义上与动物思维(如果肯定动物也具有本能规定的思维活动的话)肯定是不同的,这种不同反过来就是对人类思维共性的证明.孟子说“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尽管“几希”,但却反映出人的类属共性,而且这里的“几希”恰恰不是从生理上讲的,而是从精神层面讲的,其中必然不可避免地包涵了思维方面的“几希”.另一方面,人类思维的结构性要素,即思维动力、思维对象、思维方式、价值立场、欲求方向等等存在于所有人类文明的思维范型当中.尽管在具体认知活动中,这些要素未必同时起作用,但是缺少这些结构性要素的思维范型一定是不完整的,以这种不完整的思维范型执行对信息的加工和处理就难以形成合理的观念.反过来,只要是具有完整的合理观念的文化系统,即使是异质性的,也可以肯定其相互之间存在着同质性的思维结构要素.这也是文化交流和比较能够建立的根据.

此外,从思维的动态过程来看,认知的模式或程式具有共性的流程.按照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提供的启示,我们可以设想这一基础过程.第一步,我们的大脑会对认知对象加以信息化,或者说对象本身以信息的方式刺激我们的大脑.比如对象的颜色、气味、形状、活动等.从动物也具有学习能力和游戏本能 ?輥?輴?訛 来看,我们的感官之所以能够接收到这些信息,也许不过是遵循一种自然成就的物与物“交流”的本能.如果是本能,那么它就具有普遍性.第二步,我们的大脑先天具备的信息加工系统开始工作,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按照认知心理学对婴儿认知过程的研究,人类在婴儿时期已经具有天赋的信息加工系统,正是这一系统帮助他们认识世界、学习知识.“我们认为婴儿的认知发展应该是婴儿通过一套先天的在一般领域的学习机制与变化着的外界经验两者之间的持续的相互作用来发展他们对世界的认识.”?輥?輵?訛 如果这一当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确实反映了婴儿这一人类尚不“具有天生占优势的中心知识”的阶段的认知活动的特征,那么我们就可以据此剥离后天文化背景差异造成的思维异质性,而从人类生理与心理的结构和活动中找到思维的同质性基础.

因而说到底,人类作为一种类属,不论其生活于哪个时代、哪个地域,也不论其属于哪个种族,处于哪个文明阶段,其所面临的生存与发展问题都具有与作为“人”这种类属的社会生活相一致的表现,这种朝向人的类属性而展开的人类社会生活的类同表现,我们称之为人类社会现象的同质性.社会现象的同质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人类观念必然具有共性特征.同时,人类自身的思维也存在同质性因素,它使得人类在面对同一现象开展思维活动的时候,尽管其思维结果在表象上千差万别,但是仍然能够产生共鸣.基于此,不同文明条件下所形成的关于解决同质性问题的认知观念以及规划的行动方案都具有深刻的一致性,比如趋利避害、社会秩序化、民生基本保障、建立社会信仰等等.

历史证明,人类社会生活的具体样式虽然在适应生存环境和地域的差异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特征,社会的发展水平尽管不能等量齐观,但是在文明演进的路数和社会发展的路径方面却有章可寻.比如几乎所有文明都经历了神话传说和巫觋文化时期,并且都在某一特定时期经历了文明的跳跃性发展.雅斯贝尔斯提出的轴心文明的概念也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用来说明人类文明发展具有共性特征.轴心文明理论对人类在轴心时代各个不同环境条件下独立发展出同等品质的辉煌文明,特别是作为时代精神的哲学思想的现象作出了解释.而“哲学家的本职工作之一就是要识别和描绘人类经验的共同特征,以便在尽可能广阔的背景上研究问题”?輥?輶?訛,这意味着,如果说这些并未相互影响的哲学家们都思考和回答了社会正义、人的存在、社会基础、社会秩序等重大问题,那么就可以推证前轴心时代人类所面临的现实的社会生活经验具有在本质内容上的同质性.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由于人类社会生活在现象上的同质性,人类在观念层面(文明是观念的表现形式)必然具有共性.原因很简单,我们生活的世界就是我们认知的对象,是我们一切观念产生的现实根源.

三、共识的基础、前提与实现

考察事物之间的异质性或同质性,其立场或视角是不一样的.比如当我们说人类文明之间具有异质性时,是站在人类社会这个大的系统之内去讨论的;而跳出这个系统,参照人类与非人类的差异,我们看到的就是人类文明之间的同质性.从这个意义上,不存在绝对的差异或同质,对差异与同质需要辩证地理解.

当今世界,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一方面,整个人类及其社会生活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及其内部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一体互动关系越来越显明化;而另一方面,人与人之间、人与政府之间、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不同文明体系之间的冲突与对抗仍然存在,并且以时而激亢狂暴时而潜流暗涌的方式在世界的不同区域、社会的不同阶层、文明的不同形态当中或之间发生.因而在当代人们更加追求和谐、和平、安宁的社会生活,追求彼此尊重、相互理解,期望通过沟通对话达成关于社会生活与人类关系的基本共识.这不仅是普通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同时也是一种哲学理想”.

所谓共识,就是指人们之间就某一问题形成基本一致的认知,或者说人们之间在对某一问题的认知上存在基本一致性.这两种情况是不同的.前者是以尊重差异为前提,通过沟通对话来建立的一种相互理解,比如翻译中所体现的文化精神;后者是以人类认知的共性为前提,表现为英雄所见略同的共鸣.在上文中我们对人类认知的差异与共性进行了阐述,接下来我们需要以此二者为前提,将对理想社会生活的追求与现实存在的问题并列起来考虑,揭示人类认知的差异与同质中蕴藏的解决问题、催生共识的合理路径.

1. 共识的基础是乐观但谨慎地强调共性.人类总是通过自己去理解外部世界的.这种通过并不仅仅是指通过人的生理感觉器官,而更是指通过自我意识,即人类首先要内在地感知到自我的存在,然后才能推己及人地理解外部世界.所以所谓共识实际上是将他者的存在置于自我建立的观念系统中加以比较、分析和还原,使之对应于自我的存在而产生的一致感.如果不一致就是矛盾和冲突.遵循这种自我对他者存在信息的过滤,当人们谈到共识的时候,往往强调的是彼此不同的人或人群之间存在的共性.因而很明显,这种对人或人群之间的共性的理解建立在以自我的观念系统作为先在参照和标准的基础上,具有强烈的主观性.当然主观并不等于错误.从人的类属性与社会生活的同质性来说,每一个自我都有与他者的自我相类同的本质.因此推己及人是人己之间建立同情地理解的重要途径.但是主观也一定具有片面性.任何个体的视域,即关注的重点都是有限的.根据信息加工的理论,基于有限视域,个体所能收集到的信息以及进行的信息加工处理,直至最后的思维成果都会产生个性化的经验差异.根据差异立场,甚至可以说人们最终建立的内在观念体系不可能与他者的内在观念体系有任何的重叠,而只可能是某种程度的相似,正如世界上没有任何两片相同的树叶.所以,“在一种文化中有意义的东西可能与在另一文化中有意义的东西有所不同”?輦?輮?訛.在这种意义上,任何关于共鸣的、共识的感受都不过是某种程度上自以为是的应然,而不是实然.所以当我们选择从人类观念的共性方面寻求达成共识的时候绝不能过于乐观,而必须保持相当的谨慎.这种谨慎就是对自我主观立场的“认为”的克制.

那么在人们寻求共识的过程中,如何克制自我主观立场的“认为”的滋生?严格来说,自我主观立场的“认为”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有可能纠正个体化倾向及其造成的理解偏差.关于这个问题安乐哲教授在其文《差异比较与沟通理解——当代西方学者研究中国哲学的倾向及障碍》中谈得比较清楚.我们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信息接收的环节,对他者信息的理解要尽可能地拓宽意义边界.西方汉学家理查兹提出以“多重定义”法进行对中国哲学的翻译就是这种意义上的纠偏.“理查兹认为正是因为我们接受某种定义而非另一种定义,才使我们处于不同的哲学营垒中.”?輦?輯?訛 因此他建议通过“放弃”特定语义预设和“模糊”术语边界来扩大对与自身文化体系不相同的文化语汇的理解,使之包容尽可能充分的意义而贴近该文化体系本身的视域,即以开放的心态去接收非自我立场或视域的他者所关注的信息源.第二,在信息处理的环节,对他者信息的加工要避免仅仅使用习惯的思维模式.“应当谨防的是不能把一种结构(我们西方特殊训练使我们极易操作这种结构)……唯心主义、现实主义、实证主义、马克思主义……强加于可能根本没有这种结构的思维模式之上,而后者可能无法用这种逻辑工具来分析.”?輦?輰?訛 如果简单地设定一种思维模式去处理两种性质差异明显的文化观念的对释,就可能出现张冠李戴的不协调现象,同时也难以将两种文化观念的优长真正体现出来:“很清楚,来自我们形而上学和认识论上的先入为主的偏见是我们诠释中国古代哲学的障碍.正是形而上学和认识论使我们的哲学用语偏离到理性主义的方向上去了,也使得我们哲学语言的美学性一面未得到相应的发展.”?輦?輱?訛 第三,在信息表达(输出)的环节,需要运用自己熟悉的语言.语言只有在熟悉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表达被“我”所理解和内化的外来信息.而在并不熟悉他者的语言系统的情况下,运用他者的语言系统所表达的意思很可能更加偏离对方的观念体系.因为每一文明形态下所形成的观念体系都有根源于其语言系统和社会生活的一体化性质,这使得外在于这个语言系统和社会生活的人在运用这种语言系统去理解和诠释整个观念体系的时候难于全盘把握,很容易顾此失彼或画蛇添足.为了避免在语言表达过程中强化这种偏差,安乐哲教授认为,首先必须强调差异文化的特质性,“这一系列特质可以作为一种感觉概念进入我们的意识,为我们如何理解和翻译这一文化传统设下一个界限范围”,提醒我们哪些观念是那个文化传统所不可能意指或包含的.其次应有意识地保留差异文化中的关键内容,使之以自身的面貌直观呈现,“在从事将关键哲学术语翻译成另一种语言和另一种世界观的困难工作时,哪怕我们肯不到提供‘知之为知之’之知,我们至少也可以通过提醒我们注意‘不知为不知’之知而有所受益”?輦?輲?訛.这就是要求在寻求共识的过程中保持谨慎的乐观.

2. 共识的前提是有底线地尊重差异.事实上,造成人类冲突的差异并不是人类先天自然性的差异,比如人种方面肤色、体形、能力偏向等方面的差异,而是对这种先天差异的认知及其形成的观念,即人类冲突的本质是观念的冲突.思维的异质性是使人类观念产生分野的主要原因.从文明的平等性来说,我们必须尊重这种文化观念的差异,承认在我们之外的他者有权利因其自身的观念指引而生存和发展.但是尊重差异并不意味着允许一切不合理的观念存在,即尊重差异是有底线的.人类基于共同本质和同质性的社会生活而必然具有一些基本的价值(共性观念),这些基本价值构成了尊重差异的底线.尊重差异是在这一底线的基础上来讨论的.也就是说,任何人类文明形态及其影响下的社会运行、社会生活以及人群都必须遵循一些基本的价值.这些基本价值是从人类作为一个类的、种的生存与发展的立场确立起来的,对于人类而言具有最广泛的意义.比如《周易》揭示的人类对生生与存存的欲求.生生就是生命的繁衍,存存则是更高的人性层面的可持续发展.尊重差异必须以有益于人类的生生与存存为底线.

关于生生,当我们从各自的立场看自身时,这一问题上的共识是不难达成的.因为正常情况下,任何人类个体或群体都会将自身的生生当作应然事件.只有涉及到他者的生生问题时才会出现冲突.原因当然主要是观念问题,即只有将他者的生生视为对自身生生的威胁或者干扰的时候,自身的生生才会与他者的生生之间产生冲突.在一些文学作品中,常常会涉及这类关于人群与人群的冲突问题.比如《雪国列车》这部作品.在这部作品中,灾难带来的资源匮乏是人群之间生生冲突的基础性根源;但更为本质的根源在于不同人群对他者与自身的价值定位,即对人的差异的社会性评价,由此造成了评价为具有高等价值的人的生生与评价为具有低等价值的人的生生之间的剧烈冲突.所以要在生生的问题上达成共识,必须确立人类一体性的生存观念和价值基础,使人类整体的生生超越于任何个体的或群体的生生之上,并作为一种对个体与群体社会行为的限制,纳入到底线共识.

而存存则是一个更为复杂的问题.人性是人类开展社会活动,以人的方式存在和发展的根据.以人的方式存在和发展是人类的普遍要求,但是这一要求并不是自然明朗的.什么是人,如何确定属人的存在方式和状态以区别于其他类或种等,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及其思维成果构成了人性观的基本内容.在不同文明条件下,受感性经验和思维范型的制约,人们对人性的认知是有差异的.但这种差异主要涉及人们对人在自然—社会、生理—心理两组关系中的现实表现的不同理解,而不应涉及对人的共同本质的怀疑.也就是说,人作为一个整全的类或种,其在本质上具有基本的相互认同.这种认同从古到今、从东到西,不论何种文明阶段,原始的或现代的,也不论何种文明类型,都是必须得到维护的基本理念.《易传》讲“成性存存,道义之门”.存存突出的就是对人性(这里暂不讲物性)的成全和维护,而道义之门则体现了人性之保全对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展开所具有的基础性意义.从世界历史和文明的发展来看,对人性认知的差异可能影响人们对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式、手段、目标等的选择和评价,也会影响人们建立对其他社会问题的认知.但是就人性作为普遍的人的本质来说,任何一种人性观都必须内在地满足对全体人类存在方式和状态的关照.任何一种人性观及其建立在这种观念之上的整个观念体系和在这一观念体系指导下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都必须满足保全包括自己在内的全体人类以人的方式和状态存在与发展这一底线要求.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之所欲或者各不相同,但己之不欲却要作为保全他者人性的基本底线.人性之存存必须作为一切人类行为及其背后的观念合理性的终极标准.任何背离人性或否定他者之人性的人类行为都是反人类的,最终不是毁灭自身就是毁灭人类.

生生是存存的基础,而存存是生生的保障.没有对人性存存的坚持,生生就可能演变为人群之间的相互倾轧,其结果最终断绝了人类的生生之道.所以作为尊重差异的底线,二者不可或缺.

3. 共识的实现是共性观念倡导下差异化地自然趋近.所谓共性观念倡导下差异化地自然趋近包涵三层含义.第一,共识的实现需要有共性观念的倡导.共识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一个人为催生的结果.尽管人类在社会生活的现象、规律等方面具有同质性,因而具备形成共识的基础,但是不同文明之间仍然存在个性化的现实需要.而且通常情况下,个性化的现象更容易为人们关注,而共性化的方面则隐藏较深不容易为人们发现.所以如果不作人为的大力倡导,人们对于共识的基础也可以视而不见.第二,共识的实现必须切实尊重差异.现象与观念的差异不是人们自我强加的,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在不同思维范型的引导下形成的思维观念必然具有局限性,这种局限性是使思维特质化发展的重要原因.共识只能是在尊重这种差异的前提下,通过推动不同文化之间的平等地交流对话来实现.通过平等地交流和对话理解并吸收他者的优长,弥补自身的缺陷,从而更好地全面地发展自己,这是文明演进的共性倾向,同时也只有这样才能使自身特质化的存在价值得以实现.第三,共识的实现是一个相互接纳的过程.共识的实现应当是不同文明主体在认同所倡导的共性观念之价值的基础上,自由地选择、自然地发展的结果,而不是任何意义上的观念替代、拔苗助长或天下一统.

就第一个方面来看,中国古代的“王天下”观念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如果撇开政治意义上的“王天下”,文化意义上的“王天下”实际上就是强调确立一种价值上更为先进的文化标杆,以人为载体,展现和增强先进文化的感召力,使天下文明自然地逐步趋近.“王天下”观念虽然事实上是定华夏文化为标杆,主张以夏变夷、以夏化夷.但是这一观念的核心不是主张文明冲突,通过武力征服;也不主张先进文明强制推行,统一、替代其他文明,其最可宝贵之处乃在于能够尊重各文明自身的发展格局、文化形态,坚持“正己来民”的思路,通过确立自身的文化优势而产生感召力,从而吸引其他文明主动地学习和趋近.比如《国语·楚语上》载春秋时楚国公族申叔时关于太子教育的一段论说.在当时楚国尚不属于华夏文化系统,但是已经十分注重学习中原文化,申叔时论说用以教导太子的典籍均系华夏重要的思想资源:“教之《春秋》,而为之耸善而抑恶焉,以戒劝其心;教之《世》,而为之昭明德而废幽昏焉,以休惧其动;教之《诗》,而为之导广显德,以耀明其志;教之《礼》,使知上下之则;教之《乐》,以疏其秽而镇其浮;教之《令》,使访物官;教之《语》,使明其德,而知先王之务用明德于民也;教之《故志》,使知废兴者而戒惧焉;教之《训典》,使知族类,行比义焉.”?輦?輳?訛 而教育者为人师表所置备于身教的内容也都源于仁义礼智信的德性文化:“诵诗以辅相之,威仪以先后之,体貌以左右之,明行以宣翼之,制节以动行之,恭敬以临监之,勤勉以劝之,孝顺以纳之,忠信以发之,德音以扬之……”?輦?輴?訛 很明显,这种文化渗透并不是由华夏主导的,而是周边文明受到吸引主动引进和学习的.最终文化认同建立起来,这些周边文明或者自觉地趋近、靠拢、融入华夏文明共同体,或者在学习的基础上与自身文化相结合,相互发明而形成内容更为丰满、影响更为广泛的东亚文化圈.所以客观地说,这种“王天下”的文化观念所蕴涵的处理异质文明之间关系的合理的和可行的思路在现代仍然具有非常实际的意义.

就第二个方面来看,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国家、社会共同体存在和发展的根脉,因此文化意义上的尊重差异不同于其他领域,比如经济、政治合作中建立的以利益为核心的契约平等关系.文化上的尊重差异要求切实尊重文化的主体性.因为丧失了文化主体性,就意味着这个民族、国家、社会共同体失去独立性,必然沦为强势民族、国家、社会共同体的附庸,不仅丧失表达自己文化立场的话语权,听任摆布,而且有可能导致民族、国家、社会共同体事实上的消失.近代历史上,一些殖民国家对其殖民地国家强制进行的文化改造,使得这些地区的文化主体性丧失,进而原有的国家属性甚至民族属性也事实上丧失.而在当代,世界范围内民族矛盾的激化,甚至恐怖组织的肆虐,在很大程度上也与文化主体性被剥夺有着深刻关联.正因为文化主体性对于一个民族、国家、社会共同体如此重要,因此在寻求共识的过程中切忌固执先进文明的优越立场,以施舍、解放、发展(开发)其他文明的姿态建立所谓的平等交流对话,否则必将刺激文化主体国民众文化心理上的对抗.其结果,不止共识无法达成,而且冲突在所难免.

就第三个方面来看,每一文化主体都有自身的发展脉络,这种发展脉络是与其传统的思维范型紧密结合的,是一套有机的不断生成的活的体系.每一社会发展阶段,这一活的观念体系都会在新的社会现实的刺激下,通过传统的思维范型这一“加工厂”,生成与观念传统的核心价值内在一致的同时又适应新的社会现实的观念.在这种意义上可以说,真正的共识并不是具体观念上的一致,而是不同思维传统下的核心价值之间的同气连枝.当然核心价值不是自然呈现的,它必须依托具体观念来表达,为此,共识的达成是在两个层面实现统一,一个是深层的核心价值的内在相通,一个是表层的具体观念的趋同.而两者实现统一的模式只能是表层的具体观念的趋同以深层的核心价值的相通为根基.所以任何被认为是普遍性的价值都有可疑之处,都要考察其深层的核心价值基础;任何关于普遍性价值的语言表达同样是可疑的,因为语言表达作为思维过程的最后环节,即输出观念的环节,同样是异质性思维范型的产物.因此要在异质性的思维体系之间建立有效而可靠的连接,必须使连接的介质具有普适性,能够生长于不同的思维体系之中,或者说其本身就是从异质性的思维体系中提炼出来的共性部分.也就是说,共识实际上只能是依赖于在异质性的思维体系中存在的共性介质的转换来达成.

综上,共识的实现只能是这样一种进路:在共同价值的倡导下,坚持文化主体平等的原则,认同并允许他者文化自由选择、自然“生长”,自觉地趋近.这种进路内在地切合中国传统的“和”文化精神.

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和”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精神和处事原则.作为文化精神,“和”追求的是静态的差异化并存和动态的互动性和谐的境界或状态;作为处事原则,“和”强调和而不同,其中和是目的,不同既是必须正视的事实,也是人可以有所作为的地方,即将静态的不同发展为动态的和谐.所以和的原则就是以追求共同目标为前提或者以达成共识为目的,坚持宽容并尊重多元性,使多元各方之于共同目标的实现或共识达成的积极效用尽可能充分地发挥.在中国历史上,“和”的文化精神和处事原则被广泛和深度地运用于认识和解决各个层面的社会问题,包括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关系问题.具有明显差异的不同文化通过“和”的方式互相交流达成文化共识,进而相互影响、渗透,终至相互融通.历史上的印度佛教之化为中国佛教就是在“和”的作用下“冶炼”而形成的新的文化现象.所以我们认为“和”作为一种文化精神和处事原则具有超越性的价值,或者可以用以对治当代中西文化的关系以及全球各种不同文化的关系,实现文化意义上的天下大同.

注释:

① 现代科学证明思维并不只是人类所具有的,所以我们在这里需要界定一下,我们所讨论的限于人类思维.

② 参考张浩:《思维发生学——从动物思维到人的思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4页.

③ Mosialou I, Shikhel S, Liu J M, et al. MR-dependent suppression of appetite by bone-derived lipocalin 2,[J]. Nature, 2017, 543(7645): 385-390.

④ 当然,取舍也有本能的反应在内.但是从社会人来看,这种依据本能的取舍在生活处事当中并不占主要.

⑤ 这种益或害通过直观感受区分开来,与本能相联系.

⑥ 怀特海:《思维方式》,刘放桐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1页.

⑦ 这里的视域,笔者理解为对于不可忽视的重要的东西的关注范围,在这个范围之外,是被忽略的,不重要的,因此在思维的过程中这类信息往往被自动过滤掉.在这种意义上,思维模式或方式或范型的形成就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关注范围的形成.

此文点评,这篇文章为适合思维和思维特质和共识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文化本科毕业论文,相关文化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用思维谋划博物馆运营管理以青海藏医药文化博物馆为例
近年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和社会教育水平显著提升,其中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数量快速增长,体系更加健全,尤其行业博物馆和非国有博物馆也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 据2017 年“国际博物馆日&rdq.

互联网思维模式下对嘉兴龙翔号花烛的文化
摘要龙翔号花烛作为嘉兴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传承百年 本文拟将其与互联网思维对标,进而探讨龙翔号的当代传承 互联网思维模式对“非遗”的文化创新,试图寻找有效途径给“.

生态优先,绿色《2019贵阳共识》发布!
7月8日下午,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8年年会圆满闭幕,年会发布了2018贵阳共识 本届年会经过充分讨论,深入交流,初步形成以下共识 1 牢固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 坚持平……互助合作共赢原则,加强绿色.

节日欢歌  绽放精彩茅台集团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暨第五届职工文化艺术节举行
近日,茅台集团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暨第五届职工文化艺术节举办,离退休党支部组织近100人的队伍参加本次活动 茅台集团职工文化艺术节每四年举行一次,以各基层党组织为单位组队参加 在本届职工文化艺术节活动.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