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历史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与《吕氏乡约》: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乡约相关开题报告范文

主题:历史上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02

《吕氏乡约》: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乡约,本文是关于历史上方面论文写作技巧范文与《吕氏乡约》和中国历史和成文相关论文写作技巧范文.

历史上论文参考文献:

历史上论文参考文献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中国文化论文中国社会科学期刊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在中国古代,介于国法和家规之间的还有乡约.乡约并不只在乡村中流行,明代城市中也能见到乡约的踪影.乡约有一套入约民众必须遵守的生活规则,这套规则鼓励人们崇礼向善、守望相助.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乡约,一般认为是北宋陕西蓝田吕氏兄弟创制的《吕氏乡约》,它对后世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蓝田吕氏一门四杰

蓝田吕氏是北宋著名家族,吕氏一共有兄弟六人,其中四人名留史册.他们或出仕为官,或潜心问学,或居于庙堂,或处于乡里,各自均成就了一番事业.

吕氏家族最知名的成员要数北宋名相吕大防了.王安石变法是北宋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任用王安石主持改革的神宗死后,年幼的哲宗即位,垂帘听政的宣仁太后任用旧党司马光等人,废除王安石提出的一系列变法措施,这就是北宋历史上的“元祐更化”.北宋政坛党争频繁,不仅新党与旧党之间交锋激烈,旧党内部也存在严重的派别之争,而且政见的不同往往裹挟着人事的倾轧.在这样的背景下,吕大防因其诚朴耿直、不植党羽的操守,在元祐年间竟身居相位长达八年之久.《宋史》对此称赞他“立朝挺挺,进退百官,不可干以私,不市恩嫁怨,以邀声誉,凡八年,始终如一”.

吕大防有一个哥哥叫吕大忠.元祐年间他在秦州做官时,州判马涓因为曾经考取状元,经常以状元自称, 大忠对他说:“ 状元云者, 及第未除官之称也, 既为判官则不可.” 身份改变了,称呼也要改变,沉湎在往日取得的辉煌中,只会让人罔顾当下.他还告诉马涓,说为应付科举学习的东西如今派不上用场了,“修身为己之学,不可不勉”.

吕大防的两个弟弟也很有名气.最小的弟弟叫吕大临,是兄弟四人中唯一没有登第的,但却是学问最大的.吕大临著述丰富,尤精于金石学,他撰写的《考古图》是中国现存最早且较为系统的古器物图录.稍长一些的弟弟叫吕大钧, 是《吕氏乡约》的主要创制者.吕氏兄弟四人都曾在张载门下学习.大钧与张载同年考取进士,但他佩服张载的学问,愿向他执弟子礼.大钧不仅服膺张载的学说,更在日常生活中努力践行张载的学说,朱熹撰写的《伊洛渊源录》说他“潜心玩理,望圣贤之致,克期可到,而日用躬行,必取先生之法度以为宗范”.

张载的学问“ 以《易》为宗,以《中庸》为的,以《礼》为体, 以孔、孟为极” .这种“ 以《礼》为体” 的思想深深影响了吕氏兄弟, 史称“ 关中言礼学者推吕氏” .吕大防曾与大忠、大临切磋考证古礼,吕大钧执礼更为严谨,据说他的丧礼由夫人种氏操办,所用礼仪均是大钧生前制定的,“凡委巷浮屠烦鄙不经之事”一概不用,当地士人惊叹“君之道固行于妻子矣”.其实,吕大钧还试图将典雅的古礼由家庭推广到乡里,这也是《吕氏乡约》的创制目的之一.

成就里仁之美

《吕氏乡约》要求入约民众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

所谓“ 德” 就是“ 见善必行,闻过必改”.善是抽象的概念,《吕氏乡约》对此并不作高深的诠释,而是举例说明哪些行为是善的.能治其身、能治其家、能事父兄、能教子弟、能御僮仆、能事长上、能睦亲故、能择交游、能守廉介、能广施惠、能受寄托、能救患难、能规过失、能为人谋、能为众集事、能解斗争、能决是非、能兴利除害、能居官举职,皆是应当褒奖的善行.

《吕氏乡约》为入约民众规定了十五种不应有的过失行为.除德业不相劝、过失不相规、礼俗不相交、患难不相恤这四种“犯约之过”外,还有六种“犯义之过”和五种“不修之过”.犯义之过包括酗博斗讼、行止踰违、行不恭逊、言不忠信、造言诬毁、营私太甚,不修之过包括交非其人、游戏怠惰、动作无仪、临事不恪、用度不节.若有犯过者,按照《吕氏乡约》的规定要将其名字记下来,并施以惩罚.

《吕氏乡约》倡导入约民众“凡行婚姻丧葬祭祀之礼,《礼经》具载,亦当讲求.如未能遽行,且从家传旧仪.甚不经者,当渐去之.”后来吕氏兄弟制定了《吕氏乡仪》,它分为宾仪、吉仪、嘉仪、凶仪,详细规定了民众在日常生活中该如何行礼,如在路上遇见长者步行,应下马向长者作揖,等长者过后才能上马.民间操办婚丧嫁娶往往花费极大, 《吕氏乡约》以“ 各量其力”为原则,规定了入约民众相互赠礼的规格,如嫁娶与庆贺所赠羊、鸡、兔、酒、水果、蜡烛与布帛等物,总值多不过三千文,少则一二百文.

《吕氏乡约》认为,入约民众遇到以下七件事时应当互相帮助:一为水火,二为盗贼,三为疾病,四为死丧,五为孤弱,六为诬枉,七为贫乏.同约之人应不吝向有难者出借财物、车马、工具、人力等,对于可借而不借者、逾期借用他人钱物者、损坏所借他人钱物者都有所惩罚.《吕氏乡约》还倡导向约外有难之人伸出援助之手.依靠同约之人的互相帮助有时并不能完全解决困难,必要时仍应向官府求助,如“孤遗无所依者,若其家有财可以自赡,则为之处理”,如果不能自赡, 则应申闻于官府,请求官府的帮助.

《吕氏乡约》并不强制民众入约,但是一旦入约,就应努力践行乡约的精神,接受乡约的约束.为此《吕氏乡约》认为应推举约正一人或两人,专对同约之人实施奖惩,此外还应安排值月一人,一月一更,管理约中杂事.同约之人每月聚会一次,聚会的目的就是惩恶扬善.对于过错较轻者,经过规劝后可以免于惩罚,但再犯则无可宽贷.

《吕氏乡约》规定犯义之过一般罚五百文,情节较轻者可减至四百文、三百文;不修之过及犯约之过一般罚一百文,情节较重者可增至二百文、三百文;对于累犯不改、不义已甚之人,可将其逐出乡约.

吕氏兄弟创制乡约的目的,正如其所言“人之所赖于邻里乡党者,犹身有手足,家有兄弟,善恶利害皆与之同,不可一日而无之.不然,则秦越其视,何与于我哉!”如果邻里之间疏远如秦越两国,彼此不相往来,如何相亲相爱相救难呢?吕氏兄弟希望乡人能够积极响应他们起草的乡约,并提供建议与意见,与他们一道成就里仁之美.

《吕氏乡约》重获新生

《吕氏乡约》创制于1 0 7 6年,有的学者认为它并未付诸实践,也有的学者认为它曾短暂推行过.《吕氏乡约》在当时似乎并未受到人们的重视,真正使其重获新生的是南宋理学家朱熹.

朱熹在1175年修订了《吕氏乡约》,他延续了原约的基本框架.与原约差异较大的,主要是其中涉及礼仪的部分.

朱熹将《吕氏乡仪》的内容全部精简并整合到《吕氏乡约》的“ 礼俗相交” 款中, 它包括以下四方面: 一为尊幼辈行,二为造请拜揖,三为请召送迎,四为庆吊赠遗.中国人讲究长幼有序,朱熹按照年龄差异,将人分成五等:长于自己三十岁以上的尊者、长于自己十岁以上的长者,年龄与自己相差不到十岁的敌者,小于自己十岁以上的少者,小于自己二十岁以上的幼者.相较于吕氏兄弟长者、敌者、少者的划分,朱熹的划分更加细致.在确立了长幼秩序后,朱熹一一展开说明彼此见面时应如何着装、如何问候、如何作揖、如何坐位等.

在《吕氏乡约》中, 同约之人聚会时并无礼仪,朱熹为此制定了读约之礼.按照朱熹的设计,同约之人每月朔望聚会,聚会当日在乡校举行读约之礼.值月读约前,他将按照长幼之序引导约众与约正见面行礼.值月读约后,由朱熹新设的副正推说其意, 如果他有申论不到位的地方,允许众人质问.

对于约中行善者及有过者,值月将其名字分别载入记善籍与记过籍,记善籍将当众宣读,而记过籍仅当场传阅.《吕氏乡约》中对有过者处以罚款的措施被朱熹完全废除了, 他倡导“同约之人,各自省察,互相规戒”.小错可私底下予以提醒,大错则由众人予以规劝,若无效果,则由约正在聚会之日“以义理诲谕之”,若有悔改之意,则书于记过籍以观后效,若争辩不服、屡教不改,也只能将其逐出乡约.

朱熹对《吕氏乡约》的修改,使其更加完善整饬,同时也注入了他对现实的关怀.在任地方官期间, 朱熹目睹古礼之荒废、淫祀之泛滥、风俗之萎靡,认为当务之急是以礼化俗,重建良好的社会秩序.在1175年,朱熹同时进行着另一项工作,这就是《朱子家礼》的修纂.从家礼到乡约,其背后体现了朱熹教化苍生、澄清风俗的强烈使命感.

归纳上述,上文是一篇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吕氏乡约》和中国历史和成文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历史上本科毕业论文历史上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文明的滴定》:李约瑟怎样回答李约瑟难题
李约瑟很爱中国,写了一部厚重的 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简称scc),中译本即有名的中国科学技术史 1954年,李约瑟在该书初版序言中问道“为什.

《漯河日报晚报版》:挖掘历史资源坚定文化自信
文陈全义 陈 婧党的十九大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

话剧《铸剑》:中国哲学的复刻?
话剧铸剑中国哲学的复刻新年伊始,波兰当红导演格热戈日·亚日那将鲁迅最荒诞离奇惊世骇俗的小说作品铸剑搬上了话剧舞台,并在中国进行了世界首演 作为波兰影像运用的先驱,格热戈日·.

《韩熙载夜宴图》:中国最早的情报就这样传达了
作者顾闳中年代五代现收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绢本纵28 7cm横333 5cm琵琶声起,江南寂静的夜被铮然拨动,夜宴开始了 转轴拨弦三两声,声声如诉,连湿润的空气似乎都凝结了,所有的人都在凝神倾听,沉湎在悠.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