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美国学方面有关论文范文文献 和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的对峙和融合有关论文怎么撰写

主题:美国学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17

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的对峙和融合,该文是美国学方面有关开题报告范文与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和融合方面论文怎么撰写.

美国学论文参考文献:

美国学论文参考文献 融合教育论文

黄怀军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81)

关键词:法国学派;美国学派;影响研究;平行研究

摘 要:学界通常认为比较文学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的主张完全对立,实际上是夸大了两者的差异,忽视其兼容互通的一面,有不尊重历史事实的嫌疑.此外,学界认为法国学派等同于影响研究、美国学派等同于平行研究的说法,也是值得商榷的.

〔中图分类号〕I0-0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535(2017)-113-05

DOI:10.13399/j.cnki.zgwxyj.2017.03.020

比较文学学科发展史上先后出现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学界通常认为这两大学派的主张针锋相对、水火不容.笔者重读两派学者关于比较文学的经典论述之后发现,学界夸大了两家主张之间的差异.实际上,它们并非势不两立,反而有兼容互通的一面.本文是笔者对法国学派与美国学派的关系、两派学理依据的局限等问题的再思考.

一、法国学派与美国学派主张的对峙

法国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巴尔登斯贝格、梵·第根、卡雷和基亚等.通常认为法国学派标举影响研究,认为比较文学只关注存在实际影响和事实联系的两种语言或两个民族文学之间的关系,舍此,不属于比较文学研究的范畴.法国学派代表人物都表达了这方面的意思.

巴尔登斯贝格(F. Baldensperger,又译巴登斯贝格)是法国学派最重要的奠基人.1921年,他在发表于《比较文学评论》创刊号上的《比较文学:名称与实质》一文中指出:“仅仅对两个不同的对象同时看上一眼就作比较,仅仅靠记忆和印象的拼凑,靠一些主观臆想把可能游移不定的东西扯在一起来找点类似点,这样的比较决不可能产生论证的明晰性.” 〔1 〕 (P33 )他直言比较文学的中心任务就是通过查找史料,“知道在由外国文学所体现的外来意识中,一种思想或一种情感的际遇可以达到什么程度;证实伏尔泰的犹豫,对超人的召唤,托尔斯泰的神秘主义,某种喜剧的形式,某种动人细微差别的感情,某种大胆的表达方式走到哪里为止;统计赞同的数字,估计被忽视的数字,记下价值的变化……所有这些精确的作法都胜过一些说教,能为解体的人类提供一些有一般价值的比较稳固的基础.” 〔1 〕 (P48 )在他看来,“证实”一种“思想”或“感情”以及某种主题或艺术形式“可以达到什么程度”、“走到哪里为止”,“统计”某部作品被赞同或被忽视的次数,“记下”价值的变化情况,这些才是比较文学所提倡的“精确的作法”,也是比较文学研究具有价值的“稳固的基础”.

法国学派理论发言人梵·第根(P. Van Tieghem,又译提格亨)在《比较文学论》(1931)一书中对比较文学的性质和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作了更具学理性的界定.他说:“真正的‘比较文学’的特质,正如一切历史科学的特质一样,是把尽可能多的来源不同的事实采纳在一起,以便充分地把每一个事实加以解释,是扩大认识的基础,以便找到尽可能多的种种结果的原因.总之,‘比较’这两个字应该摆脱了全部美学的含义,而取得一个科学的涵义的.” 〔2 〕 (P17 )他所说的“比较”二字的“科学涵义”,是指比较不是辨析相关文学作品美学价值的高低或优劣,而是像做科学试验一样力图找到不同语言的文学作品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的证据,或者说,比较文学只研究不同语言或民族文学互相影响的具体史实,排斥对作品进行价值评价.梵·第根进一步指出:“整个比较文学研究的目的,是在于刻划出‘经过路线’”. 〔2 〕 (P74 )在他那里,影响的“经过路线”由放送者、接受者和传递者等3个部分组成,因此,对于研究者来说,“第一去考察那穿过文学疆界的经过路线的起点:作家、著作、思想”,“其次是到达点:某一作家,某一作品或某一页,某一思想或某一情感”,最后是媒介者,如“个人或集团,原文的翻译或模仿”等. 〔2 〕 (P64-65 )对影响事件及其各个组成部分的考察,只能从属于文学史.

卡雷(J. M. Carré,又译伽列)和基亚(M. F. Guyard)都直白地将比较文学归为国际文学关系史.卡雷在为后者的专著《比较文学》第1版(1951)所作序言中提出了一个言简意赅的比较文学定义,这个定义是法国学派关于比较文学的权威界定.他说:“比较文学是文学史的一个分支:它研究在拜伦与普希金、歌德与卡莱尔、瓦尔特·司各特与维尼之间,在属于一种以上文学背景的不同作品、不同构思以至不同作家的生平之间所曾存在过的跨国度的精神交往与实际联系.” 〔3 〕 (P43 )定义中提到的3组关联人物都属于不同语言或民族的范畴,对他们各自之间联系和交流的研究自然属于“文学史的一个分支”,即跨国交流史.关于这一点,基亚说得更明确:“比较文学就是国际文学的关系史.比较文学工作者站在语言的或民族的边缘,注视着两种或者多种文学之间在题材、思想、书籍或感情方面的彼此渗透.” 〔4 〕 (P4 )

美国学派的代表人物有韦勒克、雷马克、韦斯坦因等.通常认为美国学派强调比较文学应该关注没有事实联系的不同国家或民族的文学之间的美学价值关系,其主张同法国学派相对立.

韦勒克(René Wellek)是美国学派的开山祖师,他在1958年国际比较文学学会教堂山会议报告《比较文学的危机》中指出,如果把研究的对象或范畴限定在两种文学之间的事实联系上,这种狭隘的比较文学只能研究来源和影响、原因和结果,“甚至不可能完整地研究一部作品,因为没有一部作品可以完全归结为外国影响,或视为只对外国产生影响的一个辐射中心”,其结果是“把‘比较文学’限于两种文学的外贸,就是限定它只注意作品本身以外的东西,注意翻译、游记、‘媒介’”,“仅仅研究外国的来源与作家声誉的材料”. 〔5 〕 (P52 )他特别不满意法国学派将比较文学视为文学史分支即国际文学关系史的主张,在《比较文学的名称和实质》(1970)一文中赋予比较文学一个宽泛的界定:“比较文学将从一种国际的角度研究所有的文学,在研究中有意识地把一切文学创作与经验作为一个整体.按照这一提法(我是赞成这一提法的),比较文学就与独立于语言学、人种学和政治学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成了同一个概念.” 〔6 〕 (P28 )简言之,比较文学就是文学研究,涵盖了文学研究的三个维度即文学史、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因而不仅仅属于文学史.

雷马克(H. H. Remak)比韦勒克早8年(1962年)提出美国学派关于比较文学的经典定义.他在《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用》一文中说:“比较文学是超出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并且研究文学与其他知识和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简言之,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文学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 〔7 〕 (P1 )雷马克将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或范围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超出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二是“文学与其他知识和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不要说后者(跨学科研究),单是前者就已经突破了法国学派紧紧抱着不放的“事实联系”这一界限.

关于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美国学派也有明确的阐述.韦勒克说,作为文学研究的比较文学,不能排斥审美批评,“在文学学术研究中,理论、批评和历史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中心任务:即描述、解释和评价一件或一组艺术品”.((美)韦勒克《比较文学的危机》,沈于译,第59页.)换言之,比较文学应该摆脱文学史的局限,致力于用描述、解释和评价等手段来分析文学作品的美学价值.

显然,在关于比较文学的学科属性,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等方面,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的主张都存在明显的差异.

二、美国学派与法国学派主张的兼容

但是,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并不是铁板一块,它们的主张有时又会溢出各自的基本界定.

一方面,法国学派关于比较文学的目标、研究对象和方法的说法有时会超出实际影响和事实联系的范畴.如巴尔登斯贝格就说过如此空泛的话:“‘比较主义’的努力所要达到的,是一种仲裁,一种清算,它将为新的、人道的、有生命的、文明的信念开辟道路”. 〔1 〕 (P47-48 )如此宏阔的目标显然不是事实联系和实证方法能够完成的,相反,毫无事实关联却存在相同点或相似点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现象更能“为新的、人道的、有生命的、文明的信念开辟道路”,这实际上又与美国学派的看法有不谋而合之处.梵·第根虽然认为比较文学的根本目的是发现两种语言文学之间“影响”或“假借”的存在,但还是承认,解释某部作品受另外一种语言文学作品影响的“必然的出发点”,是“对于用不同的语言文字写的两种或者许多种书籍,场面、主题,或文章等所有的同点和异点的考察”. 〔2 〕 (P17-18 )对“同点和异点的考察”正是美国学派推崇的美学价值分析.梵·第根还认识到,“就是一条最小的经过路线,也是一件复杂的事,因为有种种物质的和心理学的因子跑了进去.” 〔2 〕 (P74 )构成影响经过路线的“物质的因子”看得见摸得着,可以用实证方法来证实,但“心理学的因子”则是实证法无法查验和考证的,这显然溢出了影响研究的范畴.

卡雷的阐述更为充分.他对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或范畴的界定有些犹豫.一方面,他明确指出:“比较文学主要不是评定作品的原有价值,而是侧重于每个民族、每个作家所借鉴的那种种发展演变.”意即比较文学主要不是分析文学作品的美学价值,而是探讨某个民族及其作家对外民族文学的“借鉴”和由此产生的“演变”情况.另一方面,他又说:“人们或许又过分专注于影响研究了.这种研究做起来是十分困难的,而且经常是靠不住的.在这种研究中,人们往往试图将一些不可称量的因素加以称量.相比之下,更为可靠的则是由作品的成就、某位作家的境遇、某位大人物的命运、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以及旅行和见闻等等所构成的历史.譬如英国人与法国人、法国人与德国人等等之间彼此如何看法.” 〔3 〕 (P43 )在卡雷看来,纯正的影响研究既“十分困难”,又“靠不住”,因为研究者常常“将一些不可称量的因素加以称量”,加以量化.如作品的成就、作家的境遇与命运、不同民族彼此的“看法”等,就难以量化.更进一步,卡雷还提到接受者如何处置放送者传输的信息的情形:“一提到影响,往往便意味着解释、反馈、抗力、搏斗.瓦雷利说:‘用别人充实自己;没有比这更本分、更合于自我的了.但是必须将别人消化掉.一只狮子就是由许多被同化了的绵羊’构成的.” 〔3 〕 (P43 )他借助法国诗人瓦雷利的名言说明,接受者的接受过程是对信息的解释、反馈和消化过程,其间有接受者的抵抗和搏斗,这些都是接受者主动作用的表现.这里已经初步涉及到学界后来归为接受研究的一些内容.另外,卡雷的学生基亚认为比较文学要研究两种或者多种文学之间“感情方面的彼此渗透”,这同样是单靠实证法不能完成的任务.

另一方面,美国学派也并未强调比较文学只能研究没有实际影响或事实联系的两国或多国文学之间的关系,换言之,它并没有将不同国家文学之间的事实联系排除在比较文学研究的对象或范畴之外.韦勒克明确承认:“比较的价值既存在于事实联系的影响研究中,也存在于毫无历史关系的语言现象或类型的平行对比中.” 〔6 〕 (P28 )“事实联系的影响研究”和“毫无历史关系的语言现象或类型的平行对比”这两者是并列关系,而不是相互排斥的关系.而雷马克说“比较文学是超出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同样没有否认影响研究.从逻辑上讲,所谓“超出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既包括无事实联系的跨国界的文学关系,也涵盖跨国界的有实际影响和事实联系的文学关系.

也许正因为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的代表性学者在阐述比较文学问题时的“摇摆不定”和“预留一手”,才为其后两大学派由对峙走向融合埋下伏笔.

早在20世纪60年代,法国和美国就有一些学者主张融合两派的观点.法国学者艾田伯(Ren Etiemble)就对本国学者凸显历史研究的主张不以为然,他在1963年出版的小册子《比较不是理由》中指出,“和韦勒克一样,我认为,如果法国学派和苏联学派很有理由加以重视的历史研究不着眼于使我们终于能够专门地谈论文学,甚至谈论一般的文学、美学和修辞学,那么比较文学就注定永远也不能成其为比较文学.” 〔8 〕 (P24-25 )在他看来,纯粹作历史研究而抛弃文学、美学问题不谈的比较文学不是真正的比较文学.因为对本国学者的否定和批评,艾田伯被雷马克戏称为法国比较文学的“捣蛋鬼”和“逆子贰臣”,但他本人更喜欢“自由射手”这一称呼,因为后者更能体现他自由自在、不受任何成见和派别约束的特点. 〔8 〕 (P20 )事实上,艾田伯也为法国学派声辩,说:“倘若认为法国派是铁板一块的正统派,那么未免失之简单了.”他举例说,当时《比较文学评论》的主编巴塔庸(Marcel Bataillon)就是一个思想解放的人,他聘请美国、法国和欧洲其他国家的比较学者组成杂志编委会. 〔8 〕 (P19 )艾田伯主张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相互融合,从而“建立这样一种比较文学,这种比较文学把历史方法和批评精神结合起来,把考据和文章分析结合起来,把社会学家的谨慎和美学理论家的勇气结合起来,这样比较文学立时便可以找到正确的对象和合适的方法”. 〔8 〕 (P28 )所谓历史方法、考据和社会学家的谨慎,都属于法国学派的主张,而批评精神、文章分析和美学理论家的勇气则属于美国学派观点的题中之义.1969年,美国学者布洛克(H. M. Block)在《比较文学的新动向》一文中指出:“比较文学家并不否认文学史的研究,但是他应该把目光放得很远,不因为受到陈腐概念的束缚而把比较文学看作文学关系史.我们当前可以从事的文学研究的广度与复杂性,超过过去任何时候,应该鼓励攻读比较文学的学生朝着兼顾分析研究和关系研究的方向发展.” 〔9 〕 (P205 )分析研究是美国学派的主张,关系研究是法国学派的口号,他也赞同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的融合.

到了20世纪80年代,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的融合已经取得实质性进展.法国学者布吕奈尔(P. Brunel)等人在《什么是比较文学》(1983)一书中给比较文学下了两个各有侧重又相互补充的定义,一个是:“比较文学是有条理的艺术,是对类似、亲族和影响关系的研究,它将文学同其他表现或认识领域进行对比,或是在文学现象之间、文学文本之间进行对比,不论它们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否相隔,而只要求它们属于几种语言或文化,即使是属于同一传统,对比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对它们进行描述、理解和鉴赏.” 〔10 〕 (P228 )另一个更为简洁:“比较文学是从历史、批评和哲学的角度,对不同语言间或不同文化间的文学现象进行的分析性描述、条理性和区别性对比和综合性说明,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作为人类精神特殊功能的文学.” 〔10 〕 (P229 )前者对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作了明确的说明,认为比较文学要关注存在于不同语言或文化的文学现象、文学文本之间的“类似、亲族和影响关系”,以及“文学同其他表现或认识领域”之间的关系.这一看法将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关于比较文学研究对象的主张完全汇于一炉.后者对比较文学的学科属性作了明确说明,认为比较文学是从历史、批评和哲学理论等3个维度进行的文学研究,基本上是美国学派的主张.布吕奈尔等人的看法是对比较文学本质的深刻把握,迄今为止,国际比较文学界一直认同这一观念.

三、两大学派融合的学理依据

法国学派的主张主要立基于19世纪法国孔德实证主义哲学,而美国学派的主张主要立基于20世纪前期流行于英美的新批评理论.这两派的学理根据有自己的特色,但也有自己的阿基琉斯之踵.

关于法国学派的学理依据及其缺陷,学界尤其是美国学者看得很清楚.韦勒克指出,法国学派主张的根基是“从十九世纪因袭来的机械的、唯事实主义的观念”; 〔6 〕 (P41 )在法国“正统的理论家们”那里,“只把‘事实联系’、来源和影响、媒介和作家的声誉作为唯一的课题”. 〔5 〕 (P59 )美国学者韦斯坦因(Ulrich Weisstein)甚至指责法国比较文学只顾考证实际影响和事实联系,使“文学研究降格为一种材料的堆砌”,从而“丧失了它的尊严”,因为这种做法使得“文学艺术品的美学价值就不再受到重视”. 〔11 〕 (P2 )总之,法国学派纯粹作历史研究而抛弃美学评判,比较文学已经偏离了文学研究的主航道.

而对美国学派的学理依据及其缺陷,法国学者艾田伯也看得很清楚.他指出,美国学派的主张受到“纯批评或者自命纯批评的影响”,因而对“‘实证主义’的经验均加以拒绝”. 〔8 〕 (P32 )所谓纯批评,就是以细读为基础以文本分析为主体的英美新批评理论.艾田伯认为这种封闭式分析的方式有自己的致命弱点,明确宣称:“当对‘实证主义’的批评涉及纯粹美学的时候,我就不敢苟同了,因为我认为美学尚有许多精确的研究工作要做”. 〔8 〕 (P33 )在他看来,对文学文本的美学分析和批评必须以实证研究为基础,否则就是空中楼阁甚至是海市蜃楼,美国学派完全抛弃实证研究,就有在沙滩上建空中楼阁的危险.

在阐述比较文学的学理依据方面,20世纪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中期非常活跃的苏联学者颇有高屋建瓴之势,比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都来得大气和深刻,也许可以弥补两派的缺陷.苏联学界称比较文学为历史-比较文艺学,其代表人物日尔蒙斯基(В. М. Жирмунский,又译瑞尔蒙斯基)在《苏联大百科全书》(1976)中作了如此的界定:“历史—比较文艺学是文学史的一个分支,它研究国际联系与国际关系,研究世界各国文艺现象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文学事实相同一方面可能出于社会和各民族文化发展相同,另一方面则可能出于各民族之间的文化接触与文学接触;相应地区分为:文学过程的类型学的类似和‘文学联系和影响’,通常两者相互作用,但不应将它们混为一谈.” 〔12 〕 (P84-85 )尽管日尔蒙斯基像法国学者一样把比较文学看作文学史的分支,但他将比较文学研究的范围从“国际联系与国际关系”扩展到“世界各国文艺现象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则又与美国学者的观点不谋而合.比两大学派更值得称道的是,日尔蒙斯基对世界各国文学现象中出现相同现象的原因给出了独到而深刻的解释,提出了两个互相联系但不能混为一谈的原因:一是“各民族之间的文化接触与文学接触”,即法国学派强调的文化交流和互相影响;二是“社会和各民族文化发展相同”,即由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

针对后者,日尔蒙斯基提出“历史类型学”的概念.在1967年国际比较文学学会第五届年会(贝尔格莱德会议)上,他就特别强调在不存在自觉的影响现象的场合研究类比和类型现象的重要价值.日尔蒙斯基根据马克思主义物质决定意识原理指出,由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共同过程决定着作为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的文学或者艺术的合乎规律的发展”,“作为对现实的形象认识的文学,在不同民族的社会发展的同一阶段上,会出现大量的类似”,这种类似就是“历史的类型学的类似或者吻合”,历史的类型学类似在不同民族文学中出现的频率“比一般想象的更多”,往往成为在不同民族文学之间“产生相互影响的前提”;与此同时,不同民族文学之间还存在着“重要的、更具个别性的差异”,比较文学既要研究这些类似,又要关注这些差异,从而“确定在社会制约中文学发展的共同规律,同时确定作为比较对象的各种文学的民族特性”. 〔13 〕 (P84-85 )这里实际上已经涉及接受语境和接受主体对接受对象的选择和处置问题,属于接受研究的范畴.日尔蒙斯基试图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解释国际文学中的异同现象和文学交流,强调从人类历史和文化发展普遍规律的高度来认识不同民族文学之间的相互关系,几乎赋予比较文学以历史哲学的意义.

四、两大学派对峙与融合的启示

法国学派的主张中潜藏着美国学派的元素,而美国学派也并未完全排斥法国学派的主张,因此,学界只强调两者的对峙而不关注其融合,是不尊重历史事实的表现.与此同时,学界所接受的法国学派等同于影响研究、美国学派等同于平行研究的定论,也是值得商榷的.

站在今天的立场反观1950-1970年代美国学派与法国学派之争,仅仅得出上面的结论是远远不够的.事实上,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的对峙与融合给当下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垦拓依然有着示范作用和启迪功能.

首先,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之争涉及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核心冲突,即科学性与审美性的冲突.无可否认的是,无论是法国学派的学者,还是美国学派的学者,作为比较文学学科的奠基者,他们都付出了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的艰辛,也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在迄今为止的比较文学学科发展历程上,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之争是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场争论,它也催生了比较文学学科的最大一波危机.但事实证明,这场争论不仅没有动摇比较文学学科的根基,反而给这一学科的发展灌注了满满的正能量.今天看来,法国学派最为学界注目的,当属实证研究法,以致时至今日,它依然是比较文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依然是比较文学研究的基石;而美国学派最为学界关注的,当属对比较文学研究领域的拓展,即不仅超出民族文学的事实联系而将它延伸到民族文学之间的类同关系,而且超出纯粹的文学范畴而将它延伸到文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联.概括而言,法国学派提倡的实证研究方法,凸显了比较文学研究的科学性和严谨态度,而美国学派将各民族文学之间的类同关系和文学与其他学科的内在关联纳入比较文学的研究领域,背后则是对审美性和创新意识的标举.今天学界已经达成共识,认为比较文学是一种文学研究,由此可知,比较文学既然是关于文学的研究,它就必然要具有强烈的科学性,而比较文学既然研究的是文学,它又必然要关注审美性.因此,科学性和审美性是比较文学研究的一体两面,换句话说,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的主张是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一体两面.在笔者看来,更恰当的比喻也许是将科学性和审美性视为比较文学研究的一体双翼,有了两者的相辅相成以及相互制衡,比较文学这只鲲鹏才会飞得更稳,飞得更高.

其次,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之争涉及比较文学研究者两者态度的对立,即“守成”与“越界”或保守与激进的对立.据说时至今日法国乃至欧洲仍然有部分比较文学学者拒不承认跨学科研究属于比较文学研究的范畴,这当然是一种保守的态度.曾几何时,作为比较文学学科的最早垦拓者和奠基者,比较文学法国学派也被同时期拘泥于国别文学或民族文学疆域的文学研究者视为激进派.正如当今英国比较文学学科领军人物苏珊·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t)所言:“1950年代和1960年代早期,西方国家有抱负的研究生倾向于将比较文学看做一门激进的学科,因为当时的比较文学看起来具有侵略性和活跃性,如同它所宣称的那样,比较文学是跨越单一民族文学研究的界线(across the boundaries of a single literature study)的研究.” 〔14 〕 (P5 )当时,“‘比较的’是与‘民族的’相对立的,当‘民族’文学研究陷于党团偏见的指责之中时,‘比较’文学研究却天然具有超越狭隘民族偏见的感觉.……比较文学俨然已经成了民族主义的解毒剂”. 〔14 〕 (P21 )只是后来,这支曾经的文学研究急先锋表现出守成的姿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自己,也约束了自己的追随者:“梵·第根、巴尔登斯贝格和其他法国学者在1921年创办的《比较文学评论》中提倡的强调二元研究的模式,制约了几代比较研究者.” 〔14 〕 (P28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学派的首席理论代表雷马克提出了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或几国文学的比较,以及文学与其他人类表现领域的比较”这一全新的定义.对此,苏珊·巴斯奈特评论道:“雷马克的论文(指《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用》一文——引者)展示了不同于法国学派的美国比较文学的基础,因而最终打破了法国模式的权力.”“当法国学者花费许多时间和精力试图限定比较文学的边界,精确地描述哪些适合、哪些不适合这一学科之时,雷马克和他的同事正式提出一种定义,有意跨越各种边界(transgressed boundaries).” 〔14 〕 (P31-32 )很显然,“越界”(across the boundaries或transgressed boundaries)在苏珊·巴斯奈特眼里成了比较文学学科最鲜明的特征.无独有偶,美国后殖民批评家、哥伦比亚大学比较文学教授斯皮瓦克(G. C. Spivak)也言之凿凿地将比较文学的首要特征定位成“跨越界线(crossing borders)” 〔15 〕 (P1 ).大致说来,将法国学派看作保守派,将汲汲于开疆拓土的美国学派视为激进派,或者,将法国学派的理论主张看作“守成”冲动,将美国学派的理论主张视为“越界”冲动,是没有问题的.正是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确立中这两种冲动和态度的对抗给比较文学学科的发展之路一次次埋下危机的种子,法国学派固然受到了攻击,美国学派也逃脱不了被质疑的命运,“雷马克宽泛的定义频频被引用,也常常受到攻击.” 〔14 〕 (P32 )这里所说的“宽泛”就是指雷马克赋予比较文学研究几乎没有限制的疆域.相反,如果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所代表的两种冲动和态度能够相互约束、相互制衡,则会给比较文学学科带来一缕缕生机的曙光.

20世纪英国文化批评家利维斯(F. R. Leis)曾经以英国“十七世纪乡村”作为自己心目中的有机共同体的典范.有论者指出,利维斯有机共同体的最大特点是对“远古的经验”的拥有,即“保持传统文化的延续”,而特别忌讳传统的断裂. 〔16 〕 (P174 )在某个意义上讲,比较文学学科也类似于利维斯所说的有机共同体,尽管其内部会有不同的观点主张或剧烈或平缓的对峙、冲突,但这些对峙、冲突的观点主张并非只是你死我活的对立面,它们之中也有交叉、重合的因素,两者完全可以相辅相成、融合相生.因此,笔者认为,大可不必只是强调美国学派与法国学派的对峙,或者凸显后起的美国学派对作为前辈的法国学派的断裂与背叛,以彰显美国学派的所谓创新.

[参考文献]

〔1〕(法)巴登斯贝格.比较文学:名称与实质〔A〕.徐鸿译.干永昌等编选.比较文学研究译文集〔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2〕(法)提格亨.比较文学论〔M〕.戴望舒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3〕(法)伽列.《比较文学》初版序言〔A〕.李清安译.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研究组选编.比较文学研究资料〔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4〕(法)基亚.比较文学〔M〕.颜保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5〕(美)韦勒克.比较文学的危机〔A〕.沈于译.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研究组选编.比较文学研究资料〔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6〕(美)韦勒克.比较文学的名称和实质〔A〕.刘象愚译.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研究组选编.比较文学研究资料〔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7〕(美)雷马克.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用〔A〕.张隆溪译.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研究组选编.比较文学研究资料〔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8〕(法)艾田伯.比较不是理由〔A〕.罗芃译.胡玉龙编译.比较文学之道:艾田伯文论选集〔M〕.北京:三联书店,2006.

〔9〕(美)勃洛克.比较文学的新动向〔A〕.施康强译.干永昌等编选.比较文学研究译文集〔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10〕(法)布吕奈尔等.什么是比较文学〔M〕.葛雷、张连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11〕(美)韦斯坦因.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M〕.刘象愚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12〕苏联(大百科全书)(1976年版)论历史—比较文艺学〔A〕.施文译.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研究组选编.比较文学研究资料〔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13〕(苏)瑞尔蒙斯基.对文学进行历史比较研究的问题〔A〕.倪瑞琴译.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研究组选编.比较文学研究资料〔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14〕Susan Bassnett. Comparative Literature:A Critical Introduction〔M〕.Oxford UK & Cambridge USA:Blackwell Publishers Ltd.,1993.

〔15〕 G. C. Spivak. Death of A Discipline〔M〕.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03.

〔16〕毕懿晴.利维斯传统文化延续与物我环境融合的有机共同体思想〔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

该文总结:这是一篇关于对写作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和融合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美国学本科毕业论文美国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太原设计精英在上海,和法国、荷兰、美国,台湾、上海设计师碰撞出怎样的花火
全球化浪潮下,中国当代设计以快速的成长趋势和品质呈现于世界设计舞台 近年来,随着中国人文思潮的复兴,设计的文化内涵越来越成为公众及中外设计界关注的重点 上海作为多元文化的交汇点,在地文化层次丰富、类型.

俄罗斯声乐学派的先行者瓦尔拉莫夫
新世纪以来,香港新生代导演彭浩翔因其电影作品浓郁的港式喜剧风格在华语电影市场上独树一帜,获得了众多电影观众的喜爱 2001年,彭浩翔以买凶拍人开启了电影生涯,并因作品入围了国际电影节轰动香港影坛而一举.

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电影表演学派渐行渐近
内容提要 回首改革开放40年,中国电影表演以自己的与冲动,结合汹涌而至的国内外各美学潮流,戏剧化、纪实化、日常化、模糊化、情绪化、仪式化和颜值化表演美学思潮轮番“粉墨登场”,在.

彰显中国动画学派的民族化精神和文化自信
【摘 要】“中国动画学派”在形成发展中主动融入民族元素、坚持中国特色为切入点,重点阐述并回答中国动画如何弘扬“中国动画学派”民族化精神,在彰显中国文化自.

论文大全