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有关内蒙古论文例文 与内蒙古滴灌马铃薯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类论文如何写

主题:内蒙古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08

内蒙古滴灌马铃薯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本文是有关内蒙古论文例文与水肥和滴灌和马铃薯有关论文如何写.

内蒙古论文参考文献:

内蒙古论文参考文献 机电一体化技术论文现造技术论文计算机科学和技术专业导论论文电脑知识和技术期刊

摘 要:根据近五年水肥管理关键技术及单项农艺栽培技术等研究结果,并结合多年实践经验形成以水肥一体化为关键技术,同时集成了种薯、种薯处理、优化的农艺措施、全程机械化作业及病虫害综合防治为主要技术的内蒙古滴灌马铃薯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该技术规程的主旨是提高水分、养分的利用效率,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为内蒙古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关键词:滴灌;马铃薯;水肥管理;内蒙古

作物保持高产稳产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化学肥料的使用,化肥在提高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3].目前的研究表明,化肥对作物产量的贡献率在35% ~ 66% [4].适量施肥,可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同时增加产量,但过量施用化学肥料,会对土壤理化性状和生物多样性产生不利影响,最终导致农田养分失衡和土壤退化,甚至会使作物产量下降[5-7].有研究表明,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使土壤有机碳含量降低,随磷、钾肥料用量的增加可使土壤全氮含量下降明显,最终导致 C/N上升[8].孟红旗等人[9]研究发现,年施氮量在120 ~ 300 kg/hm2时,施氮和 氮、磷、钾处理的耕作土层 pH 值较不施肥处理均有较大幅度的降低,最大降低幅度达 0.64  ~ 1.51.

        水分在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如果水分供应不合理将直接影响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和利用.国内外目前有很多通过调控作物不同生育期水分供应状况来提高的养分利用效率的研究成果,研究人员针对水分调控对养分利用效率提高及其原理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10-12].由此我们可知,随着对水肥关系研究的不断深入,可使水分利用效率提高的同时也进一步提高矿质养分的利用效率.本规程旨在提出更为合理的内蒙古滴灌马铃薯水肥管理及配套种植技术,为目前内蒙古马铃薯主产区大多数种植企业及种植大户提供合理的的技术参考,并为内蒙古地区的马铃薯产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1    滴灌设备

        滴灌系统由首部、地下管路、地上管路以及滴灌带组成.滴灌系统的设备规格和型号应根据生产实际进行选择.(1)首部.首部包括引水、过滤和施肥设备等,要根据水源的供水能力和将要灌溉的耕地面积来确定首部大小和组成.(2)管道系统.根据水源供水能力、各区域灌溉面积,确定主管道、支管道的材质和型号.地面管道系统布设要充分考虑地形、种植方向、农机作业等因素.(3)滴灌带.马铃薯滴灌带选择滴头出水量1.3 ~ 1.8 L/h,滴头距离以30 cm为宜;土壤质地粘重的滴头间距和滴水量略大,土壤质地砂轻的滴头间距和滴水量略小.滴灌带铺设长度原则上不超过120 m.

2    耕地

        (1)选择海拔较高、气候冷凉的区域,土壤肥力较好、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土质为壤土或沙壤土的地块;(2)所选地块2年以上未种植马铃薯及其他茄科作物,周围100 m内无十字花科、茄科、蔷薇科以及其他开花的作物种植;(3)2年以上未施用过对马铃薯有影响的除草剂;(4)土地深翻30 ~ 40 cm后精细耙耱整平.

3     种薯

3.1    种薯选择

        选择符合GB 18133 - 2012质量要求的一级种(G3)以上级别种薯.

3.2    催芽

        在播种前15 ~ 20 d ,将种薯堆放在18 ℃左右的暖棚内,堆高30 ~ 50 cm,每隔3 ~ 5 d 翻动1次,待芽长达到1 ~ 2 mm后立即见光通风,等待播种.

4    播种

4.1     播种时间

        当土壤10 cm处地温稳定在10 ~ 12 ℃,相对含水量达到50% ~ 60%时即可播种.

4.2     播种密度

        马铃薯的播种密度应根据品种、土壤水肥条件和生产目的而定.一般早熟品种宜密,中晚熟品种宜稀;商品薯宜稀, 种薯宜密.

内蒙古滴灌采用机械播种,行距为90 cm,株距为20 ~ 28 cm,种植株数为40 000 ~ 55 000株/hm2.

4.3    播种深度

        一般开沟深度为8 ~ 10 cm,覆土厚度为10 ~ 14 cm.

4.4     沟施药剂

        随播种进行沟施适宜的杀菌剂及杀虫剂,切勿将药剂直接喷洒在种薯表皮上.

4.5    铺带

        滴灌带铺设为每垄1带.铺设滴灌带时,将整卷滴灌带固定在拖拉机尾部的支架上,从种植行一头拉向种植行另一头,其间人工随拖拉机用土将滴灌带固定于垄背上.滴灌带的首端连接在地上支管上,末端折弯扎死,完成滴灌带铺设.

5    田间管理

5.1     除草

5.1.1    苗前封闭

        种薯芽距地表6 cm时,使用打药机在土壤表面喷施除草剂,施药后开始灌溉,土层湿润深度控制在(5 &plun; 1)cm.

5.1.2     苗后除草

一般采用机械、化学药剂以及人工拔除的方式除草.

5.2    中耕

        当马铃薯出苗率达到30%时开始第1次中耕培土,培土厚度3 ~ 5 cm,将出来的幼苗及杂草全部覆盖;当马铃薯株高达到15 ~ 20 cm时,进行第2次中耕培土,培土厚度5 ~ 8 cm,漏培的地方要进行人工培土.

6    水肥管理

6.1    水分管理

        全生育期土壤水分下限分别控制在:苗期55%、现蕾期至初花期(形成期)70%、初花期至盛花期(膨大期)75%、盛花期至终花期(积累期)70%、成熟期60%,各生育期水分管理见表1.

6.2    养分管理

        施肥量为N 240 kg/hm2、P2O5 180 kg/hm2、K2O 270 kg/hm2.其中,基肥施入过磷酸钙300 kg/hm2;追肥施入尿素300 kg/hm2、硝酸钾580 kg/hm2、古米磷240 kg/hm2(见表2).

 

 

7    病虫害防控

        出苗后10 d 开始喷施药剂防治病虫害,首次选用治疗性药剂,之后采用治疗性药剂和保护性药剂交替防治,一般喷药间隔期为7 d .如果病害较重或者降雨较频繁,喷药间隔期调整为5 d ,并选用针对性治疗药剂.

        出苗后10 d 开始叶面喷施矿物油及杀虫剂,一般喷药间隔期为7 d ,与病害防治同时进行.交替使用不同毒理杀虫剂.

8    收获

8.1    杀秧

        收获前1周采用化学药剂或机械杀秧.

8.2    土壤水分

        收获前对土壤水分情况进行评估,将土壤相对含水量控制在50% ~ 60%.

8.3     收获时间

        查看薯皮木栓化程度确定具体收获时间,及时收获.

8.4     收获方法

        采用机械收获方式,收获过程中尽可能避免机械损伤、暴晒、冻伤和雨淋.

参考文献

[1]高洪军,彭畅,张秀芝,等.长期不同施肥对东北黑土区玉米产量稳定性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15(23):4790-4799.

[2]俄胜哲,杨志奇,罗照霞,等.长期施肥对黄土高原黄绵土区小麦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16(1):104-110.

[3]朱兆良,金继运.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肥料问题[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3,19(2):259-273.

[4]王伟妮,鲁剑巍,李银水,等.当前生产条件下不同作物施肥效果和肥料贡献率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10,43(19):3997-4007.

[5]Yang Z C,Zhao N,Huang F,et al.Long-term effects of different organic and inorganic fertilizer treatments on soil organic carbon sequestration and crop yields on the North China Plain[J].Soil & Tillage Research,2015,146(10):47-52.

[6]Zhou Y M,Xiu-Bo Y U,Yan B Y.Balance and Change Trend of Cropland Soil Nutrients in Jiangxi Province During 1949 to 2005[J].ActaAgriculturae Universitatis Jiangxiensis,2008,30(5):919-926.

[7]Yad P S,Maurya B M,Dhakad S S.Long term effect of NPK on rice-wheat cropping system in Madhya Pradesh[J].Mysore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2013:481-485.

[8]李燕青,唐继伟,车升国,等.长期施用有机肥与化肥氮对华北夏玉米N2O和CO2排放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15(21):4381-4389.

[9]孟红旗,刘景,徐明岗,等.长期施肥下我国典型农田耕层土壤的pH演变[J].土壤学报,2013,50(6):1109-1116.

[10]方彦杰,徐银萍.不同栽培模式对大麦生育期间土壤水分及产量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5,33(3):190-195.

[11]冯良山,孙占祥,郑家明,等.不同水肥条件对间作花生和谷子水分养分利用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5,33(5):24-29.

[12]杨永辉,武继承,王洪庆,等.不同水肥条件对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15, 44(11):50-54.

概括总结,此文是一篇关于水肥和滴灌和马铃薯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内蒙古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内蒙古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山东滴灌冬小麦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
摘要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是基于作物生长特性和环境状况……条件,借助新型滴灌系统,在灌溉的同时将肥料配兑成肥液一起输送到作物根部土壤,确保水分养分均匀、准确、定时定量地供应,达到节水节肥、提高水肥利用效率.

河北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作微喷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
摘要针对河北省冬小麦、夏玉米前后茬的种植特点,结合水肥一体化的技术要求,从微喷系统工程模式、水肥管理技术模式、农艺栽培管理模式方面,制定了适合河北省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作微喷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 关键词.

甘肃滴灌小麦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
摘要甘肃滴灌小麦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规定了春小麦滴灌水肥一体化生产中的材料及设备、整地、播种、水分管理、养分管理、水肥耦合、设备维护……环节的操作技术 适用于甘肃石羊河流域春小麦滴灌栽培生产 关键词滴灌.

我国葡萄水肥一体化技术和应用
摘 要随着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研究作物对水分、肥料的需求进行科学合理灌溉已成为共识 水肥一体化技术则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利用灌溉系统,将水肥进行适时、适量、准确地输送到作物根部土壤,供.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